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三杰”精神對高職院校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構建的思考與研究

2021-03-08 17:00曹曉旭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三杰常州紅色

曹曉旭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團委, 江蘇 常州 213164)

紅色資源寄托著共產黨人的初心,承載著共產黨人的使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殷切希望江蘇要注意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資源,并表示:“堅持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能夠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厚營養,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靈魂的力量?!盵1]“常州三杰”是指江蘇常州籍的三位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和惲代英,他們在始于南昌起義終于廣州暴動的歷史大裂變中獻出了生命、創造了不凡,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2]。他們所彰顯的革命精神是激勵常州人民投身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的行動指南,更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立德樹人的靈魂工程,在新形勢下需要不斷推陳出新,而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沉浸式教育環境則是時代召喚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沉浸式一詞首先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雙語教學中,主要由教師打造第二語言環境,使學生沉浸其中,有助于學生的學科知識、語言水平和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3]。高職院校構建融入“常州三杰”精神的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讓學生在“常州三杰”歷史情境下,通過自我的感官經驗與認知體驗,全身心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在“潤物細無聲”中引導學生主動地、有意識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提升,在實踐中親身體會“常州三杰”精神內涵,獲得最佳教育體驗。

1 “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青年學生的價值

“常州三杰”精神是對革命先烈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共有的理論素養、革命意志、情操品質和風骨氣概的提煉和升華,是其黨性、素質、品格的集中體現[4]。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實現其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具有推動青年學生成長、提升學校育人水平和深化紅色資源改革的時代價值。

1.1 有助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屢次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盵5]“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要緊,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斗?!盵6]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加強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事關重大。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學生汲取“常州三杰”精神養分,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

1.2 有助于青年學生培養愛國情懷

中華文明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彰顯了超強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正是中華兒女不變的愛國情懷,守護了民族的延續與昌盛。對青年學生而言,愛國情懷像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發其民族自信心,督促其自覺肩負國家發展的重任。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培養青年學生認同愛國主義,踐行愛國忠民。

1.3 有助于青年學生發揚奉獻精神

“常州三杰”的奉獻精神是一種真誠的、自愿的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崇高的責任意識,是“常州三杰”最寶貴的政治品格[7]。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勉勵青年學生始終保持奮發有為、與時俱進、樂于奉獻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到推進“兩聚一高”、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的宏偉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2 “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院校的價值

2.1 有助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擴充教育內容

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人們的價值取向變得日漸多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補充新鮮內容以面對當前的挑戰,而紅色資源正是不二之選。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抽象的書本內容變得有跡可循,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性與說服力;有助于教師更全面、立體地講解中國革命歷史,弘揚中國革命精神;有助于學生學習紅色故事,接受紅色教育。

2.2 有助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豐富范式選擇

“常州三杰”紅色資源是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繼承與創新的結合,是一種集物質形態與精神形態、原始形態與繼發形態、集中存在與零星存在于一體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被廣泛使用的泛在性資源[8]。但不論其形態如何,都可以通過有效轉化運用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范式,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提供實踐平臺。

2.3 有助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源于人們的素質與社會發展不一致的矛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即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則是培養青年學生良好的品行[9],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高職院校開展融入“常州三杰”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一種意識形態教育、是黨的先進性教育,其所體現的價值追求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觀在核心目標上高度契合,不但能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形式,而且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革命精神內化于學生心、外化于學生形,極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紅色資源的價值

3.1 有助于“常州三杰”紅色精神資源的開發和保護

從紅色精神資源的形態來看,紅色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吸引一部分高質量研究學者和高素質青年學生,組成專業研究隊伍,推進對“常州三杰”紅色精神資源的深度開發,煥發時代活力。從紅色物質資源的形態來看,紅色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青年學生的行為素質和道德品質,使青年學生在參觀紅色物質資源時,做到文明有序、謹慎自律,加強對“常州三杰”紅色物質資源的保護意識,讓“常州三杰”精神歷久彌新。

3.2 有助于“常州三杰”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且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然而,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西方國家通過網絡媒體無端貶低、抹黑中國,用輿論丑化馬克思主義,并大肆宣傳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高職院校傳播“常州三杰”紅色文化既可以讓青年學生銘記革命歷史、傳承先烈精神,又可以使青年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政治覺悟,自覺抵御西方敵對勢力思想文化的滲透。

4 基于“常州三杰”精神構建高職院校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路徑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處的環境以及對他們產生影響的實際情況[10]。探索將“常州三杰”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讓無言的“三杰”精神說話,讓靜止的“三杰”資源驅動,優化校地資源配置,實現良性整合,形成具有育人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4.1 打造主題式校園景觀,傳播“三杰”紅色聲音

校園景觀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戶外活動、素質拓展的主要場所,是傳承校園文化與地方紅色資源的重要紐帶,在美化校園環境、陶冶學生情操、彰顯辦學理念、展示專業特色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打造以“常州三杰”為主題的高職院校景觀設計,不僅可以促進“三杰”精神與學校文化有機融合,也可以為學生創造舒適暖心的成長環境,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氛圍,拓展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提升學校發展的綜合實力。

第一,結合常州本土實際,高職院??梢栽趯W生活動頻繁的區域,合理融入“常州三杰”精神的物質形態,使校園內充滿濃厚的“三杰”文化氛圍,讓學生感受“三杰”精神的熏陶。例如,利用一段名言警句的標語,一扇介紹生平的櫥窗,一尊“三杰”群像的雕塑,一幢紀念先烈的建筑等,變紅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載體;或以秋白樓、太雷團支部、代英廣場、“三杰”訂單班等突出“三杰”文化特點的命名方式,激發學生傳承“三杰”精神的主動性,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心靈的目的。

第二,以“常州三杰”精神為設計元素,設立校內“三杰”VR展廳,開辟“三杰”故事交互體驗、“三杰”資料觸屏查詢、“三杰”文獻著作專柜、“三杰”影視作品點播等多媒體功能區域,以聲電光影等感官元素在空間中營造出適應當代人需求的情感氛圍,讓參觀者全身心沉浸虛擬環境,重溫紅色經典,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凸顯“人文與科技融合,理論和實踐貫通”的理念,強化參觀者對“常州三杰”的情感認同、價值觀認同。

4.2 設計聯名文創產品,注入“三杰”紅色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故而構建融入“常州三杰”精神的高職院校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不僅要在校園景觀設計上別出心裁,并且應該重視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三杰”精神的理解,讓“三杰”精神滲透學生思想。在高職院校專業課堂內引入“常州三杰”紅色資源,以其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和鮮明地域特色來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同時,通過設計“三杰”聯名文創產品,讓學生認同紅色文化的價值、感悟紅色文化的功能,提升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第一,可以將“常州三杰”元素融入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依托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對“常州三杰”的全面認識,使學生深刻感悟“常州三杰”的精神內涵,了解作為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進而在專業課中孵化“三杰”品牌建設,創作蘊含“三杰”元素的文創作品,譬如手賬本套裝、“三杰”形象盲盒、兒童插畫繪本、冒險類手游等,用更符合年輕人審美、更貼近生活的創意,讓“常州三杰”精神真正走入青年大學生心中。

第二,文化傳播的方式不再停留于觀眾被動接受,而是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方式,引導觀眾融入空間情境、接收信息、參與體驗,提高觀眾的活動參與感,進而啟發精神層面的思考。高職院??梢越M織學生走出校園,與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攜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接受非遺文化的熏陶,領悟“三杰”文化的魅力,創作“三杰”主題非遺作品,如借助常州道情編唱“三杰”故事、繡制“三杰”主題亂針繡、雕刻“三杰”精神留青竹刻、制作“三杰”系列梳篦等,并面向社會集中展出,用流動的“三杰”主題非遺作品展,吸引更多市民了解“常州三杰”,擴大“三杰”精神宣傳面,提升“三杰”精神影響力。

4.3 創新游戲化思政活動,激活“三杰”紅色細胞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日趨多元化,面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學生普遍參與度不高、反饋不及時,活動效果難以達到預期。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提出“游戲在學習中是重要的”。在此理論的基礎上,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育模式——游戲化教育應運而生。游戲化教育是把游戲、游戲元素或游戲機制應用于非游戲情境中的一種教育方法,它能有效地擺脫單一的理論灌輸,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特長和潛能,為學生創造在實踐中運用理論、在活動中傳承精神的機遇,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角色變為主動的“體驗者”角色,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內容生動、導向精準、效果顯著,增強理論感染力。

常州紅色資源意蘊豐富,對地方高職院校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親和力,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有著獨特的功能,是開展游戲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天然素材。高職院??梢詢灮屯晟朴螒蚧逃谒枷胝螌嵺`活動中的運行機制,采用推理類角色扮演的游戲模式,讓學生沉浸于“三杰”(或特定一人)的視角,站在特定的事件節點上,增強學生切身體驗感,促進其深層次思考。比如,可以聘請專家學者為指導教師,召集特長生組建游戲創作團隊,以“三杰”事跡為藍本,經教師指導,學生自創游戲劇本。通過模擬一個符合“三杰”故事背景的沉浸式情境,吸引校內學生以玩家身份參與游戲,跟隨劇情進度推理解謎,探索游戲蘊藏的教育意義,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變得新穎又有趣,以此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三杰”知識,錘煉黨性修養,增加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四個自信”。

5 結語

利用“常州三杰”紅色資源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了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鮮明的底色;創建了新時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活課本和新平臺;用活了“常州三杰”紅色文化資源,提升了常州文化軟實力。高職院校通過構建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定能引導青年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追溯常州紅色歷史,講好常州文化故事,傳播常州時代強音。

猜你喜歡
三杰常州紅色
常州的早晨
紅色是什么
三天兩夜
紅色在哪里?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白色雞湯
培養“硅谷三杰” 她是美國最酷、最美的母親
唐三杰
追憶紅色浪漫
常州梳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