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思考

2021-01-16 07:51蘇慶謀
紅河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培育

蘇慶謀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泉州 362000)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家、國是家的國。家國情懷是中華兒女與生俱來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是炎黃子孫特有的一種優秀品質。新時代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責任,其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民族的歸屬感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祖國、對社會的貢獻度。所以,我們要依據新時代大學生的專業特點和思想狀況,加強家國情懷培育,將大學生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聯系在一起,努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 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大學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往今來,中華兒女忠于祖國、熱愛家庭,這種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這種家國情懷已經深深扎根于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正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充分展現出古人心懷國家命運、心系民族存亡的意念,生動詮釋了家國情懷的內在要義。新時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部分,關系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培育家國情懷,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樹立家國一體意識,強化對國、對家的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引導大學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不斷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有利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其相互之間的價值要求是相互貫通、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體現了家國一體的傳統理念。家國情懷強調的是國家、社會(家庭)、公民個人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1],透視著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之間的利益取舍和價值目標的實現。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起點是一致的,其目的都為大學生端正價值觀念并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加強大學生家國情懷共同體理想的培育,能夠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實現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恪盡職守、勇于擔當,愛崗敬業、甘于奉獻[2]??梢?,加強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去。

(三)有利于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實現全面發展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和成才的關鍵時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經成熟又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外在的正確引導和內在的自覺修養。家國情懷是人的高級情感,是對家庭、對國家、對家國及其關系的分析、思考和判斷所成,大學生的生存與發展及將來的就業、立業等重要人生環節都是在家國情懷的作用下產生、豐富和充盈的[3]。加強家國情懷培育,可以培養大學生個人對家國的情感認同和自覺擔當,不忘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基本要求。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為大學生修身養德、自我提升、全面發展提供了思想來源和方法途徑,做到學思結合、慎獨自律、省察克治、積善成德、身體力行,促進了大學生全面發展。

二 當前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現狀不容樂觀

當前隨著改革進程步伐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對家國情懷教育內容學習的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安于現狀,兩耳不聞窗外事。關注時事新聞的愿望和想法不強烈,缺乏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學習了解優秀傳統文化不自覺,對國情、社情、家庭漠不關心,對社會公共事務不關注、不參與,更多的則是關注“花邊”娛樂新聞和體育新聞。無私奉獻于祖國建設的精神不足,不愿意到基層或邊遠地區工作,就業好高騖遠。還有的大學生道德滑坡、行為失衡,奢侈浪費、盲目攀比,以自我為中心,注重個人利益,將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當作處事標準,不尊重師長、父母,不團結同學,不講究信譽等,這些現象暴露出部分大學生家國情懷淡薄的問題[4]。

(二)部分高校家國情懷培育氛圍不夠濃厚

不少高校重視大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關注科研成果、就業率等硬性指標,忽視了引領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導致大學生思想動搖,立場不堅定,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多數高校家國情懷教育資源匱乏,教師教育理念陳舊,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方法單一,課堂上往往習慣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照本宣科滿堂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對融入家國情懷教育內容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常常是為了完成修學分的任務而被動接受,沒有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內容,更達不到將對國與家的情感內化于心的效果。學生社團開展的家國情懷教育實踐活動不足,滿足不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和體驗的愿望,校園管理、文化傳播、網絡建設等方面也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合力。

(三)良好的社會家庭教育環境明顯缺失

大學生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離不開家庭的培養、學校的教育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存在,大學生家國情懷方面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對奮斗目標不甚確定、思想空虛、玩世不恭,生活鋪張浪費、情趣低俗、追求享樂,缺乏應有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奮斗的精神和勇于擔當、熱心服務、甘于奉獻的責任意識。在互聯網迅速發展和傳播科技手段不斷提升的今天,對于自身缺乏新聞辨別能力的大學生,面對魚龍混雜的新媒體信息時,常常難于分清真實和虛假信息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人云亦云。目前在校大學生多數是0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常常受到父母祖輩的無限關心和呵護,容易產生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加上有的父母忙于工作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

三 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路徑

(一)注重頂層設計規劃是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前提

教育部2014年4月頒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各省教育主管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對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家國情懷培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各高校要結合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通過完善大學章程,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目標與內容。各二級學院、職能部門要堅持立德樹人,將愛國情懷教育貫穿于新生入學教育、專題培訓、重要紀念日活動、畢業典禮等各個環節,將家國基因深深植入每一位大學生的身心。組織編寫系統的家國情懷教育教材,持續推進家國情懷“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切實提高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時效性與針對性。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核心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聚焦大學生思想關切,強化課程育人功能,開展課程改革和課程實訓,重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挖掘各門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將家國情懷的豐富內涵與生動感人的事例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專業素養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教師要探索具有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重視課內實踐活動,多采用互動式、體驗式教學方法,使用微博、微信以及客戶端等新技術手段,并注重課堂話語傳播的思想性、引領性、有效性,適時融入家國情懷的相關內容,悉心點亮學生對家國情懷培育的專注度,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激發其價值觀、認知、情感和行為的認同。

(三)構建文化育人環境是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載體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它作為一種校園文化現象,應成為大學生家國情懷教育的主要載體。一方面,要從物質層面下功夫,在校園環境設計上精雕細琢,別具一格,獨顯風韻,在對校園的山水、道路、廣場、公寓等進行命名,在特定區域建設德育長廊、歷史雕像以及在教學樓、圖書館、報告廳等樓宇走廊懸掛名人語錄的過程中,本著激發大學生家國情懷意識,讓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現家國情懷的氣息。另一方面,要從精神層面下功夫,重新闡釋校風、校訓、?;?、校歌,加大對學校文化、育人理念、教育教學資源等全方位宣傳,挖掘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借助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重要紀念場所及校園文化藝術節,定期組織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將傳統紙媒與新興網媒結合,發揮校園網絡、廣播、公眾號、微博等公眾傳媒影響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助力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關鍵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一,教師有義務擔負起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教育的時代使命。要通過課上課下感染學生,率先垂范、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將家國情懷厚植于大學生心中。但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目前不少高校教師對大學生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方法不夠多,效果不夠好。因此,首先要對教師加強家國情懷專題培訓和系統指導,轉變教育觀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師開展家國情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把家國情懷教育融入教師隊伍的建設中,融入教師入職前培訓和入職后管理的全過程,融入教師師德師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一支具有愛國情懷、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其次要強化學術研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項目申報,提升教師對家國情懷傳統因素價值挖掘和現代闡釋水平。最后還要求教師積極擔任大學生的班導師、學業導師、專業導師、社會實踐指導教師、社團指導教師等,對大學生求學發展提供全方位指導。

(五)形成家校社會合力是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保障

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過程中各有其特點和優勢,三者應緊密結合,構建教育環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校要通過建立家校教育共同體和家校聯動機制,積極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發揮整體教育效應。在家庭教育中要弘揚良好的家風、家訓,保持和諧鄰里關系,營造濃厚的家庭文化氛圍。學校教育還要加強與社會教育的聯系,與社會接軌。一方面,應將社會優良風尚、優秀文化作品、先進模范人物等引進校園,為大學生樹立光輝榜樣,產生心靈震動;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文化下鄉、追尋歷史先賢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家鄉、體會民生的同時,確立國家為重、民生為本、服務為先的行為準則,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據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規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充分激活教育活力,引導大學生仁愛共濟,立已達人,自覺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培育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詩人心底的家國情懷
筑夢家國的最美姿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家國情懷(組詩)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