?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治理路徑研究

2020-12-29 11:55田洪濤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治理路徑鄉村振興

【摘 要】 本研究在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以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為研究對象,運用田野調查法、文獻資料與邏輯分析法,對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治理路徑展開研究,從而提出切實有效地提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對策和建議,不斷促進鄉村振興。

【關鍵詞】 鄉村振興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 治理路徑

一、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研究現狀

(一)農村體育政策與法規

2006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構建全民健身體系,農村仍是重難點,積極完善農村體育設施,促進農村體育發展,是現階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該意見的實施不僅為今后全民健身推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也為我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在此之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體育的發展,相繼出臺了《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體育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中央一號文件等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相關的政策與法規,目的都是為了加強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設施供給的有效監督與管理,促進均等化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在推進全民健身、體育強國及鄉村振興中的功能。

(二)農村居民的體育觀

就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發展而言,農村居民體育觀、參與活動頻率及滿意度是判斷農村公共體育發展的重要指標。據調查,由于農村居民對體育觀念、體育消費及體育健身意識的認知水平相對欠缺,農村居民不愿自購體育器材,大部分農村居民認為沒有必要參與體育鍛煉及對各個體育運動項目不感興趣,并錯誤的認為勞作就是體育健身?,F階段,農村居民的體育觀還比較薄弱,直接影響著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熱情,因此,在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中,“人”不僅是實施的主體更是服務的對象,如果忽略了人理這一維度,農村居民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低,農村公共體育場地及設施形同虛設,進而導致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事業的發展將嚴重受阻。

(三)農村體育組織管理。我國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體育在我國實施鄉村振興與推動體育強國的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鄉鎮或社區相應的體育服務部門或體育管理機構,農村體育公共體育服務建設就等于形同虛設。農村體育管理要注重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過程,促進農村體育工作的有效組織與實施。我國農村體育管理組織的運行機制是縣(市、區)、鄉鎮、村三級管理體制,以縣(市、區)為龍頭、鄉鎮中心、村為基礎開展體育工作,使得農村體育組織管理出現地區梯度性,鄉鎮和村兩級部門是提供服務與反饋效果的單一紐帶,他們工作力度的程度直接影響著農村體育發展的好壞。

二、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健身意識方面

鄉村干部和村民的體育健身意識較為不均衡,村里的健身活動搞得好與不好,有時候往往和村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體育意識有關。協同創新能力強,取得服務實效好的都是鄉鎮和村干部非常重視,充分發動群眾,活動搞得有聲有色,群眾滿意度高。而服務實效不好、群眾滿意度不高的往往與干部重視不夠是主要因素,特別是反映在行政村,如果支書重視和喜歡就容易發動群眾,否則,很難發動群眾,從而導致活動難以開展。

(二)協同創新能力方面

國家對基層的管理體系、體育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重視遠遠不夠,具體到下面的行政村,更是一片空白,缺乏有策劃管理能力的人。今后,還是有待于上級領導的重視,更多的社會部門通力合作,領導重視了,社會部門都參與進來了,協同工作才能真正開展起來。另外,積極開展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俗體育健身項目,接地氣,易推廣,這在一定層面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實踐中單單是農村體育協會而言勢單力薄,協同其他專業部門的力量,還需加強。

(三)農村體育人才、器材、資金方面

目前,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短板仍然是農村體育人才,資金、健身場地比較欠缺。如專職體育干部,專業體育干部、職業體育組織人才十分匱乏,希望政府能真正把這些基層管理體系與人力資源扶持起來。文體工作專業人員太少,很多事情我們想做卻做不了,缺乏專業知識。希望政府可以撥付???,繼續扶持民間體育組織,或者政府出面購買體育服務,委托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去進行市場化運作。同時,農村體育還有很多很多局限,體育場地器材還是嚴重不足,人力財力也很有限,尤其是體育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三、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治理路徑

(一)不斷創新理念和思路

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需要協同創新,才能取得較好的服務效果。要提高協同創新能力,除了進一步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創新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階層力量,包括發揮文教、衛生、團委、工青婦聯等各職能部門在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中協同合作的組織作用,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務創新能力,改善物質條件。更需要不斷創新理念和思路,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農村全民健身的氛圍,提高農村居民對體育健身鍛煉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二)改善農村體育健身的物質條件

提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能力,更需要有為居民和村民群眾提供較好的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物質條件基礎,才能有效地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工作。而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物質條件,具體則落實在人、財、物三個根本方面。首先要培養骨干人才,其次要有資金保證,還要有完備的體育健身場所及維護管理。凡是協同創新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取得較好的鄉鎮,在人、財、物的條件方面都能提供較好的保障,并為改善農村體育健身活動的物質條件,提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能力,提供了可以借鑒的范例。開展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人才是其中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條件保障因素。為了解決人才的問題,必須重視各種培訓工作,提升文體指導員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四、結語

習近平主席用“協同創新”思維促發展,全面貫徹“協同創新”這個理念,為提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和服務效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提高百色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治理路徑,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以期未來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使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取得更好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郇昌店. 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模式研究[M].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3.

[2] 王馳, 何元春. 地方性知識視閾下我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理念的反思及重構[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8, v.41(07):14-21.

[3] 王凱.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扁平化治理的理論建構與路徑展望[J]. 體育科學, 2017, 037(010):90-97.

[4] 廖恒. 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多元化供給實證研究[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4, 040(007):27-32.

基金項目:廣西一流學科(培育)建設項目(桂教科研[2018]12號)(項目編號:MY2020006):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一流學科(培育)資助;百色學院2019年校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9KS20)。

作者簡介:田洪濤,講師,在讀博士,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一流學科(培育)研究人員。

猜你喜歡
治理路徑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怎樣提升鄉鎮政府治理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