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結合康復運動功能訓練治療腦癱臨床觀察

2021-03-31 06:21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俞穴腦癱療程

張 燕

(四川省達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 達州 635099)

小兒腦癱是由于多種致病因素作用,導致在患兒出生前到出生后30天大腦發育期間內引起腦部的非進行性損傷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以及姿勢、反射、肌張力異常等[1]。運動療法是現在國內外使用較多的一種治療腦癱的手段,而針灸治療小兒腦癱歷史悠久[2]。本研究用針灸結合運動功能訓練治療腦癱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192例,均為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患兒,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6例。觀察組男49例,女47例;年齡3~8歲,平均(4.3±0.9)歲;病程6個月~3.5年,平均(3.7±2.2)年。對照組男52例,女44例;年齡2.5~7歲,平均(3.9±0.6)歲;病程8個月~4年,平均(4.1±2.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小兒內科學》[3]小兒腦性癱瘓診療標準及分型。

納入標準:①年齡2~8歲;②針灸部位皮膚無破損和感染;③無發熱;④無自發性出血;⑤無繼發性癲癇疾??;⑥無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

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及嚴重癲癇;②智力低下,不能配合完成治療;③年齡大于8歲或小于2歲;③患有其他疾病,不適合治療。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聯合康復運動功能訓練。①藥物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2~5mL/d,1個月8~11d,服用4~7個療程。②康復運動功能訓練:用Bobath療法控制關鍵部位,從而糾正患兒異常姿勢及肢體運動形態,促進恢復正常運動功能。Bobath療法包括行走訓練、坐位訓練、豎頭訓練、爬行訓練、站立訓練等同時配合Peabody運動訓練,以達到刺激運動神經元和改善認知功能的目的。以患兒最大承受程度讓患兒每日早晚各進行1次為時45min的康復訓練。

研究組加用針灸治療?;純撼恃雠P位或坐位,雙膝屈曲約90°。選2寸毫針(吳江市云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蘇食藥監械生產許20010046號),穴位常規消毒局部皮膚。①頭針:取四神聰、頂中線、頂顳前斜線、頂旁1、2線等穴位,四神聰穴位于頭頂部,百會穴前后左右各開1寸處,共由4個穴位組成,平刺0.5~0.8寸;頂中線位于頭頂部正中線上,百會穴至前頂穴之間的連線,沿頭皮由前向后捻轉刺入達1.5寸;頂顳前斜線位于頭頂部側面,頭部經外奇穴前神聰(百會前1寸,又名前頂)與顳部膽經懸厘之間的連線,針尖先自前頂穴沿頭皮向懸厘穴方向刺入1~1.2寸,第2針接著第1針之針尖處下針,用同樣方法進針1~1.2寸,以后數針如上法,直至最后1針針尖刺至懸厘穴為止;頂旁1線位于頭頂部,督脈旁1.5寸,從膀胱經通天穴向后引一條長1.5寸的線,沿頭皮由前向后捻轉刺入達1.5寸,每分鐘捻針刺激200次,持續捻轉2~3min后,留針10~15min;頂旁2線位于頂旁1線外側,頂中線(督脈)旁開2.25寸,從膽經正營穴起往后引一條1.5寸的線到承靈穴,針刺操作同頂旁1線。由針刺的位置決定患兒的體位,捻轉使產生酸、麻、脹、重感,得氣后平補平瀉,痙攣性患兒于產生針感后留針,時間持續20min;徐動性患兒不留針。采取隔日治療法,每個療程為10日,1個療程結束后需休息10天再進入下一療程。②體針:上肢取合谷穴、外關穴、曲池穴,下肢取太沖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以及陽陵泉穴,背部取腎俞穴、肝俞穴、脾俞穴、督脈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直刺0.5~1寸;外關穴位于前臂后區,當陽池與肘尖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處,直刺0.5~1寸;曲池穴位于屈肘時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直刺1.0~2.5寸;太沖位于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直刺0.5~0.8寸;三陰交穴位于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直刺1~1.5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與解溪連線上,直刺1~2寸;陽陵泉穴位于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直刺0.8~1.2寸;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直刺0.5~l寸;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斜刺0.5~0.8寸;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斜刺0.5~0.8寸;督脈穴位于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向上斜刺0.5~1寸;快速進針,得氣后退針,行平補平瀉針法,留針30min。1日1次,每個療程10天,1個療程結束后需休息10天再進入下一療程。

兩組均治療2個月。

3 觀察指標

采用GMFM[4](粗大運動功能評估量表)和ADL[5](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量表對運動功能障礙評分。GMFM量表包括88個項目,評分越高表明粗大運動功能越好。ADL量表包括50個項目,評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

參考《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6]評價標準。無效:原始反射、關節活動度、協調功能、運動發育以及自動反應能力未改善甚至情況加重。有效:原始反射、關節活動度、協調功能、運動發育以及自動反應能力有明顯改善。顯效:原始反射、關節活動度、協調功能、運動發育以及自動反應能力恢復至同齡正常兒童水平。

5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GMFM和ADL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GMFM和ADL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GMFM和ADL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GMFM評分 ADL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96 108.44±6.32162.31±8.20 27.59±4.02 71.23±5.41對照組 96 109.21±4.69139.31±3.56 28.01±3.76 58.69±3.51 t 0.959 25.209 0.748 19.052 P 0.339 0.000 0.456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6 討 論

腦癱是新生兒出生后發生的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征,多與胎兒于分娩過程中或在母體時腦部組織受到損傷或發育不全有關,多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以及肢體動作和體位姿勢異常等。由于多數藥物不能穿過血腦屏障,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常采用運動功能訓練來干預病情進展,改善運動功能[7]。

Bobath療法以神經發育學為基礎,能依據不同運動障礙的特點和類型不斷的刺激通路上的神經元,使其能夠產生新的興奮點,促使運動神經功能完成重組。同時,充分利用平衡反射和自發性姿勢反射的特點,幫助患兒重建運動感覺和正常的運動姿勢與運動模式,以提高控制能力,加強對異常運動的控制,因此Bobath療法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Peabody運動訓練需要根據其對應的運動發育量表的測定結果設置對應的康復訓練目標并幫助患兒完成,其能夠對運動發育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定出個性化的康復訓練目標。Bobath療法聯合Peabody運動訓練方式,能夠幫助醫護人員更充分科學的了解患兒的康復進度,并能夠根據康復進度靈活的調整康復計劃,縮短患兒的康復進程,提高運動訓練效果[8]。

小兒腦癱屬中醫“五硬”、“五遲”范疇。病機為竅閉神匿,髓??仗撘约靶纳袷юB。治療的關鍵應是疏通經絡,補益肝腎以及健腦益智[9]。針刺四神聰穴可清頭明目、醒腦開竅,頂中線可鎮靜安神、緩解疼痛,頂顳前斜線可舒緩機體、疏風活絡,頂旁1、2線可緩解疼痛、刺激神經,合谷穴可疏通瘀滯,外關穴可聯絡氣血、補陽益氣,曲池穴可清熱解表、散風止癢,太沖穴可緩解頭痛、控制血壓,三陰交穴可健脾益血、調肝補腎,足三里穴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陽陵泉穴可舒筋通絡、緩解疼痛,腎俞穴可緩解腰疼、增加血氣,肝俞穴可疏肝利膽、理氣明目,脾俞穴可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督脈穴可調節陽經、穩固氣血。諸穴合用,可鎮痛,醒腦開竅。針灸可使大腦皮質產生反射性興奮,改善受損細胞的休眠狀態,使其再度活化,甚至能夠恢復其正常的代謝功能,改善腦癱癥狀。還能擴張腦血管,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腦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腦細胞缺氧狀態,同時減輕水腫,降低其丙二醛以及一氧化氮的水平,減少發生后遺癥的幾率。

針灸結合運動功能訓練治療腦癱有顯著效果。

猜你喜歡
俞穴腦癱療程
引導式教育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拔罐治療脂肪肝
碘131治療要“小隔離”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治前列腺增生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中藥面膜祛除黃褐斑
敦煌本《新集備急灸經》研究
腦癱姐妹為爸爸征婚
29年前為腦癱垂淚,如今卻為拳王歡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