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屋傳真情 溫暖筑大愛 上海市總工會愛心媽咪小屋推進工作紀實

2021-02-21 05:42劉文奇陳燕李銘
自我保健 2021年12期
關鍵詞:媽咪女職工母嬰

本刊記者·劉文奇、陳燕、李銘

2021年11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15個部門印發了《母乳喂養促進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用人單位切實保護好哺乳期女職工的權益,促進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設立哺乳室,加強對母乳喂養知識的普及。為此《自我保健》雜志在本期策劃編輯了“母乳喂養通識課”的專題文章。

據了解,上海市總工會在全國工會系統中最早起步建設“愛心媽咪小屋”。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女職工委員會主任桂曉燕,了解上海市總工會多年來在幫助女職工平衡工作家庭、推進用人單位構建母乳喂養支持環境等方面的舉措。

小屋的建設發展彰顯了工會與社會的大愛

“幸福小屋,‘喂’愛加油”上海工會愛心媽咪小屋主題活動合影留念

本刊記者:2011年凱迪克大廈在上海市總工會指導下率先“試水”,在辦公樓宇中建立愛心媽咪小屋。十年來,該項目讓數以萬計的女職工和她們的家庭感受到溫暖,成為上海市總工會的工作品牌之一,請問上海市總工會為什么要推動愛心媽咪小屋的建設?

桂曉燕:母乳喂養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因為工作或者生活需要,還在哺乳期內上班的媽媽當起了“背奶族”。但是工作單位沒有適宜的擠奶場所以及擠出的奶無法保管等問題成為了很多媽媽的煩心事。處于備孕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職場女性亟須一個私密、干凈、舒適、安全的專屬空間,幫助她們度過特殊生理階段。我們認識到,建設供孕期女職工休息、哺乳期女職工喂奶或擠奶的愛心媽咪小屋既是對法律法規的落實,也是對女職工迫切需求的回應。由此,上海市總工會愛心媽咪小屋實事項目應運而生。

我們在愛心媽咪小屋建設之初就制定了《上海工會“愛心媽咪小屋”星級評定辦法》,并隨著小屋數量增加、影響面擴大,出臺了《上海工會“愛心媽咪小屋”設置及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小屋應當設立在方便女職工使用的區域,且充分考慮私密、衛生需求,提出了基層工會負責建設和日常運維,區局(產業)工會加強服務指導、動態管理,上海市總工會監督抽查的分級負責要求,提高五星級小屋準入門檻,并鼓勵符合條件的五星級小屋管理團隊申報“上海市工人先鋒號”。

從2011年第一家愛心媽咪小屋掛牌,到2013年被列入上海市總工會實事項目,目前上海已有5422家愛心媽咪小屋在本市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商務樓宇落地生根,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小屋發源地凱迪克大廈愛心媽咪小屋,從最初的一個3平方米的角落,到如今2個樓層有小屋,電冰箱、消毒柜、空氣凈化器、沙發、電視機等一應俱全,這正是上千個小屋從有到優提升的縮影。小屋從單一的“背奶”功能到著眼于女職工的個性化需求,將孕期營養保健、嬰幼兒撫育、親子教育等融入小屋功能,服務觸角不斷延伸。1500多家四星級以上小屋讓女職工感受到強烈的幸福感。部分小屋不僅服務本單位、園區的女職工,還可以服務其他有需求的女職工,在“隨身辦”“申工社”微信公眾號地圖上可以快捷地搜索到152家面向社會開放的小屋,有需要的媽媽可以前往使用,這更彰顯了工會“娘家人”的大愛,體現出社會的文明進步。

推動健康管理大力開展母乳喂養科學教育

本刊記者:很多職場媽媽講到在愛心媽咪小屋學到了科學養育的知識,幫助她們堅持母乳喂養。請問一下,上海市總工會是如何利用小屋傳播科學知識,大力開展母乳喂養科學教育的,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使小屋正常運作?

圖片提供:上海市總工會愛心媽咪小屋辦公室

桂曉燕:在愛心媽咪小屋這一平臺上大力開展“母乳喂養”的科普教育是愛心媽咪小屋建設的軟件工程。上海市總工會結合每年5月20日的“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和8月1日至7日的“世界母乳喂養周”,在全市組織愛心媽咪小屋“母乳喂養”的科普活動。今年的6~8月期間,我們通過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上海市醫學會主辦的《自我保健》雜志,攜手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等醫院,舉辦了母嬰健康科普系列直播講座。該系列講座每次都吸引了萬余人次觀看,在女職工中反響良好。同時,線下的活動也是精彩紛呈,如在用人單位開設“嬰幼兒腸道及輔食添加喂養”“小兒推拿”和“女性保健知識”系列講座,在街道社區舉辦“母乳喂養健康一代”的主題宣傳活動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后,女職工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此各級工會和工會女職工組織更加重視管理,要求把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明確要求小屋有專人負責,定時清潔消毒,倡導預約使用、錯峰使用,并做好使用登記工作,切實做到制度上墻、管理有依據、清潔有記錄、使用可追溯,確保小屋安全有序地為媽媽和寶寶們的身心健康提供支持和服務。我們還積極爭取全國總工會的支持,為全市120家五星級愛心媽咪小屋配送了防疫相關的書籍。

建設萬家小屋服務百萬女職工

圖片提供:上海市總工會愛心媽咪小屋辦公室

本刊記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明確“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上海市人口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婦女兒童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都明確了“用人單位配置母嬰設施”的規定,對此,上海市總工會將如何積極配合落實“三孩”政策和母嬰設施配置工作?

桂曉燕:從促進工作場所性別平等的角度出發,加強愛心媽咪小屋建設是工會促進職場平等、參與社會治理必須有的擔當作為?!叭⒄摺钡牡絹韺ξ覀兩虾J锌偣毠そM織如何保障好、發展好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維護好女職工就業平等和職場發展平等提出了新課題。同時,孕期、哺乳期仍在職場奮斗的媽媽們對愛心媽咪小屋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大。為此,今年年初,上海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工作聯席會議上提出了用2~3年時間建設10000家“上海工會愛心媽咪小屋”的工作目標,這既是順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也是回應職場女性的需求。

今年6月初,上海市總工會組織召開愛心媽咪小屋工作推進會,發布《上海工會“愛心媽咪小屋”設置及管理辦法》修訂版,提出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同步推進“星級型”和“共享型”小屋建設。(“星級型”小屋為具備基本采光和通風條件,且配備專門設施的獨立專業空間。)鼓勵暫無條件獨立建屋的單位,可以錯時共享現有的職工服務陣地,如職工健康服務點、醫務室、職工之家、黨團服務站等或其他合適場所,妥善解決女職工在哺乳和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當然,一旦條件許可,還是希望這些單位能夠加快建設“星級型”小屋。會議要求各級工會和工會女職工組織運用好小屋這個有形陣地,利用“互聯網+”廣闊平臺,及時關注女職工的需求變化并積極回應其利益訴求;也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愛心企業能參與進來,共同幫助支持,不斷創新豐富小屋服務的方式和資源,組織開展更多女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讓愛心媽咪小屋成為一顆播撒母嬰健康理念的種子,讓工會對職工的關愛從細微處生根發芽,不斷增強女職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后 記

“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母嬰室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溫度,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在母嬰健康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監測統計,2020年,上海市有12.76萬人口出生,在上海市戶籍人口中,25歲至34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有82.84萬人。

《自我保健》雜志作為“愛心媽咪小屋”的新媒體運營方,深感責任之重。為2022年進一步做好“愛心媽咪小屋”母嬰知識科普工作,《自我保健》將以母乳喂養為抓手,并將“三孩”政策的科普要求覆蓋備孕期、孕產期、哺乳期和產后康復全階段;借助醫院“開放日”活動,將上海市級醫院與附近企業的愛心媽咪小屋串聯起來,以“菜單”的方式為小屋提供“云上婦幼”、導醫服務、母乳喂養咨詢等服務。

母乳的儲存&溫熱

注意母乳不保存在37℃以上的條件下。在保鮮時間內喂哺自己的嬰兒是安全的,不需要進行消毒。

喂奶前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母乳先置于冰箱冷藏室待其解凍,使用前可在溫水中加溫(也可以使用溫奶器快速加熱,不會破壞母乳營養成分),不要使用微波爐或煮沸加熱。每次按照喂養量取出母乳,不要反復加熱,如加熱后沒有吃完則丟棄。

母乳喂養的有效方法

早接觸出生后60分鐘內母嬰皮膚接觸

母嬰皮膚接觸應在出生后60分鐘以內開始,接觸時間最好達30分鐘,這樣有助于母乳喂養及母嬰感情結合。

自然分娩:將新生兒身上的羊水擦干凈,用干凈的毛巾蓋上,趴在母親胸口。

剖宮產:1 在手術室,母親親親或撫摸新生兒。

2 回病房后,解開新生兒衣服的前襟,與母親胸貼胸進行部分皮膚接觸。

早吸吮、早開奶出生后60分鐘內讓新生兒吸吮母親的乳房

刺激乳汁早分泌;

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

幫助子宮收縮,減少母親產后出血;

讓嬰兒得到第一次免疫劑,少生??;

增加腸蠕動,利于胎便排出,減輕新生兒黃疸;

增加母子感情。

猜你喜歡
媽咪女職工母嬰
東方幸福 國際母嬰月子會所 高端顧客的專享服務平臺
喜憂參半的母嬰產品“海淘熱”
女職工流產能享受產假嗎?
論女職工如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建功立業
母嬰網
媽咪月歷
媽咪月歷
媽咪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