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黨建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實現路徑

2021-01-16 11:19
黑河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思想大學生工作

孫 越 鄭 羽 何 冰

(黑河學院 a.馬克思主義學院;b.國際教育交流合作處,黑龍江 黑河 164300)

在我國黨建工作研究已經比較成熟,黨建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特別是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研究工作,黨建工作能夠為其提供有力政治抓手,思想政治教育為黨建工作明確了具體方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機組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體現,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建工作,堅持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培養21世紀創新、應用型人才,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穩步實現科技創新“三步走”。

一、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內在關系

1.黨建工作是引領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改革的基本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進程中飽含著艱苦奮斗、創新實踐的精神,蘊藏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智慧與結晶,是歷代共產黨人結合我國實際,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所創造出的一部輝煌的創業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創新,為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起到了舉旗定向的指導意義,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坐標,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基石,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大學生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自身的知識能力儲備必須要有,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思想政治素質,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關鍵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因此,高校黨建工作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引領。高校要結合自身辦學特色,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始終堅持落實“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圍和實踐環境,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推進與發展,全力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向社會、國家輸入更多創新型人才。

2.創新創業教育是檢驗黨建工作開展實效的重要成果

黨建工作內容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高校黨建工作是為黨和國家培育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的綜合性人才,注重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道德修養、精神文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為社會培養人才新的教育模式,主要培育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以滿足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需求。創新創業教育最終所培養出的人才是否具有真正創業能力、創業精神、創業意識,以及是否符合社會發展創新需求,是高校組織領導是否重視、思想引領是否到位、實踐平臺是否搭建等多方面工作開展成效的成果體現。

3.黨建工作和創新創業教育是雙向互促的深度融合

高校應推進黨建工作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雙向互促,兩者之間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激發高校發展建設的動力,增強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力。一方面,黨建工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思想引領和基礎保障,通過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創新創業教育可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重塑價值理念、形成資源合力、提升質量水平;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是黨建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實踐與創新的重要環節。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提升促使黨建工作的成效更多地被師生認可,是黨的號召力、吸引力、影響力、組織力、凝聚力的重要體現,也將為高校黨建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1.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創業意識

我國正處于科技創新“三步走”重要歷史階段,急需真正具有創新意識的創新型人才完成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目標。新時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責任和歷史使命,高校應充分利用黨建和創新創業教育,進而挖掘大學生的潛力和力量。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一份典型的創業說明,通過組織大學生學習黨史和發展理論,調動大學生有意識地接受黨的教育培養、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完成黨的事業的積極性,促使大學生主動迎接挑戰,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質,提升專業技能,轉變就業思維,提高競爭意識,提高創業意識,全身心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發揮技能優勢,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發揮黨組織的號召力,吸納更多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大學生加入黨組織,同時,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和能力,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創業做充足準備。

2.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有助于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

高校是向社會輸入人才的主要陣地,高校黨建工作旨在培養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好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是高校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當前,社會、人才競爭十分激烈,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對于所聘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需要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和堅定的政治素養。然而經濟高速發展、環境復雜變化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會受到各類文化、思想滲透的影響,會出現責任感缺失、意志力薄弱、理想信念淡化等問題。因此,高校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應注重將黨建工作融入其中,引導大學生緊跟黨的步伐,擰緊思想“總開關”,堅持真理,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塑造良好人格、牢記初心使命,做創業群體中腳踏實地、堂堂正正的創業工作者。

3.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明確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所接收到的思想、文化也不盡相同,所以,大學生的思想愈加多元化、碎片化,也更加地容易被影響、改變,具有不確定性。面臨社會環境發展的不斷變化,創業之于大學生是未知的,所以,創業與否、創業方向等便成為大學生亟待思考的問題。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更好地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能夠促使大學生明確就業創業方向,并在創業過程中深刻理解創業目標和價值追求,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為創業目標,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

三、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實現路徑

高校應高度重視黨建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索二者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

1.重視思想引領,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水平

高校是重要的思想陣地,高校黨組織應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載體作用,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還應加強黨建活動,以此為載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一是用理論武裝師生頭腦。利用黨課、微課、主題教育、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創業理念和政策,做好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引導大學生自覺將個人發展融入到黨和國家建設中,形成具有正面積極效應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二是以思想引領政治信念。發揮黨支部的核心作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組織學生學習黨史,學習黨的先進文化,學習黨的艱苦奮斗精神,增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提高大學生在復雜環境中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

2.發揮服務職能,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創業創業教育具有創新性、針對性、實踐性。實踐是其最基本、最顯著的特征。高校黨建應充分發揮服務職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豐富的實踐平臺,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只有深入社會實踐,才能更好地將所學變成所得,獲取社會技能,增強實踐能力。一是高校黨委利用社會資源,拓展校企合作平臺,整合校內、校外資源,讓大學生創業項目在校企合作合力作用下走向市場、走向社會。另外,通過校企合作產生的實效,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創業空間,引導大學生敢想、敢拼、敢做,積極投身于創業事業。二是通過黨建促團建,加強大學生的社團組織建設,讓學生的創業理念、創業規劃等通過社會實踐得以施展。鼓勵大學生社團組織寒暑期社會實踐、參觀調研、創業名家經驗分享等活動,讓創業精神、創業思想、創業經驗入腦入心,激發大學生創新斗志,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積極推進“互聯網+”黨建,拓展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互聯網+”最早出現于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推動傳統行業向新的經濟發展空間延伸的重要舉措,大大帶動了社會經濟改革與發展。

一是高校黨組織建立黨建學習平臺或建立自媒體,例如,公共賬號、QQ及微信群、慕課學習等,找準時代定位,把握時代脈搏,定期向大學生宣傳、解讀國家、地區和學校出臺的相關政策,讓大學生第一時間掌握政策文件,始終與黨和國家步調一致。二是基于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引導大學生改變學習習慣,主動在互聯網接受創新創業思想,分享典型案例和寶貴經驗,做到資源共享、共同學習,實現改變創新創業思維,開拓創新創業思路及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的最終目標。

猜你喜歡
思想大學生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不工作,爽飛了?
選工作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