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古代文論中的“金石之聲”

2021-01-15 18:11賈曉倩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論金石詩學

賈曉倩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在古代文論的概念體系中,由聽覺體驗生發一系列審美范疇和概念是很有特色的一類。翻開古代詩論,大量音樂術語被運用在古典詩歌的批評之中,比如“韻”“雅”最早就是從音樂中借鑒而來。評論者用聽音樂的方式感受作品,從聽覺體驗的角度幫助我們更加具象生動地理解詩人和詩作的風格特色,并以通感的方式向讀者傳達。其中“金石之聲”就是一個以器樂論詩的典型?!敖稹焙汀笆蓖瑢俟糯鞍艘簟敝?,其門下器樂內涵豐富,且在“八音”中占據重要地位?!敖鹗暋毕盗信u語詞最早從音樂中借來,被引入文學批評領域后其內涵超出了音樂本身的性質,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具體表現為從對詩歌音樂美的要求擴展到對詩文風骨格力等內容層面的要求?!敖鹗暋迸缮鰜淼摹敖鹇曈裾瘛薄皵S地有聲”等語詞被廣泛用于文學批評之中,從而在古代文論中確定其地位。迄今為止未見學界對“金石之聲”的專門詩學研究。本文擬對“金石之聲”這一批評語詞的生成和發展演變進行考察,在具體語境和批評實踐中總結其豐富內涵和美學意味,并分析其進入古代文論的合理性和意義。

一、由樂入詩:“金石之聲”批評話語的生成和確立

古人將樂器根據材料分成“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敖稹敝哥?、鈴等用金屬制作的樂器,漢代以前指的是青銅?!笆卑ā绊唷钡葮菲?。早在先秦時期與“金石”相關的樂器就已進入到詩歌之中。我們熟悉的《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盵1]3《小雅·鼓鐘》:“笙磬同音?!盵1]327“金石”并稱的例子有《左傳·襄公九年》:“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盵2]《晏子春秋》:“酒醴之味,金石之聲?!盵3]種種文獻表明,在先秦時期“金石之聲”一直是以樂器的身份出現,用來形容音樂之聲,且其內涵較為單一和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金石之聲”的內涵發生轉變,由原始的音樂品評開始進入文學批評的視野?!妒勒f新語·文學》記載:“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对唬骸肿又鹗菍m商中聲?!盵4]這是現存文獻中“金石之聲”這一語詞首次由形容音樂而轉向對文學作品的評論,也是“擲地有聲”的原始出處。文獻中孫綽借“金石之聲”為喻形容自己所作《天臺賦》文辭優美,鏗鏘有力。到唐代陳子昂《修竹篇序》首次將“金石之聲”用于詩歌評論。其言:“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盵5]此處的“金石聲”不只是詩歌音樂層面的鏗鏘有力,也包含思想情感方面的風骨格力。王運熙先生指出,陳子昂受到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對風骨描述的影響,即“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6]513。意思是文字運用準確得當而無法替換,作品給讀者產生的影響而沒有止境。陳子昂以“金石之聲”作喻,將有風骨的文章帶給人的感受通過聽覺生動形象地傳達了出來。自此,“金石之聲”的內涵更為豐富,不單指詩歌音樂美,也包含了作品的教育作用,這是對文章內容層面的要求。

在唐宋的詩話之中,“金石之聲”這個從音樂借鑒來的語匯被廣泛用于詩歌作品的品評當中,逐漸發展和確立成為古典詩歌的一種審美典范?!按朐~雄健,擲地成金石之聲?!盵7]“其古樂府有曠世金石之聲?!盵8]諸如此類的詩歌評論賦予了“金石之聲”更加豐富多元的意蘊,其內涵也超越了單一鐘磬所發出的聲樂之美融入詩學范疇之中。筆者查閱大量詩論、文論,將涉及到用“金石之聲”相關字眼評論文學作品的事例摘出,并對其內涵進行探析。

二、“金石之聲”批評話語的內涵和美學特質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大量借音樂來討論詩文的評論。曹丕的《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盵9]用音樂作喻幫助讀者理解作家個性對作品的影響。劉勰《文心雕龍》中形容優美的文章也以音樂來作比喻,“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6]656??梢娊铇氛撐脑谖簳x時期已是常態,足以看出當時人們對音樂的熟悉程度。借樂器、樂曲對詩歌進行評論,體現了詩歌和音樂之間的交融,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詩人和詩作的格律節奏和風格特色,也豐富了古典詩學批評詞匯,為之注入活力。由“金石之聲”所衍發的系列從屬概念如“擲地作金石聲”“金聲玉振”既有相似的內涵又有各自的特殊語境,有著較高的使用頻率。對相關概念進行細致辨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音樂術語進入文學批評演進過程中的內涵變遷。

(一)沉雄、悲壯、哀傷:由音律到內容風格的品評

作為音樂的“金石之聲”指的是鐘磬之類樂器發出的聲音?!对娊洝防锞陀涊d了很多鐘聲,有“將將”“喤喤”“欽欽”等擬聲詞形容鼓鐘之聲。宋人陳旸《樂書》亦載:“金生于土……其聲尚羽,其音則鏗?!盵10]444《文獻通考·樂考》卷一百三十七:“槐桑之木,其中實而不虛,不若桐之能發金石之聲也?!盵11]綜之,“金”的聲音應有鏗鏘有力、渾厚深邃、音響大等特征。東漢劉熙《釋名》曰:“鐘,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磬,罄也,聲堅,罄罄然,堅致也?!盵12]“磬”通“罄”,指一種空曠深邃的音色。陳旸《樂書》卷一百十二:“玉磬,堂上首樂之器,其聲清徹,有隆而無殺?!盵10]462-463“隆”有聲音宏大的意思?!绊唷边@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有宏大悠長、深邃空曠的特點。

前文已述,“擲地有聲”最早是從音樂的“金石之聲”借鑒而來,后來經常用來評論文學作品?!妒勒f新語·文學》記載孫綽評價自己的作品“擲地有金石聲”里的“金石聲”正如范榮期所云,其內涵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音樂中所指的鐘磬之聲,而是指語言文辭響亮動人。在后世詩話作品中,“擲地作金石聲”的評語經常出現。如清人宋長白《柳亭詩話》卷三十論詩歌“起句”一條中有“錚宏鏜鎝,擲地作金石聲”[13],形容詩歌起句應響亮。唐代陳子昂《修竹篇序》首次將“金石之聲”用于詩歌評論,在內容層面賦予了“金石之聲”更深層的內涵。其言:“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盵5]這里的“金石之聲”除了指音韻的鏗鏘悅耳、抑揚頓挫,其內涵和美學特質還包涵了骨骼堅實、氣勢飛動、感情波瀾起伏等,涉及到內容、風格、情感等多個層面。自此,“金石之聲”成了古典詩學史上重要詩美典范“建安風骨”的重要內核之一。這種“金石之聲”所象征的審美典范也往往與建安風骨和盛唐詩歌相聯系,因此后世推崇盛唐和建安詩歌的評論家也喜用“金石之聲”論詩,如明代后七子復古派代表謝榛。

除了沉雄悲壯之外,“金石”之聲也使人產生哀思的情感。嵇康《聲無哀樂論》中就提到“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14]。當“金石之聲”被納入詩學術語之后,其所傳達的美學特質和內涵都發生了轉變,除了形容詩歌音韻層面的鏗鏘有力外,也拓展到了詩文內容層面的沉雄、悲壯和哀傷。宋人歐陽修《六一詩話》:“其聲清越如擊金石?!盵15]“清越”指音節悠揚,更偏重于磬的音色。當“金石”合論評詩,其聲音指向則有所偏重。因此“金石之聲”不能一概而論,應放到具體的批評語境中去。除了指音節的鏗鏘有力或渾厚響亮,“金石之聲”還有清脆悅耳、和諧響亮的一面。

(二)“聽之金聲玉振”——音韻清越響亮

朱光潛先生《詩論》中就指出,詩和樂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是時間藝術,都有聲音節奏。雖然兩者在之后分立,音樂更注重以聲音為媒介而詩歌則專注于以語言為媒介。但兩者還是“藕斷絲連”,表現為詩??筛?,歌常伴樂。[16]因此,很多詩人追求詩歌和音樂的靠攏。在我國詩歌史上,音樂美一直是評判一首詩的重要標準?!敖鹇曈裾瘛痹瓰橐魳奉I域的術語,指以鐘發聲,以磬收韻,此處的磬指的是玉磬。后來“金聲玉振”在唐代以后被廣泛用于文學批評之中,用來比喻詩文的音韻響亮、清越?!队鄮熶洝肪硭妮d唐代李方叔語:“如金石之有聲,而玉之聲清越……韻也?!盵17]唐代王昌齡《詩格》就有“夫詩格律,須如金石之聲”[18]的比喻。明代謝榛在音樂方面頗有造詣,以聲律有聞于時。其詩話著作《四溟詩話》中表達了他對詩歌的四個要求:“誦之行云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盵19]其中“誦之行云流水”和“聽之金聲玉振”應做互文理解,指詩歌音韻的順暢、清越和響亮。謝榛在《四溟詩話》明顯表示出對盛唐詩歌的推崇和對宋詩晚唐詩的不滿。由此不難看出他所指的金聲玉振是盛唐音韻和諧的詩歌。盛唐絕句大多讀起來朗朗上口,可配樂演唱,我們熟悉的《陽關三疊》即為明證。

此外,與謝榛同時代的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批評杜甫《秋興八首》時也用“金石之聲”作喻,云:“‘昆明池水’,秾麗況切,惜多平調,金石之聲的微乖耳?!盵20]“平調”也為音樂術語,是流行于紹興一帶的曲藝,屬彈詞類,音樂風格典雅清幽,與之對應的詩作也應平淡優美。平調與“金石之聲”是兩者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表現在詩歌中為前者幽靜平淡,后者激昂清越。由此也可看出“金石之聲”所代表的是王世貞心中的詩美典范。

當然,“金石之聲”在詩歌評論中也不全為正價概念,也有反對“金石之聲”的聲音存在。他們對詩歌的音樂美和聲律不是特別看重,更重視詩歌的語言文字。如《王直方詩話》記載宋代詩人張耒贊揚黃庭堅的詩歌不被聲律束縛,說其:“直出胸臆,破棄聲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鐘聲和鳴……”[21]此處的“金石之聲”則泛指詩歌聲律,和“金石”本身音樂的特質無關,展現了“金石之聲”詩這一術語脫離自身的音樂特質而被納入到文學作品的品評中去。

(三)儒家詩教內涵的補充

“金”“石”門下的鐘、磬是周代兩種非常重要的樂器?!敖稹痹谥艽甘乔嚆~器,參與了國家的重大祭祀禮儀活動,因此自產生之初它們就和禮儀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從音樂的角度來看,“金”與“石”所具有的特殊音色會帶給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從而和聽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從而產生規范人的意義和作用?!抖Y記·魏文侯》云:“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馨,馨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馨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盵22]金石音響漸漸被賦予道德意味,甚至成為人格道德的象征。如清人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評人:“文章垂金石之聲,華于簡牘,然則雖千載而不朽可也?!盵23]此處的“金石之聲”就融入了儒家詩教的色彩。

需要補充的是,“金石之聲”不單是被用于詩歌評論當中,也被用于文章的品評。相較詩歌而言,文章里的“金石之聲”內涵則更為豐富,更多指向的不是音律而是思想內容和情感。如《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評賀刺史“文含金石之聲,學貫典墳之旨?!盵24]明代潘季馴《潘司空奏疏》:“《舉學職疏》其文則鏗然有金石之聲?!盵25]文獻眾多,茲不列述??梢姟敖鹗暋辈粌H僅是詩學范疇的概念,也是古典文論中被廣泛使用的重要批評術語。

三、“金石之聲”批評話語的生成原因和意義

“金石之聲”由最開始對音樂的品評進入詩學范疇,成為一種批評話語,有其特殊的歷史語境。我國早期“詩樂舞”一體的文化特性,使得言樂與言詩、言文有一種天然的聯系。古代詩歌評論家在批評的過程中用聽音樂的方式感受作品,再通過通感的方式傳達。音樂中的術語概念進入到詩論、文論之中,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批評話語體系,使之走向更加深廣的空間。這種作用可借助兩種途徑展開:以樂言詩和以樂論文。借助對“金石之聲”系列語詞的討論,從微觀層面反映了各個時代音樂與文學相結合的狀態,不僅對理解和闡釋詩歌風格特點有所幫助,也對音樂史有著重要貢獻。不只是以“金石之聲”為代表的樂器進入詩論之中,樂曲也經常被用來評價詩歌,使得批評家們對“詩”與“文”的討論和分析變得更加形象而具體,使得我國文論的批評術語里有一種音樂化傾向。國外的文學批評家們也通過類似的方式品評文學作品,比如列維—施特勞斯主張通過讀樂譜的方式閱讀神話,從和聲中把握神話的深層結構,這屬于文學對音樂結構上的借鑒。

然而音樂和文學分屬不同的藝術門類,兩者也有各自的特色與邊界。因此在借助音樂術語論文時,也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該術語是否能正確反映詩歌或文章的真實面貌,能否更形象直觀地傳達文學作品的特色和藝術魅力,需要結合具體作品具體分析。比如有評論家稱明代徐渭的作品有“金石之聲”,嚴羽《滄浪詩話》評孟浩然詩有“金石宮商之聲”,但這些評價不能準確反映其詩歌的特點和特色。在閱讀古代文論時,遇到類似從音樂中借鑒而來的語詞,要借助古代樂書和音樂理論作品,細致地加以辨別和區分。

對中國古典詩學重要范疇和術語的考察,同詩話、詩法、批評家等個案研究一道,是進入古典詩學的重要途徑,也在豐富著我們對古典詩論、文論的思考。更有學者指出:“一個詞語便是一部微觀的詩學史?!盵26]“金石之聲”由最初的音樂術語轉變成文學批評術語,在保留原有基本性質的同時豐富了原有語詞的含義,由評樂到評詩,顯示了文學巨大的生命力與包蘊性。本文從微觀角度通過對“金石之聲”這一具體語詞進行分析,考察其生成的歷史文化語境和其作為文論術語之地位的確定。并在其所運用的豐富的歷史語境和話語實踐中探討其多重審美內涵。對于“金石之聲”這一詞語的考察,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部微觀的文論史了。從微觀角度通過對“詞語”的考察進入古代詩學和文學批評的宏觀視野,可討論的空間還有很多。

猜你喜歡
文論金石詩學
金石不朽 承載靈渠千年記憶
新增編委介紹
背詩學寫話
金石包裝有限公司
關于文論“失語癥”的爭論、懸疑和前瞻
冷熱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造性轉化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造性轉化
解構視野中的后現代文論——以哈琴的后現代主義詩學為例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