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實施原則與策略研究

2021-03-11 23:37韓強
天府數學 2021年18期
關鍵詞:相關研究

韓強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多中學數學教師都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用于現如今多變的中考形式。因此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意識,學會用多種方法分析和解答同一道數學問題,培養變式思維,成為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重點。為了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將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探究變式教學的實施原則與策略。

關鍵詞:數學變式教學;變式思維;相關研究

前言:

初中階段,所謂的變式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學習同一個數學知識的時候,能夠用不同的思維對同一部分數學知識進行理解,達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進行這種數學訓練,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為了達到這種教學目的,教育工作者還應當針對數學變式教學的實施原則與策略展開探究。

一、變式教學的實施原則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主要可以分為新授課,習題課和復習課三種基本類型,在針對不同的課型展開教學的時候,采用的變式教學原則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在教學新授課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新手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教師最新講解的數學知識,能夠運用靈活的數學思維解答較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了達到這種教學目的,教師在開展變式教學的時候不能夠操之過急,即便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也必須花費時間認真講解,這樣才能夠達到理順學生數學思路。

從根本上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效果,在參與變式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先掌握一定的命題、條件或結論,然后才能夠進行簡單變化。當初步培養出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難度較高的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習題課的時候,教師應當注意秉持生活數學原則,適當采用生活化的習題案例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一大法寶。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為學生建立生活化的習題情境,讓學生將題目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完成變式練習,更有利于在短時間內學會數學知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復習課上,教師要貫徹學生主體原則,這不僅僅是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首要原則,更是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種教學手段。變式教學中的所有教學內容并不是必須依靠教師一個人提供,為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一些設計復習提綱的機會,讓學生一邊復習數學知識,一邊發揮個人的整合能力,積極參與到課堂設計中來。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理解掌握有難度的數學知識。

二、揭示數學規律,掌握做題技巧

初中階段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數學知識較多,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細節化的教學,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必須把握好循序漸進和詳略結合的教學原則。尤其是在進行變式教學的時候,教師更要抓住循序漸進這一原則,先從基礎知識講起,讓學生抓住數學規律,在把握數學規律的基礎上掌握更多做題技巧。

例如:教學“證明三角形相似”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會發現學生在具體做題的過程中遇到的變式題目是很多的,如果想要保證學生的做題正確率,提高做題速度,教師就必須給學生準備大量的練習題。見得多,練得多了,學生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大部分證明三角形相似的數學題,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比較消耗教學時間的,考慮到實際的教學情況,學生可能并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完成教師布置下來的題目。因此,教師在講述證三角形全等,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打好理論基礎。這一部分內容的所有題型都是基于三角形相似的幾個基礎判定方式展開設計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只需要提醒學生重點把握證明三角形相似的幾個定理,熟練掌握之后,帶領學生練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題型。讓學生感受證明三角形相似問題的解題要點。做題過程中,學生只需要在題干里找能夠和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相符合的基本條件,就能夠快速對號入座,在短時間內解答出這些問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是事半功倍的,學生即便不做大量的練習題,也能夠快速掌握證明題的解題技巧。有利于培養學生以不變應萬變的變式思維,培育數學學科素養。

三、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是影響數學成績的根本因素,因此在開展變式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注意由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一邊開展變試教學,一邊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由于二次函數的知識是中考中的壓軸題型,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二次函數的知識存在難度不好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忽高忽低,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為了解決這種困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比如教師利用周末時間測量了學校附近解放公園的石拱橋,制作了一個以解放公園石拱橋為圓形的二次函數圖像。教師將這一圖像投放在多媒體上,引導學生對圖像進行簡單分析,并且根據教師提供的數據寫出二次函數的表達式。假設為了吸引游客,解放公園準備在這個石拱橋的一側放置一個三角形滑梯,教師又根據這一背景對該題目進行抽象,設計了一道變式練習題,讓學生嘗試解答,在初步總結出問題答案之后,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大家覺得這個問題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經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就會開始思考這道問題的第二種,第三種解答方式,通過對一道數學問題的不斷深挖,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考,有利于增強變式教學的有效性,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真正達到觸類旁通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結:

目前,許多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變式教學的應用,這是我國實施雙基教學的一條重要探索實踐之路。經過調查研究,本文試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變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初步的探索,教師在開展變式教學的時候秉持循序漸進、生活數學、學生主體三大原則,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有利于綜合培養學生的變式思維,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學武.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實踐分析[J].讀與寫,2021,18(4):186.

[2]徐玲玲.論變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J].亞太教育,2020(1):78.

3798500338259

猜你喜歡
相關研究
高中生職業成熟度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
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起點的相關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與管理分析
基于Web的數據挖掘技術與相關研究
農村初中生情緒智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高職教師教學自主權和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關于電力調度自動化的相關研究
國外沉浸體驗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