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翻譯學視域下旅游景點導游詞英譯研究

2021-01-16 11:19張晶晶
黑河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導游詞外國游客英譯

張晶晶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翻譯導游詞時,譯者會有更大的自由度,而在這一過程中,譯者不必考慮譯文對原文的再現,而要分析怎樣翻譯才能讓游客有興趣聽,并能聽得懂,關注譯文的交流效果。翻譯時要突破原文內容及形式的局限,適當調整譯文,分析外國游客的接受程度。生態翻譯學由胡庚申教授提出,這位學者將生態與翻譯結合起來,由生態學視角出發實施相應的翻譯。這一理論對于旅游導游詞翻譯有極強的指導作用,能夠全面解讀翻譯過程、翻譯方法、翻譯原則等,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一、生態翻譯學

生態翻譯學是將生態學途徑作為基礎,是一種從宏觀層面出發的翻譯理論,其核心理論是“翻譯適應選擇論”。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根據翻譯的具體生態環境選擇恰當的譯法,其中譯文、原語、原文都會呈現不同的境界,所以,翻譯時要考慮到譯者所在背景下的社會文化以及語言交際情況,形成相互聯動的整體,讓譯文更好地適應多種元素的集合。在過去,翻譯理論是根據一個視角開展翻譯活動,比如,交際視角、語言視角、功能主義視角,通過這種方式闡述翻譯的規矩及原理。而生態學視角是由整體出發,根據生態學視角重新翻譯的方法、原則、過程,重新闡釋翻譯的本質。所以,翻譯理論能夠更好地指導應用型翻譯方向,并能夠讓譯者更加清晰翻譯的規律。依據選擇及適應的概念,胡庚申教授認為可以將這種方法稱為三維轉換,將翻譯過程集中于交際維、文化維、語言維,并根據其適應性恰當的轉換,使翻譯內容具有適應性[1]。在翻譯過程中要清晰交際意圖,借助相對特別的文化表達方式,根據目的語翻譯的實際需求,準確地轉換源文本語言特征,恰當地強化適應性選擇,尋找適應選擇度最高的翻譯方式。從生態翻譯學理論的角度來看,在翻譯景點導游詞時,應首先分析旅游景點特定的翻譯生態環境,并實施具有適應性的調整。有些翻譯內容會對交際目的形成阻礙,或者與目的語文化產生沖突,與目的語語言規范不符,一般要做出適度的調整,使譯文能夠被國外游客接受,符合其心理需求,適應其思維模式,更好地發揮導游詞的外宣作用。

二、基于三維轉換理論的旅游景點導游詞英譯

1.文化維的轉換

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了解目的語的語言文化,文化代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也闡釋了這個國家的民風民俗。文化傳統語言可以傳遞文化,也是一種獨特的交際手段。每個國家之間都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所以,國外游客也難以理解我國文化。有些在國人認識中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從外國游客的視角來看,完全不理解。所以,在時間有限的旅游過程中,外國游客希望更快捷、更輕松地獲取知識信息,并與他人順暢交流。鑒于此,譯者要適時地做出文化轉換處理,使譯文符合外國游客的理解習慣,讓其快速讀明白、聽懂。結合目的語的文化特征,方便順應外國游客的心理需求,使其能夠更好地接受并產生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感。

例(1)大家再看我們行船的正前方;抬頭望去在遠處有一座圓的大山峰,山峰圓處凹進去一塊,就像是一只大蘋果?!谏降挠疫?,有座山峰很像一個老人。他面朝蘋果山,神態專注,像是那個大蘋果的專職看護。

譯:Look,right ahead of us in the distance,there is a hill looking just like a big apple. After Adam and Eve were expelled from Eden.God thought the Apple is evil and threw it down to the earth. The hapless apple traveled and found Li River a good place and then settled here. Don't worry that somebody might bite it. You see there on the right side a hill bears a resemblance to a senior man who is guarding the apple faithfully.

在這處譯文中,主要采用了替代的方法,借助一些目的語國家游客相對比較熟悉的詞語或典故,更好地表達原文的內容。桂林山水景觀與其他人文景觀不同,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準確。在導游詞英譯過程中,要注重引導游客了解桂林山水的奇與絕,讓游客更好地欣賞這一自然景觀,提升現場的觀賞效果。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采用目的語國家的圣經故事,以這種方式描述景觀,使導游詞能夠達到其宣傳的目的,并引導游客產生共鳴。在桂林山水風景中,有一處景觀是幾只展翅欲飛的蝙蝠,蝙蝠這一形象并不受西方游客的喜愛,因為在西方文化中,人們把蝙蝠看作邪惡、丑陋的吸血鬼,所以,在觀賞“蝙蝠迎賓”這一景觀時,外國游客比較費解,他們并不會感覺“蝙蝠迎賓”多么讓人愉快。鑒于此,在導游詞英譯過程中,可以通過注釋的方式講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引導西方游客充分了解我國文化。

2.語言維的轉換

中英文在語言應用方面存在極大的不同,比如,英文更加注重“形”方面的統一,而中文更加關注“意”方面的統一。在譯文表達中,會更多地應用被動語態,而中文表達中更多地應用主動語態。英文的表達語言較為繁復,結構比較嚴密,而中文在表達方面更加凝練與精準[2]。在英文的敘述邏輯中,大多數表達都是先果后因,而中文的敘述過程中大多數是先因后果。針對其中的種種差異,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結合具體的生態情況合理地做出轉換。比如,在稱贊桂林山水中漓江的秀美景色時,常會用到一些排比句式:“碧水縈回,蜿蜒曲折,群峰倒映,蔚為奇觀?!庇捎谖覈糯夡w文的應用,常用到一些排比句式及對偶句式,這樣的表達朗朗上口,音韻和諧,同時所表現的語句精準、凝練,這些具有描述性的語句能夠更加全面地介紹桂林山水的特點,言簡意賅的表達也讓人回味無窮。而在英文的表達中,更加關注語言結構的嚴謹性,講究“形合”的特點。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實施語言維的轉換,使其更加適應外國游客的思維模式??梢越柚恍┻B接詞,以此來表達語句的邏輯關系,呈現其句式結構。比如,如果將其翻譯為并列的簡單句,根據原文結構,有時會導致翻譯后的句子存在語義斷裂的問題,并且會顯得非常分散、凌亂。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游客的思維一般是呈現出直線演繹的方式,會開門見山地分析自己的觀點,并進一步細化講解。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卻恰恰相反,在布局與謀篇過程中都會借助歸納法,闡述問題時會由暗至明,千里伏線,含蓄委婉。經過含蓄委婉的闡述,最后才能清晰地點出主題。比如,在評價漓江的美景時,會說:“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边@樣的表述方式是一種總結性評價,一般都會將其放在段落的開始,也是一種點睛之筆,能夠發揮其開篇弘義的作用,并與國外的游客擁有契合的思維習慣。

3.交際維的轉換

在旅游導游詞英譯過程中,應分析所翻譯的內容是否符合交際意圖,所選擇的文本特征也要分析是否能夠體現原文與譯文的文化融合。由于中西方交際文化也有所差異,為了更加便于外國游客理解,在翻譯過程中也要實施交際維的轉換。有些學者認為,旅游方面的翻譯是為了傳遞信息,所以,在文本翻譯過程中要實施交際型翻譯,能夠產生與原文類似的表達效果。這種方式類似于歸化翻譯,保證譯文產生應有的效果。根據譯文的表達習慣,更加完整地闡釋原文所要表達的內容。例如,在表述漓江之美時,常會應用到一些同類語,比如,嫩綠、淺綠、深綠、幽綠、墨綠、蒼綠。這些同類語疊用起來會給人一種氣勢恢宏的感覺,并能夠更加強化語義的內涵。然而在西方游客的觀念中,這些體現主觀觀感的文字會讓他們難以理解,并會讓他們感受到重復、啰嗦、空洞。英語的表達更加注重語言的直觀、通俗,英語的風格更加偏向于簡潔明了,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只要表達清楚“綠色世界”即可,讓外國游客可以了解麗江景區的原生態之美,并認識到這一風景名勝的特色優勢。在翻譯“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時,常常會出現諸多版本,比如“Guilin's landscape tops those elsewhere. ”。

Guilin's scenery is the best under heaven。一般人會更加接受“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the best. ”版本,這也是最佳的譯文。而這一版本的譯文是由“East or west,home is best”這句英語諺語改編而成的。這一版本讀起來非常簡潔明快,在翻譯時借助替代法也非常符合西方游客的理解習慣,閱讀時朗朗上口,不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的讀者,都非常喜愛這種翻譯方式。在翻譯“甲天下”時,如果從中文的角度來看,會有“世界第一”“天下第一”等表達,而在翻譯時只是將其淡化為“best”。這種簡化的方式符合西方游客的語言習慣,我國的語言表達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封建社會的傳統影響,人們感覺中國就是天下,所以,人們一直在沿用“天下第一”這一說法。中國人的思維也有所不同,中國人更加關注整體綜合,并且也會依靠直覺與經驗。而西方的思維模式更加偏向于精確思維,所以,在表達事物最高級時,中國人會應用更加主觀的表達方式,而西方人會通過具體、客觀的方式表達。如果通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表達“天下第一”這一說法,會讓外國游客感覺到太過夸大,所以,在翻譯“甲天下”“天下第一”這類詞語時,應給出比較范圍或者實施相應的淡化處理。

三、生態翻譯學視域下旅游景點導游詞英譯路徑

1.旅游資源功能性與民族文化性的和諧統一

我國的各個旅游區都擁有當地特色、風土人情,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翻譯不僅能夠宣傳我國的文化,也可以將不同文化聯系起來,減少外國游客對我國文化的理解難度[3]。有時在旅游文本表達中會有一些民族情感語句,在這方面,譯者需要準確傳達信息,另外,譯者也可以選用讓游客耳熟能詳的景觀名稱,借助當前英語中的習慣用語,以此來減少游客的理解難度[4]。在翻譯名詞時,要關注“對等詞”的應用,充分展現我國文化,并分析目的語民族文化中有著怎樣的情感態度。比如,在翻譯“神雕望月”這一景點名稱時,通常有“Condor watching the moon”及“A vulture looking toward the moon”兩種譯法,而condor與vulture在英文中一般指禿鷹或禿鷲,這種鳥類將動物尸體作為食物,所以,在英語文化中,人們一般將這種鳥類比喻為貪婪、掠奪成性的人。如果在這個地方用condor與vulture代表“神雕”二字,就會出現民族文化認同的沖突。因為神雕是讓人肅然起敬的,在翻譯“白肩雕”“草原雕”時,可以用eagle 這個詞,eagle 這一詞語在英語文化中也被認為是睿智與勇氣的象征,所以,可以將“神雕望月”翻譯為 “Great eagle staring at the moon.”這樣的選擇度會更高一些,同時也會增強外國游客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感。有時在翻譯一些地質類型的英語時,為了使譯文更加顯示出景觀的壯麗,也可以借用西方國家類似的景觀名稱。比如,在翻譯湘西州的“虎跳峽”“鴛鴦峽”時,可以借助“Grand Canyon”增強人們的理解。人們對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壯美情景非常熟悉,而利用“Grand Canyon”翻譯我國的虎跳峽、鴛鴦峽,可以強化外國游客對譯文的接受度。在翻譯特定景點類型時,可以選用外國游客更加熟知的表達方式,減少外國游客對我國文化的陌生感,并使導游詞更具可讀性。

2.對雙語文化內涵性質的關注

我國旅游景區具有獨特的社會習俗與歷史文化,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也會孕育出一些文化特色詞。而在翻譯這類特色詞時,會使翻譯工作具有更大的難度。在翻譯文化特色詞時,要理解、考察其內涵,并判斷其性質。我國湘西州有一些特色美食,如果對這些特色美食的名字進行直譯,會忽略特色詞背后的文化內涵,缺乏對其理解及考察[5]?!肮嗄c粑”里面所灌的是豬血糕,豬血糕是由豬血拌糯米制成的,這并不是人們簡單理解的肉類?!拜镒郁昔巍笔且环N用糯米粉及艾蒿汁混合而成制作的美食,如果只用and連接,那么難以充分體現出蒿汁制作的工藝特點。而在翻譯米豆腐時,如果僅僅借用with這一連接詞,則無法清晰地表達將大米作為米豆腐原料的特點。

四、結語

生態翻譯學理論可以有效地指導旅游景點導游詞英譯,將譯者作為翻譯過程中的主體,依據當時的翻譯環境,借助多種翻譯策略實施交際維、文化維、語言維等方面的適應性選擇與轉換,從而實現最佳的翻譯效果。

猜你喜歡
導游詞外國游客英譯
摘要英譯
莫把游記寫成導游詞
教材作文手拉手
基于導游講解大賽背景的導游詞創作
試論導游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
話語分析角度看公示語的英譯及翻譯對策
《論語》英譯的轉喻分析
珠穆朗瑪峰的命名及英譯
越南書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