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2021-03-14 02:57黎澤彥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繪本教學學前教育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幼兒處于剛剛接觸社會的階段,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應向幼兒滲透民族團結意識,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作為幼兒早期的閱讀素材,兒童繪本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民族團結主題教育中巧妙地融入繪本教學,可以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多維滲透中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文章立足民族團結意識的培養,以繪本閱讀引導的優勢為基礎,具體探索結合繪本閱讀助力幼兒園民族團結主題活動、浸潤童心的有效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民族團結;繪本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民族團結教育在藏區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168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黎澤彥(1992.8—),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教育局,二級教師,本科學歷。

一、前言

繪本是適合低幼兒童閱讀的一種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在繪本中,五顏六色的圖片、多元化的對話、豐富的情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繪本也層出不窮。幼兒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將民族團結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借助繪本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國家富強、民族團結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愿,要增強全社會的民族團結意識,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前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時機,進行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向幼兒多方位、全方面地滲透民族團結意識[1]。

二、實施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的必要性

(一)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

經過幾千年歷史沉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庫。其中,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我們去繼承和弘揚。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切實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特征。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借助繪本教學和閱讀向幼兒介紹不同的民族優秀文化,能夠拓寬幼兒的視野,增長幼兒的見識,進而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增強幼兒的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大發展、大繁榮。

(二)推進民族團結

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構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民族發展的政策,中國人民也在行動和思想上支持不同民族共同發展,筑牢民族團結的基石。在學前教育階段積極推行民族團結主題的繪本教學,是充分貫徹和落實國家民族團結政策的有力舉措,能夠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接受民族團結的教育[2]。

(三)降低幼兒學習難度

繪本中圖片較多、文字較少,這對于識字量不多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閱讀。幼兒可以根據圖畫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了解和學習繪本的主要內容。所以,在向幼兒滲透民族團結意識和理念時,借助繪本能夠降低其學習和閱讀難度,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加入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掌握繪本主要內容,幫助其更加快速、全面、深入地了解相關民族知識,進而提高學前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多維滲透民族團結意識

(一)點綴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于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極其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環境的教育和渲染作用。尤其是在滲透民族團結意識的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從教學環境入手進行創新。如可以在幼兒園中設置不同民族的文化區,每一個區域確定一個民族主題,在區域中運用相應民族的元素進行點綴和裝飾,這樣幼兒根據不同民族區域的環境就能清晰明確地了解各個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另外,教師還可以設置民族手工區,幼兒可以在該區域中進行手工活動,如學習剪紙、編制,做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等,在不同民族環境的渲染和熏陶下,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氛圍和特色,進而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3]。

(二)蘊含于教學過程中

教學過程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民族團結的理念和精神是非常必要的。繪本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課前備課、導入、課堂教學、課后評價等,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師都可以將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滲透。例如,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樂器演奏等導入課堂,這樣既可以讓幼兒欣賞到不同民族的音樂,還能夠將幼兒帶入一種特定的民族情境中,進而更好地為此后的繪本課堂教學服務。又如,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將民族團結和文化蘊含于活動中,給予幼兒不同的學習和繪本閱讀體驗,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學環節。

(三)豐富教學內容

在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的繪本閱讀和教學內容是有限的,如果每次繪本教學總是同樣的內容的話,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將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繪本教學內容,可謂創新之舉。這樣,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和了解到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知識與風俗習慣,有效地培養其民族意識,增強其對不同民族的認可,同時還能夠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發掘出對不同民族文化感興趣的孩子,培養和保護他們的興趣,為將來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培養人才。

四、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點亮幼兒成長歷程

(一)新環境:創設民族團結情境,引導閱讀

環境對于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容忽視的,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合民族團結主題,教師應該從環境入手,為幼兒創設一個更好的環境,彰顯民族團結理念,使幼兒在特定的情景下自主地展開閱讀,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民族團結意識的熏陶,為其帶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進行民族團結主題的繪本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布置教室,根據本次繪本內容所體現的民族特色選擇環境主題。又如,這次我們開展維吾爾族主題的繪本閱讀活動,教師可以首先深入地了解一下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然后準備相關的環境布置材料,帶領幼兒制作相關素材、剪紙裝扮等,或者也可以準備幾身維吾爾族的服飾讓幼兒體驗。這樣將幼兒置于維吾爾族的情境中,感受這個民族熱情、活潑的氛圍,之后在相關的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幼兒才能沉浸式地參與和閱讀,同時對維吾爾族的文化及風俗習慣也會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進行民族團結主題的繪本教學時,教師要重視環境的熏陶作用,為幼兒創設相應民族風情的情境,進而引導幼兒更好地閱讀。

(二)新資源:挖掘民族團結素材,增強意識

在傳統的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安排的課程不同選擇相應內容和類型的繪本。但是由于幼兒園中很少專門安排民族團結的課程,再加上關于民族團結等內容的繪本還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在學前教育中缺乏對幼兒進行民族團結意識的培養教育。為了使幼兒園民族團結主題教育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師需要從海量的繪本中挖掘民族團結的素材,進而滲透在繪本教學中,增強教育教學的說服力以及幼兒的民族團結意識[4]。

例如,在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的繪本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收集大量關于民族團結的繪本,認真篩選和整理,創新和拓展繪本教學資源,保證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的順利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后,選出《蘇和的白馬》《中國民族節日風俗故事畫庫》《暖房子華人原創繪本·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等,有單本繪本,也有系列叢書。幼兒借助這些繪本能夠初步了解不同的民族故事、民族風情及各民族的不同節日等。更重要的是,繪本中描繪的民族風情能夠讓幼兒從圖畫或者故事中了解各個民族不同的文化,進而激發幼兒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意識。

(三)新模式:創新繪本教學模式,完善課堂

傳統的繪本閱讀在通常情況下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讀,幼兒單純地聽。雖然幼兒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比較高,也能夠非常完整、生動地為幼兒呈現繪本內容和故事,但是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完全以教師為主,幼兒缺乏參與感,很難擁有真實的感受,也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繪本教學模式,重視幼兒的課堂參與度,使得繪本閱讀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幼兒通過實際的參與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對不同的民族有所記憶。

例如,《蘇和的白馬》這部繪本是根據馬頭琴的傳說改編而來的,講述了蘇和與他心愛的白馬之間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個繪本向我們呈現了一望無際、遼闊的大草原。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這一情景,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向幼兒播放音樂《蘇和的白馬》,讓他們真實地欣賞和感受最能代表蒙古族的馬頭琴的深沉、粗獷的特點。隨后,教師還可以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其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講述這個故事。這樣,幼兒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學習這個繪本,感受蒙古族的特色風情,充分地參與到繪本閱讀課堂教學中,完善課堂教學環節。因此,在進行民族團結主題的繪本教學時,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窠臼,結合繪本的具體內容創新教學和閱讀模式,通過課堂活動安排,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進而使幼兒在教師以及繪本內容的引導下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

(四)新活動:拓展繪本教學活動,加強滲透

在學前教學階段,滲透和傳授知識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課堂教學形式單一,難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和策劃一些民族主題的活動,以繪本為載體,將不同民族的文化滲透在各種活動中,進而使幼兒潛移默化地了解、認識并喜歡上不同民族的文化,進而實現民族團結主題繪本教學的價值。

例如,在讀到《中國民族節日風俗故事畫庫》叢書中的《傣族:孔雀之鄉的潑水節》時,我們選取了溫度適宜的一天為幼兒舉辦了潑水節。在這次活動中,教師先組織幼兒根據繪本中描繪的內容分角色對潑水節的來源等故事進行了演繹,幼兒在編排和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對潑水節、對傣族形成全面的認知。在后面的潑水節活動中,幼兒體會到的不僅僅是活動帶來的快樂,更是這個民族、這個節日的文化特色。在這個層面上,新的繪本教學活動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拓展和創新繪本教學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將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更好地滲透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增強教學效果。

(五)新評價:借助繪本教學評價,促進反思

評價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構建評價體系,結合幼兒課堂表現和不同民特色,尋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及獨特之處,對幼兒展開多元評價,從而提高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性。為此,我們可以借助課堂評價活動、課外拓展活動等,給幼兒提供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對幼兒的繪本閱讀情況、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了解情況以及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進而在不斷的反思和優化中得到完善與提高。

首先,從評價主體上說,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讓幼兒、家長和教師都能夠參與進來。其中,幼兒可以針對自己的閱讀情況、對民族知識的了解情況以及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總體上的評價,并對教師的教學提出自己的想法;家長通過對孩子的了解以及不同角度的評價,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參與孩子的成長;教師在評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的評價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積極評價。其次,從評價內容上說,教師可以從幼兒繪本的閱讀情況、活動參與情況、課堂表現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情況等不同方面進行評價,力求從多個方面關注幼兒的成長。最后,從評價方式上說,教師應該積極追求多元化,可以從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同伴之間的了解以及家長的評價等方面對幼兒進行評價。

五、結語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薄稅畚抑腥A》的歌詞中傳達出中華兒女的美好心愿以及對祖國的祝愿。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具備民族團結和民族包容意識,這要從幼兒抓起,借助繪本教學創設新環境、整合新資源、開發新模式、拓展新活動、運用新評價,有效地滲透民族團結意識,在幼兒心中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并使其隨著他們的成長不斷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王志慧. 關于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J]. 新課程,2021(52):20.

施玥. 談創設豐富多彩情景與提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J]. 新課程,2021(52):180.

張開俊. 借繪本之趣,增幼兒之樂:淺析繪本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22(02):175-176.

王群. 幼兒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措施[J]. 教師博覽,2021(18):71-72.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繪本教學學前教育
·楊寧出席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現場推進會時強調·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
童心繪團結 各族一家親
民族團結的內蒙古樣板
從圖畫的背后讀出含義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