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不老,沙龍不散

2021-01-10 11:26
北廣人物 2020年51期
關鍵詞:沙龍

沙龍的兄弟姐們一直在猜——2020 年最后一期沙龍主題,是什么呢?

嗯,正是這句: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五代·李煜《憶江南》

這句國學經典的“歌詞大意”: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正是百花爛漫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

這首詞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唐后主降宋后的一首記夢小詞。因其雋永、高妙,擁有了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力。

歲末寒冬,紙媒轉型,逢這一主題,也算天時地利人和,誰又不喜歡花月正春風呢?不論是過往的,還是未來的。

沙龍從2016 年開始,基本和大家每期一見,將近5年的時光。

感謝讀者,曾給我本名、筆名各寫一封信,誠邀“兩人”到家做客;

感謝讀者,愛讀這些生活中的小故事,不論嬉笑打鬧,還是情意深厚……

感謝作者,“每周一歌”快把大家“唱”空了,搜腸刮肚,遍尋世間美好;

感謝作者,筆力、腳力強健,從沒有讓“接力棒”輪空、掉在地上;

感謝作者,幾年如一日,正心誠意,從容坦蕩相見;

感謝搭檔,一周畫一幅小插圖,興致依然未減……

紙媒轉型,難道“洛陽紙貴”成歷史了?

不盡然。以個人為例,我最近買的一本書是《把自己作為方法》,一本訪談體例的書,定價48 元;我最近的一本讀完意猶未盡又開始讀第二遍的書,甚至是“難啃”的豎排版。這至少說明“洛陽紙貴”依然,只是對字的要求更高了,至少字里行間要有留存或收藏的價值。

所以大家盡可寬心,科技改變的只是閱讀的載體,并不是閱讀本身,尋你所愛,讀你所愛,終是閱讀之道,不論是竹簡、紙書、網頁、還是公眾號。

沙龍每次出版,會有6 位作者參與,每人千字文,加起來就是6000 多字,3 個版位。在電子閱讀時代,6000多字放在一篇公號文章里,就是手指長時間下拉的大概率漫長又疲憊的閱讀旅程。所以,沙龍即便跟大家再會,也是轉換呈現形式之后了。

本期之后,敬請沙龍的老朋友們,掃碼移步公號電子刊,并歡迎對沙龍新的呈現,留言給出建議。待合適的時機,正如花月正春風之際,沙龍和大家再會。

收藏家馬未都曾說,中國500 年前造的銅香爐,蓋子打開以后180 度再合上去,擠住了,蓋子也不會掉下來,而今天有些汽車可能連車門都關不嚴……

如此看來,時間和載體都不會讓工匠精神湮滅,人們反而更加渴求。

文字工作者何嘗不是一種工匠?生活何嘗又不需要工匠精神?

總是會有人堅持做一點對得起這個時代的東西。

時光不老,沙龍不散。

(朱子)

插圖/畢明

不再回憶

李雄峰

據說,這是本刊最后一期“沙龍”,心里忽的一下,人就變得百感交集了。

大周末,原本做好的各種計劃全都被我擱置一邊了。打開電腦,從郵箱“已發送”的文件當中,一篇又一篇地將這些年寫過的沙龍稿件全部都下載下來,并單獨為它們建立一個文件夾,名字就叫“這些年寫過的沙龍”。

回想起當初推出“沙龍”這個板塊,是在一次編前會上,經過同事們一番熱烈的討論,“沙龍”誕生了,幾位平日里愛動動筆的同事,輪番地登場(因版面有限,只能輪流)。然而,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每當稿件一起匯集到責編朱子手里的時候,面對大家“東拉西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文字,竟無法整出一個統一的主題,顯得幾篇文章單擺浮擱,自說自話了。于是大家又是一番熱情洋溢的商量,竟推出了“沙龍36 計”“國學沙龍50 句”等系列——從網絡熱議的一些話題延展開去,以一句“神回復”、一段古詩句、一篇典章作為每一期的主題,圍繞一個話題,大家各寫各的,于是就看到了針對某一話題,我們各自不同的故事以及不同的看法。

值得一提也是挺有趣的是,畢竟有些話題比較敏感,若是白紙黑字地留下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爭議,于是,我們會及時交流溝通,將一些容易產生歧義或容易產生導向型問題的話題及時剔除,因此在發稿的時候,就出了“花樣兒”了——從“國學沙龍50 句之第某篇”進化成了“干凈國學沙龍第某篇”,又從“新干凈國學沙龍第某篇”進化到了“新新干凈國學沙龍第某篇”。當這些即將成為歷史的時候,想一想,還是挺有意思的。

打開自己“這些年寫過的沙龍”,發現從2017 年11 月開始至2020 年底,3 年多的時間,自己竟然寫了140 篇,其中,2018 年做到了“全勤”。這100 多篇的沙龍小文,記錄了我自己、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的諸多故事……現在看來,寫下每一段故事的時候,都似乎讓自己重溫了一遍過往,有喜悅、有悲傷、有遺憾、有幸?!袝r,我恍惚覺得,這些沙龍小文就是自己的一個回憶錄。的確,年過半百了,有時有些事忽然間怎么想都想不起來了,可有些事卻還是那么刻骨銘心。所以,對于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事情,自己特別害怕忘記了,不如把他們、它們都記錄下來,倒是一樁很有意義的事情。至少,現在看著這100 多篇小文,欣慰。

只不過,這些故事幾乎都是回憶。人都說,人一旦愛回憶了,就真是老了。說實話,自己是個不服老的人,甚至比某些年輕的人還有著諸多的夢想。既然是最后一期“沙龍”了,索性跟“沙龍”道個別,跟回憶道個別,不再回憶,去探尋下一季的春風。

守關和收官

畢明

您多久沒看報紙或雜志了?沒關系,咱們有手機,手機里面囊括大千世界。

2020 年恐怕是大多數人人生經歷中最不平凡的一年,沒關系,我們和您一樣不平凡。

您對我們的報紙和周刊有多么不舍,我們就對它們和你們有同樣的不舍。

暫不提未來,先說說我們曾經共有的過去。

我是作為一名美術編輯在1998 年加入北京廣播電視報大家庭的,與同事一起參與見證了《北京電視》周刊的創立,那時我不到30 歲。如今2020 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我已經50 出頭,與報紙和周刊共歷春夏秋冬風霜雨雪22載,從近幾年的守關走到了今天的收官,我們平面媒體的歷史將翻開新的篇章,進入您更熟悉的新媒體時代。

要說與報紙和周刊共處20 余載的最大收獲,對于我來說就是“成長”兩個字。從初入新聞媒體的一個新手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美術編輯,從對文字工作的懼怕到能提筆就來,20 年的摸爬滾打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作為一名美術編輯,居然也能在最近的5 年時間里,在報紙和周刊上寫出了近20 萬字的東西,僅僅就數量來說,也是一種成長和歷練。

當我們做的版面得到讀者的認可時,我們會無比喜悅。即便是提出尖銳的問題,我們也高興之至,說明您在關注和關心我們出版的刊物,這是同事們真正的內心喜悅,得不到關注的新聞報道很難說是篇成功的報道。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作為收官者恐怕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要面臨的是萬般的不舍和像你一樣的惋惜。

在《北廣人物》周刊平面紙媒即將收官之日,我提前兩星期就設計好了本期沙龍版的插畫,明亮的色彩代表著廣大讀者朋友們和我們刊物一起度過的每一個春夏秋冬,更代表著你們陪伴我們北京廣播電視報刊走過的幾十年寒風霜雨雪,一路有忠實讀者的長久陪伴,一路灑滿陽光,歲月長久燦爛。

非凡的時代締造出無數傳奇,面對新媒體時代的熱浪,我們的腳步走得有點兒慢了,好在我們還有你們的一路相伴,您的不離不棄就是我們在未來從平媒跨入屏媒的無限動力。在即將來臨的2021 年,我們將為更多的新老讀者打造全新的閱讀體驗,北京廣播電視報和《北廣人物》兩個微信公眾號,加上北京廣播電視報官方網站將為您提供與時俱進的新媒體內容,相信這是值得我們共同期待的一份新年禮物。

收官正是下一征程的序曲,2021 年,我們將與讀者與時俱進,打造新閱讀的非凡體驗。

兩個故事,倆認認真真的人:

一位是“主人”,

又畫插圖又寫故事,

一路老實得快把自家底兒都撂了,

讀者幾乎能通過文字,

課堂歸納總結。在PBL教學模式的最后實踐階段,老師要針對整個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分析與歸納總結[3]。對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學生提出的一些疑慮要進行客觀思考,逐一講解重難點問題,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完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連綴起本尊的成長路徑。

一位是“客人”,

半路誤打誤撞闖進沙龍,

一路勤勤懇懇、字斟句酌;

哈哈,我經常逗他們,

因為他們越來越“文藝”,

而我則心大到漏風。

不過,聽他們的:

“我們叫作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

而宣告結束也就是著手開始?!?/p>

來,小伙伴兒們,

我們開始吧!

昨夜星辰昨夜風

李巖

搬進新居,結識了新鄰居。一番交談之后,得知她是在我小時候上過的幼兒園里工作。聽鄰居說幼兒園正在裝修,但仍是原來的建筑。在這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幼兒園竟還是原建筑,這竟然讓我特別興奮。兒時殘存的記憶忽然涌上心頭,可這些記憶模糊一片,追憶起來完全是碎片。

那所幼兒園在建國門外,有3 年多的時間,母親帶著我從西單坐公交車沿長安街到幼兒園。記得幼兒園是很高級的,吃住玩兒都很好,但很多小朋友并不開心。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小朋友不開心的原因,那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在國外工作,因此他們至少有兩年時間才能見到父母。

與他們相比,我還算不錯,僅是周一情緒低落,我是整托,一周見不到家長。在幼兒園,每到周六黃昏將臨我便開始焦慮。這天母親只要沒事都會盡早來接我回家,可有一陣因為搞運動,母親無法早些來接我,有時候天完全黑了她才趕到。要是遇到交通管制,我們無車可坐,只能沿著長安街踏著婆娑的星光月影走回家。即便走得很累,我仍感受到愉快。

許多年以后,在幼兒園周邊建起了外交公寓和國際俱樂部。落成啟用時母親和我一起去參觀,活動結束后,我們走在舊貌換新顏的街道上十分感慨。如今的城市車水馬龍,到了晚上這座城市顯影在燈火闌珊中。變幻色光忽隱忽現的霓虹閃爍,行駛車輛拖著光彩熠熠的車燈穿梭往來。望著這迷幻的畫面,遙遠的昔日情貌在我心里重現。

人會有很多記憶,但不可能時時掛在心上,偶爾浮出多少有點兒原因。和鄰居的一番交談勾起了我對兒時的回憶,這天我為沙龍專欄撰寫的文章題目是《被陰暗的童年》,文章來源于在幼兒園看電視被嚇到的故事。而那期專欄的主題是《難忘的影視形象》。

2017 年我有緣結識了《北廣人物周刊》的幾個朋友,人物周刊每期的主題是對社會各界人士的專訪。我跟隨記者朱子采訪時體驗了專訪的過程,在她與被采訪者的交談中,傾聽光陰的故事,分享人們在生活中的快樂、美好抑或是感傷。

之后朱子約我為沙龍專欄寫點文章,一晃3 年半的時間,我在沙龍專欄寫了99 篇文章,寫的都是過去的事情。其實人的記憶都是由片段組成的,能把這些片段用文字記錄下來,一篇文章就誕生了。每個人的記憶都會衰退,用文字把以往的經歷記錄下來,可以幫助我們回憶那些漸遠的生活。

英國詩人艾略特說:我們叫作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而宣告結束也就是著手開始。終點就是我們出發的地方。生活在繼續,我們會不斷地同以往告別。每個人都生活在時光的洪流中,告別就意味著要改變,而所有的過往我們會銘記于心。

今年花勝去年紅

程戈

對“花月正春風”的初印象是兒時看過的一部同名電視劇,內容記不清了,只記得這一唯美的片名,有花有月有春風,人間樂事,莫過于此。及至后來讀了李后主的詞,才得知美好下隱藏的愁苦與悲恨。其實人生哪有那么多一帆風順,你所看到的美好背后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付出。

很佩服一位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姐妹,3 年前的冬天,一場浪漫的觀星之旅改變了她的人生。京郊,星空,與浩瀚宇宙來一場心靈的約會,聽著就讓人怦然心動。然而仰望星空時,腳下的平臺卻沒有護欄,黑暗中一腳踩空,鼻子兩處骨折,牙齒多顆變形……躺在病床上,看著鏡子里傷痕累累的面龐,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哭過,不敢問,她也從沒說。默默地關注著她,看著她在朋友圈里淡定地說著自己的傷,尚未完全愈合的臉,絲毫不影響陽光下燦爛的笑容。藏在笑容下的是前所未有的艱難,受過傷的身體不能太累,以前的工作無法繼續,而賠償又遙遙無期,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挺過來的,只知道有一天她在朋友圈開始了新的嘗試——手工定制飾品,從此我就成了她的忠實客戶,一起討論著什么樣的珠子配什么樣的鏈子,什么樣的首飾應該怎么保養……她賣的東西大多并不貴,對朋友還總是最低價,掙不了多少錢。但她樂在其中,跑去聽課,找老師學習,到河灘尋寶撿玉石……最近一次聯系就在前幾天,她終于回歸了本行,雖然還是不能太累,但她還是很開心?!坝谢顑毫恕?,簡單的幾個字,發過來的同時配著一張小手比心、滿臉幸福泡泡的萌妹表情圖,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滿足。一個月夜,人生跌入谷底,她沒有躺在那里自暴自棄,而是手腳并用奮力攀爬,終于活出了另一道風景。

想要迎來春風,很多時候靠的是自己。記得今年北京衛視“雙11”晚會有一個環節——“2020 年好事分享”,其中一件好事讓我印象最深:因為疫情,有人失業了,年初從大城市回到家鄉小城,為生計開了一家鹵牛肉小店,靠著勤勞的雙手,生意越做越好,如今已經注冊了一個公司。有的時候,人不拼一把,真的不知道人生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劉歡唱的那樣,“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睆念^再來并不可怕,找準方向,認真拼搏,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

“花月正春風”的美景的確讓人留戀,花兒開敗的那一天也不用惋惜,因為它還會重新綻放。今年花勝去年紅,而且明年花更好,即使不知與誰同又有什么關系,總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攜手前行。來吧,迎風,走起!

兩個故事,兩段鮮活的人生:

看星星卻跌落陰溝,

生活不要繼續了?

卻見心態更陽光!

假蜂蜜擾亂市場,

真蜂蜜就不做了?

卻見耕耘更努力!

身體摔傷了,

不妨礙從心里長出翅膀;

蜂王遍體鱗傷了,

是要長出更新的翅膀。

還是那句話,

如果我們不能選擇生活,

那至少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

活著,多美好。

從傷口中長出翅膀

彭立昭

童年的時候,我與爺爺奶奶在花園村生活,一個當地有名的養蜂村。

養蜂人順叔叼著卷紙煙,戴著一頂破草帽,拿著大葵扇,瞇著眼看著蜜蜂們忙碌。而順嬸呢,在忙著做各種各樣的小花餅,小花餅里裝滿白砂糖,是專給蜜蜂過冬的美食。她平和,沉默,溫良,不大修飾自己。那年順叔到新化放蜂,認識了。她說順叔脾氣好,就跟來了。

丈夫對她好,她對丈夫也很體貼?!澳阈?,我一個人能行?!表樖蹇倫蹧_著順嬸“吼”。

半個月亮爬上來時,我們能聽到他們兩個唱著優美的山歌:“一百只蜜蜂飛過坡,拉嘎九只冒過河,落在那妹妹花裙上,跟噠哥哥唱山歌……一百只蜜蜂飛過街,拉嘎九只冒回來。落在那妹妹花帽上,跟噠哥哥看世界?!币环N田園式的浪漫主義!

夏末,我們去看順叔收蜜、刮蠟,看著他將金黃色的半透明、亮晶晶的液體從蜂箱倒進瓶子,其手法嫻熟自然,滿滿的蜂蜜竟然一滴都沒濺出,甚是驚奇。

蜜蜂的飛行半徑僅有5 公里左右,哪有那么多花供蜜蜂采呢?順叔和順嬸便過起了“流動牧蜂”的生活。他們像蜜蜂一樣早出晚歸,成了大自然的搬運工。哪里有鮮花,就到哪里去。他們到過很多地方。菜花開的地方,玫瑰花開的地方,蘋果花開的地方,棗花開的地方。這樣的流動牧蜂生活十分辛苦,當時交通不便,都是靠走路,用扁擔挑著蜂箱夜行幾十公里山路,來來回回,風餐露宿,日曬雨淋,忙得頭兒不見天,最終在養蜂界的名聲越來越大。2008 年,造假蜂蜜沖擊著真蜂蜜市場,也導致順叔大量蜂蜜積壓倉庫,甚至生活難以維持。好在他迅速轉型,圍繞蜂產業為主導,探索新的方向。

他承包起300 多畝土地,根據客戶的需求量控制養蜂規模,堅持養蜂的同時,依次開始種植金銀花、獼猴桃、龍牙百合、玉竹、太子參等。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探索下,又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前些日子,去順叔的養蜂綜合基地轉了轉,感覺進入了另一個甜蜜大世界?!懊總€箱里都有一只蜂王,維持著蜜蜂的衣食起居和社會秩序,它每長一次,都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但很快又會從傷口處長出翅膀……”順叔依舊瞇著眼睛,嘴角露出不經意的笑容。

冬日陽光,多了幾分溫柔,如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我們的臉,讓溫暖漫溢身心。人生路上,時光匆匆,我們的步履也總是匆匆。猛然想到我們的報紙正在加快轉型,心中頓時明白了順叔話里的含義——是的,轉型到了新的階段,我們需要長出翅膀,從哪里長出,從傷口,從而做“輕”做“長”。

猜你喜歡
沙龍
MISTY LIGHT美發沙龍
“ 家教沙龍”專欄征稿
MS·CHIC美發沙龍
我校成功舉辦科研沙龍活動
奉天設計師沙龍
分享、交流、探討“CIT2019沙龍”成功舉辦
Blue Mist美發沙龍
探討地方經銷商的生存之道 CIT沙龍系列訪談
讀者沙龍
“慈善立法半月談”系列沙龍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