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禮陰霾,溫潤心靈

2021-03-10 17:25王曉敏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教育對策常見問題心理健康

【摘要】當代許多小學生都是家庭的寵兒、家長心中的驕子。然而在此背景下,小學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卻越來越多。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代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及成因,再結合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及具體事實案例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指導教師和家長關注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對癥下藥”,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教育對策

作者簡介:王曉敏(1990.10—),女,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牛塘中心小學,二級教師。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接班人,將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因此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

為了解本校小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及其成因,2020年在江蘇卓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下對本校四到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與測評,生成了心理健康診斷測評量表(MHT)總體分析報告書。本次普測測試總人數為1199人,在提交的問卷中,有效問卷1081份,占比90.16%;無效問卷118份,占比9.84%。

本次普測,在有效問卷中,我校心理健康狀況正常的學生有757人,占比70.03% ;心理健康狀況傾向的學生有178人,占比16.47%;心理健康狀況嚴重的學生有146人,占比13.51%。

通過8個因子占比,并結合學生實際案例可以把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總結為“學業困惑”“成長煩惱”“人際關系”“心理障礙”四個方面。

(一)學業困惑

在學業方面,小學生的入學適應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面對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零起點”入學的小學生適應能力明顯偏弱。而一些家長的愿望卻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面對剛剛入學的孩子,家長一早就把注意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損帶罵,有的甚至放任不管,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同伴競爭頻繁的測驗,有些學生甚至談“考試”色變,一到考試就緊張、焦慮,頭腦一片空白,無法發揮正常水平,導致學習動力不足,把學習視為苦差事。

(二)人際關系

當代小學生普遍是“00”后,集家中長輩的萬千寵愛于一身,從小就出現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不關心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性格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比如有些小學生內心很孤獨、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緒起伏較大,在學校會采用搞惡作劇、說謊、打罵他人、頂撞教師等不恰當的方式來獲得他人的關注。

(三)成長煩惱

隨著父母離異、家庭不和、親子間缺乏溝通等現象的增多,許多小學生成長環境也發生著大改變,因此容易缺乏安全感,出現自卑、叛逆等心理。這些小學生在與老師、同學的接觸中,難以交到知心朋友,難以融入班級群體;在與家長的相處中,缺乏信任與感恩,親子關系疏遠、冷漠,甚至經常產生沖突、對立。

(四)心理障礙

大部分家長和教師缺乏專業的心理教育知識和技能,根據小學生的一些反常行為,往往會懷疑學生得了某種心理疾病,然后對號入座地判斷學生是“多動癥”“強迫癥”“焦慮癥”等,并且不自覺地給學生貼上有心理障礙的標簽,從而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一旦教師和家長自以為是地妄加評判,則會傷害小學生的人格尊嚴,耽誤小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及治療的時機。

二、小學生心理問題教育對策

在當前形勢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小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良好保障。為了更好地“對癥下藥”,筆者結合本校心理健康診斷建議及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中的典型案例,來進一步探討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對策。

(一)筑牢校園文化主陣地

學校教育是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更是實施的基礎。學校文化不只是各項規章制度的張貼、打造名人故事墻……而更應該創新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活動,讓時代的先鋒楷模成為小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使小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找到行動的抓手,規范自己的言行,在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綜合發展。

例如,我校黨支部、少先隊策劃并開展了特別的慶?!傲弧被顒?。少先隊員們歡聚在綠草如茵的五環廣場上,在南湖紅船、井岡山、長征、延安寶塔山、解放等紅色環境中,憑著團體智慧挑戰“同舟共濟”“扁擔挑糧”“走泥丸”“建窯洞”等8種紅色游戲。參與游戲的少先隊員們都能獲得 “向陽章”“傳承章”“勇敢章”“健體章”等獎章?;顒訕O大地提升了隊員們的參與積極性,有效引導隊員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為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我校結合第十五屆校園科技節系列活動玩出了新花樣。2021年11月30日的課后服務時段,一架無人機正在校園的上空時而盤旋向上,時而低空翱翔,伴隨著螺旋槳發出的嗡嗡聲,一路高聲喊話:“牛塘中心小學第十五屆校園科技節開幕啦!科技強國,未來有我。希望同學們盡情演繹,展現特長,積極實踐,大膽想象,勇敢創造。預祝同學們在科技節上獲得豐碩成果!”這是學校特邀的常州市小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一場無人機表演?;顒蝇F場氣氛高漲,全校師生情不自禁地發出陣陣歡呼。

在有趣的科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科學素養,引導學生進一步樹立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同時不斷嘗試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樂于探究、勇于實踐,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在不斷實踐中發現探索,才能更好地促進新時代校園文化良好氛圍的形成。

(二)修煉教師專業心育經

教師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關鍵作用。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來都不只是專業心理教師的事情,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楊敏毅在《讀懂小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一書中匯集48個典型案例,采用故事敘述和心理對話的方式寫作,揭示小學生各種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提出了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等接地氣的使用策略。筆者結合楊老師的指導和自身教育實際,談談對小學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幾點建議。

1.提升教師的心理素養

教師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教師卻缺乏心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有的甚至存在嚴重的心理誤區。因此小學教師也需要接受心理專業的學習與培訓,要會觀察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能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心理品質。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黨和國家也出臺相關的文件。我區近期還新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指導意見》,以此來推進全區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開展。我校教師還參加了區教育系統首次舉辦的學校心理咨詢師認證培訓班,采用全國統一教材,分線上和線下課程,內容包括理論和實操,同時增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將歷時半年。如果教師通過考試,將獲得由中科院心理研究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合格”證書。在新時代的心理育人工作中,只有增強新本領,展現新作為,才能為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貢獻力量。

2.開展團輔和個輔活動

每學期學校應邀請專業心理教師對全校師生開展至少一次的心理科普宣傳活動。每周教師應在課堂中開展一節團體心理健康輔導課,引導小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的心理輔導,以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舒緩心理問題。

譬如,面對“零起點”的小學生,我們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學會耐心等待,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使其對學習保持一定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除此之外,對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應給予實質性的指導與支持。遇到有“分離性焦慮”的小學生,我們需要了解此癥狀的主要表現,同家長進行交流,引導家長通過安慰和關懷撫慰孩子焦慮情緒;與孩子傾心交談,對孩子進行放松訓練,教給孩子正確的管理情緒知識,使孩子消除對學校生活的恐懼與疑慮,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使其順利適應最初的學校生活。

在我們班就有一位“混世魔王”小軍。在課堂上喜歡故意搗亂,氣走了不少老師。課間則在教室里努力地“賣弄”,但卻不得同學們的喜愛。我找機會與他單獨聊天,從交流中我了解到這個孩子對于學習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他認為自己的成績已經不好了。老師越是看不慣他,他就越要這樣做,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后來,我引導他將焦點放在能夠遵守紀律的“例外”表現上,及時進行獎勵和正向強化。與他約定每周做一次個別談話,進行追蹤心理輔導,激發他的學習潛能,激勵他尊重老師、同學,協助他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了鞏固心理輔導的效果,還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家長在家監督小軍的表現,幫助小軍形成自覺學習的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小軍的進步有目共睹。

其實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需要特別關注的小學生。我校開設了“心理輔導室”,由心理老師和班主任定期為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后期持續關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個體疏導,幫助學生緩解相應癥狀,解除心理問題,克服心理障礙,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發展。

不過,對于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應及時組織心理專家討論并與該學生進行面談,結合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干預。

(三)編織家庭社會“童心”結

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還受到其他社會因素的制約。其中,家長的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先加深家長對于心理問題的認識,改變錯誤觀念。教師要與家長始終保持在同一“戰線”,并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家長建立現代的、科學的人才觀,獲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我班小遠做事無持續性,自我約束力不強,課堂上說話比較大膽,小動作不斷,習慣性偷偷拿取別人的東西,沒有反省自我的意識,知錯不改,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其原因很復雜,有家庭、社會、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我進行了多次家訪,找他父母談心,尋求同事們的幫助,經過仔細調查分析,發現問題主要來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社會環境影響和孩子自身占有、妒忌、炫耀等心理。

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是孩子的撫養者和監護者,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正確引導不夠,就會引起孩子心理和行為的偏差。許多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為都是家庭教育失當造成的。因此當孩子出現偷竊行為時,我耐心地和家長一起分析問題、找出原因、統一看法,有效地做好孩子的轉化工作。我多次找來孩子家長,指出孩子是需要陪伴和關愛的,對于孩子屢犯的偷竊行為一定要重視,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過于嚴苛,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經過多次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小遠心理、溝通交流以后,小遠漸漸有所收斂,并把注意力逐步轉向學習。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還要呼吁其他社會力量的參與,增加專項教育資金投入,保障配足硬軟件設施設備等。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推進這項工作,才能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我校聯合牛塘鎮消防中隊開展了一次“關注居家安全,平安伴我成長”的線上“云隊課”活動。隨著防控疫情的常態化和分批次錯峰復學,我校仍有8名學生身處管控區暫時無法正?;匦I险n。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牽動著老師和同學們的心,于是“云上連心,無比暖心”的活動就開始了。復課第一天,班主任老師就及時聯系居家學生家長,或給孩子們送去書本、作業本,或傳送電子教材等,使孩子們心中感受到一份暖意。教師還就孩子們的身體、心理、情緒、學習等狀況,每天與家長進行云對話,并及時布置學生居家學習任務,批改并反饋居家作業,部分班級建立了“暖心群”,打消家長的后顧之憂。除了為居家學生安排好線上學習方案、開展云隊課外,為了進行有效的心理安撫和指導,我校還發出了《致家長們的一封信》,向每一位家長推送一份“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課程菜單”和開展武進區青少年心理援助的“抗疫護心”公益行動。作為家長,同樣需要抽出時間認真學習,時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的心靈守護神。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解決主要在于創設有利的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而作為教育者,首先應該提升自身心理素養,然后再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掌握學生的情緒和行為狀況,運用各種方法與手段進行心理指導。只有真正讀懂小學生,才能幫助他們洗去心中陰霾,溫潤純潔心靈,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敏毅吳權.讀懂小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1.

[2]林艷紅.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分析及對策[D].福州教育學院,2011.

猜你喜歡
教育對策常見問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幼兒告狀行為狀況及其對策
淺析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常見問題分析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就業狀況及教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