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操作與說理

2021-01-11 08:44陳玲玲
文理導航 2021年2期
關鍵詞:操作小學數學

陳玲玲

【摘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和思維并重的學科,在進行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表達能力。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在操作探究中進行說理,揭示數學本質,把學習引向深入。

【關鍵詞】小學數學;操作;說理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圖形與幾何”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與推理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這主要還是由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入,只停留在表象,只知“是什么”,而不知“為什么”,不能準確的把握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數學的本質。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探究新知時,要積極主動的動手操作,并在操作中進行推理。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說理能力的培養可以全面提高數學能力

說理能力不但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理清問題解決的思路,還要求能夠流暢的表達,從數學的角度給出準確的答案。就小學生的普遍特征來說,他們的思維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常出現不連貫的現象。對學生的說理能力進行培養,能夠教會學生更好地抓住問題的本質,用數學的語言來進行推理,從數學的角度對題目進行剝繭抽絲,有利于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幾何直觀是提高說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幾何直觀,顧名思義,就是在解決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借助幾何圖形,使整個求解過程更加直觀形象、簡明清晰。尤其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其數學含義,這樣就進入了淺嘗輒止的學習誤區。

上海市特級教師曹培英指出:“幾何推理始于幾何直觀?!c推理能力密切相關的思維習慣,主要是有根有據、有條有理地思考與表達”??梢?,“直觀”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有“發現”,它還具有啟迪學生“說理”的功能。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操作和說理能力培養的策略

《圓錐的體積》一課,探究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為什么“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教材提供的剛好是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的容器,也就是讓學生直奔主題,直接倒三次,剛好。如果這樣讓學生照做實驗,機械化的得出結論,那么學生的探究欲望就減弱了許多,合情推理也就名存實亡了。那么如何改進呢?

下面就從“操作前的預測說理”、“操作中對比說理”“操作后的提升說理”幾個步驟來談談操作能力與說理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操作前預測說理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目標中提出: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

因此,在操作前,要引導學生先對如何求圓錐的體積進行預測,并對自己的預測進行說理:為什么你這樣猜測?

由于學生受三角形面積與長方形面積關系及圓周長與直徑倍數關系的影響,對于圓柱和圓錐體積的問題,學生大體上會提出以下幾種猜想:

1.V圓錐=1/2V圓柱,理由是長方形ABCD的面積是三角形BCD面積的2倍;

2.V圓錐=V圓柱÷π,理由是圓周長是直徑的π倍;

3.V圓錐=1/3V 圓柱,理由是從圖中可以分成三個類似的小圓錐。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去否定學生的預測,而是要引導學生說出猜測的根據。

(二)操作中對比說理

1.觀察實驗道具

求同:分組實驗中,選擇相同材質的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要求兩者等底等高、形狀標準且厚度均勻。

對比:特地為最后一組準備沒有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

引導對比:

你手里的圓柱與圓錐容器有什么關系?

通過觀察實驗道具之間的關系,為觀察實驗結果做好準備。

2.觀察實驗過程

你是怎么樣做實驗的?為什么要這樣做?要注意哪些事項。因為有親身經歷,學生很容易說出:要倒滿,不能落掉,容器要持平等,在互相說一說中,提升了操作能力。

3.觀察實驗結果

有的小組剛好倒3次。有的小組不是剛好倒3次,引導學生說理。

(1)存在誤差。實驗時的誤差,沒有裝滿或落掉小部分水;容器內壁厚薄程度不一樣。

(2)最后一組為什么結論不一樣?圓錐與圓柱兩個容器沒有等底等高。

這些觀察交流將為學生有理有據地說出結論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操作后的提升說理

學生在操作完后,往往只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直觀看到的結論,而不能根據現象進行推理,尤其是找不出隱藏在背后的數學思想方法。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說理,揭示數學的本質,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1.“說”操作過程,推出正確結論

小學生由于語言的局限性,經常表達不完整、不簡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先說一說,互相啟發,補充,經歷由最初的“說完整”到“說準確”再到“說簡單、清晰”逐步提高表達的要求,得出正確的結論。很明顯,圓錐體積的推導過程,重點就是讓學生說清圓錐與圓柱同底同高的關系,再由“三次剛好倒滿”推出圓錐體積是同底同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或同底同高圓柱體積的三倍的結論。

2.“說”探究結果,建立數學模型

教師有必要在操作后的說理中,引導學生發現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條件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得出“V圓錐

=1/3V 圓柱”,并根據圓柱的體積公式“V 圓柱=sh”,進一步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V圓錐=1/3sh ”。在深入的說理中建立數學模型。

3.“說”數學思想,提升解決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數學學習的行為和靈魂。因此,在說理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說清知識形成過程,還要說清在數學知識的發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蘊藏的重要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圓錐的體積》一課,在探究出圓錐體積公式后,要引導學生說清這一推導過程運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

通過把圓錐容器中的水倒入同底同高的圓柱容器剛好3次倒滿,科學合理地把圓錐的體積轉化成圓柱的體積。通過說理,讓學生思考數學思想方法,懂得了再遇到新問題時,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把沒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已學過的知識再解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圖形與空間領域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動手操作與說理緊密聯系一起,讓學生在“做”中“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參考文獻】

[1]曹培英.跨越斷層,走出誤區[M].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紫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動手操作有效性的方法[J].學周刊,2019(15):80

[3]劉姜燕.主動探究,發展能力——淺談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J].中小學教育,2012(01):82-83

(本文為“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專項課題《圖形與幾何領域“說理”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操作小學數學
關于數控機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討及分析
兒童數學學業求助的有效方式
泌尿外科手術及操作致輸尿管損傷臨床分析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