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端詩義的萬花筒
——《錦瑟》多義性及藝術性探源

2021-02-11 09:00張月
新世紀智能(語文備考) 2021年12期
關鍵詞:錦瑟虛詞李商隱

張月

前人對《錦瑟》主旨的解釋,總結為如下幾說。

1.悼亡說。追懷死去的妻子王氏,按義山《房中曲》:“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p>

2.自傷說。何焯批“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

3.戀情說?!板\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

4.寄托說。把此詩看成政治詩。

5.詩集總序論詩說。何焯《義門讀書記》:“亡友程湘衡謂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次聯言作詩之旨趣,中聯又自明其匠巧也?!卞X鍾書先生也贊同此說,并創辟地加以新解。

6.音理說。有人認為琴有適、怨、清、和四種聲調,詩的中間四句各詠一調,所以,這是一首描寫音樂的詠物詩。

前五種解釋,都有“情”可原,可能性成立。對于“適、怨、清、和”這一樂理說,本人是不贊同的,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人已道出“情”字,可見是有所指的,并不是純粹的音理學詠物詩,故第六種解釋不合理。

這首詩其實可作《無題》,就如李商隱其他無題詩一樣,“意志迷離,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應當歸入無題系列。不妨猜測,起名《錦瑟》或許是和《詩經》中詩歌取名原理相同:取首句首兩字為題;玉谿生認為既然以錦瑟起興,就以錦瑟為題,省時省力。因此,《錦瑟》從題材可歸入李商隱的無題詩或類無題詩。

《錦瑟》主旨的唯一性只有作者知曉,更有可能詩人自己也是在多種綜合情感催發下寫出此詩;作為后來者的我們,不必強求確定一種。然而,我們可不強求考據,卻不可不從語文角度探究造成《錦瑟》多義性的緣由,即從文本出發,思考哪些文本因素導致了《錦瑟》的多種解釋,究竟李商隱如何創造出《錦瑟》獨特的藝術魅力。

《錦瑟》獨特朦朧的藝術魅力可以從下面四個角度一窺究竟:

一、不常見的連續的“典故意象”

本詩有李商隱的一貫風格,即善用典故。宋代西昆派楊億等人,在向李商隱學習時,也意識到典故在李商隱詩歌中的重要性和標志性,卻得其形不得其神。本詩連續用了四個典故,分別是:莊周夢蝶;西蜀望帝,死后化為杜鵑于暮春時節啼鳴滴血;南海鮫人對月泣珠;藍田日暖,良玉生煙。

這四個典故在同時代詩歌中并不常見,使用頻率不高,而這不常見就造成了不確意。另一方面,即便讀者知曉一兩個典故,卻也不會明白它們所有的確定含義,因為這四個典故自身的隱喻就不確定,四個典故都是多解的,所以往往讀者在閱讀時應用的只是自己知識范圍內的理解,想象到的畫面也各不相同。

典故有實用和虛用之分:實用是像散文一樣窮追深究典故的實際含義;虛用是根據抒情詩的特點從意境上領會典故在表情造境上的效果。這首詩中,我們可以認為是典故虛用。對大多數讀者而言,并不是先弄懂了這四個典故才喜愛這首詩,恰恰相反,是并不懂或不全懂它們的含義,就從字面上直接進入詩的意境而陶醉其中的。

向來詩詞多有意象,然而《錦瑟》按通常的標準來講,或許只有錦瑟這一個意象,但是讀者在品味詩句時卻能聯想到多重連續的畫面。何也?本人認為這得歸功于頷聯、頸聯中的四個典故,這里我們不妨稱為“典故意象”,即典故也起到了類似于意象的作用。

典故意象比單純的事物意象更具畫面感。眾所周知,意象是與人的想象聯系在一起的,而這四個典故意象的連續使用造成意境場面的轉換,產生了疊映式意象,跳躍性強,使詩的意境豐富且具有動態性,撲朔迷離,使人應接不暇。藍華增在《意境論》中描繪這四個典故:“‘莊生曉夢迷蝴蝶’,是喜,是夏晨;‘望帝春心托杜鵑’,是怨,是春夜;‘滄海月明珠有淚’,是悲,是月夜;‘藍田日暖玉生煙’,是歡樂,是秋日?!彼膫€連續跳躍的畫面,在不同的讀者看來有不同的想象,同時也正是這四個典故的疊加,為多種情感的解釋提供了可能性和培養基,給予的基數大,況且基數內容又是朦朧不定的,自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此處可見義山的高明之處。

二、背景結構的架空

王蒙在《通境與通情——也談李商隱的〈無題〉七律》中指出,無題詩的秘密在于它沒有提供什么,《錦瑟》屬于準無題詩,那么我們不妨也拿王蒙的方法來研究一下《錦瑟》。全詩讀完,很顯然,它沒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景信息,完全沒有時空的定位。讀者沒法確立一個坐標軸,只能架空地想象。在結構上,上下文之間沒有邏輯關系,詩歌主體只是并列的典故,如同修辭的博喻一樣,在這其中理不出絲毫的邏輯結構。王蒙說新聞學中的幾個W——什么(What),誰(Who),對誰(Whom),何時(When),何地(Where),為何(Why),如何(How)——你在李商隱的無題詩系列中是找不到的。在《錦瑟》中同樣如此?!?W 沒寫清,但讀者可以用自己最熟悉最痛感的W 去補充”,所以眾說紛紜也由此產生。

三、獨特旖旎的語詞

《錦瑟》讀來曲折頓挫,唱嘆有神,一旦記住,便讓人無法忘懷,常??M繞心中。語感上的美妙來自李商隱獨特綺麗的詞語,同樣視覺上和想象中的美妙也來自詞語的“陽春白雪”。我們不妨來看看這首詩中華美的實詞:錦瑟、無端、華年、曉夢、蝴蝶、春心、杜鵑、滄海、月明、珠、淚、藍田、日暖、玉、煙。所有這些詞語,包括典故中的用詞都抒情美好,深蘊情思,靈光四射,讓人產生豐富聯想,形成朦朧的幻境。旖旎的語言外衣,營造了纏綿悱惻的氣氛,使詩的意境瑰麗奇特,情意繾綣,富于暗示性和誘惑力,意味無窮而耐人咀嚼。

提到李商隱詩歌語言的形式美,除了實詞外,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是李商隱詩歌中的虛詞。虛詞,是指名詞和形容詞之外,本身并不具有獨立意義而必須依附其他詞才能有其意味的詞。虛詞的作用不可小看,清代劉大櫆說:“至孔子時,虛字皆備,作者神態畢出?!笨梢娞撛~對于表情達意是關鍵的,它更多地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心態。本詩的虛詞集中體現在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尤其是“可”“只”兩字。

尾聯的意思可以說是“此情豈待成追憶,即使是當時也惘然啊”。然而不用“豈”,用“可”;不用“即”,用“只”。從情感表達上,“可”“只”情感強烈程度不及“豈”“即”,但更多了一分無奈和悵惘,一味淡淡的愁緒;從內容表達看,“可”“只”表意明確程度不如“豈”“即”,但更多了一層朦朧多義的想象空間,更多了一些韻味??梢哉f尾聯的虛詞真叫一個好,一個“可”字,一個“只”字,表達出感情的穿透延伸,讓全詩的情感內涵于山回路轉中更上一層樓。

四、“以駢文入詩”

李商隱的文與詩有密切關系。清代何焯說“吾獨謂義山是以文為詩者”(《義門讀書記》),錢鍾書說“樊南文與玉谿詩消息相通”(周振甫《李商隱選集·前言》)。四六文整齊華美,講究對仗、聲韻、辭藻、用典,與詩歌特別是近體詩有不少相似之處?!独钌屉[的心靈世界》中指出,“以駢文手法入詩乃是玉谿生詩的一大特色”,宋人王铚說:“具體到李商隱,卻似乎應反言之:其所作詩歌,尤其是五七言律絕,皆為其四六之苗裔,或深受其影響者?!蔽覀儊矸治鲆幌隆跺\瑟》。

1.用韻:弦、年、鵑、煙、然,押韻(元韻)。

2.平仄:此詩沒有失黏、失對和其他不合律的地方。

3.對仗:頷聯、頸聯都對得較工。

4.句式:全詩每句都是三字尾,斷句為四三結構。

工整的七律作品很多,但要做到恰當和諧,精警有味,平仄協調,詞性相對,而又不顯拼湊雕刻的痕跡,絕非輕易可就。李商隱是唐代詩壇大家,同時又是唐代成就最高的駢體文作者?!耙择壩娜朐姟?,寫出毫無差錯卻又渾然天成的七律,確實是李商隱詩歌獨特的審美感受和特殊感染力的重要成就因素。

猜你喜歡
錦瑟虛詞李商隱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把握“虛詞于構句達意之作用”
嘲桃
石榴
錦瑟別彈
錦瑟別彈
錦瑟別彈
錄唐?李商隱《無題》詩(草書)
錦瑟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試論對外漢語虛詞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