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共進社及其《共進》雜志與陜西早期中共黨團組織的建立

2021-03-24 11:17馮一鳴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雜志

[摘要]共進社與《共進》雜志是五四運動之后陜籍旅京進步學生所創辦的社團及其刊物。通過研究共進社與《共進》雜志有助于清晰地了解早期馬克思主義在陜西的傳播以及共進社成員對于陜西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團組織建設的貢獻,更深刻地認識共進社和《共進》雜志對于陜西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開展的重要歷史意義與深遠影響。

[關鍵詞]共進社;《共進》雜志;馬克思主義;陜西中共黨團組織

[作者簡介]馮一鳴(1993-),男,陜西西安人,西安醫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黨史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D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1)02-0019-03

五四運動之后,以旅京陜籍多名進步學生所創辦的共進社及《共進》半月刊規模之廣泛、持續之長久、影響之深遠歷來為學界所關注。因此,探究共進社這一進步團體與《共進》雜志對于陜西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陜西中共黨、團建設以及陜西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歷史影響與價值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一、共進社與《共進》雜志的創辦

早在五四運動之前,旅京陜西籍學生便已經開始醞釀《共進》雜志與共進社團的創辦。最初,一些陜籍學生率先在京發起了三秦公民救陜會,繼而又組織了陜西學生團。五四運動之后,更名為旅京陜西學生聯合會,并以此名義自編自印了刊物《秦劫痛話》來反映陜西黑暗局勢,痛陳民間疾苦。雖然創刊初衷無可厚非,但是由于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以及出刊動機的不切實際,總的來說是極不成熟的產物?!氨M管起了一些暴露陜西實況的作用,但還有些哀求的味道,更談不到有反抗的勇氣”。

1920年1月20日,旅京陜西學生聯合會正式以團體名義發行了《秦鐘》月刊?!肚冂姟返恼Q生是《秦劫痛話》的延續與發展。如果《秦劫痛話》是將陜西黑暗局勢介紹到全國的話,那么《秦鐘》則更有積極意義。其宗旨是:1、喚起陜人自覺心;2、介紹新知識于陜西;3、宣布陜西社會狀況與外界。其思想為“謀桑梓幸福及文化發展”?!肚冂姟份^之《秦劫痛話》雖然有些改良主義的意味,但是其宗旨皆以陜西為中心,“情感結合”難免帶有地方狹隘主義色彩。

在《秦劫痛話》與《秦鐘》???,旅京陜西學生聯合會的社團活動也無形停滯。而1920年8月陜西教育界發生王授金(省立女子師范學校教務主任,后在渭華起義中犧牲)因反對郭希仁(省教育廳長)尊孔而被罷免的事件,引起軒然大波。①在京陜籍進步學生聽聞消息后,情緒高漲極為憤慨,堅決反對并迅速抗議此次事件,與在陜諸多高校師生遙相呼應。這也成為了《共進》雜志誕生的導火索。

經過此次事件,在京陜籍進步學生決定創建一個以陜西為對象,介紹陜西局勢反映陜人疾苦的刊物作為喉舌。1921年10月10日,在北京大學求學的陜籍學生劉天章、李子洲、楊鐘健、楊曉初、趙國賓、劉含初、呼延震東、韓述之、王君毅等人聯合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后改為北京師范大學)楊明軒、魏野疇等數人,以及在京其他高校陜籍進步學生,正式創建了《共進》雜志社?!豆策M》創刊之后,旅京陜籍學生通過寄送雜志回鄉等手段,使遠在西北腹地的陜西人民一睹《共進》之風采。宣布以“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陜西社會”為宗旨。在陜西思想文化界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豆策M》創刊伊始繼承了《秦鐘》對于“桑梓”陜西局勢的關注,不過仍然帶有濃厚的狹隘地方主義觀念。如激烈批判陜西封建軍閥劉鎮華的《去劉篇》;以大量篇幅揭露陜西教育界的弊病與黑暗等等,希望利用革新陜西教育引領陜西社會變革,但絕大多數還是將著眼點置于“桑梓”陜西,理論實踐上均體現出了其不切實際甚至幼稚的一面。顯然早期《共進》與《秦劫痛話》和《秦鐘》一脈相承。

在此之后,諸多雜志社進步學生進一步要求并決定擴大成立一個具有更強凝聚力的社會團體組織。于是在《共進》雜志創刊一周年后,旅京陜西籍青年的政治性社團——共進社應運而生,《共進》雜志因此成為了該社團的機關刊物。隨著國內反帝反封建斗爭局勢的密切變化,從共進社成立到1924年初,是《共進》雜志與共進社的健康發展時期。很快將“情感結合”的地方主義轉變為“提倡文化,改造社會”。注重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相結合,并利用《共進》雜志發表社會評論等政治手段來傳播新思想。其中變化最鮮明的是大量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思想,并開始用馬克思主義的眾多理論來分析陜西乃至全國的社會形勢。自1922年起,《共進》所發表的文章中多次宣傳馬列主義,并基本接受中國共產黨關于中國時局的主張,趨向于擁護宣傳黨的政治理念。其許多觀點與黨的主張不謀而合,成為宣傳馬列主義的主要陣地。為陜西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啟蒙和傳播共產主義思想、黨團組織建設以及陜西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共進社及其《共進》雜志與陜西早期中共黨、團組織建設

五四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席卷中國大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全國各地更是掀起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大浪潮。其中《共進》對于馬列主義與中共革命思想在陜西的廣泛傳播尤為重要。以至于1926年前后北京、陜西等地均流傳著反動勢力要鎮壓共進社的消息,認為“大共(指共產黨)小共(指共進社),都是一共”。

(一)《共進》雜志對中國共產黨理論的宣揚

早在《共進》雜志創辦之初,《共進》第十七期便刊登了《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一文,大力宣傳中共對于當時時局的正確看法。而后多次轉載《新青年》《向導》《先驅》等黨的機關刊物與進步報刊上的文章(如:黨的領導者李大釗等人的文章),這是“共進”從一個松散的進步學生組織轉變為傾向于中國共產黨的優秀政治團體,并且逐步開始向黨組織靠攏,慢慢過渡為黨的外圍刊物,發展成為黨的外圍組織。

1923年3月,共進社在《本社宣言》中提出“我們認為中國目前應解除的兩大惡勢力,是國際資本主義和軍閥政治”,反帝反封建昭示著共進社主動接受并宣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主張。1925年7月19日至25日,共進社在陜西三原渭北中學召開第二屆代表大會時所發行的《共進社第二屆代表大會總報告》中明確提出社會改造的具體步驟:“(一)喚醒一般民眾使之奮起。(二)實地指導民眾組織團結。(三)武裝民族。(四)以民眾的武力打倒一切統治階級?!?926年8月《共進社第三屆代表大會宣言》指出共進社今后的工作應是:“(一)對于世界聯合各弱小民族并各國的無產階級,及平等待我的國家,共同打倒帝國主義。(二)對于國內聯合全國革命勢力,消除一切反革命派,打倒封建軍閥及一切惡勢力,并自動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三)對于陜西:1、組織民團做武裝民眾的基礎。2、努力以民眾武力鏟除一切反革命的隊伍。3、推到一切劣紳與土豪……”這與黨的基本綱領中的反帝反封建、民族獨立以及而后的武裝奪取政權等正確思想異曲同工。

共進社也極其擁護黨在革命統一戰線以及聯合社會各階級的正確主張,接受黨的政治理念并向黨組織積極靠攏。其對待工人、農民階級的觀點也與黨的階級觀念不謀而合。在1923年5月1日勞動紀念日所刊發的《五一》與1925年刊發的《五一勞動節紀念》②中都表現了對勞動工人階級的贊美,并指出中國工人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大致步驟:“(一)勞動運動。(二)同盟罷工。(三)無產階級專政?!薄掇r民運動的三要點》與《告陜西農民》兩文中明確指出:廣大陜西農民同胞在“交農運動”中應更加激進,勇敢的與劣紳土豪相抗爭,實行更加積極的農民運動。而《全國各階級與國民革命運動》文章中,“促成國民革命運動的惟一良策,是要全國各階級聯合起來共同合作,共同奮斗”這一論述正是對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所秉承的革命統一戰線理論的宣傳與擁護。

通過《共進》雜志多篇文章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共進社的諸多思想都繼承傳播了中國共產黨正確的價值信念。共進社持之以恒的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傳播黨的革命綱領以及政治主張,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共進》半月刊已成為黨間接領導的刊物,并且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傳播的堅實堡壘。

(二)共進社成員與陜西早期中共黨、團組織建設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以其理論的正確性而保有頑強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傳入陜西的時間雖較京、滬等地偏晚,但是在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旅京陜籍的共進社成員便不遺余力的向家鄉傳播介紹馬列主義先進文化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諸多革命思想。1922—1923年間,李子洲、郝夢九、魏野疇、劉天章、武止戈、雷晉笙、王尚德等共進社多名早期領導骨干陸續回鄉,這些人基本都為陜西旅京進步學生中最早加入黨團組織的革命骨干,早在求學階段已加入早期中國共產黨以及共產主義共青團,選擇了共產主義道路,思想上更是堅定不移地認同馬列主義與黨的理想信念。他們將馬列主義啟蒙引導與中共早期黨團建設相結合,對此后黨團組織在陜西的建設和陜西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923年8月,多數共進社早期骨干(多數為中共黨員)返回陜西,散布于陜西三道各縣,并在三原、西安、渭南、華縣、榆林、綏德、延安等地成立共進社分社以擴大影響力。共進社成員秉承服務“桑梓”的初衷,主要在教育領域向廣大陜西青年灌輸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思想,率先在陜西教育文化界明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前進方向。此時返鄉的共進社成員主要以在學校任教、主持教務為主。其中李子洲(由李大釗、劉天章介紹入黨)、魏野疇(經劉天章介紹入黨)兩人回陜后應三原渭北中學校長郝夢九之邀,赴渭北中學任教。之后李子洲于1924年赴省立榆林中學任教務主任,同年夏天又與楊明軒等人創立了有“陜西的上海大學”之稱的綏德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并擔任校長,成為陜北革命的一個重要策源地與活動中心。魏野疇則先后輾轉西安成德中學、省立一中、省立三中、咸林中學、榆林中學任教。共進社員深知革新陜西教育之重要性,均以學校為陣地,展開對馬列學說的傳播。李子洲、魏野疇在課堂上更是公開教授《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國家與革命》《馬克思主義淺說》以及《社會科學概論》等馬列主義著作。并向青年學生介紹《新青年》《向導》《共進》等進步刊物。在宣講馬列主義真諦的同時也引導廣大進步青年投身革命的隊伍,如劉志丹、謝子長、潘自力等人都是在他們的影響下先后加入共青團與共產黨。這些人后來多數成為了西北地區黨和軍隊的骨干。

共進社中的大多數人更是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陜西黨團組織建設之中。

1、渭北地區:1922年8月,王尚德奉命回陜開展革命活動,創辦赤水職業學校作為根據地,并于1924年6月和張浩如、劉建侯成立了陜西最早的團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支部干事會,隸屬于團中央直接管理。該支部廣泛傳播馬列,吸納進步青年,并于1925年冬,正式成立中共赤水特別支部。同期,社員李子健回到三原,先后成立渭北青年社、共青團三原特別支部,后來又建立了團的特別支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三原特別支部。

2、西安地區:1923年6月武止戈返鄉與魏野疇一起在西安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西安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組。8月雷晉笙回陜西參與指導團小組工作,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西安支部(后稱團西安第一支部),1924年秋,社員鄒均赴西安與魏野疇一同又創建了團西安第二支部。1925年陜甘特派員吳化之到西安后,11月13日,兩支部改組為共青團西安地委,同時吳化之又同魏野疇、雷晉笙等人一起成立了中共西安特別支部。

3、陜北地區:1924年秋至1925年初,李子洲等人率先在綏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與社會主義青年團特別支部,在以李大釗為書記的中共北方區委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隨后李子洲又聯合其他同志發展完善了團組織并建立了黨組織,吸納了劉志丹、郭洪濤等革命青年加入黨組織。1926年,謝子長、李象九等人又成功創立了宜川特支。

1927年1月28日,應中共北方區委要求,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共陜甘區委,耿炳光任書記,魏野疇任宣傳部長,李子洲任組織部長,劉天章任區委委員。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后,黨中央決定將中共陜甘區委改為中共陜西省委。耿炳光任書記、李子洲任組織部長、崔孟博任宣傳部長、魏野疇任軍委書記。至此陜西黨團組織趨于完備。

從陜西早期團的建設到黨組織的確立,共進社員無不處在第一線,多數成為了早期黨團組織的負責人。由此可見,共進社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為陜西早期革命事業乃至后來延安時期的歷史偉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結語

旅京陜籍學生所創辦的共進社和《共進》雜志在陜西地方革命史甚至西北革命史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其矢志不渝對馬列主義的積極傳播,對黨的宣揚擁護,為陜西早期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為黨培養了一批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骨干,更為之后陜西早期中共黨、團組織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來看,也為陜西土地革命時期渭北革命根據地以及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發展,乃至于后期黨與中央紅軍在陜北的輝煌歲月起到了深遠影響。

[注釋]

①這次事件轟動了陜西省教育界,當時西安稱之為“評孔風潮”.共進社和《共進》雜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第3頁.

②《共進》第八十一期(1925年5月1日).共進社和《共進》雜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9頁.

[參考文獻]

[1]《共進》半月刊雜志.共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中共陜西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共進社和《共進》雜志(陜西黨史資料叢書之一)[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

[3]張允侯,殷敘彝,洪清祥,王云開著.五四時期的社團(三)[M].北京:三聯書店,1979.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二集)[M].北京:三聯書店,1959.

[5]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在陜西[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在陜西[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7]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黨史研究室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陜西大事記述[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

[8]袁武振.陜西近現代革命史[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7.

[9]康民,秦生.西北五四運動與大革命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

[10]梁星亮.共進社和共進半月刊[J].西北大學學報,1979(01).

[11]張守憲,董建中,張鈞華,梁星亮.魏野疇烈士事跡簡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1979(01).

[12]田杰,韋建培.五四運動在陜西[J].陜西師范大學.1979(01).

[13]齊心,孫啟蒙,張守憲.中國共產黨陜西地區組織的建立及其初期革命活動[J].人文雜志,1981(01).

[14]張軍孝.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J].人文雜志,1981(01).

[15]李振民.馬克思主義在陜西的早期傳播[J].西北大學學報,1983(01).

[16]石潔,張守憲.李大釗和陜西革命運動[J].西北大學學報,1984(03).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雜志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食品科學》雜志征訂啟事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東方養生雜志征稿函
2020年雜志訂閱單
雜志介紹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新時代下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