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鴻福:破譯巖層密碼

2021-01-06 07:53王曉丹龐偉紅林莉
黨員生活 2021年12期
關鍵詞:鴻福古生物學界線

王曉丹 龐偉紅 林莉

殷鴻福,1935年3月生,浙江舟山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層古生物學及地質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地層委員會三疊紀分會委員、國際二疊—三疊系界線工作委員會主席、國際地質對比規劃359項主席等職務。

他創導地球生物學新方向,推動古生物學與地質學全面結合,提出地質演化突變觀。發表我國第一部生態地層學專著;首次提出國際二疊—三疊系界線新定義,使古、中生界界線的全球層型(“金釘子”)得以設在中國。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中國古生物學會尹贊勛獎、中國地質學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評“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教師”等稱號。

化石里封存著哪些生命?地層里沉降了多少時間?地貌景觀里暗藏了多少環境與生命的演化軌跡?

為了破譯數億年以前的密碼,60多年以來,殷鴻福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在石頭里尋找蛛絲馬跡,在地質科學的高峰上不懈攀登。他先后倡導和開創了古生物地理學等一系列分支學科,提出了中國的地球生物學學科體系和發展戰略;他領導科研團隊迎難而上,使地質史上分量最重的“金釘子”之一定址中國。

立志報國 ?投身地學研究

殷鴻福的前半生經歷了3次選擇:高考如何填報志愿,畢業之后走哪一條路,出國后要不要回國。

受中學地理老師的啟蒙,少年時代的殷鴻福對地球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找來地圖和礦產方面的書籍看個不停。

1952年,殷鴻福以高分考入北京地質學院。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地質人才,他將服從國家需要和個人愛好結合,選擇了“冷門”專業。他說:“我以自己能終身做一個地質工作者為祖國服務而感到幸福和自豪?!?/p>

1961年,研究生畢業后,組織分配殷鴻福留校任教。在動蕩年代里,不少人荒廢了專業,而殷鴻福在逆境中堅持科研。

沒有科研經費,他就從自己每月40元的生活費中擠出錢來做研究;文獻不能外借,他摸索出用一張35毫米的膠片拍4頁材料的技能。

在其他人浪費時光的時候,殷鴻福復習或初步學習了英語、德語、俄語和法語,做了幾千張學術卡片,記下了幾十本學習筆記,拍攝了幾十卷膠卷的研究資料。

轉折發生在197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殷鴻福也迎來了學術的春天。43歲的他晉升為武漢地質學院(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講師,他此前十幾年間研究的十余篇論文也陸續發表。

1980年3月,殷鴻福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訪問。兩年進修結束后,殷鴻福放棄美國提供的豐厚條件毅然回國。當時地球生物學在美國已經萌芽,但國內還在搞傳統古生物學,他想把這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帶回中國。

有美國學者對殷鴻福說,不要回中國了,希臘神話里的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石頭還是要滾下來?!盁o論多難,總要有人去做,我愿意回去為中國永不止息地‘推石頭上山’?!币篪櫢远ǖ卣f。

挑戰權威 ?勇立學術“潮頭”

以生物演化為標準,地球歷史分為宙(宇)、代(界)、紀(系) 、世(統) 、期(階) 等單位?!敖疳斪印?,即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GSSP),許多學者都以爭取在其本國國土上建立界線層型為榮。

距今2.5億年的古、中生代之交的二疊—三疊系界線,是100多顆“金釘子”中最重要的三顆之一,它是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發生處,該界線一度成為國際研究焦點。

100多年來,國際二疊—三疊系界線劃分一直以伍氏耳菊石出現作為三疊系的開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殷鴻福就在華南廣大地區開展了相關界線的研究。由于耳菊石分布具有局限性,他認為其不宜作為全球的對比標準。

1986年,殷鴻福提出以微小欣德牙形石取代耳菊石,作為二疊系—三疊系界線標志化石的建議。面對各國專家的質疑,做剖面選點、開展區域調查、全球對比生物地層、破解美德專家抵制、贏得國際三輪投票……2001年,殷鴻福終于把這枚“金釘子”“釘”在了中國浙江煤山。這項成果也榮獲了200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訪美進修后,殷鴻福意識到,國內傳統的古生物學已經無法適應現實的需求。為了開拓局面,他帶領國內研究團隊開創了古生物地理學、生態地層學、生物成礦學等一系列分支學科。

殷鴻福主張把傳統古生物學與地球歷史環境聯系起來,把生物和其所生存的環境共同作為研究對象,當時他將其稱為生物地質學。2008年,該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金釘子’成果花了23年時間,生物地質學成果花了26年。它們都是既無(或少)項目支持,也無大額經費的兩個成果,上千萬元的經費是在成果做出來、引起注意之后得到的。在此之前,我們大約經歷了20年的經費拮據狀態?!币篪櫢Uf。

在殷鴻??磥?,支持他和團隊完成成果的,是不計較科研經費、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團結集體。而激勵這個集體長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基礎,是開拓學科新方向的前景和不斷創新、不斷成功的快樂和自豪。

務實創新 ?敢啃硬骨頭

從世界屋脊到茫茫戈壁,從秦嶺山區到南海之濱,幾十年來,殷鴻福在科研和教學中,都堅持到野外考察,收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大學培養了我不怕吃苦的品質?!被厥走^往,殷鴻福坦言苦練走路的經歷,讓自己受益一生。

大學第一年野外實習,山爬了一半,殷鴻福就氣喘吁吁,對老師的講授也聽不進去了。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地質專業的學生要每小時走6公里,連續走8小時。為了苦練走路,他在放假的時候,跟同學一起來回行走于學校到西山黑龍潭、紅廟嶺之間。到快畢業的時候,他們把西山走遍了。

上世紀50年代末,殷鴻福和科考隊員一起騎著駱駝,帶著簡陋的“老三件”——錘子、羅盤、放大鏡,深入西北“處女地”收集材料,常常一天24小時都在路上。他樂觀地說,晚上困了,他就“當團長”——裹著羊皮襖子縮成一團打個盹。

50歲那年,殷鴻福帶病在岷山考察時,因體力不支,不慎摔倒,造成了韌帶斷裂、膝蓋粉碎性骨折。依靠頑強的毅力,兩年后他又重新活躍在野外科考工作中。

“問道務須爭朝夕,治學切忌急功利”是殷鴻福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教學與研究的道路上,他總是把登上的山頂作為新的起點。

近年來,殷鴻福提出中國特色的地球生物學學科體系,帶領團隊創建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地質科研緊密服務于國家重大工程,并致力于推動長江生態大保護等工作。

如今,耄耋之年的殷鴻福已是桃李遍天下。11月18日,他的得意門生謝樹成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樹成這樣評價恩師:“他總是鼓勵學生大膽去開拓創新;他嚴格要求自己,從嚴狠抓學風;他還不怕困難,敢啃硬骨頭?!?/p>

猜你喜歡
鴻福古生物學界線
漫談古生物學研究中的黑科技
迄今世界最大的企鵝石被發現
The Beasts Within
有界線性算子的Drazin逆的逆序律
虛擬古生物學:當化石遇到X射線成像
中國古生物學會:風雨兼程九十載
鴻福
黃煌杰  藏石欣賞
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維護邊界地區社會穩定的意見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