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法律思想及法律觀的奠基人

2021-03-03 07:50馬付才
民主與法制 2021年47期
關鍵詞:憲法學李大釗憲法

本社記者 馬付才

2021年,一部名為《覺醒年代》的黨史題材電視劇一路領跑電視劇收視率榜單后,吸粉無數,被眾多影評媒體譽之為“破圈現象”。這部劇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

在這部電視劇中,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多次在街邊演講,號召民眾參與到民族解放和救亡圖存中,他振臂一呼的演講激情澎湃,極具感染力,觀眾很難不被李大釗的個人魅力所折服。

我們都知道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李大釗同時還是中國共產黨法律思想及法律觀的奠基人,他也是一位法學家,在出版的《李大釗法學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民國初期的中國民主憲制建設等諸多重大問題。

留學生涯樹立起民主法治的信念

1906年,清政府百業俱失,盜賊充斥,政治腐敗,百姓無所衣食。在這種背景下,立憲派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無奈,清政府在這一年頒布了《宣示預備立憲先行厘定官制》,但真正進行立憲改制卻遙遙無期。

雖然,清政府立憲改制目的是為保全自身,但《宣示預備立憲先行厘定官制》卻預示著清政府立憲改革運動的開始。這一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立憲“新政”,創建了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07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第一屆開始招生,18歲的李大釗考入了這所新創辦的學校。

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是以留日學子為核心創辦的中國第一批官辦法律學堂之一,在學制、課程設置、任教師資等方面處處效仿西制,因此師生們在新思潮的影響下,積極研究和宣傳西方進步思想,思想活躍,屢起學潮。為此,1909年12月,清政府直隸提學使司以“北洋法政學堂屢起風潮,決定解散”。但是,這一決定因各方輿論反對而未能實行。

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時期,李大釗開始廣泛閱讀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書籍,受到了反對封建主義、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影響,從而樹立起民主主義的信念。1912年,李大釗擔任了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的編輯部長,負責編輯學會刊物《言治》。在此期間,李大釗開始寫下了《隱憂篇》《大哀篇》等文章,揭露了在所謂共和體制下民權的喪失,人民的苦難。他清醒地看到,表面上雖然舊中國從形式上由封建君主制國家轉變為立憲制國家,但中國距離真正實現民主強大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1913年,李大釗感到自己的才學還不足以實現理想,于是東渡日本,進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在早稻田大學,李大釗第一年必修的課程有國家學原理、帝國憲政、應用類經濟學、經濟學原理、民法論、刑法論等與政治、經濟關系緊密的課程,這些為李大釗以后著書立說、呼吁立憲、建立民主法治國家儲備了思想和理論基礎。也正是在早稻田大學學習期間,李大釗開始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想相關內容,并開始撰寫各種文稿,強調“民主”的思想,并且思索該以何種形式建設國家。

>>李大釗 資料圖

>>李大釗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上)》 資料圖

1914年5月1日,袁世凱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采用極端集權主義,否定了南京臨時政府時期《臨時約法》的民主精神。1914年11月,李大釗于日本發表了文章《政治對抗力之養成》。文章中,李大釗稱袁世凱政府為“絕盛勢力”“而盲心從同”。在這段時期,李大釗同樣表達了對國民黨的不滿,認為國民黨過于重視政治競爭,使中國興起了以暴力干預政治的風潮,這才導致了袁世凱政府暴政專權。

1916年1月的“討袁運動”是李大釗在日本除反對日本“二十一條”規定外,參加的最激進的活動。因為徹底破滅了對袁世凱政府的幻想,1916年年底,李大釗決定棄學回國加入“討袁運動”。當時,乘坐輪船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李大釗想起國家政局動蕩不定,前程未卜,一時思緒萬千,悲從心中來,揮筆寫下了:浩淼水東流,客心空太息。神州悲板蕩,喪亂安所極。八表正同昏,一夫終竊國。黯黯五彩旗,自茲少顏色。

傳播馬克思主義撒下革命火種

1917年,俄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十月革命的勝利像一縷新世紀的曙光,照亮了暗夜中國的前程。李大釗從俄國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此時,陳獨秀在上海創刊的《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后,在1917年年初,將編輯部由上海遷到北京,李大釗進入了《新青年》編輯部工作。

《新青年》辦刊的宗旨是宣傳民主與科學,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缎虑嗄辍氛J為要救中國,首先要進行思想革命,救亡圖存的希望在青年,而青年的希望在先進的思想。心中燃燒著革命烈火的李大釗,為此寫下了名為《青春》的文章發表在《新青年》上?!肚啻骸芬晃膶懙溃何嵩肝嵊H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伴隨著銷量飆升,《新青年》在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反對封建倫理道德、呼喚人性的覺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李大釗連續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滿懷信心地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新青年》編輯部工作期間,李大釗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使他逐漸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也讓他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逐漸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進而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為了更系統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1920年3月,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邀請,已經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的李大釗等人,發起成立了“以研究關于馬克思派的著述為目的”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并設立了存放馬克思主義書籍的圖書室“亢慕義齋”。而“亢慕義”是德文譯音,意為共產主義。

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在北京,李大釗等革命家也開始商議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因此,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僅僅兩個月后的1920年10月,李大釗就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

1921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學日刊》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發起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啟事》。然后,這個研究會開始了第一次公開講演會,主講人就是李大釗,發起人也是李大釗。最早的成員共有19人,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名字,比如李大釗、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

這則消息公開宣布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存在,成立這個研究會的目的,就是要喚醒更多的年輕人。研究會成員通過搜集、整理、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進行廣泛的學習研究、舉辦公開講演會等活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深入傳播。當時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非常支持這個研究會,他專門辟出北大西齋宿舍的兩間房給研究會使用。到了1922年2月,研究會會員已經由最初的19人增加到63人,北京的各大專院校都成立了這樣的組織,很多青年的心中就此開始種下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火種。

用憲法思想倡導建設法治社會

李大釗認識到,中國要實現民主政治,首先要盡快制定一部充分反映國民公意的憲法。因此,李大釗根據西方資產階級的法理,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自己以憲治國論的法治理論。

>>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本科直隸同學合影 資料圖

>>李大釗被捕后撰寫的《獄中自述》 資料圖

因此,在新文化運動之初的1916年初,李大釗創辦了法律刊物《憲法公言》,他在《憲法公言》第二期上發表的《制定憲法之注意》開篇寫道:天佑中國,梟強自隕,議壇諸公,得以卷土重來,制定憲法,此實國民之幸運,亦吾國之轉機也。

無規矩不成方圓。李大釗認為,制定憲法,立下規矩,憲法的存在就是用來規范國民的行為,從而使這個社會變得井井有條,乃是國民的幸運、國家的轉機。因此,李大釗不但直接創辦和參與憲法學學術刊物的編輯與出版工作,以推動憲法學的學術研究與宣傳,還在《言治》《憲法公言》與《甲寅》等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憲法學理論和政論文章,主要有《國慶紀念》《省制與憲法》《憲法與思想自由》《孔子與憲法》《學會與政黨》《議會與言論》《政論家與政治家》《立憲國民之修養》《受賄案與立憲政治》等一系列文章,為憲法鼓與呼。

這些文章大都是結合當時中國的立憲活動和政治實踐,有感而發,有感而議,所以,其文理和觀點,不僅與法理相符,還別具一番清醒與透徹。李大釗不僅注重憲法學的基本原理與價值,還特別注意憲法生成的社會基礎與具體的立憲制度,如他對憲法價值、憲法精神、憲法形式、憲法功能、制憲中央與地方關系、立憲政體與孔子入憲等問題的看法,都直指問題的實質與要害。

不但自己著書從制度上思考一個封建專制國家,要進入民主法治國家,應該如何把一切政治勢力納入到憲法范圍以內,而且,李大釗還翻譯了許多公法理論方面的譯著,有的是直接關于憲法學學術專論的,有的則是其中涉及憲法學理論方面的。其中直接關于憲法學研究的有《精琦氏憲法論》,間接關于憲法學內容的則有今井嘉幸的《中國國際法論》和中島端的《支那之分割命運》等。

通過著書立說和翻譯國外先進的法治思想,李大釗對一些憲法學基本原理進行了較為深刻的闡發與論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憲法學基本理論的研究與宣傳。

為喚醒整個民族英勇就義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按規定,北京支部改稱為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之后,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又改為中共北方區委,李大釗任書記。

中共北方區委成立后,李大釗將工作重點放在了領導工人運動上,因此北方各地發展的第一批黨員和黨組織也以工人和工人黨組織為主。1921年10月,經鄧中夏等人介紹,史文彬、王俊、楊寶昆、康景星等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成立了共產黨小組。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以工人為骨干的黨小組。

之后,張太雷受李大釗委派到天津創立黨團組織。1921年12月,天津共產黨小組成立,張太雷任書記;李大釗派羅章龍等到唐山開展工人運動,1922年4月,中共唐山地方委員會(京奉鐵路唐山制造廠支部)成立;1923年3月,在李大釗領導下,弓仲韜建立了中共安平縣臺城特別支部,這是全國建立的最早的農村黨支部;1923年3月,李大釗還派共產黨員陳為人、李震瀛到哈爾濱、奉天、大連等地開展建黨工作。1923年10月,黨團合一的中共哈爾濱組(又稱中共哈爾濱獨立組)成立,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建立的最早的黨組織;1925年年初,馮玉祥國民軍進駐張家口后,革命形勢有所好轉,李大釗決定在綏遠、熱河、包頭等地建立中共工作委員會,由吉雅泰任中共綏遠工委書記。張良翰(后為多松年)任中共察哈爾工委書記,陳印潭(后為杜真生)任中共熱河工委書記;1926年,李大釗又派李裕智建立中共包頭工委,從此,內蒙古地區的革命斗爭有了黨的領導;1927年年初,李大釗提議建立陜甘區委,領導陜北和甘肅黨組織工作。1927年4月,又建立了中共蘭州特支。至此,甘肅的黨員發展到了40多人。

6年多時間,李大釗通過北京黨組織派遣大批共產黨員到北方各地建立中共黨組織,在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山東、河南等北方廣大地區及西北軍中建立了23個地委和100多個獨立支部,黨員發展到3000多人。

李大釗通過這些黨組織,領導群眾進行了很多愛國斗爭,于是他又成為軍閥當局的眼中釘、肉中刺。

1926年,李大釗領導學生、群眾參加游行,要求北洋政府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北洋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慘案,則讓組織者李大釗等人直接上了反動軍閥的黑名單。為了抓捕李大釗,反動軍警化裝成車夫、小商販,天天在李大釗家附近盯梢,就這樣,北京城內白色恐怖越發嚴峻。

1927年4月6日清晨,根據叛徒告密,北平偵緝處處長吳郁文率軍警強行逮捕了李大釗和幾十名革命志士,以及李大釗的妻子趙紉蘭和兩個女兒。

李大釗被捕后,敵人為了逼迫其招供,使用了多種酷刑。盡管這樣,李大釗仍不屈服,看硬的不行,敵人就來軟的。張作霖的參謀長楊宇霆親自出馬,來到獄中勸降:“李先生,只要你肯為張大帥效勞,保你官職在我之上?!崩畲筢搶Υ藰O為不屑,嚴詞拒絕道:“我就算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氣節?!?/p>

1927年4月28日,張作霖下令秘密殺害李大釗。李大釗聞訊后,坦然自若,從容地走上絞刑架英勇就義,年僅39歲。

現在,在李大釗出生地河北省樂亭縣,于1997年8月建成了李大釗紀念館,已經成為全國首批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而在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這個李大釗與妻子兒女生活在一起最快樂、最開心的地方——李大釗的故居也已經成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李大釗紀念館館長李敏告訴記者,李大釗紀念館自2008年免費開放以來,接待游客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間,到李大釗紀念館參加紅色研學旅游熱度持續攀升,大家在這里接受紅色教育,深切緬懷李大釗同志的豐功偉績,表達對革命先驅的無比敬仰、對偉大祖國的美好祝愿??梢哉f,李大釗紀念館已經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尋找“初心”力量的地方。樂亭縣是李大釗的故鄉,是他一生奮斗的起點,更是樂亭縣的驕傲。

猜你喜歡
憲法學李大釗憲法
李大釗《青春》
李大釗
憲法伴我們成長
《憲法伴我們成長》
尊崇憲法 維護憲法 恪守憲法
憲法學學術活動
民法典編纂的憲法學透析
三十而立:“八二憲法”的回顧與展望
2012年其他重要憲法學學術活動
2009年其他重要憲法學學術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