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號像落葉般飄散

2021-01-28 10:39曾艷兵
中國圖書評論 2021年1期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后現代現代性

曾艷兵

后現代不是一個新題目,但也不是一個過時的題目。面對后現代,我們總是有話可說,現在似乎是時候對后現代進行“后現代之后”的言說了。從20世紀80年代我就開始了有關后現代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出版了《東方后現代》,該書于2002年修訂再版。2006年我又出版了《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在那段時期,后現代顯然是一個學術熱點和前沿問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國內外有關后現代的研究有了許多發展和變化。后現代從“現代之后”變成“后現代之后”,“后學”從一個研究領域變成一種專門的學問。那些“后學家”在收獲頗豐之后,現在大多數人已經轉向,去研究與后現代相干或者不相干的問題了。后現代學者將語言當作符號來研究,探究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及其聯系和區別。有關后現代的書也必定是語言,那也就是符號的。當符號像落葉般飄散時,后現代學者也隨之四散而去。后學的研究隊伍、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有關后學的研究仍在繼續,其研究成果仍不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內。后現代之后的一切,無不與后現代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聯。盡管昔日后現代的熱鬧和繁榮已經不再,但后現代的魅力仍在,其余威和影響正“隨風潛入,潤物無聲”,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發現它的印記或蹤跡。這些年來,我自己的研究興趣和范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也一直不懈地關注著各種有關后現代的研究進展和成果。有關后現代的研究,如果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恐怕就真的不怎么“后現代”了。于是,2019年歲末,也就是在新冠病毒疫情來襲之前,我的又一本關于后現代的書《后現代文學文化論稿》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

有關后現代的著作出版,如果不經歷一番“延宕”,恐怕就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后現代?!把渝础奔仁呛蟋F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可以成為后現代研究的借口和原因。這部有關后現代的書稿于2016年年底就全部完成,后記早在2017年4月18日就已經寫定,而該書的真正出版幾乎是在整整3年之后。當這本書最后以某種偶然的方式呈現在我的書桌前時,已經是2020年7月的最后一天了。最初設計的書名是“多面的后現代”,這個書名應該包含“多面的后現代與后現代的多面性”兩個意涵:首先,后現代是復數的,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后現代,很難有兩個研究者對于后現代有完全相同的看法,于是,不同的研究者對于后現代的不一樣的論述,就形成了眾說紛紜的后現代。其次,后現代無處不在,后現代形形色色,幾乎所有領域都存在著不同形態的后現代。在這個后工業化社會里,似乎一切都與后現代不無關系,諸如后現代建筑、后現代藝術、后現代文學、后現代哲學、后現代歷史、后現代教育、后現代神學、后現代法律、后現代倫理學、后現代科學……終于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和研究領域“后學”。由于本書寫作涉及領域眾多,諸如文學、哲學、歷史,甚至包括建筑、藝術等,構成一幅多面的后現代圖景,因此便取名為“多面的后現代”。然而,這個書名最終沒有被出版社采納,據說是因為這個書名的意思太多、太隱晦,且包含諸多不確定性。于是,書名改成現在這種四平八穩、沒有靈性的樣子。后現代的某種不確定性終于被限定在一個確定的框架之內了。

無論對后現代持怎樣一種態度,歡迎也好,拒斥也罷,都不能否定后現代的存在以及它的影響和意義。后現代在西方乃至全球的產生和發展有其歷史的和現實的必然性,其影響與意義不能被輕視或忽視,當然,也不可能被輕視或忽視。這方面中外學者的論述頗多,這里選取三位著名學者的論述,應該說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一是英國著名學者佩里·安德森,他說:“只要資本制度依舊盛行,形象工業的每一項新進展都會擴大后現代的輻射范圍。就這種意義而言,可以說:后現代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實際上是預先注定了的?!?sup>[1]也就是說,后現代與資本制度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后現代與資本制度相伴而行,如今的世界日新月異,但資本的勢力有增無減,全世界的資本都聯合起來了,后現代如影隨行,其跡象也就隨處可見。二是法籍華裔學者高宣揚,他說:“不管人們對后現代主義采取什么樣的不同態度,后現代主義確實已經全面沖擊整個西方社會和文化以及生活結構,特別是影響到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風格,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有關西方社會和文化的各種重大問題。在西方社會和文化發展史上,這可以說是啟蒙運動之后最深刻的一次精神革命、思想革命和生活革命?!?sup>[2]高宣揚對后現代評價更高,他認為,后現代的價值和意義僅次于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三是中國學者王治河,他說:“作為當代西方具有重大影響的一場思想運動,后現代主義既是一種文化思潮,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從影響的廣泛性上看,在20世紀,除了馬克思主義,大概當屬后現代主義了?!?sup>[3]在王治河看來,后現代主義是一次僅次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

后現代主義思潮已經風靡了40年左右,至今后現代主義這個術語仍彌漫在各種思想和生活的言說之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教授里查·A.福爾柯甚至提出“追求后現代”的口號。他認為:“現代世界的錯誤在極大程度上同錯誤地強制性地劃分邊界有關,其中最為明顯的當數主權國家之間疆界的劃分。這些被錯誤地劃分出來的邊界變成了沖突的滋生地,它導致了暴力和大量苦難事件,尤其是當那些龐大的、野心勃勃的國家拒絕尊重別國的主權時,這種事件就更容易發生。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錯誤的邊界劃分,如對種族、階級、宗教、意識形態、性別、語言、年齡和文明的劃分。這些錯誤的劃分相互交錯、彼此影響,使得各種同國家本身有關的沖突變得更加激烈?!边吔绲膭澐质菦_突的緣起,邊界沖突和霸權主義密切相關?!昂蟋F代性所面臨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去克服片段化和分裂。換言之,光有整體性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面臨如何去拯救精神的問題……現代性從其深層的、最終的意義上講是無根的,因為它給我們的存在賦予了超出我們的必死性之外的意義……后現代意味著去重新發現能夠給人類存在賦予意義的合理的精神基礎……后現代精神的曙光將從一條完全不同的地平線升起:精神能量彌漫于作為一個整體的神圣宇宙之中,與此相聯系,政治生活將女性主義化,它將從相互關系之間而非政治和破壞的能力之中,從塵世的能量中而非從天國的能量中汲取力量??傊?,要設想一個具有理想的世界秩序的未來,就必須使新的統一體不再具有集權性和等級性?!?sup>[4]簡言之,如果說現代性是在劃定或設定邊界的話,后現代則旨在消除邊界或界限的紛爭。因此,較之于現代性,我們當下更亟須的還是后現代。如此看來,后現代對我們的思想和生活仍然在持續地發生作用和影響。

當代美國學者安德烈亞斯·胡伊森這樣評價后現代:“無論它多么令人困惑,后現代的地形圖包圍了我們。它限制我們的視界,但也打開我們的視界。它是我們的問題,但也是我們的希望?!?sup>[5]時至今日,后現代的多元性終于走向了多元性的后現代?!岸嘣缘暮蟋F代構想不是獨一無二的構想,但它是唯一能使人們同時理解和批判地對待其他構想的構想?!钡?,多元性并不是隨意性和表面性,強調后者無疑會取消多元性。因為“只有在不同的構想的沖突的層次上才會出現多元性,這樣的多元性才會有吸引力和富有成果”[6]。后現代并非怎樣都行(anything goes),因為事實上不可能怎樣都行。后現代倡導“什么都是行”最后一定會走向“什么都不行”,因為“什么都不行”也應該包括在“什么都行”之中,它是“什么都行”中的一種可能或一種樣態。既然“什么都行”,那么,“什么都不行”也一樣能行。當我們設問:我不讓你什么都行時還行不行?這便是典型的后現代式悖論。后現代還強調智慧,智慧可以調整合理性和科學的關系。智者的知識包括對他的不知的知。后現代的多元性原則同樣適合對自身的理解和批判,它不強迫任何人這樣做,但它寄希望于多元性?!拔幕嘣髁x之所以重要,不因為所有的文化都有同樣的可接受性,也不是因為文化對各自的群體都具有同樣的真實性,而是因為沒有哪種單一的文化擁有全部的真理?!?sup>[7]

許多年前陸建德先生曾經寫過一篇妙文,對“后現代主義”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文章是這樣開頭的:“戴厚英的《人啊,人》英譯本名‘A brick in the Wall,評論家說,書名若譯成‘Humanity! O,Humanity聽起來就太空泛了。英美圖書界也不是一概回避宏大的詞語,‘后現代的命運比戴厚英的‘人好得多,它風光了幾年后還是徐娘不老,時時在新書目上露臉?!薄凹s翰遜博士在評福斯塔夫這‘不受模仿且不能模仿的活寶時發出‘叫我如何形容你的感嘆(《亨利四世》下篇注釋),‘后現代還真的與莎士比亞筆下的福斯塔夫十分相像,它拖人下水又討人喜愛。福斯塔夫肥胖臃腫、空腹便便,‘后現代則是話語通貨膨脹的產物?!痹谀┝?,作者這樣寫道:

熊十力先生曾說“吾國學人,總好追逐風氣,時之所尚,則群起而趨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莫名所以”?!昂蟋F代”經過幾年的興奮后并未在我國成為“時之所尚”,盛寧這部著作今日仍有勸阻效尤之功。由“海上逐臭”想到“海上逐‘后”,當然,“逐”也有“放逐”“驅逐”之意。[8]

原來陸先生的文章原本是給盛寧的《人文困惑與反思》寫的一篇書評。盛寧先生在“后現代”的話題中兜了一圈之后,他在該書的“后記”中坦言:“多年來,一直與理論打交道,與生動活潑的文學實際疏離得太久了??磥硎菚r候了,把各種各樣的理論稍稍放一放,到文學作品世界中去兜一兜風,這就是我在完成了這一課題以后的一個越來越強烈的念頭?!?sup>[9]該“后記”寫于1996年,如今20多年過去了,盛寧先生要將理論放一放還終究有些困難。

的確,后現代之后理論本身已經被“后現代化”了。人們紛紛逃離從事理論工作的艱辛和枯燥,追求理論的享樂,“為的是去迎合當今時代的快速、時髦、膚淺和片段化特征,理論因此變成了一種超級商品,成為兜售和宣揚最時髦思想及態度的一種工具”[10]181。當代美國解構主義批評家J.希利斯·米勒指出:“在我看來,近期有關批評的爭論似乎將注意力過多地傾注在這個或那個具體理論上,傾注在它的術語、假設或‘理論的推斷上,對借助這些理論可能得以進行的讀解則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要反駁或否定一種理論實在太容易了,但若要反駁對某部作品具體的讀解闡釋,只有通過重讀該部作品,并提出另一種闡釋這一艱難的工作才能達到……文學批評最有價值的是它對作品所做的引證和批評家對這些引證所做的闡述?!?sup>[11]這似乎又回到了當年歌德借浮士德之口說的那句名言“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

當然,后現代理論的積極貢獻也不容低估和忽視,譬如,它們“對現代性的制度與話語以及它們對主體實行規范和懲戒的具體方式所做的詳盡的歷史譜系學分析(??拢?對欲望在資本主義中如何被殖民化以及如何因此導致了潛在的法西斯主體的微觀分析(德勒茲和加塔利);對大眾媒體、信息系統以及技術等這些徹底改變了政治、主體性和日常生活之性質的新型統治方式的理論闡述(鮑德里亞和杰姆遜);對微觀政治、新的社會運動以及新的社會改造策略之重要性的強調(???、德勒茲與加塔利、利奧塔、拉克勞與墨菲);對現代性的那些有缺陷的哲學要素的批判(德里達、羅蒂、利奧塔);以及對女性主義和后現代理論的新的綜合(弗蘭克斯、弗雷澤、尼克爾森)”[10]337。甚至可以說,后現代之后一切理論都屬于“后現代之后”。

后現代主義不同于否定主義,它蘊含著積極、肯定、建構性內涵,其目的是解放思想、拓寬視野,為人們爭取更大自由?!叭绻f現代主義用理性、科學和人性解構了上帝及其啟示的至上權威的話,那么后現代主義則把這些現代的法寶也解構了。如果說現代精神給人類帶來了思想解放,那么后現代主義則標榜給人類帶來了徹底的思想解放,因為后現代主義在解構了‘理性‘科學和‘人性的權威之后,再也不確立任何新的權威。人類徹底自由和無拘無束了。后現代主義是否真的給人帶來徹底的思想解放呢?這種思想解放將把人類引向何處去呢?”[12]伊格爾頓認為,后現代主義的積極意義就在于,“它已經使許多自鳴得意的確定事物走下坡路,公開評判了某些患妄想狂的總體性,玷污了某些被小心地加以保護的純潔性,傾斜了某些壓迫性的規范,動搖了某些看起來已經相當脆弱的基礎”?!捌毡樾宰罱K意味著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小行星上;雖然我們可以忘掉總體性,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它不會忘掉我們?!?sup>[13]我們消解了總體性和普遍性,但總體性和普遍性并沒有忘記我們,我們同住在一個星球上,星球的變化乃至毀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面對2020年在全球暴發的新冠疫情,我們對此應該有更多的感受和體會。

后現代主義以為自己可以終結歷史,其實它自己也是歷史的一部分?!耙磺嘘P于現實的知識都來源于某個特定觀察點,一切‘事實都是由人們建構起來的解釋,一切視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而一個視角就是解釋待定現象的一個特定的立足點、一個聚焦點、一個位置甚或是一組位置。一個視角就是一個解釋社會現象、過程及關系的特定的切入點?!?sup>[10]340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后現代僅僅是歷史大潮中的一絲漣漪,“是對知識分子的一種誘惑,它為知識分子提供了新的令人著迷的文化資源,誘使這些在計算機和技術—資本主義社會中越來越被邊緣化的知識分子為獲得其重要性而去做孤注一擲的嘗試”?!昂蟋F代話語為那些孤獨痛苦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慰藉,這些知識分子放棄了改變社會的希望,不再參與社會運動而退回到了學院中,有時甚至退回到‘新知識分子(布爾迪厄)風格化的享樂主義當中。極端的后現代主義者泛化了他們自己的孤獨感和無望感,宣稱自由價值或激進價值已經終結或破產了?!?sup>[10]364,378那些后現代主義者從革命樂觀主義者一下子變成了革命失敗主義者。

我們在考察了形形色色的后現代后,似乎應該知道什么是后現代了。然而,究竟什么是后現代呢?“說到底,對于后現代性,有了后現代性,則所見即所得。除此再無須多言……過一種后現代的日子,就是活在一種無視之中,無視現代性的教益,尤其是卡夫卡的教益:希望的前提條件就在于,所希望的東西必然是無法抵達的?;畛龊蟋F代的生命,就是要活在一種真理之中:其實,唯一比未能實現希望還要糟糕的事情,就是實現希望?!?sup>[14]這番話,尤其是有關后現代性就是“所見即所得”的說法,使我想起《世說新語》記載的一則逸事:

鐘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鐘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捣酱髽湎洛?。向子期為佐鼓排??祿P槌不輟,旁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鐘起去??翟唬骸昂嗡劧鴣??何所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sup>[15]

后現代就是我們當下的“所聞所見”。后現代似乎什么都是,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如影隨形。我們的所聞所見無不與后現代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問“什么是后現代”,因為無處不后現代;但似乎不能問“后現代是什么”,因為后現代并不專屬某一具體事物或對象,也沒有確切的、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準確定義,顯然,后現代是反中心、反確定性、反界定的。自然,我們可以問“后現代不是什么”,雖然我們不能直接地、確切地知道它是什么,但我們可以通過追問它不是什么,從而最終知道它是什么。

那么,究竟什么是后現代呢?這個問題還可以問,還有可能予以某種回答嗎?記得數年前曾寫下這樣一段話,今天不妨摘錄如下:

今天是2013年1月8日,這應該是確切無疑的。但仔細推敲起來,這并非確切無疑。因為這樣的日子的確定是我們將今天納入一個日歷系統,而這個日歷系統是西方人創立的,也就是從基督耶穌的誕生算起。說起來這一日歷系統也只有兩千余年的歷史,這種歷史顯然并非從來就有。我們知道今天是農歷11月27日,如果按照農歷我們離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農歷遠比西歷歷史久遠。當然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的日歷系統,譬如瑪雅人的日歷系統。不同的日歷系統,時間的意義完全不同;是日歷系統賦予了每一個具體的日子以意義;不同的日歷系統就會生發不同的意義。是日歷系統決定了日歷的意義,正如是語言系統決定了語言的意義;單個的日子沒有意義,正如單個的詞語沒有意義一樣。因此,意義并非從來就有,而是人為的。時間原本沒有意義,它只是人創造的一個能指符號,是人賦予了它意義,給予它一個富有意義的所指。譬如2013年1月4日,便是愛你“一生一世”。這種意義純粹是無中生有,你說無就無,你說有就有。這難道還不是后現代嗎?

總之,對后現代主義恐怕不能只是進行后現代式的思考,因為這種思考將會毫無結果?!皩蟋F代主義的后現代思考,就是拒絕對知識的發展加以檢驗,拒絕考察符號生產的專家們與其他群體的相互聯系。它提供一種懶漢式的思考方式,靠寄生蟲為生的寄生蟲?!?sup>[16]后現代主義者充其量只是出色的批評解構者,卻是糟糕的建構者。他們通常把建構的任務留給社會中那些有耐心的自由主義者。然而,當代社會尤其在經歷了后現代大潮之后,我們更需要的是建構者,而不是解構者。同時,對于后現代的寫作似乎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我們既不能以后現代的方式寫作后現代;同樣,我們也不能以非后現代的方式寫作后現代。后現代主義意味著無法則的創作,怎樣都行,以便找到你完成之事物的法則。然而,問題是哪個人或哪個東西會認可我已經完成之事物呢?沒有法則的寫作在找到法則之前永遠也不可能完成,而有了法則的寫作則不再屬于后現代主義。于是,我們有關后現代的寫作就是在“不可能”中選擇“可能”,在“怎樣都行”中選擇一種獨特的“可行”方式。

美國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后現代主義研究者哈桑說:“后現代主義(不僅在美國)傾向于種種實用主義,這使它自身陷入了‘反對理論的論爭中……如果后現代的知識從本質上說是敘述的、臨時的、‘無根基的,那么,理論如何能夠界定和控制實踐(行為、價值、規范)呢?”[17]367有關后現代的研究如果是“后現代”的,那它就一定不是“理論的”;如果它不是“后現代”,那它可能是“理論的”,但與后現代失去了內在的聯系。這便是后現代寫作的真正困難和挑戰,當然,它的意義和價值也正在于此。哈桑繼而說道:“在這樣一個時代里,符號就像落葉般向四面八方飄散,權威在人們怨聲四起的凜冽秋風中萎謝?!?sup>[17]331一本有關后現代的書的命運亦大抵如此,它飄散在這個世界上,散落在一些人的手掌上,再以后的事它自己就不知道了。

注釋

[1][英]佩里·安德森.后現代性的起源[M].紫辰,合章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30.該書源于作者應邀為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新作《文化轉向》作序,結果寫得過長,不宜作序,只好單獨出書了。

[2]高宣揚.后現代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王治河.后現代主義(代前言)[A].王治河.后現代主義辭典[C].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9.

[4][美]大衛·雷·格里芬.后現代精神[M].王成兵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125-128.

[5][美]安德烈亞斯·胡伊森.繪制后現代地圖[A].大分野之后:現代主義、大眾文化、后現代主義[C].周韻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230.

[6][德]沃爾夫岡·韋爾施.我們的后現代的現代[M].洪天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480,483.

[7][美]米勒德·J.艾利克森.后現代主義的承諾與危險[M].葉麗賢,蘇欲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38.

[8]陸建德.海上逐“后”——“后現代主義”簡評[A].破碎思想體系的殘編[C].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63,369.

[9]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批判[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287.

[10][美]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后現代理論[M].張志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11][美]J.希利斯·米勒.小說與重復[M].王宏圖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4.

[12]張慶熊.后現代主義與思想解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22.

[13][英]特里·伊格爾頓.后現代主義的幻象[M].華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5,146.

[14][英]基斯·特斯特.后現代性下的生命與多重時間[M].李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73.

[15]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M].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66.

[16][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48.

[17][美]伊哈布·哈桑.后現代轉向[M].劉象愚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程成)

猜你喜歡
后現代主義后現代現代性
談李少君詩歌的“另類現代性”
90后現代病癥
重新回到后現代主義文論的原點
不重樣的千紙鶴
重構現代性
后現代主義設計
碎片與游戲
第九屆全國美展雕塑展的后現代思考
進入后現代陶藝
現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確定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