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培養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

2021-03-14 00:43鄒文娥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為了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發展的目標,教師需要結合學科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而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逐漸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诖?,筆者對核心素養培養以及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收集整理,并著眼于教學實踐展開了研究。文章將結合研究中產生的認識,具體闡述如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群文閱讀

作者簡介:鄒文娥(1975.12—),女,福建省邵武市屯上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一、前言

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對于學生的當下學習與終身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能力與品質。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從實際情況來看,盡管核心素養和群文閱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兩者之間卻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長期以來,在初中語文課程中,單篇閱讀一直占據主要位置。相對于單篇閱讀,群文閱讀的有效開展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閱讀機會,并使語文學習逐漸從單一的知識積累向全面發展轉變。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教師應該掌握群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與要求,并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教師利用這種方式,有利于逐步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基本特征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相較于傳統的單篇閱讀,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具有極為突出的特點[1]。具體來講,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放性。一方面,議題的設置與文本的選擇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語文核心素養具有豐富的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從不同維度設置議題。而在選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議題選擇課內外不同的文本閱讀內容。另一方面,閱讀過程具有開放性。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學生有比較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的思維受到抑制。

第二,自主性?!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強調要改變以往被動接受和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群文閱讀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模式,自然需要遵循這一理念組織教學活動[2]。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體會的空間,以此來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其次,教師要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使學生清晰闡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探究性。一方面,教師的備課過程具有探究性,如議題的設置和文本的選擇,都需要以探究《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情為前提。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探究性。相對于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所接受的并不是一種現成的知識,而是需要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新知識的建構。

第四,交互性。首先,閱讀文本之間具有交互性,即所選的閱讀文本之間需要具有一定的聯系,而不是盲目進行組文。只有將閱讀文本串聯起來,學生才能進行深入的閱讀。其次,學生與文本之間具有交互性,群文閱讀可以被視為學生與選文進行深度對話的過程。只有構建學生和選文之間的交互性,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得到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合理設置議題,把握教學主線

簡單來說,群文閱讀是指以一個或者多個議題為中心,選擇一組結構化的文本,在一定時間內通過集體建構逐步達成共識的活動。從基本概念中不難發現,群文閱讀活動是圍繞議題開展的[3]。因此,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置明確的議題。毋庸置疑,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為了通過群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議題的設置必然需要緊扣核心素養。為此,教師需要準確把握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所要達成的目標,并以此為基礎設置議題。這樣才能為群文閱讀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簡單來說,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以及當下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品質與能力。相較于其他學科,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具有本學科的突出特征。具體來講,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四個維度: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展和提升、審美鑒賞和創造、文化傳承和理解。在進行議題設置時,教師應避免設置過于籠統的議題,而是需要從這四個維度進行詳細的解讀,并以此為基礎設置具體的議題。以“文化傳承和理解”為例,這一素養可以分解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多樣文化的理解、當代文化的關注。例如,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古詩詞中涉及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因此,教師可以將古詩詞作為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載體,并結合古詩詞內容選擇一種具體的文化現象。例如,教師可以將“古詩詞中的‘酒文化”作為議題。很多古詩詞中都包含“酒”這種文化意象。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重點探究“酒”除自身所代表的事物之外,還具有怎樣的深層內涵。通過群文閱讀促進學生語言積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對經典文本的語言進行賞析。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語言賞析有關的議題,如“散文的語言特點”。同時,教師還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賞析文本語言的角度。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從用詞、修辭、句式、表達方式、表現手法、銜接照應幾個視角對語言賞析議題進行分解,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在賞析文本的過程中進行語言建構。

(二)優化文本選擇,構建閱讀載體

1.下位選擇法,使知識建構有力度

群文閱讀就是一種多文本的閱讀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適當的文本來豐富群文閱讀的素材。通常來講,選擇文本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下位選擇法就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4]。簡單來說,這種方法是指教師在傳授新知識前要調動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這樣能夠避免學生對新知識產生陌生感,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在群文閱讀文本的選擇中,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教師可以使用下位選擇法,從一般到個別,逐步實現精細化。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而且可以在此基礎上使知識得到有效地拓展。以《錢塘湖春行》為例,這首詩中應用到了白描的手法。這一手法在此前所學的《天凈沙·秋思》等文本中已經有所涉及,因此,教師可以選擇此前所學的文本進行組文。這種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并使其將相關知識轉化為技能。

2.并列選擇法,使思維訓練有梯度

在某些情況下,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并沒有從屬和總括的關系,而是一種并列的關系,這體現出了綜合貫通的特點。通常來講,并列式的文本之間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教師利用并列式的文本選擇方法,可以使學生進行文本之間的橫向對比。同時,這種橫向對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某種思維策略,并使學生自覺地將其應用于類似的群文中。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逐步擺脫原有固定模式的限制,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利用并列式的文本選擇方法,教師可以將文本整合為一個有梯度的整體[5]。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并列式的方法將《陋室銘》《愛蓮說》《歸園田居》幾篇文本加以組合。這幾篇文本的思想情感是相關聯的,都是對心靈世界的探究。同時,這樣的組合方式可以使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陶淵明的思想與周敦頤和劉禹錫的思想有怎樣的不同。通過縱向對比每篇文本的內涵,再橫向對比三個人品質的差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

3.上位選擇法,使審美體驗有溫度

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體驗是進行群文閱讀的重要目標。為了在群文閱讀中優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教師可以采用上位選擇法選擇閱讀文本。這種文本選擇方法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形成一些具體的概念,使學生在后續的閱讀中更容易理解字里行間抽象的美學內含。

例如,在引導學生品味文章語句的重復美時,筆者選擇了《秋天的懷念》和《秋夜》。這兩篇文章中都出現了重復性的片段和語句。在《秋天的懷念》中,反復出現了看花的片段,而這些片段并非單純的描述,而是有著特殊的含義。而在《秋夜》中,作者對棗樹的描寫也采用了反復的語言形式。通過閱讀這兩篇文章,學生可以對這種審美方法形成初步的認識,并在后續的閱讀中逐步形成一種普遍性的概念規則,從而更好地體會文本中蘊含的美感。

4.單元選擇法,使文化傳承有力度

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內的文本通常都具有共同的主題,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已經編排好的單元開展群文閱讀。教師利用單元主題,使學生從不同層面和角度汲取豐富的文化營養,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以《社戲》《安塞腰鼓》所在的這一單元為例,這組文章描寫了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與風情。例如,《社戲》描繪了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而《安塞腰鼓》則描繪了豪邁灑脫的黃土高原。通過群文閱讀,教師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南北方文化的異同。

(三)明確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質量

在群文閱讀的組織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同時還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針對語文核心素養的不同維度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

例如,針對“思維發展與提升”這一維度,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啟發學生對文本進行思考。群文閱讀中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與議題的導向相吻合。此外,問題還要具有整體性特征,要形成統一的系統。同時,教師還要避免問題的重復設定。例如,在散文詩的學習中,筆者引入了巴金的《日》和《月》、郭沫若的《雷電頌》、魯迅的《雪》這幾篇文章,并提出了如下問題:(1)這幾篇文章中描寫了哪些比較典型的事物?(2)和我們平常的理解相比,文中描寫的這些事物存在哪些差異?利用這些問題,筆者將文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文章中出現的物象通常會被作者賦予特定的情感,與生活中現實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差別。而經過對比思考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由此可見,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是極為重要的。

四、核心素養下初中群文閱讀教學注意事項

毋庸置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群文閱讀的組織過程中,有些問題是教師需要格外注意的,而這些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內外結合,不脫離教材。在群文閱讀的選文過程中,教師選擇文本的途徑是十分豐富的。有時教師容易急功近利,一味在課外選擇大量文本,導致閱讀過程混亂無序,且容易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針對這種情況,在選擇文本時,教師應避免一味地拓展課外文本,而是要在保證學生對課內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適當引入課外文本。

第二,多文本教學,不增加負擔。一方面,教師要合理控制文本的數量,文本的內容結構不能過于復雜,以免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完成閱讀。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此,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采用趣味性的組織方法,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到輕松愉悅。

第三,多種閱讀法,不一味提速。群文閱讀并非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而是強調保障學生的閱讀質量。因此,教師應避免完全摒棄傳統單篇閱讀的方法,而是需要將精讀、速讀、快讀、跳讀等多種閱讀方法有機結合。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第四,促素養發展,不流于形式。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群文閱讀教學應該牢牢把握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這一目標,并將教學內容的設計指向這一目標的落實。唯有如此,群文閱讀教學才更具實用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新時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途徑。相對于傳統的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教學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閱讀教學的不足。因此,教師應該準確把握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方法,優化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同時,隨著教學活動的推進,教師需要準確把握群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對教學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潘勁松.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33):270.

楊賢寧.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5):76-77.

郁峰.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2020(01):83-84.

王君.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名著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0(19):288.

盧美華.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1+x群文閱讀的教學開展[J].散文百家,2020(36):89.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