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糧節糧,重在行動
——“糧食節約行動”主題作文素材

2021-02-11 09:32向二勇孟曉東
新世紀智能(語文備考) 2021年12期
關鍵詞:節糧減損浪費

向二勇 孟曉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行動方案》,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該方案要求,到2025年,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舉措更加硬化實化細化,推動節糧減損取得更加明顯成效,節糧減損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基本建立,常態長效治理機制基本健全,“光盤行動”深入開展,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近年來,隨著“光盤行動”的倡議與開展,“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事在全民,人人有責。不可否認,與過去相比,今天的條件確實好多了,“家底”確實厚實多了,然而“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只有厲行勤儉節約,才能有效凈化社會風氣,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風尚。

情境聚焦

節糧減損,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量的14%。這個損失降低1 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產2700 多萬噸糧食,夠7000 萬人吃一年。節糧減損相當于糧食增產,是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一塊“無形良田”。我國糧食總產量從1949年的1.1 億噸增加到2020年的近6.7 億噸,人均占有糧食達到474 公斤?!皬臄盗可峡?,我國糧食安全完全有保障,但各行業食物浪費現象普遍,令人十分擔憂?!痹谥锌圃旱乩砜茖W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看來,節約糧食、制止浪費就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他說,僅城市餐飲業浪費的食物,就可以完全彌補我國每年進口的主糧缺口。2018年我國在居民消費端(包括餐飲、食堂與家庭)的食物浪費總量折合成糧食至少在4000 萬噸。為了增加糧食產量,確保糧食供給,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地下水資源超采、農業面源污染、東北地區黑土地退化、華北平原地下水漏斗等問題都在發出警示。研究顯示,每生產1 千克食物意味著5.22 千克二氧化碳、220 克氮和40.56 克磷的排放?!耙虼?,節約糧食就是節約了生產這些糧食所消耗的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農藥、化肥等生產要素投入,就是減少了向環境的額外排放?!敝锌圃旱乩砜茖W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靈恩說。

【素材解讀】

國計民生?!昂榉栋苏?,食為政首”,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發達的未開化的民族一樣,必須保證自己現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顧其他事情?!币獙崿F國家穩定、和諧健康發展,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證糧食產業的安全。面對新形勢,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有條件、有能力解決好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確?!爸袊Z食,中國飯碗”。節糧減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豐收”。節糧減損,貴在行動?!都Z食節約行動方案》圍繞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環節存在的損失浪費問題,重點提出了針對性舉措。如糧食加工環節,引導消費者逐步走出過度追求“精米白面”的飲食誤區,提高糧油出品率;發展全谷物產業,啟動“國家全谷物行動計劃”。餐飲消費環節,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小份菜”“小份飯”等服務。

打包不收費,“光盤”有獎勵

除了為顧客“量身定制”提供小份菜品,北京市不少餐館還在點餐環節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據川成元麻辣香鍋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各家門店都會倡導顧客適量點餐?!盎疽粋€人3 份菜,兩個人6 到8 份菜,三個人10 份出頭就夠?!鄙鲜鲐撠熑苏f,顧客點餐時每家門店服務員都會按照這個標準主動提醒,遇到點得太多的還會建議適量減少,從而避免浪費。在宴請和聚會比較多的節假日期間,消費者外出就餐時點上滿滿一大桌菜的情形更加常見。為了鼓勵消費者“光盤”,一些餐館還會通過給“光盤”的消費者發紅包、獎勵優惠菜品等措施來鼓勵節約。近期,眉州東坡酒樓也將為顧客贈送“光盤”獎勵?!爸灰櫩驮诘陜扔貌筒皇2?,店里就會贈送6 元小飯票,下次用餐可以無限制使用?!比绻龅近c得太多實在吃不了,各家餐館也都會主動提醒消費者進行打包。全聚德相關負責人介紹,店里對打包外帶和外賣會收取一次性餐盒費,但店內用餐的剩菜打包則不收取額外費用,以此來鼓勵消費者避免餐桌浪費。

【素材解讀】

節儉是美德。古往今來,節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留下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歷史警思。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費是驚人的,其背后存在重虛榮、講攀比的“面子文化”,也有著忽視環境和資源的不當認識,盲目跟風的從眾心理,等等。其實,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雖然餐桌只是一方小天地,但餐桌的風氣能夠直接折射出社會的風氣,好的餐桌之風也能夠成為美德與文明的推進器。節約糧食,是一種倡導,一種宣示,一種約束,更是一種高尚的生活,只有不再受“眼大口小”的生活習慣影響,不再讓“只要體面”的觀念意識作祟,新的生活觀、消費觀才能蔚然成風,利國、利民、利己的美德善舉才能得到踐行。

“校長吃學生剩飯”引爭議

2021年9月,一則“校長吃學生剩飯”的視頻新聞引發熱議。視頻中,永州郡祁學校高中部校長王永新就站在垃圾桶旁,只要見到有學生端著大量剩菜準備倒入垃圾桶,他便會用筷子將其剩菜吃完。據悉,王永新是2021年7月份到永州郡祁學校任高中部校長。9月開學,他便在“開學第一課”上強調了光盤行動,并在吃飯時間,主動到學校食堂回收剩飯剩菜的垃圾桶旁站著,一天三頓吃學生們剩下的食物。他說:“我以身作則吃剩飯,讓孩子們覺得浪費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這個行動不光孩子們驚訝,老師們也挺驚訝的,有的孩子看到我在吃,也立馬把自己的剩飯吃完了?,F在孩子們也會主動和食堂工作人員提及自己能吃多少,減少了浪費的現象,我覺得特別好?!庇芯W友質疑這是作秀,王永新表示不存在擺拍,“我一天三頓都在食堂吃孩子們的飯,這個學期開始,每天如此,又不是只有視頻里那一次”。

無獨有偶,2020年,江西婺源一位小學副校長當著學生的面,把孩子們吃剩的早餐全部吃光。此舉同樣引起質疑,一些人認為吃學生的剩飯不衛生。對此,這位副校長這樣回答: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一樣,沒覺得有什么忌諱的。

【素材解讀】

1.踐行“身教勝于言教”。眾所周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誠如湖南永州郡祁學校王永新校長所言,他之所以選擇當眾吃學生剩飯,就是以身作則,讓孩子們覺得浪費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彼莱隽私逃吒呱械乃枷刖辰?。湖南永州郡祁學校王永新校長選擇當眾吃學生剩飯,從某種意義上說,無疑就是在用心做教育。

2.聯系實際,提倡節約。教育是一門科學,因此,對于教育方式的選擇也應該講求科學性。即使王校長長期堅持一日三餐這樣吃,也證明不了此舉值得倡導。校領導當眾吃學生剩飯不是常態之舉,無法形成長效機制,更無法復制推廣。浪費糧食,可能并不是學生不懂節約糧食的道理,有可能是食堂的飯菜做得不好或分量太多?!靶iL吃學生剩飯”涉嫌“道德綁架”和“情感綁架”。校長當眾吃光學生剩飯,實際上是通過一種過激的“自辱式”行為,來觸動、刺痛學生的心靈,使其產生深深的內疚感。這種教育方式,貌似自責自罰,實則精神施壓。如果學生已經吃飽了,或者飯菜不合口味,校長用“以身作則”的方式逼迫學生吃完盤中餐,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害無益??梢?,提倡節約,也要聯系實際,“對癥下藥”。

作文示例

強而不忘儉

楊 茜

當李綱“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的愿望隨著歷史浪潮奔涌而去,新時代的人們在淘下的沙土上書寫了新的篇章,吃飽飯早已不是問題,中國已邁進了全面小康的新社會,變得富足而強盛。然而,鋪張浪費也隨之興起。

與歷史上缺吃少穿的貧困相比,新時代的衣食豐足、國家強大,讓人欣喜。但我們也要正視問題:鋪張浪費嚴重。立足材料,提出問題。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在經歷漫長的拮據生活后,國家的強盛滿足了國民的衣食等需求,我們終于從節儉的生活中脫離出來。在吃穿用度上從不虧待自己,把國家日漸強盛當作揮霍的資本。但我們真的有這樣的資本嗎?

進一步追問。我們真的有揮霍浪費的資本嗎?引人深思。

余秀華曾說:“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币馑际墙洑v過日落才能看得到月亮,抵擋得住困難才能達到彼岸。誠哉斯言!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無數次低谷中徘徊掙扎后換來的。節儉,是對國家多年來的努力的尊重,是每一個普通公民都能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那些迷失在奢侈浪費中的人,只見眼前的繁榮,卻忽視了這繁榮背后無數人的汗水,我們怎能用鋪張浪費去踐踏前人的努力與付出?

當然不能奢侈浪費,并分析了第一個原因,今天的繁榮背后有無數先輩的努力,理應珍惜!

除了國家先前的努力,如今的形勢也并非足以支撐我們揮霍浪費。

過渡段,承上啟下,引出下文不能鋪張浪費的第二個理由,有層次。

一直以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農業仍然靠天吃飯。在我們浪費的同時,千萬個農民正在為地里的莊稼忙前忙后;在我們揮霍的同時,農業生產領域的專家正苦思冥想如何提高糧食產量。即使不計前人的努力,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在為我們的幸福生活默默奉獻著。

當下我國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我們奢侈揮霍!

因此,國家強盛,人民幸福,來之不易。在國家強盛之時,我們更不能也不該忘記節儉。反對浪費,提倡節儉,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付出努力。

順勢提出觀點:在國家強盛之時,我們更不能也不該忘記節儉。論證有力!

國家在強盛之時,應更加注重節儉相關的教育,宣傳節儉文化,使節儉之風在社會盛行。對于校園中的浪費現象,學校應加以管理,老師應加以引導,我們學生則應規范自己的行為。除此以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曾有這樣一則報道,父親帶著孩子到自助餐廳吃飯,事先提醒孩子要將自己拿的食物全部吃掉,孩子卻偷偷將吃不完的食物扔掉,這一舉動被父親盡收眼底。父親將孩子扔掉的食物重新拾起吃掉。他告訴孩子,在很多地方還有孩子吃不飽飯……我們應加強家庭教育,父母們應像那位父親一樣以身作則!

強盛卻不忘節儉,如何去做,聯系我們自己,學校、家庭都應該擔當起責任,群策群力,一起努力。有解決問題的措施。

國家一天天變強,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強而不忘儉,是個人修養的必修課,更是對國家最好的回報和貢獻。

再次點題,強而不忘儉,每一個“小我”都要行動起來,有號召力!

點 評

注重說理,結構縝密,是文章最大的特色。本文以宋代李綱《病?!返脑娋錇橐?,表現當下物質生活富足、國家強盛的喜人景象,但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鋪張浪費。然后以反思的口吻反問:我們真的有揮霍的資本嗎?顯然沒有。在分析說理時,層層遞進。首先指出國家繁榮的背后是先輩多年來的努力,來之不易。此外,當下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揮霍浪費。緊接著提出“在國家強盛之時,我們更不能也不該忘記節儉”這一觀點,顯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然后,聯系我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在餐飲浪費上,加強學校管理和家庭教育。最后,再次點出“強而不忘儉,是個人修養的必修課,更是對國家最好的回報和貢獻”,回扣標題,發人深省。

猜你喜歡
節糧減損浪費
不浪費
合作社成了『糧保姆』每公頃地減損500斤
節糧減損,講好中國“糧”言
科學減損就等于綠色增產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糧食保管過程中的損耗因素與減損對策研究
一家“智慧”養雞場De節糧賬
#西安將日常節糧納入學生素質評價#
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學校做好節糧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