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歷史問題導學教學策略

2021-01-09 17:12黃應能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1年21期
關鍵詞:問題導學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黃應能

摘?要:問題驅動教學也可以稱為任務驅動式教學,它主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進行探索學習。教師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則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和提問者。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掌握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那么,如何將問題驅動和同伴學習的方法有效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呢?接下來,將談談問題驅動和同伴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問題導學;教學策略

引言

歷史課堂既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也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和內化知識的樞紐,因此,保證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尤為重要。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還關乎學生的學習效率。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接受程度及對教材的適應情況等。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教師需要指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歷史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很艱巨,肩負的責任也很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提升自身的教育素養,充分發揮自身啟發、引領學生學習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問題導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體應用意義

(一)優化歷史教學過程,實現問題多元轉化

問題導學具體是應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具體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逐步適應當前的教學節奏,注重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效率的提升。高效應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歷史教師與學生展開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合理設計歷史教學過程,具體是從問題—答疑—思考—總結等環節入手,便于學生高效掌握知識,全方位實現歷史問題的多元化轉化。

(二)增強師生情感,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能力

歷史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重要場所,在歷史教學中展開問題導學,便于高效通過問、教以及答等環節,進一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充分互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在具體問答環節中,教師設計歷史問題,引領學生展開充分思考與探究,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利用自己的歷史知識解決實際性問題,獲得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案,之后教師對于學生解決方法進行點撥,便于學生歸納與總結,無形中提升了學生歷史學習能力。

二、高中歷史問題導學教學策略

(一)依托目標,確立問題

教師要依托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確定核心問題。如《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一課中,教學目標設計為:通過對秦統一業績的了解,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通過秦的社會矛盾與農民起義的了解,認識秦朝崩潰的原因。針對于此,教師設計核心問題如下:(1)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2)楚漢戰爭中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在解決核心問題(1)的過程中,會梳理問題之間的關聯。教師讓學生發揮想象,如果自己生活在春秋戰國,最盼望的是什么?為何是秦而不是其他諸侯國統一中國?學生結合秦統一時期中國疆域形成,了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中央官職和地方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對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探尋核心問題(2)答案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學,讓他們了解徭役、賦稅、兵役、大興土木、嚴刑峻法等是造成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

(二)合理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以問題驅動和同伴學習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教師就要根據教學環節設計系列問題,并且明確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學習。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既滿足課標要求又能推動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提高學生歷史思維的活躍度,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的各個環節都自然銜接在一起,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問題:鴉片戰爭的背景是什么?鴉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是什么?在鴉片戰爭中,我國和西方國家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什么?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能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當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引問質疑,逆向思考問題

1.引生質疑,促進深思。教師要依據高中生思辨能力、逆向思維有了一定發展的特點,讓他們以審視的目光去看待問題,對問題進行質疑、批判,從而對問題有初步的感知。教師要強化引導,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探究。

2.層層逆推,加深理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對核心問題層層逆推、層層剖析,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如在關于《中華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國家》內容教學中,教者提出核心問題:早期國家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學生融入自己的思考,針對問題進行提問:判斷是部落還是國家的依據有哪些?這些早期的國家與我們今天的國家的概念是否一致?教師借助于問題引導學生去逆向思維,能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提升。

(四)注意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

歷史不但記載著社會的發展歷程,而且貫穿人類發展的始終。學習歷史,人們可以以史為鑒,明確今后的發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探究心理,引導他們以現實的眼光來審視歷史問題,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探求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問題導學教學思想往往是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式,有效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本身是注重以生為本、教師發揮主導性作用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歷史教學實踐活動,引領學生進行深刻反思,始終圍繞歷史問題進行歷史知識學習,將歷史問題滲透到歷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劉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揚州:揚州大學,2018.

[2]杜文星.論“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2):210-211,231.

[3]俞建梅.“問題導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167.

猜你喜歡
問題導學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問題導學案”的有效實施
淺析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