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鏡花緣》的游戲精神

2021-02-01 07:05
關鍵詞:鏡花緣小說精神

袁 韻

(浙江萬里學院 文化與傳播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鏡花緣》是一部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長篇小說。在對這部名著之精神旨趣的把握上,應以作者李汝珍的自我評價作為最基本的依據。在《鏡花緣》第23回,作者借用林之洋的戲謔之語自論其書:“他這少子雖以游戲為事,卻暗寓勸善之意,不外風人之旨。上面載著諸子百家、人物花鳥、書畫琴棋……還有各樣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吊、射鵠、蹴毬、斗草、投壺,各種百戲之類,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噴飯?!盵1]101作者的這段夫子自道,相當精要地概括了《鏡花緣》最基本的藝術品性:諷諭性、學問性、游戲性,也提示讀者:游戲精神是《鏡花緣》重要的藝術品格,是作者自覺追求的鮮明的創作精神。在對《鏡花緣》主旨的闡發中,有學者認為,該書的寫作目的就是自娛娛人,認為《鏡花緣》純粹就是一部“寫給朋友消愁解悶,炫耀才學的作品,以娛悅和自己性情相通的學士”[2]266。長期以來,學界對《鏡花緣》諷諭現實、寄托理想的主題傾向、“以小說為庋學問文章之具”[3]204的炫學特征,論述相當豐富,而對這部小說的游戲精神尚未給予足夠重視和充分闡釋。本文試對《鏡花緣》游戲精神的具體體現以及這種游戲精神產生的文化根源作一探析。

何謂“游戲”?《漢語大詞典》的釋義有四:“第一,遨游;游逛。第二,游樂嬉戲;玩耍。第三,指娛樂活動。第四,戲弄,開玩笑?!盵4]1058本文所說的游戲精神,是指作品通過對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的描寫以及詼諧幽默的游戲筆墨,所表現出的尚奇崇趣的審美旨趣和諧謔娛樂的藝術精神。

游戲精神在《鏡花緣》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旁涉百戲”:古代游戲文化的集中展示

《鏡花緣》的游戲精神首先體現在對我國古代豐富多彩的游戲文化的多方面呈現上。在明清章回小說尤其是世情小說中,有不少作品如《紅樓夢》、《金瓶梅》、三言二拍等,都對我國古代的休閑娛樂生活和游戲文化作了程度不同的反映,但要論對中國傳統游戲的描寫篇幅最長、種類最多的長篇小說,大概非《鏡花緣》莫屬。

《鏡花緣》一書展示了中國古代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尤其是在第72回到第94回,作者以洋洋灑灑整整22回的篇幅,敘述了眾才女中試之后在卞府花園中的十日大聯歡,展現了品目繁多的游戲活動。從體現傳統文人士大夫雅趣的琴、棋、書、畫,到馬吊、雙陸、花湖、十湖、投壺、斗草、拋球、秋千、笑話、猜謎、吟詩、垂釣、酒令……林林總總,無所不有,堪稱“中華傳統游戲之大全”?!剁R花緣》中所描寫的游戲,有些至今仍是人們休閑娛樂生活中常見的內容,而有些如馬吊、斗草、雙陸等則已失傳,這就使《鏡花緣》為今人了解中國古代的游戲文化提供了一扇窗口。

與其他古典小說中的游戲描寫相比,《鏡花緣》中的游戲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第一,不拘俗套,別出心裁。即便是普通的游戲,作者也將其寫得新穎別致、妙趣橫生,富有文人獨有的雅致和情趣。譬如最普通不過的打秋千,也要“出個式子”,創造出“平步青云”“鯉魚跳龍門”“金雞獨立”“指日高升”等多種樣式;玩斗草,也不屑于普通的折草為戲,而是以花草名或果木名來“對對子”,果真是“斗百草全除舊套,對群花別出心裁”[1]338。

第二,游戲與才學相結合,以游戲特別是文字游戲顯才炫學?!剁R花緣》是一部公認的“以小說為庋學問文章之具”[3]204的小說,而游戲是作者展示才學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以燈謎為例,全書共計有燈謎60多條,謎底出自《孟子》《論語》《易經》《詩經》等經史典籍,還有些涉及《西廂記》、曲牌名等戲曲知識。在諸多游戲中,作者花費心力最多的是對酒令的描寫。從第82回到第93回,作者斷斷續續寫才女們在飲宴時所行的酒令。這些酒令表面看是游戲,其實無異于一次高難度的才學展示與博弈,參與者不僅要具備雙聲、疊韻等音韻學知識,還要熟稔諸子百家、經史子集。正是在這些游戲中,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博識多通和敏捷才思。

在章回小說中,《鏡花緣》以整整22回的篇幅盡情盡興、酣暢淋漓地寫游戲、寫娛樂,僅就這點而言,也可謂“花樣全翻舊稗官”了。當然,《鏡花緣》關于眾才女花園游戲的這部分內容,從小說藝術角度看,滯緩了整體情節進展,游離了主題思想與人物塑造,違背了小說的一般創作規律,因而向來為評論者所詬病。但若從本書的游戲特質來看,這部分正是該書游戲精神的集中體現。既然作者已經明白宣示他的這部書是“以游戲為事”,那么不妨從游戲的角度看待它,從游戲精神的角度理解它。在這里,作者其實就是希望讀者與他筆下的才女們一起游戲,一起領略中華游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妙趣,在游戲中消憂解愁,暢心娛懷。

(二)游戲化的創作筆法

《鏡花緣》的游戲精神還體現在作者游戲化、娛樂化的創作手法、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以及尚奇好趣的文學旨趣上。這一藝術精神的體現尤以全書前半部分對海外諸國的描寫最為突出。

在《鏡花緣》對海外諸國的描寫中,作者根據《山海經》《拾遺記》等古代典籍的零星記載,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意出塵外,怪生筆端”[5]43,為讀者構筑了一個超現實的神奇世界,無論是對奇異動植物的描繪,還是對奇風異俗的描寫,都充分體現了作者好奇尚趣的游戲精神?!剁R花緣》對海外動植物的描寫多以奇幻為特征,如三寸寬五寸長的大米“清腸稻”、吃后可以立于空中的“躡空草”、服食后可以延年益壽的小人小馬“肉芝”……作者還善于將人的特征與禽獸等動物的特征相結合,創造出許多神奇異類,如狀如人形、渾身長毛的不孝鳥,人身狗頭、只知吃喝的犬封國國民,只吃桑葉、口中吐絲的蠶人,上身宛若婦人、下身仍為魚形的“人魚”,人面蛇身的軒轅國國民……在對海外奇風異俗的描寫上,更能體現《鏡花緣》的游戲精神和奇幻審美風格。作者對那些一筆帶過、簡筆略寫的國度,總是在三言兩句的簡筆勾勒中盡力凸顯其趣味性和奇異性,如國民皆耳垂腰際、走路時兩手捧耳而行的聶耳國,雙腿奇長如踩高蹺的長股國,一個大頭、三個身軀的三身國……而對以多回章節重點描述的君子國、女兒國、黑齒國等,作者則精心設置了諸多喜劇性情節,不獨有解頤之效,而且令人在忍俊不禁中反觀現實,進而領悟作者的“勸善之意”“風人之旨”。如君子國市場交易中的“禮讓”之風、多九公在黑齒國與兩位才女的學問較量、林之洋在女兒國被選為王妃后的鬧劇、淑士國酒保滿口“之乎者也”的酸文假醋……這些妙趣橫生的情節,都產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效果,構成了《鏡花緣》中給人印象至深、最為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章。

正是出于對游戲精神和喜劇效果的追求,作者并不在意于具體情節設置上的所謂合理性、邏輯性、真實性,因此在《鏡花緣》中出現了一些看似夸張失實、不合情理的地方,如對君子國“好禮不爭”淳樸民風的描寫,誠如魯迅先生所評:“例如君子國民情,甚受作者嘆羨,然因讓而爭,矯偽已甚,生息此土,則亦勞矣,不如作詼諧觀,反有啟顏之效也”[3]209。若從小說藝術的真實性、邏輯性而論,這一情節顯然是“矯偽已甚”、夸張失實,但從小說的游戲精神看,卻以離奇甚至荒謬的情節收到了讓人“啟顏”的喜劇效果。其實,無論是作者對男女關系倒置的女兒國的描寫,還是對淑士國酒保滿口“之乎者也”酸腐之風的描寫,讀者都并不會從“合理性”“真實性”“可信度”的角度質疑或否定它的意義,而只是在“啟顏一笑”中領悟作者游戲筆墨背后的現實批判意義,因為《鏡花緣》本就是作者虛構的一個鏡花水月般的世界,一個寄托了作者諷諭和理想的神話世界和游戲世界。

此外,對曾有人質疑的《鏡花緣》中乖違歷史真實的“常識性錯誤”,筆者認為也應從這一點加以認識和理解?!剁R花緣》以唐代武則天統治時期作為歷史背景,而作者所譏刺的一些文化現象與社會陋習卻是明清時期的,如作者通過林之洋在女兒國被迫纏足的遭遇批評了女性纏足的陋習。眾所周知,女子纏足是五代以后才出現的。再如,作者譏諷的白民國塾師的“破題”(第22回)、為林之洋深惡痛絕的秀才每年要參加的“歲考”(第22回),都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的產物,卻出現在唐代武則天時期的科舉考試中,顯然也是荒謬的,甚至被人視為《鏡花緣》中的“破綻”和“敗筆”。其實,諸如此類一般人尚且一看即知的“常識性錯誤”,作為淹通經史而又治學謹嚴的乾嘉考據派學者的李汝珍又怎么可能渾然不覺呢?顯然,他是有意為之、“明知故犯”。筆者認為,此種創作手法亦可視為作者游戲筆法之一種。在元人雜劇中,常常會出現與史實不符的情況,如三國時的王粲做了東漢蔡邕的女婿(《醉思鄉王粲登樓》)、唐代裴度成了白敏中的岳父(《梅香騙翰林風月》)等,對此,李汝珍之業師、清代著名經學家、戲曲理論家凌廷堪認為:“元人雜劇事實多與史傳乖迕,明其為戲也。后人不知,妄生穿鑿,陋矣?!盵6]272這種卓有見識的文藝觀很可能影響了李汝珍《鏡花緣》的創作。文學作品并不是對客觀歷史真實的摹寫與再現,而是作家主觀精神的藝術表達。在《鏡花緣》中所出現的這種“錯亂”,是李汝珍以“游戲”筆法有意識地改變史實以契合自己主觀創作目的和意愿的手段,作者追求的并非歷史真實而是藝術真實,是舍棄表象而攝取神髓的寫意性藝術精神的體現。

(三)以記“游”為主體的藝術結構以及“人生如棋”的哲理意蘊

《鏡花緣》的游戲精神還體現在全書的整體結構以及哲理意蘊上。

從總體結構上看,不妨說全書正是以“游”作為主體架構。全書的主體情節由百花仙子的謫仙游、唐敖的海外游、唐小山的尋父游、眾才女中試后的花園游四個部分組成,“游”構成了貫穿全書的情節主線。全書的主人公唐敖是寄予了作者理想人格的人物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富有作者李汝珍的自寓色彩。作者以“敖”字為其主人公命名,也昭示了全書的游戲精神?!鞍健闭?,游也?!鞍健弊值谋疽馐恰板塾?、游逛”,引申為“游戲,玩?!盵7]19。唐敖在書中出現伊始,作者就突出了其“秉性好游”的性格特點?!昂糜巍痹窃斐商瓢綄掖温涞?、功名蹭蹬的原因。當他考中探花卻被黜落、功名之事付諸流水之后,“好游”又成為他海外游觀、排遣失意的根本動因,最后,他又徹底摒棄塵累,以游仙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而唐敖及其女兒唐小山先后兩次海外游歷的故事,則構成了全書敘事情節的主體,同時也是作者借以諷諭世相、寄寓社會理想的依托。

《鏡花緣》講述了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仙被貶入人間、歷盡波折,后又在武后舉行的女試中高中歡宴的故事,總體而言,蓋未脫中國古典小說中屢見不鮮的“謫仙”故事模式。追根溯源,眾花仙被貶謫的肇因,竟是起于一場游戲,正如泣紅亭碑記上唐閨臣名字下所注的“只因一局之誤,致遭七情之磨”[1]219。當武后醉后失言,命令百花于嚴冬齊放時,百花仙子正與麻姑棋枰酣戰,以致百花無從請示,擅自開放,因而觸犯天條,遂遭貶謫。眾位花仙被貶人間肇因于一場棋,而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棋局?眾才女凝翠園歡宴之時,麻姑化身為道姑,以一首長詩總括諸位才女過去未來之事,最后以一句“紛紛誤局棋”點明全詩主旨。唐閨臣連忙請教“何以誤在棋上”?麻姑道:“其中奧妙,固不可知;但以管窺之見,人生在世,權謀萬慮,賭勝爭強,奇奇幻幻,死死生生,無非一局圍棋。只因參不透這座迷魂陣,所以為他所誤……”[1]406

這段話正是深諳紋枰之道的作者李汝珍借麻姑之口,以棋為喻,對自己深刻人生感悟的表達:人生亦如一盤棋局,一場游戲,所謂“雁行布陣眾未曉,虎穴得子人皆驚”[8]213,棋局萬變,棋勢不定,有規則的制約,有心智的角逐,有理性的掌控,也有偶然的失誤……對待人生,亦如對待一場棋局,因為有成敗,有勝負,一步不慎,滿盤皆輸,因而不可不認真,不可不執著;然而,有時候又不可太認真,不可太執著,還要有“閑敲棋子落燈花”的閑適,有落子無悔的灑脫,因為到頭來它終究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般的游戲……將人生的諸種沉浮遭際歸因于一場游戲,將人生譬喻為一場游戲,可以說從更深的哲理層面體現了《鏡花緣》游戲精神的內涵。

《鏡花緣》游戲精神之產生,可以從小說本身的文體特征以及作者李汝珍的人生道路和文化追求兩個方面加以考察。

(一)小說文體本身的游戲特性

《鏡花緣》的游戲精神,首先基于作者李汝珍對小說文體游戲特性的自覺體認以及對這種創作精神的繼承與發揚。

從小說文體本身考察,無論是小說文體的起源還是其文體特征,都與游戲精神有著不解之緣。魯迅曾這樣論述小說的起源:“至于小說,我以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勞動時,既用歌吟以自娛,借它忘卻勞苦了,則到休息時,便必要尋一種事情以消遣閑暇。這種事情,就是彼此談論故事,而這談論故事,正是小說的起源?!盵3]310他還說“俗文之興,當由二端,一為娛心,一為勸善,而尤以勸善為大宗”[3]113,將勸善懲惡的道德精神與娛心暢懷的游戲精神定位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兩大本質特征,可謂一語中的。當代學者從小說觀念近兩千年嬗變歷程的宏觀角度考察,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認為“從戰國時期莊子提出‘小說’概念始,至近代梁啟超發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止,可以說是小說觀念以諧謔為主的階段”[9],同樣是對中國古典小說以“諧謔”為表征的游戲精神的肯定。

對于小說文體的這種游戲特征,明清時期的小說作家多有著一致的體認。如明代佚名《新刻續編三國志引》:“夫小說者,乃坊間通俗小說,固非國史正綱,無過消遣于長夜永晝,或解悶于煩劇憂態,以豁一時之情懷耳。今世所刻通俗列傳,并梓《西游》《水滸》等書,皆不過快一時之耳目?!盵10] 935清初的戲曲小說家李漁也說:“近日人情喜讀閑書,畏聽莊論?!盵11] 2“同一書也,始名《譚概》而問者寥寥,易名《古今笑》,而雅俗并嗜,購之惟恨不早,是人情畏談而喜笑也明矣?!盵11]30——正是對人們這種閱讀心理的準確把握,寓莊重于諧謔、寄勸懲于詼諧便成為中國古典小說基本的藝術品性,游戲精神也成為明清小說、戲曲作家明確的創作意識和自覺的藝術追求?!剁R花緣》中濃郁的游戲精神,無疑正是作為小說家的李汝珍對中國古典小說這種游戲特質的體認與自覺的藝術實踐的表現。

當代學者認為,“《鏡花緣》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優秀古典小說各種藝術實踐的一次總結”[12]。的確,無論是思想內涵還是藝術手法,《鏡花緣》與此前的小說名著《西游記》《紅樓夢》《儒林外史》等都有著深刻的藝術淵源。筆者認為,從藝術品性的角度講,《鏡花緣》更多地受到了《西游記》的啟示與沾溉。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認為,《鏡花緣》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13]。試想,這樣的評價不是同樣可以用來概括《西游記》的總體特征嗎?《鏡花緣》的謫仙下凡的敘事模式、以記游為主體的藝術結構、以宗教框架包蘊儒家文化精神的思想內涵,無不體現了對《西游記》藝術精神的借鑒與繼承,至于其詼諧幽默的游戲筆法、寓莊嚴于諧謔的藝術旨趣,更與《西游記》的藝術精神一脈相承。自古及今,論者多將游戲筆墨視為《西游記》最鮮明的藝術標志。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認為:“就其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精神來看,應該說還是在于‘游戲之中暗傳密諦’(《李卓吾先生批評西游記》第十九回總批)”[14]129,其他如“以戲言寓諸幻筆”(任蛟《西游記敘言》)“此書則實出于游戲”(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等評價,不一而足,都抓住了其最本質的藝術特色——游戲性?!剁R花緣》的游戲精神,那種幽默詼諧的風格,就是對《西游記》藝術精神的借鑒和學習??梢哉f,《西游記》堪稱《鏡花緣》最直接的藝術源頭。

當然,中國古典小說的游戲精神不僅是小說作者對讀者“憚莊嚴而喜諧謔”閱讀心理的迎合和滿足,同時也是作家在封建統治者文化高壓政策下自我保護的需要。與《西游記》一樣,《鏡花緣》游戲精神之產生也與作者對統治者文字獄的忌憚有關。李汝珍所生活的乾隆嘉慶時期,正是整個清代文字獄最頻繁的時期。乾嘉漢學的產生與清王朝的文化專制密不可分,文人出于對文字獄的恫懾而拋棄了經世致用的精神,表現出某種脫離現實的傾向。小說中的游戲筆墨正與此相類,滿懷救世之心的作家出于對文化高壓政策的畏懼,只能將自己對現實政治和世態人情的批判遮蔽在游戲的外衣之下。小說本來就被視為“小道”,無法與“言志”“載道”的詩文等正統文學等量齊觀,再加上戲謔玩世的游戲筆墨、幻誕虛妄的神話外衣,便在無形中給作者寄寓其中的諷世和批判思想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二)李汝珍獨特的人生經歷與文化追求

《鏡花緣》的游戲精神也是作者李汝珍人格精神、性情志趣的體現,與作者本人獨特的人生道路和文化追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應該說,以儒道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不乏游戲精神的因子。儒家思想倡導經國濟世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但也并不否認游戲和娛樂活動的意義。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15]189,說明儒家先師孔子對博弈等游戲活動持肯定態度。在《論語·先進》中,眾弟子縱談理想,從孔子對曾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15]119的贊賞中,也可看出孔子對游戲和娛樂精神的肯定。至于《莊子》,“其宗旨專在游之一字”[16]1。從外游于物、內游于心到至游于道,一部《莊子》,正是以“逍遙游”作為全書之主旨的,灌注著中國文化中悠游自在、自適其適的游戲精神。后世知識分子在沉重的社會責任感之外,在功業抱負無法實現時,除了寄情山水、隱遁江湖,紅巾翠袖、閑情游戲也往往成為他們排遣失意情懷的慰藉。但是,對絕大多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來說,修齊治平的使命、科舉功名的欲念、現實生存的壓力等,似乎又過于沉重了。在層層重壓之下,悠然快意的游戲精神、游戲天性也被擠壓得喪失殆盡。像關漢卿那樣放浪形骸、率性自為,敢于傲然宣稱“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趜、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17]60的文人實在太少了。

在李汝珍生活的清代中期,絕大多數知識分子走的都是通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富貴的常規道路,為科舉功名傾盡畢生心血甚至變得瘋癲癡狂的范進式人物大有人在,而李汝珍斷然摒棄了這條人生之路。他“少而穎異,不屑章句貼括之學”(余集《李氏音鑒序》),終其一生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現存所有有關李汝珍的材料中都沒有李汝珍參加科考的點滴記載或跡象”[18]17。與吳敬梓、蒲松齡等飽受科舉挫敗的摧殘和打擊之后終于心灰意冷、憤世嫉俗,轉而以文學來抨擊科舉之弊的作家不同,李汝珍從年輕時起就已經洞穿了科舉制度的弊端,毅然決然地與科舉之路斷絕??梢哉f,李汝珍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徹底擺脫了科舉功名的羈絆也擺脫了官場名利束縛的文人,這使他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身心自由和人格精神獨立,為其集畢生精力治學著述、悠游人生獲得了前提條件。

按照王國維著名的“游戲說”觀點,“文學者,游戲的事業也。人之勢力,用于生存競爭而有余,于是發而為游戲?!幋嬷仑?,而游戲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勢力獨優,而又不必以生事為急者,然后終身得保其游戲之性質”[19]25。正是由于李汝珍及早從科舉仕途的爭競中脫身,同時大概賴其長期擔任海州板浦場鹽課司大使的兄長李汝璜宦囊豐厚,使得他一生不必為衣食奔走,從而得以將一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沉湎于學問和才藝,在著書立說和游戲娛樂中揮灑自己的全部才情,為后人留下了音韻學著作《李氏音鑒》和百回小說名著《鏡花緣》,成就了著名乾嘉考據派學者和小說家李汝珍。李汝珍才情豐沛,志趣愛好廣博。石文煃在《李氏音鑒序》中說他“平生工篆隸,獵圖史,旁及星卜弈戲諸事,靡不觸手成趣?;ㄩg月下,對酒征歌,興至則一飲百觴,揮霍如志”[20]381。嘉慶二十二年(1817),李汝珍編寫了一本圍棋譜《受子譜》,其中除選有當時的圍棋國手范西屏等人的對局外,還有乾隆六十年(1795)他與朋友在板浦舉行的十人“公弈”?!剁R花緣》對圍棋等多種游戲活動的描寫,正是李汝珍本人豐沛盎然的生活情趣、活潑生動的游戲精神的寫照。作者在書中傾注大量筆墨描寫的眾才女在花園中的縱情游戲,未嘗不能理解為李汝珍所構想的理想生命狀態——人在完全擺脫了科舉仕宦、功名利祿乃至衣食之憂等所有負累之后進入的一種閑適、悠然、詩意的生命狀態……

游戲是人類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展現的途徑與證明,是人們在暫時擺脫了現實生活中的禮法、體制等等所有束縛之后所進入的一種超現實境界,是對自由、快樂、活潑的人類天性的復歸?!爸挥挟斎耸峭暾饬x上的人時,他才游戲;而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盵21]48在科舉功名捆綁下的封建文人,其生命活力是受到壓抑和窒息的,其生命是頹靡萎頓的,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游戲精神,也不可能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精神產品;一個以功名利祿為全部人生目標的人,一個完全被道義、責任、倫理等價值觀念所奴役的人,同樣也不可能具備真正的游戲精神。李汝珍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文化追求,使他與同時代大多數知識分子不同,他擺脫了科舉功名與仕宦的羈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人格獨立與精神自由的條件,而這正是《鏡花緣》游戲精神產生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歡
鏡花緣小說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鏡花緣》,果真一番鏡花水月?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拿出精神
鏡花緣(2)
鏡花緣
鏡花緣一唐敖出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