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2021-03-10 09:32張健花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實施

張健花

摘 要: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的發展,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文章緊密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探究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圖像史料;高中歷史教學;實施

圖像史料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能有效地與文字史料互相補充,從而促進良好歷史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圖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新課導入環節的應用

精彩的課堂導入,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特定歷史情境之中,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抓住學生眼球,將學生求知欲激發出來,使得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到啟發,從而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在教學《秦朝中央集成制度的形成》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圖。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知道圖片所在的地方,所代表的內容是什么,然后介紹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以及他如何進行秦朝治理等相關歷史事件。利用歷史圖片導入新課時,由于該知識點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這個單元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難度是中等。學生經過學習本課的知識,通過分析皇帝制度的由來及特點,理解皇權的至高無上,然后再與西周分封制比較,明白秦朝采用郡縣制的目的與意義所在,掌握秦朝在統一多民族國家所采取的措施,能正確評價秦始皇。而之所以在新課導入時采用圖片來展示由秦朝留存下來的歷史遺跡,主要是因為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年代相距甚遠,采用萬里長城與秦始皇兵馬俑,有助于刺激學生感官,對于學生歷史感的強化有著較強的幫助,加深學生印象感受,使得學生能快速進入特定歷史情境之中,在強化歷史真實感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發揮圖片在導入新課的作用。

(二)正文輔助講解中的應用

正文講解作為一堂課的主體部分,內容比較多,需要用心備課,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本課的講授。在史料運用中,歷史材料中的文字史料為主要部分,但是由于編排設計的問題,加上歷史材料中的知識較為簡潔概括,所以需要在正文講解中適當補充圖像史料,以強化學生對其的理解,使得學生能更加全面而又客觀地掌握歷史知識。具體就是在正文講解中穿插圖片來幫助學生分析歷史知識。比如在教學《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唐朝節度使的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有關安史之亂的歷史短片來輔助學生理解,幫助學生掌握唐朝節度使的職能和權利,以及割據勢力的發展給唐朝統治的影響。

(三)情感升華中的應用

新課改下的歷史課堂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情感,尤其是要注重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強化,不斷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高中歷史新課標非常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既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又要強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所以需要在教學中利用圖像史料來輔助情感升華。比如在教學《辛亥革命》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圖片,并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這一史實,引導學生從中感受革命黨人的愛國熱情,這樣學生在民族英雄氣節的熏陶下,能夠充分激發心中的愛國之情。

(四)課后總結中的應用

教師在做好上述善導、善引、善問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善結,所以需要在課堂總結環節做好設計,只有確保課堂總結的質量,才能更好地在提綱挈領下抓住重點和深化知識,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理解。

二、影視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完整播放

這一方式主要是在課堂中選取一段時間來全程播放一段影視內容,但是一般應用較少,因為其占用的時間較多,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使用。當影視作品片段與教學內容接近時,可以借其傳遞知識。但是由于影視播放時間長,占用時間多,而且影片內容往往錯綜復雜,因此完整播放方式采用的前提就是影片內容與教學目標契合度較高。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播放《建黨偉業》這部影片。本課所學的主題包含了“五四”風雷、中國共產黨建立、國共合作三個環節,影片中生動再現了“五四運動”青年學生表現出的愛國熱情,這樣通過觀摩,明確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五四運動”的爆發原因,并明確游行示威所采用的斗爭形勢與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所在。影片中宏觀而又壯烈的場景,以真切愛國和堅決反對所體現的情懷和果敢,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影片結束后進行自由討論和合作探究,強化學生對歷史背景的了解。

(二)剪輯播放

這一方式是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剪輯教學所學的內容,將其進行選擇和整理加工后進行播放的方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必須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內容作為輔助材料并呈現在課堂之中。為確保其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發揮,教師還要選取自身和學生較為熟悉的影視材料,并確保與教學內容相契合,深入理解。如講授《辛亥革命》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武昌起義》紀錄片的內容,以強化學生對這一歷史的了解。

(三)個性播放

個性播放就是結合實際播放需要采取多元的播放方式。比如采取定格播放、反復播放等個性化的播放方式來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如講授《抗日戰爭》時,播放《南京大屠殺》,其中的活埋與屠殺的片段,可以采取定格播放和反復播放,引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從而感受當時的絕望和恐怖氣氛,引導學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以史為鑒、銘記歷史、珍愛和平[1]。

三、實施原則

(一)彰顯實施的科學性

這一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利用圖像史料進行歷史教學時,要確保圖像史料運用的科學性,這主要是因為高中生辨別能力還不高,且具有較強的向師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所選用的圖像史料具有科學性和可靠性。給學生提供真實圖像史料,才能幫助學生了解真實歷史情況,讓學生貼近歷史,從中感受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

(二)彰顯實施的典型性

在圖像史料收集過程中,既要做到要素齊全,又要做到選擇典型,確保所選用的圖像史料具有典型意義,將教學主題清晰體現出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讓學生更加信服,這樣才能增強史料的可信度和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教學《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時,需要學生理解爆發的客觀條件與國內階級矛盾加劇的關聯,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沙皇驅趕示威群眾”的圖片。

(三)彰顯實施的針對性

在應用圖像史料時要與歷史教學相契合,這就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來確定。每張歷史圖片的出現都應有自己的目的,出現過早或過晚都容易適得其反,所以需要對其出現的順序和時機進行良好的把握。比如在導入環節,首先是展示圖像給學生觀察,從問題導入新課。而如果是正文講解環節,圖像的作用主要是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以幫助學生理解內容,因此在呈現圖像時要與所學的知識同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圖像史料使用并非多多益善,這就需要教師做好精心設計和取舍,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去獨立思考和分析,從而理解所學的內容,鍛煉學生的歷史能力。

綜上所述,圖像史料的視覺效果良好,其直觀形象的特點,能極大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需要精心選取圖像史料,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通過圖像史料教學,更好地基于圖像表面來領悟圖像背后所蘊含的信息和知識,促進學生觀察、思考、理解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孔蘭慧.不同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M].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4.

3565500338209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教學實施
淺談高中《鴉片戰爭》教學中國際法意識的培養
活用思維導圖,突破歷史教學重難點
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實驗探索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圖片的開發及實際應用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