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項檢驗的臨床意義分析

2021-04-06 03:55雷春樹周雪芹楊欽嵐陳丁川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2期
關鍵詞:臨床意義肝硬化分析

雷春樹 周雪芹 楊欽嵐 陳丁川

摘要:目的 對肝硬化與正常體檢者凝血四項情況進行對比,評價凝血常規四項對于肝硬化診斷、疾病觀察的作用價值。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肝硬化患者中,隨機抽取45例設定觀察組,并選擇同期、同數量健康體檢者,設定對照組。對兩組群體都采取凝血四項檢查,對最終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凝血四項檢查后可見,觀察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與凝血酶時間(TT)要更長,相比之下纖維蛋白(FIB)更低(P<0.05),證明凝血四項在肝硬化的輔助診斷上敏感性較高。結論 肝硬化患者進行凝血四項檢查可以有效的判定疾病進展程度,為臨床疾病干預、病情觀察提供支持,輔助進行臨床治療干預,具備較高的敏感性和病情觀察應用的意義。

關鍵詞:肝硬化;凝血四項;檢驗學;臨床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15-01

引言:

肝臟與凝血功能呈現著高度的關聯性,作為機體關鍵性的代謝器官,各種滅活、解毒和其他關鍵性代謝物質的合成都賴于肝臟,當患者出現肝臟疾病之后,凝血功能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情況[1]。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這一類患者一般伴隨進展,都會出現凝血功能逐漸變差的現象,因此對凝血功能進行檢查、檢驗,有助于發現肝功能異常,判定患者疾病進展、進程的情況。通過凝血四項的檢查,可以有效的判斷患者現有疾病情況,了解凝血系統失常的具體表現,為疾病干預效果判斷提供一定的支持,并預判患者的出血風險、出血傾向等情況[2]?;诖?,本次研究對健康群體和肝硬化群體的凝血四項情況進行對比,評價有關檢查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是否有較為明確的積極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90例受試者都是本院所收治同期肝硬化和健康體檢者選取,按照其群體不同,將肝硬化患者設定為觀察組(n=45),其余健康體檢者都是對照組(n=45)。受試者年齡分布在27-71歲,平均(51.4±9.7)歲,其中肝硬化患者病程在4個月到11年之間,平均(7.89±1.14)年?;颊呓涍^明確診斷,滿足疾病標準要求,而體檢者近三個月內沒有服用過影響凝血、肝功的藥物,均沒有其他慢性病或近一周內進行過透析、輸血等情況,除了疾病不同其他基線資料高度接近(P>0.05),滿足了對照實驗的原則、標準要求,決定開展對照,評價有無明顯不同。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取凝血四項檢驗,在清晨采血,采血前至少空腹12h,禁飲4h,用含有0.3mL,濃度為109mmoL/L的枸櫞酸鈉抗凝管,采集肘靜脈全血3mL,顛倒混勻后送檢,放置在離心機上,離心半徑8cm,每分鐘3000r,進行離心15min,分離血漿。分離出血漿后,將上層血漿提取,采用賽科希德SF-8200全自動血凝儀進行凝血四項檢測,FIB采用Cluss法檢查,PT、APTT和TT均采用凝固法檢查[3]。所有檢查活動進行過程中,都采取相同設備設施,使用同一廠家的試劑和校準品,室間質評和室內質控均在控,兩小時內完成相關檢驗,準確記錄檢驗結果并進行核對,避免出現誤差或者錯誤的問題。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凝血四項結果進行對照,即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與纖維蛋白(FIB)。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檢查結果可見,觀察組PT、APTT、TT等指標明顯延長(P<0.05),同時FIB顯著減少(P<0.05),凝血四項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凝血四項化驗結果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凝血四項檢查跟患者很多疾病都呈現著高度的關聯性,多種疾病都與患者凝血功能高度關聯,尤其是以肝臟疾病,對凝血功能的影響最大[4]。肝硬化中晚期患者最常見并發癥就是上消化道出血,而且止血較為困難,與患者凝血功能較差、脾功能亢進、凝血因子減少呈現高度關聯性。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患者肝硬化之后,血液產生分流,從而導致脾功能發生亢進,然后導致血液細胞在分布等方面發生改變,致使血小板降低,從而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容易伴有出血傾向,止血較為困難。在這一系列因素影響之下,患者的凝血四項也會隨之而來的發生變化,其PT、APTT和TT會出現明顯延長,其中PT時間延長提醒著患者可能存在著纖維蛋白原合成減少、消耗過多,而APTT時間延長,則提醒患者其FIB明顯減少,TT延長提示FIB存在著濃度方面的問題。而FIB作為直接性的凝血功能指標,主要由肝臟合成,肝功受損之后這一指標明顯下降。通過對照也發現,這四項指標觀察時,各項時間方面肝硬化的觀察組患者明顯要更高,而在FIB這一指標方面,觀察組則明顯減少,也提示了其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較差。

如上所述,凝血四項在肝硬化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效果觀察方面具有關鍵性的臨床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寧、何小帆、張亞亞.凝血四項聯合D-二聚體(D-D)水平檢測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風險預測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v.28(04):70-71.

[2]周春香.檢驗凝血四項指標對肝硬化患者的臨床價值及準確性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年7卷67期,145,150頁,2020.

[3]邱一凡.血漿D-二聚體與凝血四項聯合檢測對肝硬化患者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000(006):189-190.

[4]梁酩珩,李世葵.凝血四項和血脂檢測對評估女性絕經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的臨床意義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008(001):43-44.

四川寶石花醫院?四川成都?610213

猜你喜歡
臨床意義肝硬化分析
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分析
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觀察
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應用研究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肝硬化的中醫辨證用藥探析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