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眼視光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2021-03-17 07:51韓丁孫靖李靜魏瑞華
眼科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科普課程管理

韓丁,孫靖,李靜,魏瑞華,3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眼視光學院/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1.視光中心;2.白內障科;3.屈光與角膜病科,天津 300384)

第66 屆世界衛生大會提出了“面向普遍的視覺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動計劃“,其最終目的是減少可避免的視力損傷,保證視力損傷者獲得康復服務,使所有人都能接受綜合視覺健康服務[1]。2020年3月5日,國家教育部審批通過了兩所高校的眼視光醫學專業,因此,自溫州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早期開設眼視光醫學專業以來,目前我國已有21所院校獲批開設此專業。由此可見,視覺健康管理蓄勢待發,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已然迫在眉睫,眼視光人才教育培養體系模式的建設正是行業發展的根本所在。本文介紹了視覺健康管理概述及其教育范疇,并以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專業為例,就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眼視光教育、培養與時俱進的眼視光專業人才進行探討。

1 視覺健康管理概述

我國“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健康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視覺健康管理作為“健康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1]。多方位、全周期保障民眾視覺健康,增強人們視覺保健的意識,實現人人享有平等的視覺健康服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臨的問題和挑戰[2]。

同時,隨著信息化的快速進展及視覺虛擬技術的不斷普及,不良的用眼習慣及眼部疾病正在潛移默化中蠶食人民大眾的視覺健康,如何科學用眼、健康用眼已成為當今民眾普遍且急切的需求。這一需求的不斷提升,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眼視光行業的蓬勃發展,逐漸從傳統的驗光配鏡服務向眼視光學疾病診療等綜合性的視覺健康管理方向快速發展。

因此,覆蓋大眾全生命周期的視覺健康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成為眼視光專業發展的新趨勢,同時對相關人才培養及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2 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的眼視光教育范疇

視覺健康管理以眼病預防為主導,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作為基本原則,通過專業而全面的視覺健康宣教、視覺功能的檢查、干預及定期監測等,進行可持續的視覺健康管理,提高國民的視覺保健意識及視覺健康水平[3]。因此,視覺健康管理是一項全方位、多維度的健康理念,在眼視光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內容(圖1)。

2.1 視覺健康科普宣教

“上醫治未病”。視覺健康管理的重點即是在尚未發生眼病階段,通過專業化、系統性的科普宣教,提高大眾的視覺保健意識,預防眼病的發生發展。

首先,科普宣教目標人群需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關注與覆蓋。嬰幼兒時期(~6歲)應做好遺傳咨詢及疾病篩查;青少年時期(7~18歲)以屈光不正為主,尤其對于發病低齡化、普遍化的近視應重點關注;青年時期(19~40歲)多以視疲勞、干眼等功能性眼病為主,應告知大眾其可防、可治、可改善的特點;中老年時期(40歲以上)逐漸發生各種年齡相關性眼病,通過科普宣教進行疾病預防及早期干預。

圖1 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的眼視光教育范疇Figure 1 Scope of optometr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sual health management

其次,科普宣教的形式應豐富多樣,開展綜合干預。采用科普講座、社區篩查、校園宣教、醫院建檔等方式,并通過線下科普宣教及線上信息推廣相聯動,傳統媒體與網絡推廣相結合,增加科普項目的趣味性及智能性。

再次,科普宣教應鼓勵不同角色人群的廣泛參與。這是一項社會性的公共衛生服務,需要眼視光醫生、教育機構、媒體等多方溝通協作,形成合力實現視覺健康管理科普工作的有效推進與開展。

2.2 視覺健康的檢查

視覺健康的眼部檢查是進行評估及干預的基礎,主要包括視覺健康基本檢查項目及特殊視覺質量檢測。

視覺健康基本檢查項目包括一般眼病診療中涉及到的病史采集、視覺基礎檢查(視力、眼位、眼球運動、立體視、瞳孔、色覺及視野等)、眼科常規檢查(裂隙燈、眼底鏡)、屈光及雙眼視功能檢查(知覺性三級視功能、調節及輻輳等)。尤其是在目前視疲勞患病率增加、功能性眼病日益增多的情況下,雙眼視功能檢查尤為重要。

特殊視覺質量檢測則包括光學生物測量儀、角膜地形圖、角膜內皮檢測、對比敏感度、像差分析儀、歐卡斯視覺質量檢測、開放視野全自動驗光儀等,針對某些特殊人群選擇性地開展檢測項目,可全面綜合地反映人眼視覺功能及分辨能力。

2.3 視覺健康的評估及干預

根據視覺健康檢查結果,由專業人員進行健康風險及視覺現狀的系統性分析及評估,重點是要提供綜合性、個性化的干預措施。視覺健康管理的干預主要覆蓋以下幾類人群。

第一類為以近視、遠視、散光、老視為主的屈光問題,以防控發展及屈光矯治為主。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4]于2018年7月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規定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納入政府考核指標,反映了近視防控工作的迫切需求與重要意義。第二類為視疲勞等視覺功能問題,關注視覺訓練及視覺功能的改善。由于并無眼部器質性病變,往往眼部藥物、手術等治療收效甚微,而應當輔以視覺訓練。第三類為需要早期篩查、診療的各種眼病,如白內障、青光眼等“可避免盲”。需要民眾加強視覺健康管理意識,同時眼視光人員需承接民眾視覺保健、疾病早期篩查需求,完成閉環診療。第四類為低視力及視覺康復,發掘及利用潛在的功能性視力,進行視覺康復訓練。眼視光、康復及教育等多學科專家應多方協作、密切配合[5]。

2.4 視覺健康檔案的建立及定期監測

建立個人的視覺健康檔案并定期監測,有助于幫助大眾養成良好的、可持續性的視覺保健意識,同時可以做到眼病的早期篩查、診斷及干預。

視覺健康檔案的建立包括兩種形式,即視覺保健目標人群“走進來”及眼視光專業人員“走出去”?!白哌M來”是指國民大眾通過科普宣教等提升視覺保健意識后,來到醫院、視光中心等視覺保健機構進行視覺檢查及評估,建立個人視覺健康檔案,對潛在風險提高防范意識,對眼病初期及時治療,做到個性化的視覺健康篩查及干預。而“走出去”則需要眼視光專業人員前往中小學校、社區或公共平臺等開展眼部疾病、屈光及視功能等問題的篩查及評估,并通過定期隨訪,動態監測及評估目標人群的視覺健康狀況。這種方式適用于因多種原因不便來醫院就診、且數量較多的人群,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視覺保健服務。

因此,在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眼視光專業人才需要通過全面、專業的眼部健康檢查及評估,對視覺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早期預警及干預,并以此為據提供個性化的視覺健康指導,結合形式豐富的視覺健康科普宣教及檔案建立,加強國民對視覺健康重要性的認知,提高國民的視覺保健意識。

3 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眼視光教育模式的探索

人才的培養是行業發展的命脈與基石。目前,我國眼視光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依賴于高等院校眼視光學教育,相較于基層視覺保健機構人員及社會從業者,高等教育更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在當今視覺健康管理大背景下,眼視光高等教育應與時俱進,探索切實有效的教育模式,以此滿足相應目標人群的視覺健康需求。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成立于2004年,結合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與當今社會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了眼視光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圖2)。

圖2 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眼視光教育模式Figure 2 Education mode of optome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sual health management

3.1 不同學制聯合培養

視覺健康管理的廣泛開展需要不同層次、不同角色專業人員的共同參與。因此,為了契合社會對視覺保健人才的大量需求,需要多種視光教育培養模式及體系的共同努力[6]。目前,天津醫科大學通過5年制、4年制及3年制的眼視光教育,各有側重,有的放矢地培養專業人才。

其中,5年制眼視光教育強調眼科醫學與視光學的互補統一,屬于醫學教育體系,畢業后取得醫學學士學位,并可考取醫師資格證書,具有手術權和處方權;可以承擔眼科醫生、眼視光醫生的角色,進行眼科的綜合性服務,隸屬衛生部管轄。以5年制醫學人才培養為核心的課程設計,應在醫學相關課程的基礎之上,側重臨床醫學核心課程及眼視光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例如其課程內容既包含了生理學、生物化學等醫學基礎課程,又涵蓋了內科、外科等臨床重點課程;同時在此過程中穿插眼應用光學、眼鏡學、眼科學基礎等眼視光學基礎課程及眼病學、屈光驗光學、雙眼視覺學等眼視光學臨床應用課程,由此達到醫學課程與眼視光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及知識難度的循序漸進,兼顧了醫學知識的廣度與眼視光學專業培養方向的深度。

4年制眼視光教育屬于理學教育體系,畢業后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不能考取醫師資格證,但可以考取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職業資格證書,屬于專業技能證書,可從事眼視光技師、驗光師等工作,隸屬人社部管轄。其課程設置與5年制的區別在于臨床核心課程有所削減,但視光專業課程的設置差異不大。例如將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及其他臨床課程整合為一門課程“臨床醫學概論”,課時大幅度減少,教學目標也有所調整,要求學生對臨床常見疾病的診療大致了解即可。但是眼視光專業課程的課時數量、教學內容等與5年制相比并無明顯變化,在教學目標上稍微弱化了眼病學等眼科疾病治療方法的要求,更側重于視覺功能檢測評估及視功能異常的診斷思維的培養。

3年制眼視光教育屬于高職大專類院校,同樣只能獲取職業資格證書,可從事驗光員、眼鏡加工等工作崗位,隸屬人社部管轄。其課程設置以視光技術操作類為主,其教學過程中并不包含醫學基礎學科及內外科等臨床學科,而是在入學之初直接進行眼視光相關課程的學習,且重點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更側重于眼視光相關檢查及視功能評估的實踐操作,對于眼視光疾病臨床診療思維培養的要求相較于5年制及4年制有所降低。

采用不同學制聯合培養的教育模式,使得其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各有側重,分別承擔不同的工作角色,互相協作配合、相得益彰。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不同國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早開展眼視光教育的國家之一,自1872年Illinois College of Optometry成立以來,其教育制度逐漸發展充實,形成了全美統一的眼視光教育模式,即在大學4年預科的基礎上,再經過4年的眼視光研究生教育,既可以獲得眼視光博士學位(Doctor of Optometry)[7-8]。4年期間學習內容包含了醫學基礎課程、眼視光基礎及臨床課程等,全面系統且循序漸進,學生畢業后可以作為眼內科醫生開展臨床診療,也可以開展驗光配鏡、視覺訓練等視覺保健工作,類似于我國5年制眼視光教育涵蓋的范圍[9-11]。

3.2 強化臨床實踐,理論實踐相結合

眼視光教育是醫學、理學等多門學科綜合應用的交叉學科,涉及到眼科學、眼視光學及其他多門相關知識,不僅需要夯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更加需要全面綜合的臨床實踐密切結合、相輔相成[6]。

目前一些視光院校仍延續了以教師理論授課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缺乏實踐操作機會,參加工作后對于臨床技能的掌握有待加強[12-14]。為了使眼視光專業學生加深對視覺健康管理及本專業發展前景的理解與認識,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組織學生在低年級早期即接觸臨床,以見習、參觀等形式初步了解視覺健康管理范疇及內容;在高年級則進入眼科門診、眼視光門診、驗光配鏡部門等機構實習,通過操作實踐掌握基礎、規范的檢查手段及診療原則。

在進入臨床實踐之前,通過分站式模擬就診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常見臨床操作進行評估與綜合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進入臨床實習。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可采取多種形式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強化實習效果:如臨床實習導師制可實現帶教老師與學生“一對一”精細化培養及師徒傳承的精益化管理;又如多科室輪轉可幫助學生們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局部診療思維的限制;再如通過病例匯報評比將其臨床所見所學進行提煉總結,培養學生對病例綜合分析的診療思維及溝通技巧。在各科室實踐結束后,通過出科專業知識考核、帶教老師與學生互評等形式,對實踐效果進行總結與反饋,教學相長,持續改善[15]。

因此,在理論學習基礎之上強化臨床實踐,培養學生對于視覺健康管理的相關理念及內涵融會貫通、求真務實的能力及品質。最終對于臨床技能的實踐考核中所有學生的平均分都可達到90分以上,畢業后無論是參加工作還是考研繼續深造,都得到患者和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這一教育模式也推廣應用于其他院校,有研究表明增加實踐教學課程的學生在職業技能實踐考核、學生自我評價調查問卷及實習帶教教師的反饋評分中,均明顯優于單純理論教學的學生(P<0.05),如專業技能反饋評分兩組分別為21.87±1.85 和17.95±1.53(P<0.001)[14]。在另一項研究[15]中,75%的學生認可病例導向的實踐教學對于提升自己專業水平大有裨益。

3.3 積極參與科普宣教

行動在后,理念先行,積極參與科普宣教也是踐行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6]。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多年的教育經驗提示我們,要使視覺健康管理模式真正落地、切實推廣,就必須轉變核心理念,將“治已病”轉化為“治未病”,將人民大眾被動的疾病診療轉化為主動的健康維護,因此對視覺健康管理的科普宣教也應滲透于視光教育中。

首先,鑒于視覺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建立在大眾正確的保健常識上,眼視光教育過程中應對此進行鼓勵與引導,秉承“理念先行”的教育觀念,將科普宣教的重要意義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入眼視光教學過程中去,通過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專業全面的宣教活動,開展全面綜合干預,促進視覺健康管理工作的穩步開展。

其次,在引導學生進行科普宣教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開設了相關課程并不斷完善,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討論、課堂演示、社區實踐等環節,循序漸進地對學生視覺健康管理科普宣教的意識培養及科普形式進行指導與提高。例如,鑒于日益加劇的近視現狀及國家對于近視防控的高度重視,鼓勵并引導學生采用科普講座、校園宣教、醫院建檔等方式全方位開展宣教活動,強調屈光發育檔案建立的重要意義,遵循“防近視、控加深”的防治目標,普及近視防控及視覺健康知識。

此外,天津醫科大學利用學生的各級各類課題、項目等形式對此進行積極引導與支持。如大學生創新課題、暑期社會實踐課題等,提供一定的資金、資源支持與專業技術指導,培養學生的科普宣教意識,建立一批富有經驗、積極專業的科普隊伍,并對優秀成果給予肯定與推廣,以此形成學生主導、老師指導、高年級帶動低年級、統籌協作的良性循環。近3年來,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學生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百余項,如“公眾對建立兒童屈光發育檔案認知情況的調查及相關知識普及”“老視的社會認知程度調查和知識普及”等項目,通過科學調研與科普宣講等形式,普及、宣傳了視覺健康知識,也可以鍛煉并提升自己的社會實踐水平及科研能力。

3.4 “互聯網+”視覺健康管理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技術及人工智能飛速發展,2015年7月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17],意見中提出: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醫療的便捷服務。該模式已應用于醫學相關專業教育體系的建設中[18]。

在眼視光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順應當今社會需求及技術發展趨勢,將互聯網+視覺健康管理協同結合,培養學生將二者緊密結合的觀念與意識,并學習相關必需的技術知識。

天津醫科大學將相關內容融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在低年級將互聯網應用技術滲透入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必要的技術手段;高年級通過開設互聯網+視覺健康管理選修課、開展學院內“互聯網+”項目實踐等形式豐富學習內容,加強學習效果[19]。例如,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基于互聯網云端的構建,引導學生應用技術手段采集院系同學的視覺數據,并以此模擬人群視覺健康大數據,通過記錄、儲存及動態變化的監測,發掘潛在變化趨勢,預警并遏制視覺健康危險因素,對個體進行動態性、實時性、持續性的“過程管理”[20]。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遵循“互聯網+”是形式和手段,“視覺健康管理”是內容和目的,重視二者的有機結合,在加強傳統衛生健康人才建設的基礎上,培養具有“互聯網+”診療思維眼光、掌握“互聯網+”應用技術能力的視覺健康管理人才。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為保障學生的學習進度,各大高校都調整了教學方式,開展線上教學、答疑等學習指導[21-23]。我們應用雨課堂、騰訊會議等形式,利用信息化技術、網絡資源和平臺,通過在線教學平臺設置、師資在線教學能力培訓及優質教學資源遴選等一系列的措施,確保眼視光專業課程在線教學的質量[24]。這也是將“互聯網+”與“視覺健康管理”緊密融合、統籌兼顧的成果體現。

4 結語

綜上,在視覺健康管理背景下,眼視光院校應積極探索與時俱進、切實可行的眼視光教育模式,培養德高醫粹、知行合一的視覺健康管理專業人才,以滿足當今“健康中國”戰略下民眾對于視覺健康的普遍需求,進一步保護和改善國民的視覺健康,為國民視覺健康狀況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科普課程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課程思政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實施
《管理學原理》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科普達人養成記
科普漫畫
科普漫畫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