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

2021-01-11 13:37李歡歡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應試教育素質教育

李歡歡

【摘要】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全面。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是學生的基礎,學生應當認真地在學習之余還要去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想要了解這一思想,歷史學科的素養培育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應試教育;學習理念;素質教育;時間概念

經過課程改革的洗禮,很多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更加全心全意的為學生服務,力爭讓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具備學科的基本素養。但是,受限于高考的重要性,學生們的學業壓力十分巨大,很多學生往往都難以專心的投入到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去。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當更重視學生思維的教學,幫助學生早早地樹立歷史學科知識重要性的概念。因此,如何做好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就是當前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歷史學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每個學科的教學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和學校對于學生的全方面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作為主要的育人者,應當順應歷史的潮流,力爭把自己的學生變成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也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是離不開歷史學科教學的,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學生們在初中階段需要被歷史核心素養洗禮,只有這樣才可以為他們以后更好地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具備更飽滿的情緒來投入到歷史學科的學習中來。

二、做好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

1.應試教育思想仍然存在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科教學重心是讓學生在受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下具備簡單的明辨是非能力,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家國情懷和人文情懷,這些情懷的培育不是單單通過教學就可以實現的,其更重要的是教師道的傳授。正像韓愈師說中“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一樣,教師要做的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還應當有道德倫理的傳授。但是,現在的普遍教學現狀確是大部分歷史學科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都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背誦和記憶,卻忽略了學生自身對待歷史事件的思考,這是由考試的標準答案所決定的。

2.學生的學習理念十分落后

相較于知識,學生們更愛故事,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們都會通讀《三國演義》,但是卻對《三國志》知之甚少的緣由。這種學習理念的落伍是根深蒂固的,教師想要轉變非一朝一夕之功。這種理念就導致了學生們往往更喜歡自己心目中的人物,而非是歷史記載的人物,這是偏離實事求是價值觀念的。學生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別說核心素養的培育,哪怕是基礎的歷史知識都難以掌握。

三、做好初中階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的舉措

1.重視素質教育,摒棄“唯分數論”的教學理念

學校對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判斷往往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成績,這就導致了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會有更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偏向。在學習歷史時,教師應當讓學生知道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而非是單純的像機器一樣知道并記住標準答案。拿我們歷史課本中的“虎門銷煙”相關知識點舉例:學生除了要學習歷史的必備知識外,還應當學習結合歷史時間和事件后果來公正的看待這一事件。而非是單純的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為了讓學生們有代入感,教師還可以列舉鴉片的危害,和現在國家禁毒的力度,來讓學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而落后的原因不單單是精神上的,更有毒品上的摧殘。

2.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時間概念

歷史學科有很多的時間線,這些時間線有相互穿插的,有前因后果的。如果不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容易混淆時間。教師如果一味的強調背誦,那么不僅難有很好的教學效果,還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這時候如果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去運用新的方式來進行記憶,那么就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最簡單的就是時間軸的運用,時間軸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把時間、空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進行有效地結合,讓學生一目了然的掌握時間的結節,這對于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十分有幫助的。

3.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

當今社會是互聯網主導的信息化時代,不同于教師少年時的學習環境,現在學生們知識的攝取量和信息的獲取速度非常的快,很多學生在網絡上學習時,往往難以有效地甄別歷史信息。這時候如果學生攝入大量的負面信息,那么就會對學生的情緒產生非常壞的影響,教師應當積極地同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可以拿具有爭議的角色來讓學生以辯證唯物的觀點去看待和分析,像對待清末的大臣“李鴻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們先自行了解李鴻章的生平事跡和人物評價,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成立相關的小組來討論李鴻章這個人。通過一場簡單的歷史辯論課,學生們不僅具備了正確看待歷史事物的觀點,還鍛煉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4.正確價值觀念的傳遞

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而價值觀念的學習是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導的,教師要重視言傳身教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拿歷史課本中紅軍長征進行舉例:很多學生都知道“長征精神”,但是卻不是很理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制作微課,來讓學生們知道長征戰士們的信念堅持和不離不棄。通過引導的方式,長征精神可以很好的扎根于學生腦海,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必然會以同樣的精神來進行學習。

結語:歷史學科教學離不開核心素養的培育,因此,教師在后續的歷史教學中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在提升自己素養的同時,還要多方位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力爭可以從多方面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科核心素養,為未來更好地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新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的解讀[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33(02):71-73.

[2]江海云.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5):186-187.

[3]何成剛.歷史核心素養的提煉與培養[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6(06):8-13.

猜你喜歡
應試教育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應試教育與新課改并非對立關系
有關中國教育命題的證偽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職業院校需要什么樣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