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奧運會周期我國女乒主要競爭對手伊藤美誠的技戰術特征及制勝因素

2021-03-12 01:17樓麗超朱惠平
湖北體育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接發球技戰術發球

樓麗超,朱惠平

(西北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124)

東京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 中國女子乒乓球隊的備戰也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縱觀世界乒壇,目前對中國女乒再次蟬聯奧運冠軍威脅最大的就是東道主日本隊, 尤其是日本的伊藤美誠。 伊藤美誠右手橫握球拍,正手反膠、反手生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伊藤美誠2000 年10 月21 日出生于日本靜岡縣磐田市,2 歲跟隨母親學打乒乓球,5 歲時被送入水谷隼父親水谷信雄舉辦的培訓學校接受專業訓練。 2009 年獲得了全日本小學四年級以下組冠軍;2012 年獲得了中華臺北青少年公開賽U-15 與U-18 兩個級別賽事的冠軍;2014 年獲得了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女子雙打冠軍, 創造巡回賽歷史上最年輕冠軍組合的紀錄,被日本媒體譽為“天才少女”;2015 年獲得了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女子單打冠軍, 并被國際乒聯授予年度“最佳突破獎”。2018 年,伊藤美誠爆發出的能量和展現出的潛能更是讓世界驚嘆, 同時也給中國隊帶來了空前的危機[1]。首先是在2018 年6 月的日本公開賽伊藤美誠擊敗了中國新生代主力隊員陳幸同和王曼昱獲得冠軍,隨后又在12 月的瑞典公開賽中連續擊敗了老將劉詩雯、丁寧、朱雨玲三大主力再次登頂冠軍獎臺。 毫無疑問,伊藤美誠目前就是中國女乒東京奧運會奪冠的最大阻力和障礙,同時也是東京奧運會周期的頭號勁敵。 為此,本研究選取伊藤美誠戰勝陳幸同、王曼昱、劉詩雯、丁寧、朱雨玲等主力運動員奪冠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全面的統計和分析研究, 以期探究其技戰術打法特點及制勝因素,試圖為我國女子乒乓球隊蟬聯東京奧運會冠軍提供有益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日本優秀女子乒乓球運動員伊藤美誠的技戰術特征及制勝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 萬方數據庫、 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等途徑,以“伊藤美誠”“三段統計法”“制勝因素”及“技戰術”為關鍵詞,查閱體育類核心期刊論文50 余篇,閱讀有關乒乓球技戰術研究的書籍10 余本,并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與整理,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乒乓網、 中國網絡電視臺下載, 并反復觀看了2018年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伊藤美誠戰勝陳幸同、 王曼昱、 劉詩雯、丁寧、朱雨玲等5 位中國主力運動員的比賽技術錄像(表1)。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三段統計法將伊藤美誠比賽中的發球搶攻段、 接發球搶攻段和相持段進行得失分的統計, 并對所得數據加以歸納和整理。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 ×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 /(全局得分+全局失分) ×100%。

1.2.4 乒乓球技戰術三段指標評估法

采用目前乒乓球技、 戰術研究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三段指標法, 將所得數據與模式值評估指標進行科學的比較和定量分析,模式值評估指標如下[2]。

發搶段: 得分率 60%~70%(及格 60%, 良好 65%, 優秀70%);使用率 25%~30%。

接搶段: 得分率 30%~50%(及格 30%, 良好 40%, 優秀50%);使用率 15%~25%。

相持段: 得分率 45%~55%(及格 45%, 良好 50%, 優秀55%);使用率 45%~55%。

表1 伊藤美誠比賽錄像統計內容及相關信息

2 結果與分析

2.1 伊藤美誠的技戰術特征

2.1.1 發搶段

表2 發球搶攻段技戰術統計

發球搶攻是乒乓球運動員利用發球力爭主動、 先發制人的一項戰術,也是比賽的重要得分手段和技術環節[3]。 從表2可以看出, 伊藤美誠在發搶段的使用率不是很高, 平均值為29%,但得分率卻相對較高,達到了59%,評估為良好。 伊藤美誠的發球搶攻主要是通過發球的變化來給第三板創造搶攻機會,正反手均可上手,且極具搏殺性質。 但面對不同類型的選手, 伊藤美誠的發球搶攻無論是使用率還是得分率都有所不同。 其中在對陣劉詩雯和朱雨玲的比賽中,其發搶使用率和得分率都相對較高;而在對陣丁寧和王曼昱的比賽中,其發搶使用率和得分率都相對較低。 主要原因在于劉詩雯和朱雨玲以速度見長,接發球出手快、球在空中的性狀也是“快”字當頭,正好適合伊藤美誠的發搶節奏;相比較而言,丁寧和王曼昱出手慢、摩擦充分、球在空中的性狀以“轉”為先,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伊藤美誠的發搶節奏。

圖1 發球落點分布

發球搶攻戰術成功實施的關鍵就在于發球, 而發球又是不受對方制約的一項技術,具有很強的主動性,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戰術意圖變化落點,將發球搶攻戰術發揮到極致[4]。 伊藤美誠的發球很有特點,多以勾手發球為主,動作隱蔽、旋轉性強;落點以反手短球為主,配合反手長球和中路短球,中路長球和正手長球相對較少。 發短球有利于控制對方搶先上手,配合長球則有利于牽制對方, 使對方的注意力不僅僅只停留在短球上。 根據中國運動員的不同打法特點,伊藤美誠在比賽中會選擇不同的發球落點為自己創造搶攻機會。 在與劉詩雯、朱雨玲、陳幸同等移動速度快、出手快、還原快的選手比賽時,伊藤美誠的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反手位短球和中路短球上,其目的是控制和防止對方有效上手并為自己的第三板進攻創造機會;在與丁寧、王曼昱等移動速度慢、出手慢、還原慢的選手比賽時,伊藤美誠的發球落點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正手位短球大幅增加,主要目的就是用正手短球來調動丁寧和王曼昱,繼而創造良好的搶攻條件或形成主動進攻的相持局面。

表3 伊藤美誠第三板搶攻方式統計

在發搶過程中,伊藤美誠正、反手均可發起進攻,且出手兇狠極具搏殺性質。 從上手的方式來看,伊藤美誠正、反手使用比例明顯不同, 反手搶攻的使用比例高達58.2%接近三分之二,而正手搶攻的使用比例僅占25%不到三分之一,反手搶攻的頻率明顯高于正手。 伊藤美誠的反手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了生膠,而生膠與普通反貼膠皮相比,彈性和出球速度明顯加快,且擊出去的球略帶下沉[5]。目前,世界超一流女子乒乓球運動員使用生膠的人數極少, 故而大多數運動員對生膠都不太適應,基于這一原因造就了伊藤美誠打法的“先天優勢”。 憑借這一優勢,在發搶階段伊藤美誠頻頻使用反手發起進攻并屢屢得手。 伊藤美誠的反手進攻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反手拉,另一種是反手彈。 反手拉主要用于搶攻對方搓接過來的下旋球, 而反手彈擊主要用于搶攻對方撥或者擰拉接過來的上旋球。 伊藤美誠出手兇狠,再加上大多數運動員對生膠性能不太適應,因此反手搶攻是其最大的技術特點,也是發搶段最主要的得分手段。 從觀察比賽錄像還發現,伊藤美誠反手彈擊比反手拉更具威脅, 因此中國運動員在處理接發球時應該盡量避免低質量的接發球搶先上手。

2.1.2 接搶段

表4 接發球搶攻段技戰術統計

從表4 可以看出,伊藤美誠的接發球搶攻不僅使用率高,而且得分率也高,場均55.2%,達到了優秀的標準。 在乒乓球比賽中,接發球方一般都是通過擺短、劈長、撇等方式控制發球方的有效進攻,同時為第4 板的防守反擊或搶攻創造機會,從場面上看接發球方更被動一些[6]。在發球搶攻環節爭取多得分,接發球搶攻環節盡量少失分,這一點早已成為乒乓球運動員的共識[7]。 隨著乒乓球體的進一步增大,反手擰拉技術的發展和日趨完善,接發球搶攻的難度相對降低,接搶的方式也更為靈活和豐富, 但接發球搶攻的被動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 然而,伊藤美誠充分利用生膠摩擦系數小、不容易吃旋轉的特性,采用撥、拉、彈、“側劃”(非常規技術)等具有一定威脅的接發球手法,首先破壞對方的發搶戰術,緊接著使用正手“拍”、反手加力彈等極具殺傷力的進攻方式發起反攻,在一定程度上化被動為主動。 尤其在與朱雨玲的比賽中,伊藤美誠的接發球搶攻積極、快速、兇狠、準確,得分率高達69.6%,咄咄逼人的接搶氣勢使得朱雨玲的發搶優勢蕩然無存。

伊藤美誠的接發球手法靈活多樣,技術嫻熟、敢于發力,且善于使用非常規的“側劃”技術。 當對方發近網短球時,伊藤美誠主要采用擺短的方式控制對方搶攻; 當對方發出臺長球時,伊藤美誠主要采用反手拉和彈擊的方式搶先上手,根據對方來球的旋轉不同,下旋球多以拉為主,上旋球則多以彈擊為主,回球力量大、速度快、落點變化多[8];在面對正手位半出臺球時,伊藤美誠有時還會采用“側劃”這一非常規技術,“側劃”可以順時針“劃”也可以逆時針“劃”,根據不同旋轉性質的來球, 避開來球旋轉最強區域, 在球體的中下部逆著旋轉側向“劃”動,生膠“側劃”過去的球弧線帶有一定的側拐、球體發飄且旋轉性質不太明朗,對方發過來的球越轉“側劃”過去的球也就越拐越飄,“側劃”已經成為其標志性的接發球手法。 總體看來,伊藤美誠的接發球以反手為主、正手為輔,其反手生膠對近網短球和半出臺球的處理非常嫻熟且極具威脅, 在對中路和反手底線長球的處理上略顯不足, 從丁寧與伊藤美誠的比賽中就可見一斑。

表5 伊藤美誠接發球方式統計

2.1.3 相持段

表6 相持段技戰術統計

相持段是展現乒乓球運動員綜合技戰術能力的重要階段[9],也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階段,尤其對于以回合見長的女子運動員而言相持能力的高低對比賽勝負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從表6 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伊藤美誠在與中國運動員的比賽中,相持段的使用率不僅低,而且得分率也不高,場均50.1%,剛到良好標準。 伊藤美誠在相持段表現出來的這一技戰術特征與世界優秀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的打法特點并不相符, 一般而言世界一流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的得分主要集中在相持環節,可見伊藤美誠的比賽重心完全前移,前四板是其爭奪的主要焦點。 在比賽中,如何有效抑制伊藤美誠的發球搶攻和接發球搶攻是中國女乒制勝的關鍵。 從另一方面來看,伊藤美誠相持段使用率低、得分率不高說明其相持實力不足,相持是其比賽的薄弱環節。 特別是在與劉詩雯和陳幸同的比賽中,伊藤美誠的相持得分率低至39.5%和34.7%,相持問題暴露無遺。 伊藤美誠在相持段得分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拼的太兇、搏的太狠,強相持、強轉換、板板發力。 強相持是一把雙刃劍,命中率高能有效壓制對手的進攻,命中率低則失分更快,很明顯伊藤美誠的強相持屬于后者——命中率并不高。

2.2 伊藤美誠的制勝因素

2.2.1 速度“快”

速度快是伊藤美誠制勝的主要法寶, 其速度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移動速度,二是出手速度。 伊藤美誠身高1.50m,明顯偏低,看似護臺面積小、移動速度慢。 其實不然,乒乓球的移動往往都是短距離的起動、制動以及變換方向,運動員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 而不是長時間大距離的同向位移[10]。 有研究成果表明,身高對運動員的方向轉換速度有潛在的影響[11],一般認為身高越高改變移動方向的速度越慢,而身高越低改變移動方向的速度越快[12]。 伊藤美誠利用身材的“先天”優勢,在比賽中明顯提高了起動、制動以及變換方向速度,步伐輕盈、靈活、春袗輕筇。

伊藤美誠站位靠近球臺,在來球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極大地縮短了回球的時間,出手速度快。 在比賽中,伊藤美誠無論是處于主動進攻還是被動防守的態勢, 始終都在積極拼搶前點,極少退臺與對手周旋,從站位和擊球時機為快速出手贏得時間。 在擊球時,伊藤美誠的正手以撞擊為主,反手則充分利用生膠的特點彈擊, 正反手均盡可能減少球在拍上的停留時間,提高出手速度。 總之,伊藤美誠總是在想方設法地加快進攻速度和節奏, 速度快已成為伊藤美誠比賽中的首要制勝因素。

2.2.2 搏殺“兇”

搏殺兇是伊藤美誠制勝的重要技戰術手段。 從發球搶攻到接發球搶攻,從主動相持到被動相持,伊藤美誠的兇狠貫穿在每一個階段的每一分球上。 “強上手、強相持、強轉換”是其搏殺兇狠的主要特征,“出手果斷、敢于發力、發的出力”是其善于搏殺的技術支撐。 伊藤美誠的兇狠是通過長期訓練所形成的一種技術風格, 并非只是針對中國運動員所實施的一種搏殺戰術[13]。 兇狠的搏殺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狀態的穩定性影響極大,所謂穩定性是指系統的結構、狀態、行為的恒定態[14],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的重要特性,同時也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穩定發揮的重要保障。 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的穩定性倘若被打破,其競技能力系統狀態就會波動,從而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克拉克”或“choking”(比賽失常)現象[15],陳幸同被伊藤美誠大比分逆轉就是最典型的例證。 從比賽錄像不難發現,陳幸同前三局發揮穩定、比賽流暢,以3:0 的絕對優勢領先, 第四局比賽開局和中局陳幸同依然延續了前3 局的狀態9:4 繼續保持領先,然而進入尾局伊藤美誠完全放手進一步加強搏殺之后, 陳幸同競技能力系統狀態的穩定性被徹底打破了,隨之而來的就是“choking”的出現,最后的結果是連輸4局。 針對伊藤美誠兇狠的搏殺,在比賽中我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要想保持良好的狀態, 就必須提高競技能力系統狀態的穩定性,而要提高競技能力系統狀態的穩定性,就需要改變競技狀態的相關變量, 即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改變運動競技能力系統的狀態變量(生理、心理、技戰術等),從而達到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狀態穩定性這一目標[16]。

2.2.3 生膠“怪”

生膠“怪”是伊藤美誠制勝的鮮明技術特征。 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兇怪”風格為主的顆粒膠打法運動員鄧亞萍退役后,從王楠、張怡寧、李曉霞到丁寧、劉詩雯、朱雨玲,再到女乒新生代主力陳夢、陳幸同、王曼昱等,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雙面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 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也鮮有優秀的顆粒膠打法出現,顆粒膠幾乎被打入了冷宮。 在過去的20 年間,中國女子雙面反膠快弧打法盛極一時,稱雄于世界乒壇,引領著世界女子乒乓球的發展方向, 很少有顆粒膠能夠對其構成威脅。 而伊藤美誠的出現,使得顆粒膠打法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為何伊藤美誠的生膠能如此地讓中國運動員不適應,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在賽璐珞乒乓球時代,弧圈球的速度快、旋轉強,生膠打法很難守住近臺、頂在前點,形成速度上的壓制。 改為新材料乒乓球后,弧圈球的速度和旋轉均有所下降,生膠不再懼怕弧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擅長的近臺打法壓制弧圈球的進攻。 生膠一旦守住近臺,就會獲得速度上的優勢,這就給兩面反膠快弧打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二是生膠所制造的速度和旋轉與反膠明顯不同, 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每秒的米數和轉數上,還表現在反彈的性能、空中運行和落臺后的碰撞上[3],所有這些球性的刺激,都會給中國運動員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對于伊藤美誠生膠的異軍突起,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除了研究其打法之外, 還要著重培養本土的超一流生膠選手,來適應伊藤美誠的“怪”,這是破解伊藤美誠打法的重中之重。

2.2.4 心理“穩”

穩定的心理素質是伊藤美誠制勝的有力保障。 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 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是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否正常發揮技術水平,決定競賽勝負的關鍵因素。 眾所眾知,乒乓球運動員在賽場上除了技術的較量之外,更多的是在比拼心理。 競技水平旗鼓相當,比賽進入膠著階段,往往看的都是心理素質。 即便競技水平略遜一籌, 在恰當的時機通過戰術變化再結合心理較量也能取勝。 伊藤美誠打球冷靜少年老成[17],在比賽中展現出來的另一強大實力就是心理素質穩定。 前日本隊教練高島規郎坦言,伊藤的優勢不僅是技術水平出眾, 心理素質也比一般運動員強大,即便是以0 比10 落后,也能帶著積極的情緒集中注意打好下一個球[18]。 在與陳幸同、劉詩雯、丁寧的比賽中,伊藤美誠都是在大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實現的逆轉, 充分印證了高島規郎的說法。 有研究表明,動機與運動成績的關系呈現倒U 型,即在比賽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處于較低動機水平時,所取得的比賽成績較低;處于中等動機水平時,所取得的比賽成績最好;處于較高動機水平時,所取得的比賽成績卻開始下降[19]。同時, 研究還發現運動任務對動機喚醒水平與運動成績有著重要作用。 奧克斯汀總結它們之間的關系認為:1)高動機喚醒水平對速度、力量和耐力性運動項目取得佳績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2)高動機喚醒水平對動作技能復雜、肌肉活動精細、協調性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技巧性項目取得佳績會產生干擾[20]。因此,以速度、力量和耐力為主導的體能類項目,應該保持較高的喚醒水平參加比賽;以協調、穩定、肌肉活動精細為主導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應該保持較低的喚醒水平參加比賽[21]。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幾十年長盛不衰、星光燦爛,在任何比賽中我們都習慣于勇奪第一, 即便是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也認為是一種失敗, 因此中國運動員都是在一種較高水平的動機喚醒狀態下“負重”參加比賽,尤其在“外戰”中技能水平的發揮更是大打折扣。 與之相反,伊藤美誠既無冠軍光環又無冠軍任務,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心理上的優勢有助于其穩定甚至超水平的發揮。 在東京奧運會,如何給中國運動員卸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正常發揮是戰勝伊藤美誠的關鍵。

3 結論

1)從技戰術特征看,伊藤美誠以勾手發球為主,動作隱蔽、旋轉性強,落點以反手短球為主,配合反手長球和中路短球,正反手均可上手且極具搏殺性;伊藤美誠充分利用生膠摩擦系數小、不容易吃旋轉的特性,采用撥、拉、彈、“側劃”等具有一定威脅的接發球手法,首先破壞對方的發搶戰術,緊接著用正手“拍”、反手加力彈等極具殺傷力的進攻方式發起反攻;伊藤美誠攻防轉換中過渡性球少, 主要是通過發力技術的運用從被動變主動,實現強轉換、強相持,但板板發力導致無謂失誤明顯增多。 總體看來,伊藤美誠的比賽重心前移,前四板是其爭奪的主要焦點,尤其是接搶段得分最多、最具優勢,相比較而言其相持實力比較薄弱。

2)從制勝因素看,速度快是伊藤美誠制勝的主要法寶,其速度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移動速度, 二是出手速度。 搏殺兇是伊藤美誠制勝的重要技戰術手段,從發球搶攻到接發球搶攻,從主動相持到被動相持,其兇狠貫穿在每一個階段的每一分球上;生膠“怪”是伊藤美誠制勝的鮮明技術特征,改為新材料乒乓球后,伊藤美誠守在近臺、頂住前點,利用速度上的優勢結合生膠擊球后產生的下沉、 飛行弧線等方面的差異明顯提高了對方的回球難度; 穩定的心理素質是伊藤美誠制勝的有力保障,伊藤美誠少年老成,不管是領先還是在落后始終不驕不躁、信念堅定、敢打敢拼,展現出了強大的心理素質。

猜你喜歡
接發球技戰術發球
破解電動車火災撲救關鍵技戰術的幾點思考
對當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賽發球體系的研究
身體素質對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影響
近期世界大賽女排主要對手接發球效果的對比與對策研究
青年球員的乒乓球接發球搶攻戰術選擇的研究
基于大數據的足球技戰術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隊為例
德約科維奇與費雷爾技戰術對比分析
對瓦爾德內爾、張繼科2/3右半臺短球接發球的研究
第52屆世乒賽女子單打前3名選手接發球技術分析
發球上網的步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