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研究

2021-04-14 18:12穆文清
卷宗 2021年25期
關鍵詞:泥石流環境治理礦區

穆文清

(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一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在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當中,礦產資源是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作為一個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中國在礦產勘查、開發及加工冶煉等方面已經獲取了不錯的成績。然而,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力度的持續加大,也帶來了很多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導致地質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甚至嚴重損壞了礦區景觀,產生了大量廢棄礦山,造成了嚴重的不可逆破壞難題。為此,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當中如何強化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1 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原則

1.1 規范性原則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與礦區所在地區的發展規劃密切相關,必須基于所在地區的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與技術規定等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恢復與治理工作,不能一味追求礦山地質環境的絕對效益,立足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地提出切實可行的礦山治理措施。

1.2 系統性原則

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并非一撮而就,需要立足于現狀,充分結合礦山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水文條件、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等等。要在治理前,有一個整體的觀念,對于每一個礦山環境問題不得孤立、分離地看待,要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因此,在恢復與治理當中,必須分情況、系統化、有層次地開展各項治理工作。

1.3 綠色礦山原則

“綠色礦山”是當前礦山治理的根本目標,因此,應立足于綠色礦山的原則,開展各項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治理工作,制定科學、有效的建設規劃方案,明確目標,措施合理,責任落實落細到位。

2 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的措施

2.1 地質災害治理措施

作為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第一要務,地質災害治理是保證一切工作開展的根本前提。一般來講,崩塌、泥石流、滑坡等是最常見的地質災害,此外,在礦山開采當中還會遇到廢棄物堆載等問題。因此,為了避免地質災害發生,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確保在短期階段內不會產生次生災害,并安全、合理地處置廢棄物堆載情況,這樣才能大幅降低占用土地資源,為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般來講,廢棄礦山屬于閉坑狀況,隨著時間的延長,潛在地質災害將越來越多。在自身重力和自然因素的長期作用下,局部位置極易產生很不穩定的自然災害,甚至會對礦區附近生活的居民造成嚴重威脅。為此,在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當中,必須嚴格按照整體治理規劃方案,針對不同的地質災害情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具體如下:第一,滑坡治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滑坡治理環環相連,不同國家在防治滑坡地質災害時,采用了不同的治理措施。第二,崩塌治理。崩塌治理相對較難,需要先詳細調研,確保邊坡崩塌的實際情況,比如裂隙面的特征、邊坡巖體的結構等等,同時,還要對崩塌的產生機理與擴展形式有所了解,這樣才能保證采取的治理措施科學、有效。比如,常常采用支撐加固、遮擋避讓、圍巖清除、錨固及掛網噴護。第三,泥石流治理。在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當中,最危險、最常見的地質災害為泥石流。在礦山泥石流災害當中,多數屬于人為因素造成,比如礦山開采深度、開采量過大等,一旦出現礦山泥石流,其防治技術至關重要。為了進一步做好泥石流防控,必須重視源頭預防工作,需要采取排水工程、攔擋工程與排導工程防治 措施。

2.2 生態環境修復措施

在廢棄礦山生態系統恢復當中,首先要明確環境破壞的主要表現形式,一般體現為生態多樣性減少、水土嚴重流失、生態景觀破壞、生態安全問題嚴重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生態群落日漸退化,造成動植物種類大幅銳減,甚至會出現巖體崩塌現象,這種情況下,不僅會產生嚴重的地質災害,甚至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存安全。為此,在生態環境恢復當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地形整治。在采坑地質整治當中,必須先了解采坑的實際情況,按照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恢復方案。同時,還要按照各個采坑的實際深度、寬度等通告挖方的方式清理干凈采坑內的殘山、邊坡浮石等,并通過挖方廢渣整平低洼部位。在清理廢棄堆載物時,需要先看看采坑內填料是否充足,若填料不足,可采用廢棄物用于填料,最大程度減少工作量。同時,需拆除礦區內的建筑物,規劃外的道路也可歸納到土地平整的范圍,實現土地資源最大化利用與恢復。第二,土壤改良。在大規模的搬運過程等礦山改造行為之后,平整后的土地土壤層厚度下降,或會出現基巖裸露現象,已經沒有土壤層。整個礦山存在較為嚴重的土壤流失問題,為了恢復生態環境復綠行動,必須制定土壤改良措施,及時恢復土壤層。在廢棄地相關區域土壤層恢復過程中,可采取客土覆蓋法。第三,植被恢復。在全面了解土地整治情況的前提下,礦區植被恢復至關重要。需要根據恢復地情況確定相應的措施,比如,恢復農用地區域,僅需進行土壤改良?;謴土值貐^域,必須確定栽植的植物,為了確保植物生長良好,必須具備良好的抗逆性能,從而構建合適的植物群落,比如在邊坡復綠當中,可采用階梯法;為了改良土壤性質,可采用客土噴播法;在高陡邊坡當中,則采取PMS植生基材噴射法。

2.3 景觀重建模塊措施

在礦山治理當中,礦山景觀重建是實現礦山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的關鍵,在提升當地社會經濟人文發展當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廢棄礦山是一種劇烈人為擾動下的特殊景觀,是人類獲取礦產資源而破壞土地資源的行為,一般來講,采礦前后,礦山所在地區的景觀都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有的生物景觀平衡狀態將被打破,景觀的改變也會超出自我調節范圍。針對此,必須做好景觀重建工作。作為礦區恢復礦區社會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景觀恢復治理必須嚴格按照美學的基本原則,在規劃合理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礦區社會活動,比如,植樹、建設道路、園林區設置等等,通過這些措施,有效改善礦區生態景觀。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突出,為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生態景觀,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要求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最終達到恢復礦山環境的目標。

猜你喜歡
泥石流環境治理礦區
加納Amanforom礦區Ⅲ號隱伏金礦帶的發現與評價
加納Amanforom礦區Ⅲ號隱伏金礦帶的發現與評價
湖北省??悼h堰邊上礦區發現超大型磷礦
廣東省蕉嶺縣作壁坑礦區探明超大型銣礦
聯合國環境治理體制
數字傳聲:環境治理變中向好
“民謠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持久戰
從人體內環境治理解讀中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