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發展、主張與反思

2021-01-17 09:37劉曉藝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女權主義者父權制女權主義

劉曉藝

(山東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

女權主義運動又稱女性主義運動,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時代產物。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為依托,與女權主義進行時代化“聯姻”而產生的一支理論流派。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歷經前中后期三個階段,對父權制和資本主義展開深刻批判,以此尋求兩性平等和女性解放之路。盡管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囿于時代的局限,存在理論上的缺陷和不足,但“這些成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更具有現實性和針對性,可以為我們認識資本主義經濟社會最新發展狀況及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提供嶄新的理論視角”。[1](P9)

一、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發展歷程

(一)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

女權主義最早起源于歐洲,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女性為爭取兩性平等、自身權利和社會地位進行的社會運動。第一次女權主義運動主要集中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20年代末。這一時期,人們思想開始覺醒,廣大女性加入到社會生產活動中,為維護自身權益而戰。她們將斗爭的矛頭直指資產階級國家法律,要求與男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就業權、參政權等一系列政治法律權利。這次女權主義運動中,女性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爭取到財產權、財產繼承權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同時,資產階級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女權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

第二次女權運動興起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尖銳,社會危機頻發,人們思想活躍,加之反資本主義運動的出現使女權主義運動迎來了第二次高潮。20世紀60年代發表的《告左派婦女書》預示著女權運動進入第二次高潮。如果說第一次女權運動是婦女為爭取普選權等政治法律權利而斗爭,那么第二次女權運動的斗爭則是全方面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女性們意識到要擺脫受壓迫的境遇就要消解男權社會中的體制和觀念,她們主張在修改法律的基礎上進行社會變革以此來解放婦女。

第三次女權主義運動出現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和后現代主義影響,女權主義運動者改變了以往激烈的社會運動,開始用文化視角審視整個西方社會,旨在為女性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她們斗爭的方向開始由社會變革和政治權利向學術和文化的研究轉變,從哲學角度探究兩性不平等的根源,將女權主義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納入哲學的理論范疇,強調女性社會話語體系的多元化,以求用開放、尊重差異的態度對待女性。

(二)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發展歷程

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高潮時期,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發生巨變,更多的女性參與到社會生產中來,并開始思考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同時期的自由主義和激進女權主義理論空泛、片面且偏激,實踐效果不顯著,難以在社會制度和經濟層面對女性問題作出理論上的合理解釋。而馬克思恩格斯理論在世界范圍廣為關注,于是,“主要集中于馬克思主義和女權主義之間的相互作用,追問兩者結合的辯證法”[2](P1)的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思想流派由此產生。

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在考察婦女受壓迫根源和婦女解放途徑問題時主要借鑒了馬克思主義中的唯物史觀、階級理論、異化理論、經濟理論、勞動理論及人的本質理論”,[3]主要分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早期,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和勞動理論為基點,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為理論起點,以家務勞動為關注焦點,認為無需支付的家務勞動報酬是女性受壓迫的根源。中期,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汲取了恩格斯父權制階級分析論,在吸收激進女權主義和社會主義女權主義某些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父權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相互勾結是造成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所在,勞動異化加劇了性別異化。后期,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在吸收后現代主義某些內容的基礎上,以批判馬克思主義中的“性別盲”為主,認為男人是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所在,誤讀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的分析,過分夸大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加之受后現代主義的影響,過分地執著于對問題的解構而非對理論深層的挖掘建構,致使其在后續發展中呈現出空間理論邊緣化的趨勢并逐步走向衰弱。

二、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理論主張

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思想主張有著各自的哲學依據、理論觀點,但從整體上看,其理論主張都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為邏輯架構,結合時代條件來闡述女性問題。

(一)父權制和資本主義是婦女受壓迫的罪魁禍首

在分析父權制和資本主義是女性受壓迫的罪魁禍首時歷經了資本主義和父權制從相遇到聯合的過程。二者相遇則為“二元制”又稱“雙重體系理論”,認為父權制是區別于資本主義之外自成一體的獨立制度,兩者是相互獨立、毫無關聯的制度體系,以海迪·哈特曼和朱麗葉·米切爾為代表。海迪·哈特曼認為,父權制是人們之間的一種社會物質關系,是區別于社會生產關系獨立存在的。父權制是一種等級制,通過男權社會的等級關系起到支配女性的目的。要想擺脫這種支配,廣大女性必須聯合起來反對父權制和資本主義這種社會制度體系。朱麗葉·米切爾認為,父權制主要存在于人們的精神領域,獨立于生產關系之外,造成女性受壓迫的機制除了傳統馬克思主義中的經濟機制外,還有生產、生育、性和兒童的社會化機制,這四者聯合加重了女性受壓迫的境遇。父權制與經濟聯合從而進一步導致女性地位低下。要實現女性自由則必須對四種聯合機制進行整體變革。

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聯合則為“一元制”,認為父權制和資本主義是造成女性不平等的根源所在,二者的本質一致,資本主義實質上是父權制的表現。以艾里斯·揚為代表,其在彌補馬克思主義“性別盲”的基礎上提出資本主義社會“性別分工”的理論。她反對將兩者區分開來,認為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聯合是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所在。于是,提出“‘性別分工’是基于性的基礎上對男性和女性進行不同的社會任務的分配,分配給女性的首要職責是家務勞動和養育子女等任務,而分配給男性的首要職責是從事政治、經濟等社會性的工作”。[4](P157)

由此可見,不論是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相遇還是聯合,其根本都是對男女性別不平等、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異化以至女性勞動異化的批判,最終的目的是使女性在飽受壓迫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贏得社會話語權,使女性勞動不再被邊緣化,讓廣大女性敢于向男權社會中的性別歧視說“不”。

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和父權制是女性受壓迫的罪歸禍首。要厘清其根源所在,則需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關于女性問題的探究為切入點。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諸多著作中都涉及到女性問題,如“拿婦女當作共同淫樂的犧牲品和婢女來對待,這表現了人在對待自身方面的無限退化”,“在某些部門中,少女和婦女也整夜與男工一道做工”,“在現代工場手工業中,女工或未成熟工人的身體還被喪盡天良地置于有毒物質等等的侵害之下”,等等,[5](P119);[6](P286,506)這些都表達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壓迫女性的憤恨與批判。恩格斯認為,女性受壓迫問題不是與生俱來的永恒問題,而是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發展的問題,“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7](P15)生產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活資料即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所需工具的生產,另一種是人類自身的生產。處于一定地區和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受兩種生產制約,“一方面受勞動的發展階段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家庭的發展階段的制約?!瓌趧釉讲话l展,勞動產品的數量、從而社會的財富越受限制,社會制度就越在較大程度上受血族關系的支配”。[8](P2)在人類社會早期,為保障種族延續,將人類自身的生產繁衍放在主導地位,女性作為繁衍后代的關鍵處于支配地位。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的生產占據主導地位,占據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大部分的男性社會地位越居于女性之上,女性則由之前社會的支配者轉變為受壓迫者。

馬克思指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初的階級對立,是同個體婚制下的夫妻間的對抗的發展同時發生的?!盵8](P62)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性別壓迫伴隨著階級壓迫產生,個體婚制作為最初的階級壓迫形式,在一夫一妻的家庭中體現的更為明顯。男性在家庭中憑借著在物質資料生產中的支配地位,通過不平等的勞動分工,對妻子實施奴役,使女性的家務勞動由社會所有轉變為丈夫的私人占有。因此,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認為,女性受壓迫問題是時代演變的結果,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是父權制和資產階級相互作用的結果。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主導下,生產資料絕大部分的占有者不斷剝削壓迫工人的剩余價值,導致整個社會內部矛盾不斷激化,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男性與女性之間的斗爭更加激烈。勞動異化致使女性也被異化為生產工具,成為男權社會附庸產物。

(二)婦女在資本主義社會飽受壓迫的境遇并未改變

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產力極大提高,女性看似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走向勞動崗位,但女性受壓迫的境遇仍未從根源改變。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第一,在資本主義社會,受家庭生計等主觀原因和資本主義生產需大量勞動力等客觀因素影響,廣大婦女開始走進工廠進行工業生產。女性的社會化生產活動暫時擺脫了家庭的束縛,獲得經濟獨立并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仍處于被資本剝削的境遇。女性的體力和精力與男性的差距導致男女工人分配不均,女性工人的工資更低于勞動力價值本身,女性不僅飽受資本的剝削還受男性的壓迫。第二,資本主義社會的家庭中仍殘留著封建社會的氣息,主要體現為性別等級和家庭分工的不平等。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女性看似擺脫了家務勞動的束縛,但實質上仍然是家庭中剩余價值的創造者,忍受著來自男性的性別壓迫和家庭的不平等分工,即使是職業女性也難逃來自家庭中剝削壓迫的厄運。

在資本邏輯主導的生產方式下,工人的勞動被異化為與工人敵對的異己力量。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吸收了這一觀點,認為這種異化勞動在新的階段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即性別異化。她們認為,造成性別異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壓迫。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將馬克思階級對立思想延伸至兩性之間,認為在階級中可劃分為男性階級和女性階級。在母系社會中,由于繁衍后代的需要,女性階級處于統治地位,但隨著母系社會的瓦解和生產力的提高,女性階級的繁衍能力被弱化,男性階級開始替代女性階級占據支配地位,導致女性的勞動隨之被邊緣化。二是由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私有制不僅是階級對立的根源,同樣也是性別異化的根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的私有使占據社會絕大部分生產資料的個人和階級充當著剝削者的角色。同樣,在父權制統治下的單個家庭中,男性由于占據著社會和家庭絕大部分的生產資料,成為兩性中的剝削者,在家庭中享有絕對的權威,女性和女性勞動被邊緣化為男性的附屬品和私人勞動。

因此,要使女性擺脫壓迫,就要從根本上消除階級對立和資本主義私有制,使女性獲得社會地位、享有社會話語權的同時,從家務、生養后代等勞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實現真正的解放。

三、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時代反思

(一)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理論局限

與時代語境下其他流派的女權主義思想相比,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但仍然具有時代的局限性。第一,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只關注女性解放,沒有意識到全人類的解放也意味著女性的解放。馬克思主義學說是關于人類解放的學說,與女性解放學說是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馬克思主義將女性解放理論涵納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階級革命中甚至涵納于整個人類解放的事業中。第二,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誤讀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過分強調兩性差異。她們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階級問題簡化為社會性別分工問題,混淆了性別斗爭和階級斗爭的主次關系,認為男性對女性的壓迫高于剝削階級對被剝削階級的壓迫,從而忽視種族壓迫等其他壓迫的問題。第三,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理論脫離實際,具有濃厚的烏托邦色彩。任何一種理論或學說都是社會的、歷史的,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脫離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來思考問題,將女性單獨地從社會中獨立出來形成一個階級進行論述,并未從資本主義生產和再生產辯證運動中尋找女性解放的途徑,脫離了社會化物質生產的歷史。甚至有些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嘲笑馬克思主義是“性別盲”,只看到馬克思主義對女性問題的宏觀探討,忽略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基礎,沒有真正深入到女性運動的內部。加之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的某些理論沒有現實的實踐基礎作為支撐,這些注定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烏托邦。

(二)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現實意義

第一,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理論適應時代的發展,將階級壓迫和女性壓迫相結合,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解放的學說。她們將女性受壓迫問題的分析由社會宏觀的角度轉移到家庭微觀角度,提出父權制和資本主義是當代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所在,為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嶄新的視角,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發展。第二,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經濟、階級等問題,雖其中有些論述過于極端且不切實際,但客觀上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社會思潮中的影響力。第三,對我國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際,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將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的理論與中國婦女的現實問題相結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體系。

綜上所述,西方社會的民主制度雖不能拘泥于性別領域的差異,但也要理解差異、承認差異。在尊重兩性差異的基礎上,消除性別歧視,使男女真正獲得性別上的平等,這就需要借鑒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的理論成就。這一理論流派雖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認它在對女性爭取解放、維護自身權益以及提升社會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猜你喜歡
女權主義者父權制女權主義
一個“女權主義者”的漢朝
引導中學生全面認識南宋女詞人李清照
女權運動(歷史老照片)
陳染小說父女情感探析
壓迫、瘋癲和“勝利”
壞女權主義者
淺析《夢回藻?!分械纳鷳B女性主義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試析《憤怒的葡萄》中的母親形象
女權主義REBORN重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