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策略

2020-12-29 12:06吳方平
新課程·上旬 2020年38期
關鍵詞:培養方法語感語文教學

吳方平

摘 要: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感覺,是在長期體驗、訓練、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語言文字的領會和感悟能力。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符號敏銳的感受力和駕馭力,不僅是作文教學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也是弘揚我國語言文字、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應該思考的問題。所以說,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感;培養方法

語感,是人們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在溝通交流之中人們對語言詞匯最直接的判斷和感受。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還能夠為學生之后好好學習語文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如何訓練提高小學生的語感能力談一點自己的認識。

一、利用先進的電教技術

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電教手段,通過大量的圖片和視頻,以及優美的解說詞、富于磁性的聲音和富有表演性的神情等,引導學生自主地感悟大自然,對盡可能多的語言文字形成初步的認知。

譬如:讓他們感悟到類似于“天空”高遠的情趣和寬廣的胸懷;“大地”渾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村莊”祥和的面容和執著的夢想;“鳥兒”自由的歌唱;“花朵”甜美的笑容;“石頭”堅硬的品格等。讓學生在面對“河流”時,能聯想到“歲月”的匆匆消逝;站在“森林”邊上,能想象到這只巨大的綠色“肺葉”和它強大的“呼吸”;目睹一只奮力掙扎的渺小“螞蟻”時,心中激蕩起的是比雄渾壯闊的“大?!辈龥坝繒r更加壯美的生命感等。

如此導引,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初步感知,使抽象的無機的語言文字有了內涵,有了靈性,融合為自己生命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美好的情感和抒寫的欲望,為語感培訓的深入做好了鋪墊。

二、引導學生賞析文章

語感練習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分析,披文而入情,以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課堂教學是培養語感練習的主陣地,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只有注重了語感能力的培養,才能使語言文字練習落到實處。教師要準備好賞析的典型例子,讓學生胸中有大量準確生動、形象有力的表情達意的鮮活的模板,并從中具體地感悟和體味到,某個語言文字在一定的語境中,即實際應用中所涵蓋的嚴謹的思維邏輯、閃光的思想情感、恰當的修辭手法等,從而增長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組織語言文字、修飾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并在頭腦中形成一些有益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觀念。譬如語言文字是有生命的,不能生搬硬套;文學語言是需要精心錘煉的,不能粗制濫造;語言是自己的就是好的,不能一味地跟著別人跑等。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用“綠”這個形容詞,而不用“到”“來”“過”等動詞。因為“綠”不僅涵蓋了“到”“來”“過”的意思,又多出了一層視覺上的色彩感和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面感。還有,李白的“兩岸青山相對出”中的“出”,以動寫靜,讓山活了,更準確地表達了船只順流而下的輕捷和此時賞景人的喜悅。

類似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賞析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從言內到言外、從局部到整體、從作者到作品等全方位把握語言文字的運用技巧,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運用語言文字務求準確恰當,務求生動形象,務求新穎別致,以及為了表達作者思想情感這一主旨需要,可以大膽運用寫作手法,甚至不拘一格的虛寫等基本的道理,在更高層面上得到語感的訓練。

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重中之重,寫作水平直接體現出了小學生的語感與語文水平。在日常教學中,多組織小學生進行寫作,可以是看圖作文,也可以是命題作文,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鬃釉唬骸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闭Z言文字是學生的作文之“器”,古人對孩子心智的開啟,有對對子、描紅和背誦等“利器”的成功經驗,我們自然不必這么呆板,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我們把這項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另外,海倫·凱勒曾深切地回想說,是偉大的安妮·莎莉文老師把自己的手拉到打開的水龍頭下,是這個活潑清爽的“水”,讓自己和外界有了溝通,讓自己對語言有了概念,讓自己對自身、對生活和對夢想有了渴求。安妮·莎莉文作為老師,她的偉大不只是創造了偉大的海倫·凱勒,更在于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偉大的老師,而不被學生趕走,或者不是誤人子弟的“教書匠”。

所以,我們要在中國人最基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之下,強調學生的自然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遵行先放后收、先方后圓、循序漸進、激勵誘導的教學原則,把學生混沌的心智放歸大自然,在萬物有靈的寬松環境里,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認知大自然,從中感知和確認抽象的語言文字,并對某一語言文字形成自己相對清晰的內涵和外延。之后,再啟蒙他們感悟自然的方式,并能萬事一理地將感悟所得延伸到對人生和社會的認知中去。最后,通過語句、語段的仿寫,激發出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時候,學生便能自己走出寫作的第一步了。如果學生養成了以寫促讀、以讀促寫的良好習慣,學生的語感將在自主閱讀和寫作的狀態下得到快速的提高,那么,作文教學中的一切難題也將隨之迎刃而解。

綜上所述,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原則為前提,通過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感,解決作文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符合學生實際的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徑。同時,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所以訓練學生提高語感的過程,也是開發學生心智、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必將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俞方林.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感能力的培養[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9).

[2]陳靜.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感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8).

[3]邱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J].科普童話,2016(15).

猜你喜歡
培養方法語感語文教學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