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學職業院校中的法律職業倫理培養

2021-01-29 06:17郭蘭英
關鍵詞:法學倫理法治

郭蘭英,林 娜

(1.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傳媒學院 基礎課教學部,山西 晉中 030619)

“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則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則法必不能濟。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歸根結底要靠制度和人,在兩者的互動關系中,法治隊伍就是一個關鍵。法律專業精神和專業素養是法治工作隊伍的根基。法律人要時刻謹記,法律應是協助社會更公平、更正義且讓社會大眾幸福生活的工具。但在現實生活中,大眾在某些法律人身上看到的是“私利的先鋒”,大眾把“律師性格”妖魔化為社會禍亂歸根源的代名詞。作為法學教師,一直在思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人性”“制度”“教育”?或許兼而有之吧。

一、中國高等法學院校法律職業倫理教育之檢視

我國法學教育長期以來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不幸的是,與專業知識的學習相比,法律職業倫理的培養并不能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職場效益,法科生很容易忽視法律職業倫理的學習。反思我國的考試主義法學教育,的確大有問題?!熬窒抻谥R傳授和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不夠重視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較少顧及學生今后個人的發展與工作需求”。法律職業倫理要求每一位法律人做到信仰法律、心存正義、廉潔公正、忠于職守,這種道德人格是實現法治中國美好藍圖的基石。正如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2003年12月9日在山西大學所作“法學教育”專題報告中指出:“法學是價值之學,真正的法學教育應是價值觀的教育,應是法律正義觀的教育,高等法學院校應是法律價值觀的集散地?!?/p>

二、在法學院校開展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需要法律職業倫理精神引領

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需要一個有著共同法律話語、共同的法律知識、共同的法律信仰、共同的法律思維方式、共同的職業倫理特性和共同精神氣質的專業化的法律人共同體。法律人擔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他們理應成為高位等級倫理的踐履者,這是由于他們的倫理狀況關乎法律制度是否健康、關乎社會正義的目標能否實現之故?!胺ㄖ螌嵞朔陕殬I人之治”,那么法律職業人必然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備的特殊性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倫理教育是法律職業化的應有之義

關注人性的倫理精神,即尊重公民權利和限制國家權力,是法律職業化的邏輯起點;正義是社會體制的第一美德,崇尚正義的倫理精神構成了法律職業化的價值基礎;珍視榮譽的倫理精神從內部維系著法律職業共同體并保證共同體的社會地位和聲譽,是法律職業化的內在源泉。

龐德也一向主張:“法則”以外,須有“技術”以解釋及適用法則,更需要有該制度所屬之社會里一般人“已接收到理想”,以為解釋與適用法則時最后的根據。[1]失去理想的法律就不是法律,失去理想性的法律人,就只是玩法的機器。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是提升我國法律職業人的整體素質,促使法學盡快走出“幼稚”的尷尬的應然取向。正如賀衛方教授所言;“法律教育乃是一國法律制度最基本的造型因素之一?!盵2]法律職業倫理”有助于矯正我國法律職業人自主化成長過程中,在“技術理性”遮蔽下的“極端功利化”趨向。因此,通過強化法學倫理素養而抑制職業技術專長的非道義化傾向就是法學教育的重要事情了。

三、我國高等法學院校開展倫理教育的路徑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法律職業倫理,法律職業倫理之目的并非限制法律人的行為,而是協助法律人(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務人員等)解決實際執行法律工作時可能面臨的道德難題。

(一)立足傳統的道德根基,傳承民主主體價值

當代中國高等院校開展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時,要自覺地實現與作為傳統中華文化主體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相銜接、相結合?!靶藜骸薄皟仁ァ辈粌H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教化系統”,即“道德風尚的倡導”的核心,而且也是“健全完備的政治法律制度”,即“法治國家的民主”的一個必要條件。傳統法律職業倫理文化“追求實質正義的法律人文精神”“對世俗、習俗的適應的理性法律秩序”及“修已安人的社會衡平意識”的精髓,對造就現代法律精神,仍具有非凡的價值。

當代開放、平等、多元社會的法律職業倫理結構應當包括底線倫理、共同信念和終極關懷三個基本要素。其中,得到普遍承認的底線倫理處于基礎地位,經過民主商談達成的共同信念處于中心地位,源遠流長、開放常新的各種終極關懷則處于反思地位。底線倫理發展為明確論證國家、公民之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規范論。共同信念發展為深入探討事關公共生活重大問題和復雜難題的應用倫理學,以保障公民權利,并要求其承擔起相應的義務。這兩種要素更多地與“健全完備的政治法律制度”制度道德性相聯系。終極關懷則主要發展為倡導深刻、自覺的義務感的德性論,促使公民把個體小生命融入整體的大生命之中,它更多地與“整個社會的道德教化系統”公民德性相聯系。這就是說,在當代這種包括三維異質要素的道德結構中,形成于“立足傳統的道德根基”和“傳承民族的主體價值”基礎上的道德觀念,主要是一種特殊的終極關懷,即一種儒家式的,倡導深刻、自覺的義務感的法律職業倫理。正是三方面之間的積極互動形成了當代社會的合理道德結構。

(二)建立高等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之間的良性互動,增進法學教育的倫理化取向

目前,我國的法學教育卻恰恰忽視了對未來法律家的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法學教育多以分析實證上的法律為務,鮮少對實證上的法律本身進行價值上的反思。被如此教育的法學院學生,只能了解法律實證上的操作成為嫻熟的工匠,卻不知法律的理想性。法律人對法律理想的模糊和喪失也是導致法律人以功利主義思想為主導。

民國時期著名法學教育家孫曉樓在為民國法律教育所作的規劃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植法律人才。講到法律人才,我認為至少要有三個要件:(1)要有法律學問;(2)要有教育法制社會常識;(3)要有法律道德。有了法律的學問,而沒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質上的意義,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重視法科學生的倫理精神培育,目標正在于此。設若不在學生人格形成時期予以養成,從心理學上講,成年后的人員更難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偏好和認識傾向。這些法科學生,將來所操持的是斷人間是非,看護社會公正底線,決定犯罪之人生死自由的事業,把法律職業倫理課程放到這個階段來學,把職業倫理訓練貫穿到全部學習和生活中,說什么也不為過?!盵3]

所以,通過法學教育,一方面培養未來法律家的職業崇高感,使他們深刻領悟法律職業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且更是實現社會正義的重要力量,為法律的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是每個法律學生應有的品格;另一方面培養未來法律家的歷史使命感,使他們把法治作為一生的追求,為建構法治秩序做出應有的努力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法學院開設法律職業倫理課程

2018年4月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明確將“法律職業倫理”列為法學專業學生必須完成的10門專業必修課之一。

史尚寬曾認為:“雖有完美的保障審判獨立之制度,有徹底的法學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誘,物欲之蒙弊,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則反而以其法學知識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為虎附翼,助紂為虐,是以法學修養雖為切要,而品格修養猶為重要?!狈陕殬I倫理如此之重要,我們認為高等法學院校是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首要責任者。法學院系應把法律職業倫理學作為一門全校必修課或通識課。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是一項重大的、持久的教育工程。通常情況下,面向法科學生的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涵蓋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法律從業者所應具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倫理信仰,三是職業行為規范及實務倫理等”。[4]

在德法兼修高素質法治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引下,法學院??梢愿鶕扇寺殬I道德培養規律,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法科學生的職業倫理行為進行反復訓練,使之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從而將法律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個體道德心理結構,并最終形成穩定的道德品質。[5]

四、結語

法律職業倫理是當代每一個法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擔負著為祖國、為未來培養合格接班人和建設人才的重任,理應高度重視對法科大學生進行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法學院校應當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要求,修訂培養方案,增加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內容。開設專門的法律職業倫理必修課程,將法律職業倫理的培養貫穿于法科生培養的整個過程,實現法律職業倫理培養與法學專業教育的協調發展。所有有志的法律人,我們不但不能容許自己成為敗壞法律人名聲的那片“枯葉”,也決不能容許自己成為默許枯葉萎黃的“隱匿允諾者”。法律在法律人的眼里不是用來獨善其身、追逐名利的工具。法律是一個責任,是大家不斷勉勵自我、為踐行中國法治國家建設,不懈努力的承諾與使命。

猜你喜歡
法學倫理法治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