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70年文化建設:歷程·動因·啟示

2021-01-26 12:41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
關鍵詞:外來文化馬克思主義體系

袁 宏

(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 江蘇省南京市 210046)

新中國文化建設七十年的歷程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也由革命事業轉業到建設事業中去,在不斷對于文化建設事業摸索前進的同時,黨和政府對于如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文化建設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

百花齊放才是春,建設“百家爭鳴”的文化格局。隨著文化建設事業的開展,黨和政府逐漸認識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開始營造“百家爭鳴”的文化格局。在我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文化盛世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學派撐起來的,詩仙李白可以稱得上“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但也有杜子美、孟浩然等與之相抗衡,共同營造了唐朝鼎盛的詩詞文化;清朝雖然為我國開闊了不小的領土,但在文化事業卻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和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清朝在文化領域大興文字獄和理學的結果,導致一種思想獨大,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受到禁錮。所以,要想將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做好做強,就必須要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營造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局面[2]。

在改革開放條件下文化建設工作的調整。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廣大人民群眾身上的思想枷鎖逐漸被解除,當時的黨領導人鄧小平同志也鼓勵社會群體進行獨立思考,提高獨立思維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時代不斷的進步,中國的文化事業建設逐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正確的軌道并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各種文化觀點和理論不斷提出并接受社會廣大群體的檢驗,如:有人提出“真理”并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而是應當基于現實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然后在放到實踐過程當中去接受時間的檢驗;有的人提出在文化事業的建設過程當中不要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咬文嚼字”和對于細枝末節的考據上,而應當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式的繼承和發展,吸收傳統文化當中精華的部分,拋棄傳統文化當中糟粕的部分,在此基礎上以更加開闊的眼光去進行文化事業的建設工作[3]。

新中國文化建設七十年的動因

在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性作用,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在文化建設過程當中有一個正確的思想理念去進行指導,那么這個國家的文化建設事業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就在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當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和影響,使得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有了一個清晰的方向,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提供了正確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也為我國人民提供了思想基礎,為完成文化建設事業提供了自信[4]。

新中國文化建設七十年的啟示

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的領導地位,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

在新中國文化事業的建設過程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的領導有助于我國文化建設事業持續高效穩定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內包含著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可以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提供科學化的指導,使得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能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5]。在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光輝歷程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和毛澤東思想理論知識體系為我國革命時期的抗爭運動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和綱領,鄧小平理論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理論基礎,通過對于中國共產黨過往歷史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國的文化事業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的指導,我國的文化事業建設要想進一步提高,離不開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進一步的本土化和中國化,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可以更加貼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需要,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可以在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當中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使得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更加完善。

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式的繼承和發展,弘揚其中偉大的精神品質

早在幾十年前,我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就在一次批示當中做出了明確的指示,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綱領,對于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提出了基本要求,無論是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是對于外來文化的借鑒融入,都要秉承為當下時代更好發展的原則所服務,要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式的繼承和發展,吸收傳統文化當中精華的部分,拋棄傳統文化當中糟粕的部分;對于外來文化要有選擇地進行消化吸收,不要信奉“拿來主義”和“舶來主義”,要將外來文化當中精華的部分融入到我國的文化建設當中去,使得我國文化建設過程當中可以對于外來文化進行最大化地利用,同時將外來文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在改革開放之后,黨領導人鄧小平同志為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做出了明確指示,要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速度,就必須廣泛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當中的精華部分,使得我國能夠博采百家之長,而成就國家的偉大。由于第三次信息化革命的興起,互聯網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在社會各行各業都掀起了滔天浪潮,互聯網憑借其信息傳遞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社會發展迅速邁入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同時也使得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各個文明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在此背景下,我國必須堅守自身的文化立場,保持住中國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加強對于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視程度,使得在這場文化大融合的盛宴當中我國不會提前下場,要在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當中將華夏文明發揚光大,而不要讓華夏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同化、喪失自己文明的根本立場。

我國的文化事業經過七十年的建設與完善,不斷對于文化理論知識體系進行更新和改進,使得文化事業建設不斷貼合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輝煌道路。本質上來講,這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體系在我國的中國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我國古典文化煥發出全新活力和生命力的必然結果,同時由于時代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形勢的日趨嚴重,也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和全新的問題。在這七十年的文化事業建設過程當中,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經受過了時間的檢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體系的指導下,在對于過往歷史經驗不斷歸納和總結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我國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體系,可以在符合我國國情的情況下提供更加貼切的指導,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提供了根本綱領,使得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可以更好地發展起來。

猜你喜歡
外來文化馬克思主義體系
TODGA-TBP-OK體系對Sr、Ba、Eu的萃取/反萃行為研究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三個體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堅戰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全面深化改革視域下大學生國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討外來文化對中國陶瓷藝術的影響
淺談外來文化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
淺析日本動漫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