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項目化學習研究

2021-03-10 09:32趙瑋曼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做中學項目化學習生活教育

趙瑋曼

摘 要:項目化學習教學思想和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教育”不謀而合。在實際研究中,我們要基于“生活即教育”進行項目的選擇,秉持“做中學”理念設計項目的流程;要以生為本實施項目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心智。

關鍵詞:生活教育;做中學;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是指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與學科或跨學科有關的驅動性問題進行深入持續的探索,通過研究并應對一個真實的、有吸引力的和復雜的問題、課題或挑戰,從而掌握重點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學習方式如果達成,將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產生重要的影響?!吧罱逃崩砟畛珜罴唇逃?、社會即學校,和項目化學習的理念不謀而合。做項目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可以基于“生活教育”理念進行思考和研究。

一、項目的選擇——生活即教育

(一)貼近生活,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認為實際生活為我們供給無窮的問題,要求我們不斷解決問題,只要我們朝著實際生活走,就不至于迷路。項目化學習,要求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選題時,盡可能地貼近真實的生活。六年級的學生正值畢業季,不少家庭也為孩子考慮旅行計劃,而旅行在現在孩子的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景,所以我們制訂的項目就是《畢業旅行計劃書》。真實的情景更容易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學習潛能。

(二)貼近學生,滿足學生好奇心

雖然項目化學習立足于真實的情景,但并不是只要滿足真實性就可以的。有的情景雖然真實,但是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遠,激發不起小學生的興趣。比如之前筆者設計的項目——《數說景城》,這個項目希望學生根據真實的學校數據,通過繪制不同的統計圖來分析學校的現狀,展望學校的未來規劃。這樣的設計本意是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往往興趣不大,學生上課沒有學習的欲望和沖動。

二、項目的設計——做中學

(一)激發需求、目標明確

課程一開始我們就明確活動目標——制訂畢業旅行計劃。整節課圍繞制訂計劃展開?;顒恿鞒蹋河懻撝朴営媱澬枰男┣捌诠ぷ鳌绾畏峙淙蝿者M行小組合作→結果如何呈現→最終展示。項目化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一定要明確驅動性問題是什么,學生的一切學習行為都是圍繞驅動性問題展開的。學生經過討論,得出需要考慮人數、地點、出行方式、費用等;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提供的旅行城市資料包,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分工合作,制訂行程;最后完成旅行計劃書,進行成果展示。教師在做的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一直在做中學,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形成專家思維,引發跨情境的遷移。

(二)小組合作、求真務實

項目化學習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我們如何獲得真合作呢?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設計的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一個人無法完成。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問題的復雜程度,增加挑戰性,這樣學生就不得不做好任務的分工。比如,在設計旅行計劃的時候,我們會在住宿上面要求學生找出最經濟的搭配方案;在選擇一日游路線上,要思考如何選擇合理的路線方案。

2.設計的任務有梯度,適合組內不同程度的孩子去完成。較復雜的問題適合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去展現自己,復雜程度不高的問題適合能力一般的孩子去完成,這樣大家都能在活動中找到自我成就感。有的孩子可以負責最優化問題的方案,有的孩子可以負責路線選擇,有的孩子可以負責計劃書的設計或者簡單的計算工作,這樣就能確保每一個孩子都在為項目做貢獻。

(三)敢于放手,以生為本

例如,在討論旅行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時,教師要負責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歸納旅行必須要考慮的條件,因為這一工作將奠定后面學生的“做”。完成好基礎的工作,在小組制作計劃的部分,教師就應該放手,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即使有的學生追求豐富的旅行方案,或者有的小組爭論不休,試圖說服組員,無法得出方案。真正的尊重學生,不止是尊重學生正確的思路,而是面對失敗的經歷也抱著賞識的態度。

三、項目的實施

(一)提供支架,把握項目化主線

在本次項目化教學中,教師的支架性工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隱性支架。教師要把握整個教學流程,在學生活動時候給予個性化指導。其二,顯性支架。如在學生定好旅行城市以后,我給學生準備了城市資料包,里面含有城市簡介、一日游路線和費用、住宿標準、出行選擇,學生可以結合教師給出的資料,討論選擇出小組需要的信息。給學生這樣的顯性支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條理化學習。這樣學生在進行項目化學習時就不會因教師的“放”而生“散”,而是在“放”中生“智”。

(二)設計阻礙,增加項目化挑戰

例如在本節課中,我讓學生自己制作計劃書,并讓學生充當推銷者的角色,介紹自己的旅行計劃,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在經費計算上,增加打折情況的復雜度;在住宿環節,通過設計不同房間的價格,讓學生提出最優化的方案。這些都是在真實的情況中加入數學的思想方法,增加項目的挑戰性。

(三)任務反饋,展現過程性評價

項目化學習最終需要落腳在成果上,但是并不是成果越“鮮艷”,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我們更追求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自我發展。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全程觀察,及時點評,幫助小組把控節奏,鼓勵學生個體思考和討論,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己。

本節課除了展示學生的作品——《畢業旅行計劃書》,還要求學生當小小推銷員,針對本組的作品,闡述作品的產生,對作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介紹作品的亮點。這過程,不僅僅是闡述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作品發布會,孩子們真實地體驗過、討論過,對自己的作品了然于胸,對待別人的匯報也能聽出門道,這樣的任務反饋才是真實的,有效的。

我們做的項目看似是在做一個旅行計劃,其實培養的是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由群體討論需要的信息,然后針對不同的信息進行不同的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回憶以往學過的打折的知識,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找到住宿中最優化的結果。這需要學生針對數據的處理應用不同的策略,學生解決問題以后,雖然最終的結果只是一個數字,但是在數字的背后,是學生心力的付出。

項目化學習活動的本質是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同時獲得增長,其生命力是讓學生習得的經驗能夠在新情境中進行遷移。制作旅行計劃的經驗以后在學生的生活中是可以被廣泛應用的,學生的學習計劃,工作計劃,乃至于進入社會以后各種合作計劃,都可以從本節課中尋找到影子;收集資料、信息篩選、尋求最優方案、如何團隊合作、如何協調成員之間的分歧,這些都是項目化學習帶給學生思維的火種。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一篇中提出了一些問題,他說:“生活即教育與社會即學校如何實現?小學里如何把它實現出來?假使諸位以為是行得通的,最好是每一個人擬一個方案來交我,哪一部分可以實現,我們就拿那個地方當一個社會實踐出來?!?項目化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就像陶行知先生說的,把“那個地方當一個社會實踐出來”,每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社會。

參考文獻

[1]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金林祥,胡國樞.陶行知詞典[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3292500338228

猜你喜歡
做中學項目化學習生活教育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做中學”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關于幼師立體幾何教學與幼兒園教育銜接的教學案例
遵循“做中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語文教育教學與生活實踐思考
傳遞真愛
幼兒美術教學回歸生活探究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