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社會各界,推動中國食育
——食話創始人 吳敏

2021-01-20 03:16吳敏
食品與機械 2021年10期
關鍵詞:食育感官森林

說起食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日本確實是全球食育的一個經典,早在2005年就頒布了《食育基本法》,立法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優質的食育。還有巴西、法國、英國等國家的食育也都各有所長。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就有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提到了食育進校園的重要性,共同探討“食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個重要話題。

食話做食育其實已經有差不多6年時間了。早期我們做的主要是講述人與食物之間關系的分享大會,一共做了24場,邀請了147位國內外講者,通過線下和線上的傳播,向數百萬受眾分享有價值的思想和觀點。2017年,我們在食育未來國際研討會上,發起了“中國食育倡導者行動”,這也是食話升級走向2.0的開始。

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饒平凡教授與他的科研團隊,是食話食育最堅定的共創者之一。我們從基礎食物教養和食品科學知識普及入手,結合食品業界、學界非常熟悉的感官評價,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感官食育課程體系。

我們所說的感官,其實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舌頭能感受到的基本味,即“酸、甜、苦、咸、鮮”;另一個維度則是人體的五感,即“味覺、視覺、嗅覺、觸覺、聽覺”。整個課程體系分為三個部分,即感官、認知、行為。

首先我們進行的是感官訓練,通過感官教學,讓孩子們體驗食物,懂得分辨各種不同的味道,在腦中建立信息庫,即是什么。而認知則是通過食物知識、感官科學和飲食文化等各方面的學習,讓孩子了解食物背后的龐大網絡。尤其是飲食文化的學習,對于本地食物的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本土食育區別于國外食育的關鍵。

最后的“行為”,則是在感官和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建構知食體系,最終學會怎么做,即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和愉悅的,且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可持續的飲食選擇。

在長期的授課經驗中,我們總結了食育教育的“五力模型”,即辨食力、言食力、創食力、美食力、悅食力。食育就是要圍繞這五種能力的培養而開展,相信只要孩子擁有了這五種能力,未來就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此外,我們還圍繞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創造了一整套食法自然的食育課程。目前已經走進了杭州、上海、北京等多所小學。

我們認為:食育不只是教會人們飲食健康的課程,更是以食物為載體,以文化為核心的通識教育。它所承載的不止健康的飲食知識,還有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在培養孩子科學飲食習慣的同時,提升他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自信力。

2018年,我們和老板電器一起,在杭州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建立了首個中國食育創新實踐基地,這是一個針對小學生的感官科學食育教育基地?;乩镌O有學習區和操作區,不僅涉及烹飪體驗與教學,也提供食品科學教育、感官評價訓練、全球飲食文化課程等。我們還制作了一本親子食育讀本《了不起的舌頭》和一套親子食育桌游《了不起的小飯桌》,作為家庭食育的解決方案。

讀本主要是面向6~9周歲中國兒童及其家長,以繪本的形式介紹了“神奇的舌頭”“酸甜苦咸鮮的王國”“廚房的秘密”。通過親子共讀,幫助孩子和家長共同獲得感官認知、食物營養、飲食文化等知識教育和實踐體驗,學習“食”的知識,培養“食”的能力。同時引導孩子們從感官出發,探秘五味感知系統,學習食物營養與搭配,養成科學健康飲食的習慣,理解并傳承中華傳統飲食文化。這本讀本還入選了杭州市社科科普讀物。

桌游是以大眾熟悉的飛行棋為核心玩法,以專業的膳食金字塔為設計基礎,包含了100種常見食物,適合家長與 6歲以上孩子一起進行。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孩子邊玩就能邊學到不同年齡層一天所需的不同飲食搭配。同時在互動中了解更多元的食物知識、餐桌禮儀以及烹飪技巧,從而讓孩子愛上食物,好好吃飯,好好長大。

2019年開始,我們與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好侍食品(中國)專項基金會合作開展了“好食之旅”系列活動。以“好好吃、好好品、好好愛”為主題,包括食育親子工作坊、食育專家課堂、知食海報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通過與學校、社區、家長社群等社會各界聯動。旨在以豐富、多元、趣味、專業的食育內容來影響和幫助更多親子家庭關注食育,助力和推動中國食育的發展。

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又推出了一個家庭食育微課堂的系列直播活動,圍繞節約糧食這個主題進行食育科普,還開展了“創意飯團大賽”,邀請各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用家里剩下的米飯進行二次創作。

此外,我們跟杭州市拱墅區婦聯、科協、社科聯、食安辦等單位一起,開展了“女性圓桌派”系列活動,邀請多位教育專家、心理學家、科學家、營養師、瑜伽老師等女性嘉賓,在線進行6場不同主題的直播分享。

我們也很重視母親在家庭食育中發揮的重要影響。2019年,我還受邀在全國婦聯主管的《婚姻與家庭》雜志上發表了幾篇文章,講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家庭食育的一些心得和方法。并受中國婦女雜志的邀請,以《食育未來》為主題做了一次分享。

科協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2019年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全國30余家學/協會、學校、企業、媒體等單位,共同倡導、發起了“食育科普創新戰略聯盟”,倡導“以中華飲食為根,構建包容、開放的食育體系;以科學為基礎,啟動多方聯動工作模式;以興趣為導向,多軌并行創新食育方式;以健康為靶向,助力健康中國食育先行”。食話作為聯盟的主要發起單位之一,還作為優秀示范,現場為北京鐵十一小的25名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食育體驗課。

2019年的科普宣傳周,我們與西湖區科協一起,在杭州求是附小開展了以“健康生活,美麗西湖”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還邀請了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華躍進、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執行院長王亞軍、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營養中心主任饒平凡及西湖大學工學院研究員榮國光4位優秀的科學家,以“健康的餐桌,可持續的城市”為題,一起探討用科技引領綠色健康生活,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小學生現場與科學家對話,聊一聊怎么吃得健康,吃得可持續。

飲食可持續其實也是我們所推廣的食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讓孩子們通過與食物建立認知和連接,構建自己的知食體系,形成健康、愉悅、富有責任感和可持續的飲食方式。希望通過培育身心健康的個體、幸福美好的家庭,從而構建一個健康永續的生態,達成人和食物、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谶@個目標,我們在2020年跟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進行了一系列合作。

受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邀請,食話參與了《森林對話,有滋有‘未’有森林》可持續論壇的籌備,并在會上發布了首個面向消費者的《森林友好產品消費者指南》,傳遞森林友好與生物多樣性話題,向公眾傳播森林友好理念,描繪日常生活中與森林相關的場景和產品信息,為消費者提供保護森林的行動指南,鼓勵更多人在日常作出綠色可持續的消費選擇。

我們還共同研發了一套《WWF可持續偵探社》森林保護課程,從食育視角切入,講述森林可持續的必要性和實操性。后續在中國少年先鋒隊麗水市工作委員會的聯手推動下,進入麗水市全市178所小學的少先隊活動課和麗水市、縣兩級10個紅領巾學院進行實施。我們還派了食話食育老師專門去麗水,為120多位老師進行了相關的食育課程培訓。這套森林保護課程同時也是生動的“食物不浪費”課程,從食育視角切入,講述森林可持續的必要性和實操性,講述我們的一碗一筷是如何連接山川湖海,如何承載著森林的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這套課程,讓青少年們從餐桌到森林,從認識到改變,再去影響更多家庭、社區、城市。讓更多人守護森林,守護大自然。

總的來說,企業、政府、基金會是我們推廣食育的三大重要支柱,當然也還有其他一些社會組織。食育的“育”字并不唯一指向“課程”或“學?!?,它其實是一個社會構造,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食育的推動不可能只靠我們自己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更多力量的支持。

我們當初發起“中國食育倡導者行動”,也正是希望能夠集結更多認同食育理念并樂于參與的個人或組織,呼吁社會各界加入食育推廣隊伍中,聯合更多的食育倡導者,推動中國食育發展,深化中國食育進程。這件事情也許不是幾年十幾年就可以完成的,但我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并且已經走了很久。未來,無論前途坎坷,我們還會繼續往前走。不忘初心,食育未來。

食話

國內知名食物垂直領域創新平臺,創立于2015年,已組織24場分享大會,邀請147組國內外講者,向數百萬受眾分享有價值的思想和觀點。2017年正式啟動“中國食育倡導者行動”項目,培養健康的國民,倡導可持續的飲食文明。為實現人、家庭、生態三者良性循環,食話積極開展面向公眾的食育分享大會、打造食育試點學校、研發食育課程、開發食育讀本和食育盒子等原創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幫助公眾構建知食體系,培養人們擁有自主選擇健康的、令人愉悅的食物的能力。

猜你喜歡
食育感官森林
南昌市師范生食育現狀調查
南昌市師范院校食育開展現狀及促進策略
3—6歲幼兒家庭食育開展建議
“食育”也需進校園
感官訓練紙模
感官訓練紙膜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