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理論及實踐研究綜述

2021-02-01 17:27沈王琦
綏化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閱讀障礙研究者漢語

錢 怡 沈王琦

(1.無錫職業技術學院;2.江南大學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江蘇無錫 214122)

隨著時代的變遷,從甲骨到紙再到互聯網,承載視覺信息的介質不斷發生變化,而閱讀始終是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閱讀能力的低下可能影響知識信息的獲取,進一步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然而,發展性閱讀障礙(以下簡稱“閱讀障礙”)就是這樣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擁有正常的教育機會、學習動機且智力正常,但是不能快速準確地識別字詞,進而影響到字詞拼寫和書面理解,最終可能導致學業成績低下。研究資料表明,5%~10%的兒童可能患有閱讀障礙[1-2]。閱讀障礙可能給兒童帶來學業、社會交往等問題,最終可能影響心理健康[3]。因此,準確鑒別和恰當干預對閱讀障礙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綜述國內外閱讀障礙鑒別和干預的理論研究基礎上,總結了應用技術手段進行鑒別和干預的實踐經驗。最后,本文將結合國內教育和社會現狀分析現實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國內閱讀障礙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建議。

一、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理論研究

(一)國外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研究現況。

1.國外閱讀障礙的鑒別研究。對閱讀障礙準確的鑒別建立在對其核心缺陷的準確理解之上。目前關于閱讀障礙的核心缺陷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閱讀障礙存在語言學層面的缺陷,表現為語言信息表征和加工的障礙。有研究者認為語音的表征、存儲和提取缺陷是閱讀障礙的核心缺陷,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語音缺陷理論[4]。據此,國外對于閱讀障礙的鑒別往往圍繞語音加工展開,比如常采用語音意識、快速命名等測試來對閱讀障礙進行鑒別。目前國外已經發展出了標準閱讀測驗,如伍德考克-約翰遜測驗(Woodcock-Johnson III、Woodcock-Johnson Word Attack)等,以及較為成熟的閱讀障礙鑒別標準,如:DEST標準(Dyslexia Early Screening Test)等。然而,另一些研究者認為在語言層面之下,閱讀障礙者存在著更基礎的感知覺運動缺陷,如視覺缺陷[5-6]及小腦功能缺陷[7]等。但是相關標準化的測驗還未得到一致性地推廣和運用。

2.國外閱讀障礙的干預研究。對閱讀障礙進行恰當有效的干預同樣應當針對其核心缺陷。針對閱讀障礙語言學層面的核心缺陷,美國國家閱讀小組認為,音位意識、語音、詞匯、流暢性和理解這五個成分對于單詞學習和初始階段閱讀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據此提出了語音指導、單詞認讀訓練、閱讀流暢性干預(如重復閱讀等)和閱讀理解干預(如自我提問策略等)等四大干預途徑[8]。

針對感知覺層面的核心缺陷,雖然干預策略還不成熟,但是也有一些國外研究者進行了嘗試,并獲得了積極的效果。如使用非語言聽覺-視覺匹配任務的訓練改善了閱讀障礙的視聽覺匹配能力和閱讀速度[9],同時這種改善在大腦活動上也有所體現[10]。研究者針對閱讀障礙的注意缺陷,進行了動作類電子游戲的訓練,結果顯示游戲能有效地提高注意能力,且進一步直接轉化為更好的閱讀能力[11]。Hayek等采用盲文字母觸覺辨別技能的訓練,使閱讀障礙成功地學習并保持了對盲文字母的準確記憶[12]。

(二)國內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研究現況。

1.國內閱讀障礙的鑒別研究。國內對于漢語閱讀障礙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系統的理論。語言學層面的研究表明,漢語閱讀障礙與西方閱讀障礙一樣存在語音加工、快速命名等認知缺陷。同時,吳思娜等人的研究發現語素意識缺陷是漢語閱讀障礙的獨特特征[13]。在感知覺研究方面,由于漢語存在的特異性,漢字由筆畫組成,具有更加復雜的空間結構,因而在加工漢字時涉及更多的視覺加工[14],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漢語閱讀障礙可能表現出視覺功能的缺陷[15-16]和視覺空間注意缺陷等[17]。同時,漢語閱讀障礙可能在言語工作記憶、視空間工作記憶、中央執行功能和緩沖器功能等工作記憶各子系統均存在缺陷[18]。然而,這些漢語閱讀障礙的核心缺陷在實際鑒別過程中應用并不多。目前國內主要依賴于標準識字量測試來考察閱讀水平,并結合智力測驗進行篩查。因此,未來亟需將理論研究中發現的核心缺陷應用于實際鑒別,從而提高鑒別的準確性。

2.國內閱讀障礙的干預研究。針對語言學層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國內研究者主要關注語音訓練、正字法意識訓練等。同時結合漢語形音匹配和空間結構的特點,開展相應的識字策略訓練,如意義化識字策略、形聲字識字策略、聯想策略等[19]。感知覺層面,有研究從視覺缺陷出發,對漢語閱讀障礙進行了為期5周的視覺運動訓練,包括:一致性運動探測任務、視覺搜索和視覺追蹤任務、拋接球游戲。結果發現,訓練后閱讀障礙視覺運動加工能力增強的同時閱讀技能也有所提高[15]。此外駱艷等人通過運用自行設計的一套計算機程序對閱讀障礙進行工作記憶訓練,發現訓練后視空間工作記憶與閱讀能力得到明顯改善[18-19]。

二、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實踐

由于西方文字系統的特殊性,閱讀障礙在國外研究開展較早、大眾接受度高,所以國外鑒別與干預實踐工作也開展較多、較完善。相較之下,國內對閱讀障礙認知度低,目前還未見基于理論研究的教學模式探索和相關技術應用如網站、App等。以下主要綜述國外閱讀障礙鑒別與干預的實踐經驗。

(一)教學模式的創新。閱讀障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學習有特殊的需求。學校如果沒有滿足這種特殊學習需求,容易引起其在學習、精神和社會情感等方面問題的加劇。Stienen-Durand等認為閱讀障礙學生并不是缺少意識或能力,而是由于其與世界交互的手段具有獨特性,可能偏離了社會規范。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符合普遍規范的學習方式等都讓閱讀障礙在學習中處于弱勢地位[20]。他們的研究主張學校有責任提供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以確保閱讀障礙可以展示自己的長處和能力。他們提出在課堂中應注重以下五個要素:多感官技術(鼓勵閱讀障礙使用優勢技能進行學習)、過度學習(保證學生有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彌補弱項)、元認知技能(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充分認識和有效調節的能力)、個人動機(構建適當的現實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能力(課程內容安排應適應閱讀障礙的注意力變化)[20]。這種在課堂上制定補償策略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閱讀障礙課堂學習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傳統使用標準化測驗鑒別閱讀障礙的基礎上,國外已經開始嘗試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更為精準的鑒別。例如基于Web的計算機篩選器、基于非參數機器學習的算法等都開始運用于閱讀障礙的鑒別[21-22]。同時,León等指出:ICT(信息、通信和技術)是實現多感官學習和提高閱讀流暢性的良好工具,能夠實現閱讀障礙個別化、針對性的干預[23]。由于閱讀障礙存在視覺等方面的缺陷,其閱讀習慣和行為與常人不同,自適應的閱讀方式可能更利于其流暢閱讀。據此,許多針對閱讀障礙的軟件應運而生。Rello等設計了一個針對閱讀障礙的電子書閱讀器,它能夠自由調整字體大小、顯示電子書目錄、以音頻形式呈現電子書等,這些靈活的設置能夠使閱讀障礙者閱讀過程中自由調整文本呈現方式以適應自己特殊的習慣偏好,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和效果[24]。BeeLine Reader是一個可以運用于電子設備的應用程序,它通過眼動引導顏色漸變(eye-guiding color gradient)技術,設置文章中文字顏色的不同提高閱讀準確性和速度,能夠有效避免閱讀障礙在閱讀中出現的跳讀、漏讀、錯行等現象[25]。Spritz軟件使用快速視覺呈現(RSVP)技術,每次在屏幕上只快速顯示一個單詞或標點符號,以此來鍛煉讀者的快速閱讀能力,改善閱讀障礙者受到視覺擁擠現象的不良影響[26]。除了軟件外,基于ICT的教學程序也利于閱讀障礙的學習。比如Ikeshita-Yamazoe等開發了基于Web的日文筆畫學習視覺訓練工具,使閱讀障礙日文學習獲得了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持久的記憶保持[27]。Vasilyeva等創建一個了優化視覺功能的交互式程序,能夠強化閱讀障礙者的視覺功能和提高其閱讀能力[28]。

除了針對視覺加工的軟件或程序外,電子設備的使用可能本身就益于閱讀障礙的順利閱讀。Schneps等發現使用iPod進行短行閱讀能夠通過抑制閱讀障礙者對先前文本的感知和引導注意力的方式來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29],同時他的另一個研究也發現通過使用手持式便攜閱讀設備可以提高閱讀障礙者的閱讀速度[30]。但是,電子設備中常常充斥多媒體信息,可能增加認知負荷。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多媒體設計的分段原則,即在運用多媒體對閱讀障礙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分解過載的工作記憶,促進學習者對所呈現的材料有意義的深度理解[31]。

三、國內閱讀障礙鑒別和干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閱讀障礙是一個特殊群體,應當受到社會、學校的關注。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較為成熟,也開發了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行有效鑒別與干預。然而由于語言背景不同,漢語閱讀障礙可能存在區別于西方閱讀障礙不同的特點,因此國內閱讀障礙的鑒別與干預無法照搬國外的經驗。以下將結合國內實情,討論當前漢語閱讀障礙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理論研究尚不完善,鑒別干預研究亟待加強。目前國內在漢語閱讀障礙的理論研究方面存在滯后,在鑒別與干預研究方面有待加強。首先,國內對閱讀障礙的鑒別缺乏統一的標準,無法進行精準鑒別,從而影響后續準確的干預和指導。因此,制定統一有效的漢語閱讀障礙鑒別標準是當前理論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第二,閱讀障礙亞類型的準確細分也極為重要,是針對性干預的前提,是準確高效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第三,閱讀障礙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核心缺陷是否存在腦神經機制的根源,還需要進一步采用神經機制研究方法進行探索,并體現在鑒別與干預手段中。第四,國內針對閱讀障礙的干預研究目前還較少,如何針對閱讀障礙的核心缺陷進行恰當、及時、高效干預,也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教學實踐研究匱乏,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亟待探索。占兒童5%-10%的閱讀障礙兒童是教育的弱勢群體,但是目前國內一線教育對其關注較少。一線教師可能存在對閱讀障礙特殊關注和個別化教育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產生實際教學上的困難,同時也無法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探索。因此,對閱讀障礙的研究應當從實驗室拓寬到實際課堂中。課堂可以成為研究的實驗室,實驗室可以成為教學的控制室,教師能為研究者提供真實可靠的反饋信息,而研究者提出的相關教學策略也可以通過實踐的方式在課堂中進行嘗試,進而落實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STEAM教育(科學、技術、藝術、工程、數學)和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興起為閱讀障礙學生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和可能性。實際教學中應開發多樣化課程,應注重刺激閱讀障礙學生進行多感官學習,擺脫以往“讀書本”的教學模式??梢圆捎没陧椖康膶W習、創客教育課程等,使學生從做中學,擺脫文字教育的劣勢,從而提高閱讀障礙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應當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關注閱讀障礙學生閱讀能力以外其他方面的長處,促使其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此外,近年來教育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應當基于腦發育的規律。那么,對閱讀障礙的教育也應當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基礎之上。在探索適用于閱讀障礙的獨特教學模式時,教育者應當關注相應腦科學的研究,從中尋找能夠改善閱讀障礙者閱讀水平的方法,這是實現科學化因材施教的前提。

(三)技術應用實踐較少,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工具亟待開發。國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使用ICT(信息、通信和技術)是實現多感官學習、提高閱讀障礙者學習能力的良好策略,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擴大受試群體、提高鑒別效率、豐富干預方法。而目前國內使用ICT對閱讀障礙進行鑒別和干預還較少。國內研究者應該在吸取國外優秀實踐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漢語閱讀障礙的獨特特點,開發適應漢語閱讀的學習工具。進行移動應用開發,為閱讀障礙長期干預訓練提供技術支持,促使干預變得方便、長期和具有針對性。同時,由于互聯網本身的信息多樣性和豐富性,移動應用可以提高閱讀障礙的學習廣度和深度,避免枯燥的練習,增強訓練的趣味性和對兒童的吸引力,從而提高閱讀障礙的學習積極性。

雖然國外已有許多針對閱讀障礙的商業應用程序,但是Dawson等人在app store中使用“dyslexia(閱讀障礙)”一詞搜索并分析了234個應用程序,發現只有46%的App描述提到了與閱讀障礙理論相關的內容,且其中有24%的App描述中涉及到對閱讀障礙的誤解[32]。由此可見,雖然國外的手機應用市場已經關注并逐步將閱讀障礙群體納入服務范圍,但是這些商業化應用可能缺乏科學理論依據的支撐。因此,國內在開發適用于閱讀障礙的移動應用時,應該以科學、正確和先進的理論研究為指導,推送精確、準確的閱讀障礙鑒別方法與干預指導。

同時,應當將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融入閱讀障礙的鑒別與干預。對閱讀障礙學生的教育大數據進行管理和深度挖掘,實現對其閱讀能力發展的動態深入追蹤,揭示閱讀障礙各方面能力的變化,從而對閱讀障礙干預效果進行實時監控與及時的干預策略調整。

猜你喜歡
閱讀障礙研究者漢語
學漢語
明明的學習為何如此困難?
高等教育中的學生成為研究者及其啟示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小學生閱讀障礙的成因及矯正對策
學生閱讀學習困難: 教師知多少?
研究者稱,經CRISPR技術編輯過的雙胞胎已出生??茖W將如何回應?
研究者調查數據統計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