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有效提問策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021-03-31 15:53李凱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44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李凱

摘要:課堂提問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墒窃谄綍r的教學中常常出現有的教師提問過于單一,流于形式,提問多而無梯度,所提問題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的很少,一節課看似熱鬧,但是收效甚微,特別是對那些學困生更是難以適應,很多時候都是人云亦云。這樣的提問只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的形成。因此有效的提問它像一朵祥云,環繞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讓獨特的教學藝術魅力得到彰顯。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情境;設置探討

隨著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開始在教學過程中得以應用,智慧教學成為目前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探究性應用方向,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始在教學過程中得以應用。毫無疑問,無論是技術如何變遷,課堂提問依舊是不變的主旋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環節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當代的教學過程中,提問環節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但是目前在提問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無效提問充實課堂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讓有效的提問成為課堂教學的靈魂,仍是我們探討的關鍵。

一、創設質疑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積極的進行質疑情境的創設,只有積極的創設質疑的情境,才能夠使得學生緊密的結合原先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新的知識點的探索,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讓學生產生探索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動力。當學生提不出問題的時候,作為教師來講,我們應該積極的和學生進行角色的互換,適時的鼓勵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讓學生自主解答,鼓勵學生尋找多種的解題方法,從而可以獲得新的解題思路。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長期這樣堅持下去,積極的創設質疑情境,那么慢慢的學生就會養成大膽質疑的習慣。

二、創設探索性問題情境,讓有效的提問成為學生思考的導火索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分析所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積極的進行問題的創設。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對問題的興趣,應該積極的進行探索性問題的創設,把探索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起引導的作用,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積極的進行問題的探索,積極的分析這些問題到底是怎么來的,每一個概念的意思具體又是什么,每一個結論在數學中應該怎么應用。通過設置探索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對問題探索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進行如下情景的創設:一個鐵匠想用一塊銳角三角形的鐵片涂料來制作一個正方形,請學生探索這位鐵匠怎么才能提高銳角三角形涂料的利用率。這一問題要想解決,需要積極的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轉化成抽象的數學問題。因此通過問題轉化,可以將上圖的生活問題轉化成如下的數學問題:三角形ABC是一個銳角的三角形涂料,要把它加成加工成正方形的零件,如何才能使得正方形的邊長最長?

針對這個問題,學生會進行積極的探索,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會積極的針對每一個邊長進行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當內接正方形的一邊落在銳角三角形最短的邊長的時候,正方形是最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得出關于該問題的正確答案。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進行探索性問題的創設,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深聯系,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索意識。

三、安排好所提問題的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以思考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需要針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進行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在對學生進行認真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梯度問題的設置,只有這樣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提問,從而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進行問題設置的過程中,對于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應該讓他們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應該給他設置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通過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針對性的設置問題,來使得他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從而提升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所提問題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在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講,現代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積極的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能夠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的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提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數學實驗開展的過程中,以往采用傳統的方式,學生很難有效的進行相關習題的對比分析數據的處理,但是借助現代的信息技術,在數學實驗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分析、進行數據的對比處理、建立聯系,在在此基礎上能夠有效的找到在數學習題中的規律,從而實現了主動探索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于相關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積極的進行情境的創設,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能夠實現吸引學生上數學課興趣。

五、掌握合理的提問方法,注意三個“度”

1.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問題的靈活度。我國目前正在進行新課程的改革,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應該進行靈活的問題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的進行創新性問題的提問,提升學生主動的探索的能力。通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創新和探索,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進行自主學習。

2.確立合理的提問密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依靠提問,也并不是提問的頻率越高越好。反之,如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老師滿堂的提問,而沒有學生的自主討論和教師的引導,那么整個數學課堂可能是較為壓抑的,學生心里是比較疲累的,也會容易使得學生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相反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合理的設計提問密度,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在學生在探索過程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進行引導,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3.確立合適的提問難度。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針對不同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問題,只有針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才能夠使得學生在經過努力之后能夠克服問題,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探索的過程中樹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相反如果設立的問題難度過大,就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次次挑戰失敗,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擊。由于不同學生的知識積累不同,思維能力不同,創新能力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問題可能產生不同的認知。所以為了更好的進行提問,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合理的進行提問難度的設計,充分的調動學習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活動是一個有易到難,有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針對學生的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對于學生經過自主探索可以有自行解決的問題,應該交給學生來完成。對于學生在課堂探索存在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的對于學生進行引導,逐步的引導學生探索得出問題的解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傊?,數學課堂上提升提問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針對這一問題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沈建紅.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數學研究》.2007年7期

[3]劉顯國.《課堂提問藝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年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