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念更新讓教學之樹茁壯成長

2021-03-24 05:57周絲雨
中國教師 2021年3期
關鍵詞:教學理念教學情境教學目標

周絲雨

【摘 要】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是教師的追求。而要站穩、站好,對教師來說,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至關重要。本文著眼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讓教學目標扎根沃土”“尋找適當的教學情境”“以有效教學方法為養料”“對教學提問應答加以修剪”四個方面結合具體教學課例進行詳細分析,期望給教學實踐帶來啟迪。

【關鍵詞】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教學情境 教學方法 教學提問應答

如果你要養樹,你得明白根系發達、環境適合、有效施肥、修枝剪葉是根本;如果你要教學,你得知曉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方法、教學提問應答是發力點。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筆者通過參與《做負責任的人》展示課的教學改進,深刻理解了教學理念的更新對于一名教師的重要性。課程打磨過程中的不斷思考,讓筆者逐步領會了《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的教學必須以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做指引。對此,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反思,談談對教學的感悟,以期給各位同行提供參考。

一、讓教學目標扎根沃土

教學目標具有導學、導教和導評三種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對于教學素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組織,都要以教學目標的實現作為根本的指向和依據。無論是目前初中仍在使用的三維目標,還是基于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所強調的素養培育目標,都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具有“定位”的功能。只有將教學目標定在實處,教學才有了自己的“根”,教師才有了施展的空間和條件。

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中《做負責任的人》強調責任擔當,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在初備時,筆者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為:明確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進行正確評估、合理選擇;自覺承擔非自愿選擇的責任;向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與回報的人學習;提升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的計劃是以知識為邏輯,以抗疫為主線,采取一個知識點對應一個教學案例的方式,邊分析邊學習,分析案例得出結論。整堂課講下來,雖然知識點比較全面,但是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學習收效甚微,課后反饋也不夠理想。

在正講時,筆者調整了設計思路。首先設計教學目標時,努力跳出“知識”圈,主攻“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維度,側重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根據這一目標,筆者調整了教學流程,課堂教學仍以抗疫為主線,但從原來的簡單對應知識,調整為讓同學講述親人奔赴武漢的故事。由個別同學談疫情期間對父母的守護,觸發情感,再由點及面,延伸到無數抗疫英雄的責任擔當。由學生講述身邊的戰“疫”事跡,提升生命價值,啟迪智慧。情感一層層鋪進,感悟一步步習得,課堂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

比較初備與正講,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上的差異導致教學效果的不同。正講更凸顯“人文情懷”,而不是只教給學生抽象的知識。在不斷的情感體驗中,學生自然而然領悟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從這一轉化中筆者也深刻感受到,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要關注學生自身發展,積極促成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雖然初備的設計運用時政教學明晰責任,具有新鮮感,但學生的切身體驗感不強,難以落地。正講的設計充分注重調動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以學生為主體,落實教學目標,課堂效果也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呈現形式。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知識,更應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拓展到學生的日常實踐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梢哉f,對課程理念的認知轉化,讓筆者實現了教學目標設計的華麗轉變,實現了這節課的改進與優化。

二、尋找適當的教學情境

“南橘北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表明了環境的重要性。教學情境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亦如此。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為教學情境添磚加瓦,就成為教師改進教學的不二選擇。

在《做負責任的人》的初備設計中,課堂導入的情境筆者選用了抗疫期間白衣戰士不辭辛苦的畫面,包括臉上的勒痕、剪去的秀發、隔窗的淚水……還使用了戰士請戰、抗疫志愿者奔波的視頻以及抗疫前線“00后”們的故事。從數量上來說,素材和情境不可謂不豐富。筆者想用這些豐富的內容打動學生,但在實際教學展開過程中,筆者明顯感到,因為信息量較大,情感不聚焦,并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

反思初備效果不佳的原因之后,筆者進行了試講的調整。為了讓學生增強切身感受,筆者挑選其中一些畫面,采取了由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的形式,安排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演繹白衣戰士奔赴武漢前與家人的不舍,以及疫情期間英雄子女照顧家庭、承擔責任等畫面。之后,由學生分享抗疫英雄故事,并展示自己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助力防疫、抗疫的作品。教學形式雖然比較豐富,也觸及學生自身的實際,但是這些情境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仍有一段距離,教學效果雖然比初備有所改善,但依舊不夠理想。

基于以上情況,在正講中筆者再次做出調整,精選學生身邊的抗疫情景,用最真實的故事打開學生心扉。筆者擇取本土資源,由親身體驗的同學講述家人的抗疫故事,讓學生用最真實的感觸分享生活中的感動。由個人到社會,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課堂終于呈現出筆者期待的樣子。

反思這三次的設計,筆者認為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教學與學生距離的一次次拉近。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核心,也是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挂咚夭谋旧砭途哂幸欢ǖ膬r值引領作用,尤其適合責任擔當的話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課標的要求,以生活邏輯和知識邏輯為依據,讓學生在體驗中進行思維碰撞,自主建構,內化價值。只有以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的基礎,我們才能找到教學展開的發力點。

就本節課而言,三次設計都是社會中的真實情境,但與學生的相關性顯然不同。初備的教學設計選取的情境對學生而言更多是在電視里,理解度不夠;試講的設計選取的情境發生在學生的表演里,但學生認知度、感知度也不夠;正講的設計選取的情境發生在學生的生活里,是發生在身邊的真事,學生很快接受并認同。

此外,情境教學本身就應具有“人情味”,要有共情性。觸及靈魂深處的東西才最讓人印象深刻。以情感知,同頻共振,調動學生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促進認知的深入發展。電視里的故事學生大部分未曾經歷,自然也很難扮演。身邊當事人的動情講述,再加上外在渲染,更能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架起情感交流的橋梁。

情境教學還必須貼近學生實際,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衫斫獾那榫匙寣W生基于生活經驗加以思索,由感性認知進入理性認知。這三次設計中,初備的設計顯得“高高在上”,對于沒有接觸過的、不了解的角色,學生雖然很敬佩,但因為很疏遠,所以很難進行判斷選擇。比如,抗疫中黨員的擔當,學生雖然在生活中聽過中國共產黨,了解一些,但初二的學生還未系統學習,理解起來有難度。試講的設計,講述抗疫英雄故事,學生容易陷入“英雄主義”的約束,而忽視身邊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平凡人物。正講的設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調動已有知識儲備,又延伸出新的知識點,讓學生真正實現在體驗、探究中理解,“跳一跳摘桃子”,效果大不一樣。所以,適當的教學情境,需要緊密切合學情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三、以有效教學方法為養料

肥料好不好,得看會不會用。過度施肥,適得其反;合理布施,更勝一籌。教學若是過于追求形式華麗,而教師的專業素質沒有跟上,結果肯定不盡人意。

《做負責任的人》在初備階段采取的是辯論活動的形式,圍繞著“面對嚴峻的武漢疫情,如果你是醫生,該選擇承擔國家責任還是家庭責任”展開論述。教師本來的預設是正反雙方從不同角度論證和說明各自觀點的合理性,讓學生在辯論中漸漸明晰承擔責任有代價也有回報,需要正確評估,合理選擇。但在實際操作中,正反雙方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爭論不休,學生的思維未完全打開,觀點不鮮明,甚至出現了鉆牛角尖的文字糾纏,完全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基于學情考慮,在正講的教學設計中筆者放棄了辯論的形式,而以小組討論取而代之。同時,討論的核心觀點變為: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不能有回報;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就要有回報。由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例分析,談談對前述觀點的理解。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責任意識,知道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但是受認知水平和生活閱歷所限,他們的責任意識還不夠強。在小組討論的思維碰撞中,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獲取新知,從而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辯論和小組討論,從形式和效果上看,顯然辯論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教學方法是“點睛之筆”,如果“睛”沒“點”好,可能適得其反,變成“瞎”龍,這是一定要避免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學方法為教學內容服務,教學內容基于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依托課標和學情,學情不準,養料不對,成長甚微。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應該借鑒普通高中的理念創新,力求“學習內容活動化、活動設計內容化”,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在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把握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真正落實素養培育。如果學生很少經歷辯論,采取這種方式的所謂“新穎”教學則可能碰壁;如果學生思維跟不上教學呈現和推薦的速度,教學可能變成只為少數同學展示才藝而準備的舞臺。而小組討論將學生置于學生的角色而不是醫生的角色,基于學生自己的生活閱歷而不是想象的或者看到的場景,引導學生圍繞觀點展開分析,學生思維得以激活,課堂充滿生機。以有效教學方法為養料,教師需認真備課,這也是筆者的一條重要結論。

四、對教學提問應答加以修剪

在呵護大樹的時候,會修剪是基本功。殘枝敗葉既不美觀,也影響樹的生長。時不時修枝剪葉,才能讓大樹在陽光下煥發生機。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教學。教學要充滿力量,也需抓住核心,把握細節,對教學提問應答加以修剪。具有指導性的教學提問應答,應兼顧學生參與的全體性、全面性,以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

在初備階段“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的提問設計,一開始便陷入“灌輸”困局?!澳阏J為故事中的這位醫生奔赴武漢時會付出什么代價?又會獲得什么回報呢?”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立刻應答到位,而對于一些反應比較慢的學生則變成了知識的給予。

在正講階段,筆者將問題變成:“如果你是這位醫生,面臨武漢疫情,你會怎樣選擇?為什么?”“如果你是醫生子女,知道爸爸要奔赴武漢,你會怎么想?怎么做?”這樣的設計有了很強的張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處在矛盾糾結中,然后經歷思考,做出選擇。經過這樣的調整之后,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得以提高,同時學生的行為、認知、情感等都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知識也在學生的思維碰撞和教師的有效點撥中自然生成。

此外,處理學生的課堂應答也非常需要技巧。在小組討論中,學生的觀點往往出乎意料。例如,關于“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有的學生在討論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承擔責任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會伴隨一定的回報,比如抗疫中白衣戰士會付出代價,也會得到國家補助,但是患者給的紅包萬萬不能拿。這位同學的觀點具有一定創新性,如果教師簡單點評“該同學觀點非常棒,做出了合理判斷”,那么學生的滿足感、觀點的價值性都會被削弱。筆者在教學中對這位同學給出如下點評:“這位同學準確把握了回報的界限,對補助與紅包的區分正是我們討論代價與回報的關鍵點,為你鼓掌!”這位同學在全班的注視下,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強,這必將對他以后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及時抓住教學中學生的亮點,給學生以及時有效的反饋,可以使知識內涵得以深化,學生認知顯著提升。

所以,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和應答需精雕細琢。提問富有啟發性,最大限度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探究,用已知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師要做有心人,對學生的應答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深化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求知欲。通過師生的高效互動,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認可與鞏固,師生在交流、啟發的過程中實現了教學相長。

總之,讓教學之樹茁壯成長,教師在教學中需緊密圍繞教學目標,運用適當的教學情境,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精細打磨教學提問應答。教學本是精細活、耐心活。無數教師終其一生探索最優解,以滿腔的熱情孕育三千桃李。教無定數,學無止境。不論如何教學,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師一致的追求。愿教師們乘風破浪,收獲成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趙繼瑩

zhaojy@zgjszz.cn

猜你喜歡
教學理念教學情境教學目標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