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林外史》中的父子關系再探

2021-04-08 04:44聶雪萍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父子關系吳敬梓孝子

聶雪萍

(安徽大學 文學院,安徽 合肥230000)

一、前言

古代父子關系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壤中逐漸生成為一種階級關系,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稱之為政治關系。隨著封建統治程度的加深,父子關系衍生出來的“孝”等一系列理念成為階級統治的工具?!爸痢缎⒔洝?,孝這個反映家庭親子關系的道德觀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庇纱丝梢?,隨著時代的變化,“孝”已經成為維系家庭的關鍵紐帶,尤其是對中國這種將家族血緣關系視作維系家族生存和發展的紐帶的國家而言。學界對《儒林外史》父子關系的探討頗多,或是從某幾對父子關系的角度或是人倫等角度,但從父子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的角度來探討《儒林外史》中父子關系的文章尚未發現。本文將從父子關系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的角度出發,對《儒林外史》中的父子關系做進一步的探索。

《大學》中提到“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睆膬煞矫娼缍斯糯缸雨P系中,父子雙方都應承擔各自的義務與責任?!抖Y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薄傲x者,宜也。義的基本意思有二:“一是指人所當為的義務責任意識,二是指相對于功利而言應持守的理所因當的義理?!庇纱丝梢?,“父慈子孝”這一觀念在中國家庭體系當中是相當重要且經常被提及的,同樣也從責任與義務的角度對父子關系做了規定。但理念上的父子關系和實際生活中父子雙方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卻遠非如此?!缎⒔洝返裙偶械挠涊d都顯示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在孝的體系中,要求子的條條框框眾多,但對父的要求和標準卻相當少。

因為古代封建制度專制統治的需要以及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要求,常常倡導家庭制或是家族制,血緣關系的親疏關系到整個家庭的運轉。因而父子關系往往是一種階級關系。因而對子的要求頗多頗嚴,如:《孝經》《禮記》中的很多篇目都明確規定了孝子應盡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以及孝子的標準,但對于父親的要求卻極少。歷朝歷代在父子關系上,有頗多子因不孝而被衙門責罰或是被家族唾棄的例子,但卻少有父因不慈而被責罰的案例??上攵?,這種父子關系是不合理的。但由于政治統治的需要以及社會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這一觀點往往不被大眾所重視。但通過對《儒林外史》中父子關系的探究,或許能夠發現吳敬梓對父子關系的一些思考。

二、父慈

《儒林外史》中父對子的責任和義務的要求不甚嚴苛,但透過一些小細節仍能發現吳敬梓在父子關系當中秉承著父子雙方關系的良性互動的新型思想。吳敬梓在自己的作品中強調個性發展的恣意,充分尊重人之所以為人的主動選擇權?!度辶滞馐贰分性谌藗兗韧岬降目婆e榮身的道路之外,提出人性自由發展、獲得成功的道路多種多樣。例如杜少卿托病拒絕徵辟時言道:“正為走出去做不出甚麼事業,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寧可不出去的好?!鼻以凇度辶滞馐贰纷詈髱谆貙惧谀?、王太、蓋寬、荊元四人的描寫,也為啟發后人追求人性發展的自由提供了可能性。身為父親的吳敬梓,不過分苛求兒子,但同時也對兒子盡到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與義務。吳敬梓在《病中示兒吳烺》中說:“自汝辭余去,身違心不違。有如別良友,獨念少寒衣。病榻茶煙細,春宵花氣微。郵亭到何處,夢也到庭帷?!敝袑鹤訁菬R稱為“友”。吳敬梓寫給兒子的詩不少,但內容都集中于分享自己的生活、表達對兒子的思念。在古代的教育體系當中,父與子的關系是一種階級關系,但對吳敬梓的內心世界而言,父子關系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階級關系之外還存在一種不同于傳統父子關系的思想——既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也是可以分享情感的朋友。

在《儒林外史》中,吳敬梓在一定程度上強調父親對兒子的義務和責任,而非單方面要求子孝?!稇饑摺罚骸案改钢異圩?,則為之計深遠?!睍熊骼系屝逻M的梅朋友為兒子取名求吉利、荀玫讀書時給周進這位先生送錢、送吃的等一系列舉動。除去該有的禮儀之外,也能體現出荀老爹對兒子的前途的上心和關心。同樣還有虞博士為兒子張羅娶妻、湯鎮臺替兒子請老師父子,這些父親均是為兒子的未來謀算,盡管某些行為舉動不符合既定規則。其次,父親仍需盡到教養子女的義務,《禮記·內則》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以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讓?!?,始學禮,”規定了孩童相關年齡段應學習的內容。這在一方面體現出對子女教育的規范,同時也體現出對家長教導子女的的要求。在教會子女一定技能和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子女除去知識技能之外的人際交往方法。虞華軒為兒子請老師,不為舉業,“不過叫他學些立品,不做那勢利小人就罷了?!庇萑A軒作為一名父親,在才學上對兒子要求不高,反倒首先考慮讓兒子學習余大先生的品行。卜老爹、鮑文卿、匡太公等也都是在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的方式去教導下一代盡善,但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三、子孝

吳敬梓更注重孝的自覺和自愿。吳敬梓對孝子的贊美在《儒林外史》中表現的十分透徹。但總觀其對待孝子的態度而言,吳敬梓更講求孝子行為出于自覺,而非受其它原因左右。在吳敬梓塑造的44對父子中,匡超人和郭孝子的表現可謂十分突出??v觀全文,匡超人的行為有突兀之處,但細究下來,仍能發現種種行為都是可以解釋的??锍藢Ω赣H的孝是真實的,卻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功利因素。早在馬二先生送別匡超人時,馬二先生說的那一番話,便在匡超人的心中留下了“顯明揚親,才是大孝”的種子。在家侍候父親時的盡心盡力、周到、細心,其中大部分是出于真情實感。但在家中失火寄居庵中時,“匡超人雖是憂愁,讀書還是不歇。那日讀到二更多天,正讀得高興,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著一乘官轎過去,后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他也不曾住聲,由著他過去了?!边@一系列舉動與發現著火之前“忽然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睍r所作的思考不同,以及”自然是”三字表明匡超人知道聲響的來源??梢娍锍舜藭r的行為有刻意表演的成分存在。隨后知縣的賞識和舉薦使得匡超人在功利場上嘗到了甜頭。至于匡超人不遵匡太公遺囑以及不侍奉母親而言,則是由于此時的匡超人心中的天平偏向了利的一方所致,因而匡超人成為吳敬梓筆下孝子的反面形象。

郭孝子之所以能成為正面形象,則是因為郭孝子的“孝”不參雜任何功利因素,一切均是出于自愿自覺。郭孝子尋父二十,路上的艱難險阻不言而喻。郭孝子尋父的過程中,路上所遇之人均伸出援手,郭孝子也多次在危難之時化險為夷。天一評也不禁感嘆:“天所以佑孝子也?!弊詈蠼K于找到父親時,父親卻不肯相認,但此時郭孝子跪下哭道:“父親不認兒子,兒子到底是要認父親的!”父親揚言要殺了郭孝子時,郭孝子也沒有退縮??梢姽⒆拥膬刃氖怯袕姶笮拍钪蔚?。被趕出門外仍然想方設法“養活父親”。最后父親歸天,仍將父親的尸骸背到故鄉去歸葬。郭孝子的種種行為均是出于自覺自愿。且郭孝子被夫妻二人打劫時仍不忘勸導二人向善。齊評言道:“到處勸化后生輩,可見孝子必有仁心義氣,匪但愚忠愚孝也”但反觀之黃評匡大與匡超人時所言:“人皆謂寫匡大之不孝正形匡二之孝,非也??锎蟛贿^無知村農,不知所以為孝耳,其蠢乃其本質??锒举|似美矣,而一入勢力場,遂全失本來面目,反不如其兄蠢然無知得保本質?!庇纱丝梢?,吳敬梓對孝更推崇出于人的本能和自覺,而非出于某種目的的被迫而為。因此匡超人前后期行為迥然是必然的結果。郭孝子所尋之父雖為罪犯,但吳敬梓在郭孝子的故事中,淡化王惠身為罪人的事實,只著重從郭孝子的視角描寫郭孝子的行為??梢妼τ凇靶⒆印眳蔷磋魇浅譄o條件贊揚的態度的。且在吳敬梓為孝子雷顯宗題的詩《題贈孝子雷顯宗》中言道:“人生篤行良獨難,豈為富貴易承歡?!睘槔罪@宗的孝行贊嘆的同時,也唾棄那些為了功名富貴而放棄盡孝的人。

“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惫湃藢π⒆拥囊髧栏袂曳爆?。但不同于古人的是,吳敬梓強化父對子的應盡責任和義務的觀念,主張父子關系的良性互動,而非單方面的子對父的“孝”,同時主張“孝”的自覺自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思想解放的意義。

猜你喜歡
父子關系吳敬梓孝子
TOUGH LOVE
久病為何無“孝子”?
20世紀以來吳敬梓詩文研究的現狀與思考
宋墓與孝子故事磚雕
吳敬梓是個敗家子?
吳敬梓是個敗家子?
《推銷員之死》中的父子關系
單寶塔詩
管虎:一個在商業與文藝之間尋找平衡的第六代導演
孝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