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1例

2021-01-06 05:56柏華民祁小鷗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63期
關鍵詞:紅斑狼瘡系統性復查

柏華民,祁小鷗

(新疆軍區總醫院 中西醫結合風濕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1 病例介紹

患者鄧某某,女,48歲,漢族,于2017年12月13日以“反復嘔血近1月”為主訴入我院血液科。

簡要病史:患者自訴于2017年11月12日無明確誘因晨起出現嘔血,量不多,為暗紅色血液,余無特殊不適。11月15日外院查胃鏡示:萎縮性胃炎伴糜爛,予口服藥物治療3 d后出現面部、胸腹部密布皮疹,皮膚科診斷為“過敏性皮炎”,予對癥抗過敏治療1周左右皮疹有所消退,自行停藥。后近1個月,每于晨起有少量嘔血,無其他特殊不適。12月12日除嘔血外,并有牙齦滲血,遂來我院就診,查血常規:白細胞4.44×109/L、紅細胞3.3×1012/L、血紅蛋白94G/L、血小板12×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13.2%、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4.2%,凝血五項:APTT41.4 s、FBG1.47g/L,因血小板極低以“血小板減少原因待查”收入院。

入院查體:體溫:37.5℃,脈搏:9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00/65 mmHg。全身皮膚黏膜、鞏膜黃染,面部靠外側、耳下可見片狀融合暗紅色皮疹,胸腹部、雙上肢可見散在皮疹,部分融合,雙臀部兩側髂后上棘外側皮膚可見約2 cm皮膚潰爛結痂。牙齦無滲血。雙下肢輕度浮腫。余無明顯陽性體征。急查血常規:白細胞3.80×109/L、紅細胞3.08×1012/L、血紅蛋白90G/L、血小板10×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13.1%、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7.9%,尿常規:膽紅素(BILI)35(++)μmol/L、酮體(KET)+-mmol/L、潛血(ERY)300(+++)Cell/UL、紅細胞(RBC-AV)22 uL、管型(CAST-AV)2 uL、蛋白質(PRO)0.3(+)g/L,糞便常規無異常,生化全檢:總蛋白57.1 g/L、白蛋白24.9 g/L、總膽紅素97.8 μmol/L、直接膽紅素70.1 μmol/L、間接膽紅素27.7 μmol/L、果糖胺317.36 umol/L、甘油三酯3.92 mmol/L、載脂蛋白B 1.24 g/L、谷丙轉氨酶67U/L、谷草轉氨酶504 U/L、谷氨酰轉肽酶584U/L、5’核苷酸酶244 U/L、堿性磷酸酶354 U/L、腺苷脫氨酶43 U/L、CK同工酶(MB)42 U/L、a-羥丁酸脫氫酶347 U/L、乳酸脫氫酶423U/L、鈣1.98 mmol/L、鎂0.70 mmol/L、膽汁酸173.6 μmol/L,凝血五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44.2SEC、纖維蛋白原(FBG)1.53 g/L、凝血活酶時間(TT)24.6SEC、D-二聚體(D-Dimer)3.23mg/L,降鈣素原(PCT)0.25 ng/mL,Coomb’s試驗: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弱陽性,甲功五項:血清游離三碘甲狀原氨酸(FT3)2.92 pmol/L、其余正常。14日12點體溫升至39.5℃。消化科會診?;?、檢查結果回報:血沉(ESR)30 mm/hour,風濕三項正常,免疫全檢:補體3(C3)0.18 g/L、補體4(C4)0.02 g/L、免疫球蛋白G(IgG)20.80 g/L、總IGE測定(IgE)1440 IU/mL、備解素B因子(PFB)<0.12 g/L、K輕鏈(KAP)15.60 g/L、L輕鏈(LAM)11.20 g/L,抗磷脂抗體組合:抗β2糖蛋白I抗體68.24 ru/mL,胸片:右下肺結節影,建議進一步檢查。心臟、腹部彩超未見明顯異常。婦科彩超:考慮子宮肌瘤;子宮直腸窩積液。甲狀腺彩超:甲狀腺實質回聲增粗,分布不均勻;雙側頸部偏低回聲,考慮為淋巴結。骨穿結果:骨髓分類見粒系增生明顯活躍,巨核細胞數目少,功能差。16-17日體溫最高至38.0℃。自身免疫性肝炎九項均為陰性。入院后予以抗生素抗炎、保肝降酶、褪黃、補充白蛋白、對癥升白細胞、血小板等相應對癥治療。19日抗核抗體十五項:抗核抗體IgG(IIF)陽性、IF-ANA滴度1:320、IF-ANA核型核顆粒型+核均質型、抗ds-DNA抗體(IIF)陽性、抗ds-DNA抗體(ELISA)陽性(265 IU/ mL)、其余陰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2.021 g/d;血培養回報無細菌生長。腹部CT:①脾大;雙腎低密度病變。②盆腔少量積液。③掃描所見右肺中葉及左肺下葉磨玻璃結節,建議胸部相關檢查。

19日轉中西醫結合風濕科治療。轉入診斷:①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Evans綜合征,肝功能衰竭;②肺部感染;③萎縮性胃炎伴糜爛。

2 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

2017年12月19日予靜滴甲潑尼龍注射液0.2 g、靜注人免疫球蛋白15 g治療,后復查結果提示效不顯。

2017年12月20日予甲潑尼龍注射液0.5 g×3 d治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15 g×2 d治療。制霉素片溶入生理鹽水,漱口4次/日,防真菌感染。未見發熱。

12月22日,口服甲潑尼龍片40 mg、1/晨,羥氯喹片200 mg、1/晚。

12月24日,癥狀、復查化驗指標改善不明顯。

12月25日,無發熱、嘔血,口干,皮膚、鞏膜黃染、雙下肢浮腫無明顯改善,面部、耳部及全身散在瘀斑顏色變淺,皮疹較前減少,瘙癢較前減輕,皮膚彈性尚差、干燥,有部分皮屑,雙臀部兩側髂后上棘外側皮膚可見皮膚潰爛,已結痂,無明顯滲出。復查血、尿常規、生化全檢,指標改善仍不明顯。甲潑尼龍片改為48 mg、1/晨,加服熊去氧膽酸膠囊、茵梔黃顆粒,同時予中藥整體調理治療。處方如下:虎杖20 g、大黃10 g后下、茵陳15 g、梔子15 g、郁金10 g、柴胡15 g、川楝子10 g、白芍15 g、生黃芪60 g、太子參15 g、白術15 g、茯苓15 g、澤瀉15 g、豬苓15 g、滑石20 g包煎、山藥20 g、焦三仙20 g各、陳皮12 g、炙甘草9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2/日。

12月31日,皮膚、鞏膜黃染較前減輕。

3 治療結果

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后病情穩定,出院。出院后堅持口服甲潑尼龍片48 mg、1次/晨,碳酸鈣D3片0.5 g、1次/日,氯化鉀緩釋片1g、2次/日,羥氯喹片200 mg、1次/晚,熊去氧膽酸膠囊250 mg、2次/日,茵梔黃顆粒6 g、3次/日,芪參益氣滴丸0.5 g、3次/日;上述中藥湯劑。2018年1月15日復查血常規、生化全檢已基本正常,皮膚、鞏膜無黃染,雙下肢無浮腫,一如常人,顯示病情基本穩定,調整治療方案。后在我科門診定期復查,至2019年3月一直病情穩定。

4 分析討論

當前,臨床上尚未明確定論系統性紅斑狼瘡病癥的具體發病原因,由于此病病情復雜,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難度?,F階段,國內外臨床多以西藥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此治療方式下雖可在短期內實現對患者的病情的遏制,但長期療效并不理想,加之副作用明顯,導致患者對治療方案存在明顯的抗拒及芥蒂心理。同時,在此治療下患者的病情仍容易反復發作,甚至會出現病情難以控制的情況,發生不良并發癥,加劇器官組織損傷程度[1-2]。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病情,提高治療預后效果就顯得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中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后,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且于出院后復查指標顯示正常。中西醫結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僅可提高治療有效性,且可降低病情復發概率,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減輕免疫抑制劑及激素對患者所造成的毒副作用,進而提高其生存質量[3]。我國中醫學中無明確文獻記載系統性紅斑狼瘡,結合此病的臨床癥狀表現,可將其歸屬為“紅蝴蝶瘡”、“陰陽毒”等范疇,中醫學認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總由先天性稟賦不足,肝腎虧損,后天調養不善,而使機體發生臟腑失調、陰陽失衡及氣血阻滯所致。中醫學認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位主要集中于肝、腎、心及經脈血絡,此病病性虛實兼雜且本虛標實,可以以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以及調和陰陽作為主要治療原則[4]。本次研究選取1例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醫治療方案中虎杖有清熱解毒、散瘀之效,大黃活血、瀉火、解毒,茵陳疏利肝膽,梔子清熱解毒,郁金活血行氣、涼血清熱,柴胡疏肝、清熱,川楝子清肝、行氣,白芍斂陰、柔肝,黃芪益氣利水、保肝強心,太子參益氣、生津,白術補氣、利尿,茯苓利水、健脾,豬苓利尿、保肝,澤瀉利水、泄熱,滑石利尿、清熱,山藥補脾益腎,焦三仙行氣散瘀,陳皮理氣、健脾,炙甘草益氣、清熱,聯用以上中藥控制患者病情,且可產生標本兼治的效果,利于降低患者復發概率。經現代藥理學證實[5],以中藥治療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還可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可抑制免疫功能亢進,減輕因西藥激素、免疫抑制治療下而引起的副作用,有效提高治療近、遠期效果。

猜你喜歡
紅斑狼瘡系統性復查
辛永寧:慢性乙肝患者隨訪復查的那些事兒
考試中的糾錯和復查技巧
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誤診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評估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度的比較分析
肺結節≠肺癌,發現肺結節如何復查?
對于單身的偏見系統性地入侵了我們的生活?
勘 誤
中國驕傲,一起致敬!
論《文心雕龍·體性》篇的系統性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