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2021-01-27 03:37常笑雯
北方音樂 2020年24期
關鍵詞:普通高中高中生核心

常笑雯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自1996年我國普通高中恢復藝術課程以來,音樂課程經歷了20多年的演變與發展,促使我國普通高中音樂教育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教育部于2014年12月8日對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開啟了新一輪的工作,并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于《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首次提出。此次的修訂工作,更加完善了我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標準,為培養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教學工作做出了進一步指示,更為我國培養新世紀全球化和信息化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提出了方針性的指導。

一、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意蘊

(一)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背景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的教育思想長期受前蘇聯教育思想的影響?;谶@個前提下,在凱洛夫的《教育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雙基”的概念。長期以來,我國的普通高中音樂教育一直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要目標。這樣偏重“雙基”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變為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唯一途徑。

那么“三維目標”的提出,則在延續“雙基”的基礎上還發現了其缺陷,并著力解決?!叭S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內容著力解決了類似“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等一類的問題,從而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提倡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觀。但“三維目標”依然將音樂課程視為培養“技術理性的人”,而非將其看作“成人”的過程。[1]

從2001年開始,新課改的標志就從“雙基”走向了“三維目標”,并明確表示出學生的發展是“三維目標”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科核心素養較之“三維目標”則是在其基礎上有所超越。[2]“雙基”與“學科素養”就像是橋的兩端,而連接兩者的橋正是“三維目標”。所以,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這體現出了對普通高中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已從單一的重視學科基本知識技能轉變為對人本身的更多關注,更是對普通高中生具有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進行了更為系統的界定。

(二)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音樂是音符以各種形式組織起來并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人們常常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抽象出種種的社會現實活動。它極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更是能即刻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2017年版)》中課程目標板塊增添的內容為“學科核心素養”,并指出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以及文化理解三個方面。因此,普通高中音樂課程就是以此為旨歸來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下方表格是筆者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第二章第一節內容提煉而成,力圖更好地掌握其基本內涵。[3]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使人進一步成長的基礎與內核,是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體,更是人們能夠在快速發展及終身學習型社會中生存下去所必須擁有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所以,音樂核心素養指的并不是桎梏于人們思想中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而是一種綜合的音樂實踐能力,這種能力是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形成的。當然,它要立足于具體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力和思維的發展。[4]

表1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

(三)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意義

從“核心素養理念呼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和歐盟等國際組織所倡導的教育及課程改革的國際潮流?!布婢咧袊鴤鹘y教育‘教人成人’的價值特色與文化色彩”[5]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核心素養”的提出有著重要的國際國內背景的支撐。那么,作為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它的提出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首先,培養普通高中生獲得篩選關鍵信息的能力。在這個信息每天交替更迭、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們獲取知識能量的方式不再只是從學校課堂中獲得?;ヂ摼W帶給學生們的知識量,遠比一位教師的知識儲備量大。特別是,由于這次始于2019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教育部所發布的“停課不停學”文件,使得一時間各個學校開展起了線上教學活動。在這里,筆者暫且不去評論“停課不停學”所帶來的利弊,只是針對這一突發事件,所能看出課堂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那么,對于線上線下的海量信息,學生如何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很關鍵的問題。就像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所提出的“審美感知”一樣,我們要通過平時課內外的教學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對于具體事物的綜合體驗,感知和評鑒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于關鍵信息的感知處理能力。

其次,培養普通高中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學生們要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數不勝數,這樣的現實社會已向我們證明,停止思考和學習就會落后,終身學習型社會已然形成。通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創作活動,并以此樹立信心、堅定信念、不斷創新,以達到在未來生活、學習、工作的道路上擁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最后,培養普通高中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中國民族音樂在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地被沖刷、洗禮,創造并積淀了豐富的音樂文化。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目的在于通過對本民族音樂的深入學習和實踐理解,使學生們更加了解和熱愛本民族的音樂及其文化。這更利于愛國情懷的培養以及民族文化自信意識的增強。同時,能夠積極地了解和研究其他國家與民族的優秀的音樂文化作品,并用平等的文化價值觀去認識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6]

二、基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音樂學科教育的靈魂,我們只有腳踏實地的站在“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這片土地上,才能扎根于音樂學科教育之根本。自古以來,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立足于審美的,我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工作也要以培養學生們的審美素養為旨歸。尤其是要在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建構起培養學生們對音樂作品具有正確審美能力的思想?,F今,流行音樂普遍存在著低俗化、商業化現象,學生們如何在“魚龍混雜”的音樂作品中篩選、欣賞并喜愛上音樂?這更進一步說明,對于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刻不待時的。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對于學生們審美能力的培養還是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以教師講授為主,忽略了培養學生們自主聆聽的能力

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經常將情緒反應作為教學主題,試圖通過大量華麗的辭藻去詮釋音樂中作曲家想表達的情緒與情感。殊不知,這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反而是對學生們思想的桎梏。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人對于同樣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感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忠告天下所有教師:“一切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盵7]作為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們自主聆聽的能力,能夠從音樂中體會并感悟作曲家想表達的思想,甚至能夠從中得到共鳴,在情感體驗上進一步得到升華。[8]

(二)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為主,忽略了培養學生們藝術表演實踐和創作活動的能力

在實際音樂教學工作中,常常有理論與實際脫節的情況出現。關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藝術表現”這一方面,在音樂課堂中呈現的還不夠。過于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為主,會導致學生們厭惡音樂課,將欣賞音樂看做是負擔。這也是“由于評價標準的不健全,缺少可操作化的審美指標,導致音樂教學評價審美評價流于形式,并逐步滑向了唯知識考核的陷阱之中”[9]。最終,使教師不得不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以至于忽略了通過音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們的表演欲、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達到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三)以“審美感知”或“藝術表現”培養為主,忽略了培養學生們文化理解的能力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進一步整合,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時,這三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于音樂學科教學工作中的,普通高中生“文化理解”能力的獲得更是以培養“審美感知”和“藝術表現”為途徑的。但由于音樂學科教學中時常出現對某一素養進行單獨培養的情況,導致了對學生們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出現了偏差。

首先,只聽不學?!耙魳方逃谋举|和價值在于審美品質,而審美品質存在于它的旋律、節奏、和聲、音色、調式、曲式之中?!盵10]從中不難發現,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有自己的知識系統和學科體系的。音樂是聽覺藝術沒錯,但如果認為欣賞音樂只需要耳朵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音樂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就像人類的骨架,沒有這個骨架如何去構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呢?在音樂學科的學習中,要引導學生不該只是去“聽”個熱鬧,而是要在一定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去聽情感、情緒、音色、調式、曲式等。

其次,只學不練。文中筆者已經提到過由于音樂學科教學評價標準的不夠健全,導致其偏向了知識考核的一方。致使在音樂學科教學中,過于偏重對學生知識系統和學科體系的構建。但是,對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絕對不能缺少的就是實踐表演和創作活動。例如,音符的學習需要通過不斷地讀譜和演唱去鞏固記憶;歌曲的曲調更是需要不斷的演唱才能越來越準確;作曲家們也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與寫作才能創作出更好的音樂作品。

最后,由于以上兩點,致使大部分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筆者發現,這種問題的出現絕不是偶然,它存在于大多數學生身上。例如,學生對于一首歌曲的調式調性能對答如流、透徹分析,也能大方演唱??芍灰簧婕案枨氨澈蟮墓适隆?,大多數學生卻只能說出寥寥數語。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要求學生從學科知識技能、表演實踐和創造活動以及文化和歷史的角度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使之對音樂對藝術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立足于高中音樂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這一概念下,教師更應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方面面滲透到教學工作中。通過“審美感知”與“藝術表現”相互結合這一途徑來提升學生們的“文化理解”能力,以期在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為前提的基礎上培養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基于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立足于審美感知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

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習音樂的音響組織。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將知識與技能條件化而不要孤立化,將知識與技能結構化而不要碎片化,讓學生們在音樂學習時能夠依托于具有整體意義的藝術情境。[11]在這樣的藝術情境下,可以分兩點進行對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

第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習得。想要培養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缺少音樂理論知識的支撐是萬不可行的。音樂理論知識是感知音樂、鑒賞音樂的基石,沒有音樂理論知識傍身,所謂的欣賞音樂也只不過是聽個熱鬧、聽個心情、灌灌耳音罷了。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過什么是“大小調”“大三度”“小三度”等一些基礎音樂理論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在鋼琴上自己彈一彈、聽一聽,看看它們在琴鍵上的位置有什么變化,聽聽音色有什么不同,從而能夠在欣賞音樂時體會到不同的調式調性帶來的聽覺享受,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第二,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人的聽覺感受是非常靈敏的,它可以從周圍的環境中及時敏銳捕捉到信息并輸入大腦,大腦再將其加工處理變為對自身有用的知識養分。我們通過“聽”去感受音樂,去感知音樂中的語言和情緒。普通高中生對于審美的觀念、情趣、創作熱情都是先以自我感受能力為基礎,并基于此衍生、發展起來的。同樣一首音樂作品讓不同的人去詮釋,肯定不會千篇一律,一定會有音色、速度、情緒等的差別。教師們要通過“聽”培養學生們對優美音樂的感知力,最起碼要讓學生們知道什么樣音色的音樂是優美的、高雅的。

(二)立足于藝術表現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

音樂的表現力是非常豐富的,單憑“學”或“聽”是學不會音樂的,更別提音樂的審美能力了?!八囆g表現”是種輸出型的學習,只有在做中學、練中學、用中學,方能達到學習的目的。沒有表現的音樂課,就如同沒有思維的數學課和沒有運動的體育課一樣。[13]如何通過“藝術表現”這一素養培養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呢?

第一,通過表演實踐活動培養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學科的本質特征是實踐性,學生們通過豐富的表演實踐活動累積經驗,使得這些經驗在音樂審美的同時發揮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轉變,音樂課的“一言堂”模式逐漸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模式。這對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知識的習得必須經過情境的訓練而最終獲得經驗,否則知識只是一堆符號。教師應該為學生們創設藝術表現環境,把習得的基礎知識唱出來、彈出來、演出來。比如,通過合唱的形式培養學生們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合唱藝術是集體性藝術,這要求學生們不僅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共同的音樂感受能力,也要有相互配合的協作力,更要有積極參與表演活動的內在動力。通過這樣的表演實踐活動,不僅增強了集體意識以及與他人的協作能力,更是有效地積累了經驗并培養了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

第二,通過創作活動培養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許多音樂家都說,音樂的樂趣不在“學”,而是在“玩”?!巴嬉魳贰辈⒉皇亲置嫔系囊馑?,而是說有能力“把玩音樂”,即欣賞、分析點評、創作音樂。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邏輯起點并不是讓學生們創作多么高雅、技藝多么高超的音樂作品,其課程目標并不是培養專業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而旨在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的綜合感知,以達到提高素養與修養的目的。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鼓勵學生們改編或創作一些簡單、短小的樂曲。例如,將《茉莉花》獨唱改為女聲二重唱;將詩歌朗誦與歌曲相結合;寫一首簡單的小曲等。這些創作活動方式,都能進一步將知識內化,從內部提升學生們的審美氣質與能力。

(三)立足于文化理解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

通過一首音樂作品可以了解一個時代,這話不假。一部流傳已久的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幾個音符,它承載了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段文化和一個故事?!皩徝栏兄笔且环N基本的感性認識活動,“藝術表現”是實踐性活動,“文化理解”則是一種理性的認知活動。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光需要感知與表現,也需要對音樂歷史和文化意蘊的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音樂文化都是不一樣的,甚至還有不同的記譜法。學生們要審音樂的“美”,這個美所代表的正是音樂所呈現的民族、風俗、地域、文化、語言、情感等。沒有文化理解的培養,我們何談音樂審美?缺少文化理解的音樂審美活動一定是低水平且盲目的。例如,在《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從維吾爾族的習俗、典型的音樂型等方面入手,使學生了解維吾爾族的文化、風俗以及音樂風格等。真正做到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氣質、文化和修養,并與已有的認知結構相結合,再轉化為自己的見解,從而達到一定的審美能力。

四、結語

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好“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這個舵,使其在“培養普通高中生音樂審美能力”這一基本方向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三方面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們審美能力培養的關系,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體現了本學科在學科育人中的核心價值,并基于此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鑒賞、創作的過程中獲得幸福感、堅定感和成就感,從而達到技能的磨練、意志的鍛煉以及文化修養的提升,進而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普通高中高中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困境與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高中:普通與特色同步發展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