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態文明視域的農業綠色發展思路及對策

2021-02-03 10:38劉朋虎賴瑞聯葉菁王義祥翁伯琦
農學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對策思考綠色發展生態文明

劉朋虎 賴瑞聯 葉菁 王義祥 翁伯琦

摘要:闡述了深入學習與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及其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一系列綠色理念的重大現實意義,其不僅承載著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歷史使命,而且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煥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同時分析了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持續發展的內在關系;闡述了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綠色發展的成效及其經驗,并提出了踐行生態文明思想與鄉村綠色振興戰略的若干思考及其具體對策;主要思路包括了以鄉村“四生要素”(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為主線,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鄉村為平臺、農民為主體的基本實施體系,強化并推動公眾參與的產業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系統工程建設;具體對策要把握8個環節,即因勢利導發展鄉村生態經濟、充分發揮農業多樣功能優勢、嚴格防控農村面源污染擴展、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宣傳普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潔凈環境保障綠色化生產、促進生態化與產業化的融合、探索創立保護與利用耦合體。

關鍵詞: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科技興農;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F323.22文獻標志碼:A論文編號:cjas2020-0011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ake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Penghu1,2, Lai Ruilian2, Ye Jing2,3, Wang Yixiang2,3, Weng Boqi2,3

(1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Juncao Techn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Fujian,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Red Soil Mountains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3, Fujian,

China;3Agricultural Ecology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green ideas such as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analyz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expounded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ural green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aking the four factors (production, ecology, life and life) as the main line, focusing on building a basic implementation system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factor, the village as the platform, and the farmers as the main body, strengthe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focuses of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logic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giving a full play to the diversified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preventing the expansion of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and populariza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roving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ensuring green production with a clean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explor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coupling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ural Vital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Prospering Agricultur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0引言

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將其列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并提出了一系列綠色發展的新理念與鄉村持續振興的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背浞譂M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要滿足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強烈需求[2-5]。在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則要將鄉村經濟綠色發展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統籌謀劃,正確處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與生態環境有效保護的關系,形成鄉村振興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新局面[6]。深入探索基于生態文明視域的農業綠色發展思路與具體對策,其不僅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而且有利于綠色興農及其高質量發展,這無疑是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命題。

1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核心內涵與實踐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其思想主要源自于3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1)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導理論[7];(2)源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及其豐富的實踐;(3)源自于自然科學基本原理和社會科學發展理論復合性成果。很顯然,從環境保護延伸出來的生態文明建設命題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更是維系保障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高質量的生態環境,熱切向往加快生態文明建設[8]。就理論內涵與實踐意義而言,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包括6個方面核心要點與重大意義。

1.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互利共贏發展

和諧的內涵,就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尋求彼此發展的互補提升之道;共生的本質,就是要摒棄片面追求發展而過度消耗資源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再也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謀一時一地的快速發展。綠色發展既不能走對自然的肆意掠奪之路,也不是只講綠色不談發展,關鍵是要找準正確發展的路子與實現目標的支點。要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引導綠色消費[9]、實施綠色流通、開拓綠色市場、拓展綠色金融、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1.2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了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相互轉化的科學規律,明確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不僅鞏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自然本底,依靠聚集創新并依托生態服務催生生態經濟與特色產品;而且拓寬了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著力把生態產品轉化成為支撐區域發展優勢產業。遵循市場規律,精準識別,拓寬自然資本實現保值增值路徑;遵循自然規律,精確開發,滿足人民群眾生活的多樣性需求。

1.3堅持良好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導向

有效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既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環境與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又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10]。要加大政府和社會承擔環境整治、保護修復等各種生態環境項目建設力度,擴大優質生態產品生產與市場供應的覆蓋率,實現全民共享。優化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相對應的資源有償使用及其有效調控機制,構建體現生態價值和保障代際公平的生態補償制度[11];探索代際共享方法與實現途徑。

1.4堅持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系統

人類賴以生存的經濟—社會—自然復合系統是普遍聯系的統一有機整體,而自然系統要素之間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加快實現這一復雜系統向綠色轉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有效耦合效應與協同聯動成效。加快推進空間協同,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不同地域、不同流域的雙向流動,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優化布局體系。加快推進產業協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發展源頭、過程、產出全生命周期綠色化[11]。

1.5堅持依法嚴格保護及有效治理生態環境

要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除了要深入研究并制定江河湖海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條例外,同時要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測、資源循環利用、空間規劃布局、國家公園建設、多樣濕地保護、山地生態屏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懲處力度。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規與管理條例,著力引領農業綠色發展,通過構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多元投入機制、民眾參與方式、有效激勵辦法、依法有效管理等相關內容),讓嚴格制度成為綠色發展的剛性保障和驅進動力[12]。要因地制宜地有效治理鄉村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家園與美麗鄉村。創立并完善符合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與綠色振興發展要求的區域整體規劃與考核指標體系[13]。探索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鄉村為載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通科技和經濟轉移轉化通道,強化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機制,提升產業轉型升級的整體技術水平。

1.6堅持合作共贏并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綠色發展合作,開展國際河流資源開發與保護,形成交通、能源、旅游、環保、水利的立體合作框架,促進國際社會綠色發展合作。通過廣泛參與有關議題設置和討論,為國際規則的制定貢獻智慧,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支持和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非洲國家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促進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通過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便捷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清潔能源、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國際合作,為推動世界綠色發展、維護全球良好環境與生態安全做出應有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6項重要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加強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也為堅持建設美麗中國與綠色發展全民行動提供了指導思想和行為遵循。很顯然,美麗中國與綠色發展是一項長期持續的系統工程,也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14]。以綠色發展促進生態保護,以生態保護促進綠色發展,著力保障并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性需求,全面實現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追求及根本目標。

2生態強省建設與農業綠色發展的探索及實踐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就把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持續利用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戰略構想。這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通過不斷努力與持續建設,福建省在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業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15],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6],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區域模式與示范樣板。

2.1以生態強省統籌生態文明建設

福建山清水秀,地處于亞熱帶區域,生物多樣性豐富;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居全國第二,海洋生物種類繁多。福建歷屆省委省政府著力把握“山、水、氣、排”四大環節,取得良好成效。(1)鞏固山地生態屏障。福建省連續10年造林面積都超過13.33萬hm2/年,森林覆蓋率從2001年的60.5%提升到2018年的66.8%,連續40年位列全國第一;全省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于福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57.8%,森林生態效益與服務功能價值超過7000億元[16]。(2)保持區域良好水質。福建全省12條主要河流,水域的功能達標率為98.4%;135個常規水質監測斷面,一類到三類水質占比為95.8%,整體水質為優;9個設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9.4%,58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為99.7%和100%[15-16]。(3)維護藍天清新空氣。福建省2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99.5%,在全國首批實施空氣質量監測的74個城市中,福州居第四,廈門居第八。(4)把好節能減排關口。福建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584 t標煤/萬元,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79.3%,福建省節能降耗水平走在全國前列[16]。

2.2以水土流失治理引領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17]。2001年,時任省長的習近平同志赴長汀縣考察時,提出了“再干八年,解決長汀水土流失問題”號召,并做出了“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都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進行,使經濟社會在資源的永續利用中良性發展”的重要指示。隨后,福建省委、省政府每年補助1000萬元,連續10年把長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近年福建省充分發揮“長汀經驗”在全省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結合23個水土流失重點縣實際,通過探索并創新了崩崗區、坡耕地和小流域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新亮點、新特色的生態生產融合治理工程,全省水土流失率由2008年的12%下降至2018年的7.9%,如今福建正在把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落實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18]。

2.3以防控餐桌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19]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代替的。你掙到了錢,但空氣、飲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裳??!睂嵺`表明,沒有良好生態環境,就沒有綠色與安全的食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保障百姓食品安全是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早在2001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創造性地提出了“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開啟了治理餐桌污染的工程建設,連續十幾年來被列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著力把好現代農業綠色生產、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保障民眾消費安全等城鄉居民健康守衛關口。主要經驗與成效包括:(1)科學規劃,措施到位。制定了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與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十年規劃,并配套了一系列管理措施。(2)制定標準,有效監管。研究并制定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產品質量標準,并優化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開展集成應用。(3)創新機制,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事關民生,構建全民參與的有效監督體系是推動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注重實施依法管理,福建省近年出臺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條例,力求從源頭上防控農業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生產。(4)突出重點,綠色發展。福建省先后實施了城鄉飲水安全、綠色產品生產、山區生態屏障、生態果園茶園、耕地質量保育等工程,推動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最終指向的是農業高質量持續發展與高質量產品惠民。

2.4以全程管控探索綠色惠民路徑

福建省注重探索綠色農業惠民路徑,主要包括構建農業綠色生產體系、構建農業綠色產業體系、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基礎工程、構建農業面源污染防控體系、構建鄉村流域綜合治理體系。很顯然,農業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生產方式護航。大力培養農田土壤地力,發展與有效應用綠肥,近年福建省正組織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稻草秸稈還田和發展綠肥種植等三大地力提升工程。每年全省推廣使用有機肥超過100萬hm2、綠肥種植22萬hm2,稻草秸稈全面實現還田。福建綠色生產方式已經有效貫穿農業生產全過程,同時在農村重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開展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行動[20-21]。

2.5以創新機制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就是要把自然當成本然的目的,保障自然本來擁有且不可剝奪的內在價值。只有通過積極努力并有效維護其價值,才能為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整體幸福而創造卓越的物質條件、充分的社會條件和良好的生態條件[22]。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啟動實施以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為主要內容的“四綠”工程,延伸海西之綠、涵養八閩水土。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常態化和長效化,歸根到底要靠制度來保障。近年來,福建省著力創新機制,將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規劃相結合,將資源環境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有機統一,努力構建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包括健全生態文明建設法律制度、健全依法管理的體制與機制、健全生態建設多元投入體系、率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樹立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3基于生態文明視域的鄉村綠色振興的思路與對策

3.1聯系實際,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思想

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內在本質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內涵)、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方向選擇)、執政為民宗旨(“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工作目標)、系統工程思維(“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治理方略)、有效管理方法(“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管理機制)[22]。事實表明,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值得花氣力來統籌協同的建設[23]。農業科技工作者不僅肩負科技創新與服務創業的重任,而且是保護環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者,要結合美麗鄉村振興與農業綠色發展的實際,學深悟透精神實質,準確把握內涵要義。實踐證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最重要的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鞏固生態優勢是區域發展之基,保護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之本[24],釋放生態潛力是鄉村綠色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把現代農業綠色發展與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向更高質量、更高層次、更高效益推進。

3.2振興鄉村,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全過程

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無疑是人類生存與持續發展的重要根基,生態環境質量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興衰演替。要因地制宜制定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主體框架(圖1),其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因勢利導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引領鄉村綠色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鄉村為平臺、農民為主體的社會組織體系,強化并推動公眾參與的產業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以“四生要素”(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為主線,完善依法治理環境體系、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以“綠色振興”為依托,轉變鄉村產業發展方式、強化科技創新創業力度,因勢利導創立有效路徑和科學方法,有效破解發展與保護的矛盾,合理協調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全面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推動生態環境整治與鄉村綠色振興,實現鄉村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美麗鄉村(文明鄉村、健康鄉村)的建設目標。

3.3防控污染,全面促進鄉村綠色產業發展

堅持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與堅持鄉村經濟綠色發展呈現高度的一致性,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目標追求,在保障鄉村百姓日益增長的安全產品需求的同時,要為城鄉居民創造更多的優美生態景觀,更好地滿足人民對優質生活與精神層面的享受需求。加快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是著力解決鄉村產業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過程出現的突出問題,包括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流域水系生態修復等基礎項目。要著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農業、美麗鄉村有機結合;著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生活、休閑旅游有機結合;著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產品、綠色產業等有機結合,沿著科技創新、文化修養、人類健康與社會公平的路徑上開拓進取。這無疑需要完善管理體系,轉變傳統環保模式,加大鄉村環保投入,培育生態循環典型,探索長效工作機制,確保打好打贏美麗鄉村環境保護與現代農業綠色振興這場持久戰,打造高優綠色農業與生態優美鄉村的大平臺,為實現全面小康與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3.4把握重點,破解制約綠色發展瓶頸問題

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影響鄉村綠色農業振興與生態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障礙仍然是落后的生產經營理念與滯后的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污染治理不到位,不僅嚴重影響區域生態安全性與系統協調性,也必然影響區域綠色產業振興與城鄉居民生活。人們要有序梳理與深入分析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面臨挑戰與存在問題,科學規劃,制定對策,力求堅持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并積極探索污染治理新模式;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探索并構建鄉村治理及其綠色發展體系,明確目標,配套措施,積極尋求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路徑,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育問題,要因地制宜分類,因勢利導施策,力求及時并有效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合理制定方案,實施分類治理;對正在被破壞的鄉村環境需要采取有效彌補措施,力求及時阻控,著力予以修復。就鄉村資源與環境管理而言,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有效管控。

3.5協同創新,推動鄉村生產生態融合發展

推進鄉村綠色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一方面必須把握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的有機融合關口,進而需要把握8個協同攻關重點。(1)打好打贏鄉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精準發力,保育區域生態,治理鄉村環境;(2)打好打贏鄉村清新田野保衛戰,實施集中發力,強化基礎設施,豐富田園風光;(3)打好打贏維護潔凈碧水持久戰,實施持續發力,要保護好“活水”,要治理好“污水”;(4)打好打贏防控土壤污染陣地戰,實施有效發力,強化保育工程,嚴格污染管控;(5)打好打贏種養廢棄物利用戰,實施聚焦發力,促進資源轉化,強化有效循環;(6)打好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戰,實施協同發力,治理生活垃圾、整治村容村貌;(7)打好打贏秸稈綜合高效利用戰,實施創業發力,發展高效菌業,促進轉型升級;(8)打好打贏綠色振興機制創新戰,實施統籌發力,突破制約環節,破解關鍵難題。

推進產業綠色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必須把握保護中開發與開發中保護的有效結合關口,進而需要把握8個重要發展對策,包括因勢利導發展鄉村生態經濟、充分發揮農業多樣功能優勢、嚴格防控農村面源污染擴展、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宣傳普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潔凈環境保障綠色化生產、促進生態化與產業化的融合、探索創立保護與利用耦合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共識,如何實現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需要探索實現路徑與著力科技創新,要在“保護”上再加力、在“利用”上拓路徑、在“統籌”上下氣力。以期有效保障廣闊鄉村環保事業與綠色產業大踏步的前進,有效保障美麗幸福鄉村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的跨越。

參考文獻

[1]王濱.增強金融保險央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勇當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J].中國生態文明,2018,26(4):8-10.

[2]赫銘.加強農村生態建設構筑綠色美麗鄉村[N].中國科學報, 2009-03-26.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克斯全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4]龍靜云.生態文明建設與落實以人為本[N].光明日報,2018-06-18(7).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J].當代農村財經,2018,267(12):29-36.

[6]李孝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刻內涵與理論淵源[J].江淮論壇,2019(1):94-100,

[7]黃超.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法治路徑[J].法制博覽, 2019(2):146-147.

[8]黃國勤.論鄉村生態振興[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19,27(2):190-197.

[9]編輯部.《“十二五”規劃綱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1(3):3.

[10]李代明.地方政府生態治理績效考評機制創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8.

[11]楊煌.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根本指針——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J].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9(3):24-29.

[12]張云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生成邏輯[J].南海學刊,2018, 4(4):2-12.

[13]周宏春,江曉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來源、組成部分與實踐指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1):1-10.

[14]王從霞.美麗中國建設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論要[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462(10):4-9.

[15]高建進.福建:綠色發展譜新篇[N].光明日報,2019-07-17.

[16]高建進.譜寫“新福建”建設的壯美詩篇[N].光明日報,2019-08-29.

[17]谷豐登.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J].中國高新區,2017(24): 3.

[18]馬廣信.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J].試題與研究,2014(9):73-75.

[19]解保軍.經濟新常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契機[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79-86.

[20]方根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J].管理觀察,2018(15):16-19.

[21]張輝.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八閩特色現代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N].福建日報,2018-11-22.

[22]李干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生態環境保護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環境保護,2019,47(3):8-18.

[23]曹前發.習近平同志一路走來的生態情懷[J].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9(2):51-66.

[24]郇慶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2012—2018年)述評[J].寧夏黨校學報,2019(2):19-30.

猜你喜歡
對策思考綠色發展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關于中高職聯合辦學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