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研究生“三助一輔”工作的優化對策探析

2021-02-08 12:42矣丹婭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高等院校研究生

矣丹婭

摘 ?要:“三助一輔”工作在高等院校高質量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高等院校向社會輸送高精尖人才的基礎,也是高等院校開發研究生人力資源、為研究生提供經濟資助、對研究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但隨著高?!叭惠o”工作的不斷推進,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阻礙了“三助一輔”工作的科學發展。因此,本研究以“三助一輔”工作的實施為切入點,通過研究當前“三助一輔”工作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試圖提出優化“三助一輔”工作的有效策略,以期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培養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研究生;三助一輔

中圖分類號:G64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5-0001-03

“三助一輔”工作指的是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在保證學業任務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按照學校的相關政策規定,應聘學校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爸小睄徫恢饕獏f助導師完成科研課題或科研項目的研究管理工作;“助教”崗位主要協助任課教師完成課程的答疑、作業批改等課堂教學輔助工作;“助管”崗位主要協助各培養單位完成日常管理和事務處理的工作;“學生輔導員”主要發揮研究生的“朋輩教育”功能,協助各培養單位及輔導員等進行學生思政、資助、就業服務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一、實施 “三助一輔” 工作的重要意義

“三助一輔”工作的實施對各高等院校和參與工作的研究生來說,是雙贏的舉措。一方面,該項工作可為高等院校挖掘研究生人力資源,緩解高等院校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另一方面,為經濟困難的在校研究生提供經濟資助,緩解經濟壓力,也為高等院校進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參與“三助一輔”工作的研究生提高綜合素質搭建了平臺。教育部在2014年頒發的《關于做好研究生擔任助教、助研、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意見》中提到:要進一步突出“三助一輔”的培養功能,堅持把助研作為培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提升助教對研究生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的有效作用,重視通過助管工作加強研究生管理能力鍛煉,有力推進研究生擔任學生輔導員工作[1]??梢?,助教、助研、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對深化高等院校綜合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

二、當前 “三助一輔” 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三助一輔”最早作為一項學業獎學金制度在美國推行,我國于20世紀末期將其引入高等院校研究生培養中。自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聘用研究生擔任助教工作的試行辦法〉的通知》以來,“三助一輔”管理工作在我國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歷經30余年,經過各高等院校的實踐探索,頗有成效[2]。但相較于國外的高等院校,國內“三助一輔”工作的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方式方法略顯不成熟。

(一)觀念意識不強,作用發揮受限

正如蔡元培在北大就職演說上提到“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3],我國歷來把高等院校視為研究高深學問、培養高精尖人才的地方,形成了“重學術,輕管理”的理念。受傳統觀念影響,高等院校和研究生對“三助一輔”工作內涵認識不足、崗位職責定位不清晰,未發揮出其應有的效能。一方面,部分高等院校僅把“三助一輔”工作視為對研究生工作管理干部的補充,交代相關學生完成的是瑣碎枯燥的工作,如打印復印、資料整理、費用報銷等單一無技術含量的事務性工作,參與工作的研究生得不到真正的鍛煉,難免抱怨實際工作與預期落差太大。另一方面,絕大部分研究生的應聘動機在于在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獲取一定的勞動報酬,但上崗之后工作實際與預期不符,降低了研究生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三助一輔”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崗位設置不優,需求有待滿足

高等院校對“三助一輔”工作崗位的設置一般按照以下流程:各培養單位提出設崗申請,學校根據申請確定崗位并發布招聘通知,研究生結合崗位需求和自身意愿進行應聘,最后由學校擇優錄取。一方面,這種“按需設崗,以崗定責”的設崗原則僅考慮學校層面,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崗位設置不科學、不合理,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此外,助管崗位設置多于其他崗位,真正能提升研究生學術水平的助研和助教崗位反而較少,能夠鍛煉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學生輔導員崗位也少于其他崗位。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規模持續擴大,“三助一輔”崗位數量供不應求。有過“三助一輔”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在研究生總人數中占比少,崗位覆蓋面積小,不足以讓更多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養中得到實踐鍛煉,提升其綜合素質。

(三)津貼報酬不高,積極性待提高

應聘這類崗位的研究生多數家庭經濟困難,希望通過此類工作得到適當的薪酬,以緩解家庭經濟壓力。但通過調查了解發現,我國“三助一輔”工作崗位的津貼在400—800元之間,助管和助教崗位普遍小于400元。津貼報酬低是導致“三助一輔”工作實踐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極大地降低了研究生的工作熱情。一方面,隨著物價的急劇上漲,崗位津貼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部分研究生身兼多職,加之不能很好地協調工作與學業之間的關系,致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利于“三助一輔”工作的開展。當一些社會兼職工資超過“三助一輔”崗位,研究生會選擇從事社會兼職來獲取更高的報酬,這就降低了“三助一輔”崗位對研究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三助一輔”崗位實行定額津貼,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吃大鍋飯”的現象。但由于各個崗位職責不一、工作量也有所不同,因此,部分研究生會選擇工作任務少、相對輕松的崗位,任務繁重的崗位則不受待見,致使高等院?!叭惠o”工作整體作用的發揮受限。

(四)管理體系欠缺,培養效果欠佳

管理體系的不健全是“三助一輔”工作開展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三助一輔”工作處于實踐探索階段,缺乏“頂層設計”,整個“三助一輔”工作的管理缺乏規范化。首先,培訓體系不健全。研究生應聘成功后,沒有相關的崗前培訓就直接上崗,在崗期間也很少有培訓學習的機會。研究生對崗位定位不清晰,工作內容不熟悉,導致工作效率低,降低了研究生對工作崗位的滿意度,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其次,監督體系不完備。在“三助一輔”工作中,用人單位、指導教師和研究生三者之間是工作關系。研究生在崗期間,設崗單位和指導教師有必要嚴格監督研究生的工作,促進其高質高效地完成“三助一輔”工作。但目前并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造成研究生工作不積極甚至存在懈怠現象;再者,考核體系不完善。在“三助一輔”的實際工作中,崗位考核往往形式大于實質,由于缺乏具體的考評指標,考核制度一直尚缺,無法起到激勵研究生競爭上崗和積極進取的作用,影響了研究生“三助一輔”崗位培養的實際效果。

三、提升“三助一輔”工作的優化策略

(一)加大宣傳力度,更新觀念意識

“三助一輔”工作的科學有效開展必須從源頭上進行宣傳,提升崗位認知度。學校層面要樹立培養意識,轉變把研究生視為簡單勞動力的偏頗觀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一方面,學校應大力宣傳“三助一輔”工作,進一步贏得廣大師生的認可和支持。另一方面,各培養單位和指導教師要以培養人才、鍛煉人才和創新人才為主,在給予研究生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布置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以切實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研究生個人層面要樹立服務意識和競爭意識,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紐帶功能,及時做好溝通和協調;另一方面,研究生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和同學請教。研究生要把“三助一輔”工作當作一個鍛煉自己的平臺,端正態度,不斷鉆研,創新方式方法,通過崗位實踐提升自身競爭力。

(二)科學合理設崗,滿足多方需求

“三助一輔”崗位的設置應考慮多方需求,建立崗位雙選制度。首先,學校設置崗位應提前進行崗位需求分析,結合各培養單位的需求和研究生的原生需求設置崗位,既能滿足各培養單位的管理需求,又可以讓研究生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為“三助一輔”崗位創造更大的價值。其次,學校應增設“三助一輔”崗位數量,給予更多研究生實踐鍛煉的機會。一方面,可以讓更多研究生參與實踐鍛煉,積累工作經驗,突出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職能。另一方面,可以讓更多研究生體會到管理者的辛勞,減少抱怨,有利于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再次,合理設置崗位比例,促進“三助一輔”崗位均衡發展。學校應增設能提升教學能力的助教崗位、提升科研能力的助研崗位及提升綜合能力的學生輔導員崗位,在有限的崗位中對崗位結構進行適當優化。

(三)調整津貼報酬,發揮薪酬效能

相比其他獎助體系而言,高等院校在“三助一輔”工作方面重視度不夠,投入的資金力度不大。因此,只有合理調整津貼報酬,才能全面保障“三助一輔”工作的科學長效開展。首先,高等院校應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除了提高原有的資金投入外,鼓勵高等院?!白叱鋈ァ?,吸納社會、企業和個人等外部有益力量,建立“三助一輔”專項資金,擴充經費來源。其次,差異化管理津貼報酬。高等院校在設立“三助一輔”薪資標準時,應充分考慮各崗位工作性質、任務繁重、難易程度、責任大小等,按勞分配,差異化管理,確保津貼報酬的標準制定公平合理。再次,高等院校應建立“三助一輔”津貼動態調整機制。在物價水平急劇上漲的今天,崗位薪資保持固定不變不利于“三助一輔”工作的開展。因此,高等院校應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市場變化、物價波動水平,定期調整“三助一輔”酬勞標準,增強“三助一輔”工作對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吸引力[4]。

(四)健全管理體制,提升培養質量

健康完善的管理體系不僅可以評估研究生的工作表現,還可以督促研究生更加積極努力工作。首先,高等院校應健全培訓體系。各用人單位和指導教師應建立崗前、崗中動態培訓機制。高等學??梢酝ㄟ^培訓講座、經驗分享、座談會、“傳幫帶”等多樣化的培訓方式,解決好研究生上崗后“摸著石頭過河”的現象。其次,高等院校應完備監督機制。一方面,發揮好用人單位和指導教師對研究生的監督作用,督促研究生在崗期間的認真度。另一方面,實施研究生同輩間的互相監督機制,促進研究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三助一輔”工作效率。再者,高等院校應完善考核體系。一方面,高等院校應根據“三助一輔”四類崗位的工作特點,按照工作量與工作質量、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因崗而異設定考核標準、考核形式與考核周期[5]。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還應根據考核結果設立獎懲機制,針對表現優異者及時進行表彰并對其優秀事跡進行大力宣傳,樹立標兵典型,針對表現欠佳者,則及時糾正并進行正面引導。健全的管理體制對促進“三助一輔”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不可或缺。

四、結語

“三助一輔”工作制度自引入以來,對我國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的重要載體。在持續推進“三助一輔”工作的實踐過程中,需要研究生和高等院校有機結合,共同努力,促進教育生態環境的健康良好發展。研究生要正確認識“三助一輔”工作,不斷進取,高質高效地完成崗位工作。高等院校應改變傳統“重學術、輕管理”的偏頗理念,發揮好“三助一輔”工作“用人”和“育人”相互兼顧的職能,真正做到既有利于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高效運轉,又有利于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切實改善高等院校研究生人才培養品質,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關于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意見[EB/OL]. (2014-12-14).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22/s 7065/201412/t20141224_182993.html.

[2] 史少杰,周海濤. 研究生“三助一輔”工作:問題及對策[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03):20-25.

[3] 嚴蔚剛. 蔡元培與北京大學綜合改革[J]. 高等院校教育管理,2017,11(01):1-6.

[4] 席振春,王璐. 研究生“三助一輔”的工作現狀及優化措施探討[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01):80-82.

[5] 江露. 研究生視角下的高等院?!叭惠o”制度調查研究[D]. 南京:東南大學,2018:47.

(薦稿人:田建榮,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責任編輯:秦雷)

猜你喜歡
高等院校研究生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作品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