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2021-03-10 09:32王建漳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高中信息技術

王建漳

摘 要: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在2017版課程標準出臺后,相關研究出現井噴。對這些成果進行梳理,對后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文章采用文獻計量法,對CNKI(中國知網)中收錄的2016—2020年的文獻進行研究,從發文量、文獻分類、核心文獻解讀等三個方面,分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為相關研究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現狀與趨勢;文獻計量

新課程標準呈現出明顯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特別在目標和內容方面,新課程標準聚焦數據、算法、信息系統、信息社會四大領域,設計安排了共計十個模塊的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內容。在標準制定前后,學術界針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相關成果頗為豐碩。對這些內容進行分類和梳理,有助于理清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的脈絡,明確目前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并預測今后的發展趨勢。這對加深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深層理解,更好開展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研究大有幫助。因此,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以CNKI中收錄的近5年(2016—2020)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的論文為對象,從發文量、文獻分類、核心文獻解讀等三個方面,分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為相關研究者提供有益參考。

一、發文量統計

在CNKI數據庫中使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等關鍵字在2016—2020年的范圍內進行檢索,共得到相關文獻2220篇。其中期刊文章1940篇,學位論文280篇。在對數據進行篩選,去除廣告、征稿啟事等不相干文獻后,最終得到期刊文獻1835篇,學位論文280篇,作為本研究的對象。

圖1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發文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發現,該領域在近5年來一直是研究的熱門方向之一,發文量呈現平穩上升的勢頭,年平均發文量超過420篇;雖然2020年還沒有結束,但發文量已經與2019年度基本持平,因此2020年超過2019年的文獻量應在情理之中。

對近5年的發文構成進行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到如圖2所示的發文構成。從圖中可以發現,雖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領域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不少,但是這其中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型論文(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并不多,且隨著時間推移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在保障該領域研究廣度(數量)的同時,增加研究的深度,特別是在CSSCI等高水準期刊上的研究數量和品質,是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二、文獻分類分析

本研究結合前文分析結果,參考相關分類后,將2016—2020年高中課程教學研究的核心文獻分為以下幾個類別:課程開發及應用研究、課堂教學研究、學科素養發展研究、新技術應用研究。各個類別的發文比例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近5年來該領域研究整體較為平均,課堂教學與課程開發應用研究占總研究的60%以上,是主要研究方向。因此,在后續重點文獻分析中,一方面需要考慮文獻的被引量,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文獻的類別和占比,綜合進行評判。

三、核心文獻分析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開發及應用研究

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來說,課程開發及應用研究長期處于相對弱勢的狀態;但隨著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修訂,該研究方向的內容在近5年增長迅猛,目前已經和課堂教學相關研究并駕齊驅。該模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高中信息技術標準修訂的研究與反思。如李峰等基于學生認知發展的特征,結合數字化學習環境,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從“信息常識”到“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轉變,明確重構信息技術課程架構,形成對應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相關模塊的必要性,并從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等方面給出建設性建議。

二是教師群體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理解、認知的調查。如司秋菊等根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框架,從教師的態度、感知的能力基礎、學校的環境條件和師資條件、信息技術課程模塊開設意向等維度設計編制調查問卷,并對江蘇、海南、浙江、天津等地區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對于學校來說,環境條件和師資的缺失是實施新課標最大的障礙所在。如何有效進行師資培訓,改變教師的觀念,改善學校的軟硬件條件,是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應著力解決的問題。

三是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如余燕芳等將高中信息技術的關鍵性素養——計算思維能力融入課程中,開發了基于項目化學習的高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課程,并進行了試點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研究

課堂教學研究一直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研究的重點。尤其是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針對新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開展項目化、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新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是該模塊的重點。如解月光等在系統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信息意識”素養后,提出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點應該回歸到系統性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去,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建構信息技術關鍵能力。曲茜茜等則基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材“三重結構”的研究,提出了信息技術新課程和教材在課堂中有效實施的策略和建議:引導學生思考和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建構學生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三)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素養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素養研究與課程和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素養的分類和內涵直接指向課程目標,同時又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培育。因此,該模塊的研究與其他模塊的研究在內容上有一定的交叉重疊;在這些交叉和重疊中,也有一些基于獨特視角的研究,如明樺等站在國際比較的立場,通過研究分析美國、英國、歐盟、芬蘭和新加坡等國家的高中生信息素養,從中提煉出綜合性、過程性、工具性和批評性等四個主要體征,并對我國高中信息素養培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四)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新技術應用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廣泛運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應用新技術近年來逐步成為研究的一大熱點。本模塊的研究主要圍繞新技術給予課程教學的新機遇與挑戰、新技術的課程開發及教學運用、新技術帶來的評價方式轉變的內容進行研究。

因此,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視角進行的教師素養分析與提升路徑的理論思辨與實踐探討,應該是后續研究的一大重點。

參考文獻

[1]陳興冶,王昌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計算思維培養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12):97-102.

3456500338215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高中信息技術
基于文獻計量的數據素養及其教育領域研究態勢分析
國內電子商務學術研究進展分析
我國醫學數字圖書館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國內外智庫研究態勢知識圖譜對比分析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我國生物科學素養研究狀況(2001~2016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