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社聯動”機制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策略研究

2021-04-19 00:11商佳一李婷楊美玉
社會與公益 2021年1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社區治理

商佳一 李婷 楊美玉

摘 要:基層社區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抓手”與基礎,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探索完善我國社區建設和治理,“三社聯動”的社區治理理念應運而生。本文以江蘇省蘇州市G社區開展的社區服務社會化項目為例,以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作為切入口,從微觀層面探索“三社聯動”機制下社會工作角色功能的發揮,并從觀念融合、協同治理、能力提升等維度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策略,以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建設發展,促進基層社區治理水平提升。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社區治理

基金項目:2020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2010332065Y)。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在社會治理現代化、廣大群眾需求多元化、公共服務社會化與均等化的背景下,“三社聯動”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叭缏搫印弊鳛榻陙砦覈诨鶎由鐣卫韯撔轮械膶嵺`探索,有學者將其定義為通過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培育和社會工作現代化體制,形成“三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政府與社會之間互聯、互動、互補的社會治理新格局[1]。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是指以助人自助為宗旨,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和社會行政等專業方法,以從微觀上幫助服務對象解決自身問題、發揮自身潛能,從中觀上協調社會關系、改善社會秩序,從宏觀上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為職業的專業工作者[2]。在“三社聯動”模式中,社工作為專業人才支撐,在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實現社區多元主體協商治理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對社工角色精準定位,并探索社工在促進“三社”高效聯動機制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對于社工行業未來的發展,形成彼此配合、互為支持的社區協同治理良好局面,以及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均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視角

在探究社工在“三社聯動”模式中的功能及自身特質前,筆者首先對該領域有關研究內容做出以下梳理:

學者們針對“三社聯動”中社工的功能及角色定位進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工介入社區治理過程中的積極影響、角色優勢、介入的可行性路徑選擇等方面。在社工介入社區治理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及專業優勢方面,呂青提到,社會工作隊伍充實到社區建設中,可以強化福利制度的發送體系,強化政府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推動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發揮社工作為社區社會管理創新生力軍的作用[3]。田舒指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力量,作為實施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執行者,與社會組織協同合作,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化和具有針對性的優質服務[4]。在介入的可行性路徑選擇方面,葉南客等提到,社工通過主動以社區為發展壯大的舞臺,從和諧社會建設的角度開展組織活動,比如:自覺宣傳國家的大政方針、傳授科學知識、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通過專業服務積極引導和扶持一些社區社會組織,通過這些組織吸引居民參與和諧社區建設[5]。但同時,也有部分研究認為社工在踐行“助人自助”專業理念、參與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的成效尚不明顯,有被本土社區工作者同化而逐漸失去專業優勢的傾向。其中,徐選國等認為,社會工作隊伍并未與長期從事基層社區工作、以居委會干部和街道臨聘人員為主體的社區工作隊伍之間形成較好的聯動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專業化”與“去專業化”成為不同力量得以整合的重要阻礙[6]。

總體來看,這些研究要么傾向于宏觀層面,將社工放在“三社聯動”中與其他“二者”合并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要么傾向于學理層面,對“三社聯動”的基本內涵、存在問題以及如何改進進行闡述。結合具體實踐從微觀層面、實踐層面探討“如何介入”的研究相對薄弱,對于社工到底該扮演何種角色,如何更好地去扮演等內容闡述并不全面、清晰,對社工在“三社聯動”中的角色和功能也缺乏深入分析,并未給該領域的實務工作者提供更具體有效的實踐指導。

因此,本文的創新點在于,將蘇州市吳中區G社區社服化項目中“三社聯動”具體實踐作為案例,從社工角度切入,探討社工在此案例中具體承擔的角色功能以及采取的行動策略,并從其中提取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先進經驗,希望能對該領域實踐層面的研究作出補充和回應,為社會工作行業的發展及基層社區治理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三社聯動”機制下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G社區位于蘇州市吳中區經濟開發區,交通便利,經濟條件較好。社區轄區面積約1.2平方千米,包含5個小區,居民住宅樓89棟,社區總人數15 000人,居民住戶3656戶,戶籍人口7932人,外來人口6322人,人口異質性程度高,外來人口眾多。社區周邊生活條件便利,社區基礎設施完善,具備基礎的醫療、教育、購物、生態等服務資源。202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黨群服務中心綜合資源大樓,包含談心室、棋室、多功能文體活動室、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居家養老服務及日間照料室等多個活動場地。

2019年,G社區通過蘇州市吳中區民政局購買社工服務,以兩年為期,委托A社工機構承辦社區服務社會化項目,政府制定服務項目與評估標準,并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對項目進行全程監測。A社工機構在社區原有特色品牌的基礎上,系統地進行社區服務資源梳理,回應居民的多樣化需求,A社工機構在G社區提供的服務內容主要分為基礎類、增能類、治理類3大類?;A類服務內容包括困境老年人服務、未成年人正面成長服務、“新蘇州人”服務;增能類服務內容包括社區需求調查與資源開發、社區志愿者管理、社會工作者增能培訓;治理類服務內容包括睦鄰友好行動、黨團陣地建設、社會組織培育。

在G社區社服化項目運作周期內,筆者團隊以項目監測員的身份進入社區,使用觀察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G社區服務項目運作具體情況,從微觀視角進一步探索“三社聯動”機制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以及行動路徑,以期使“三社聯動”運作模式發揮最優效用,并為推動基層社區治理提供生動的案例。

(一)價值觀念的融合者

在G社區治理過程中,社工有意識地將社區本土價值取向與社工專業理念進行有效融合,從而打造了良好的社區治理體系。在“黨建聯盟”系列活動這一案例中,G社區書記提出加強社區基層黨建的需求,A社工機構一線社工發揮專業所長,依據社區需求采取高效、靈活的形式搭建服務框架,將服務內容與黨建這一時代背景緊密結合,服務地點設置在具有黨建元素的“環太湖紅色步道”,利用景區獨特的文化底蘊與區域優勢,將黨建陣地從室內向室外延伸,服務對象從黨員向群眾普及,在休閑娛樂中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廉政教育活動,潛移默化中實現精神與黨性升華。對于“黨建聯盟”系列活動,各聯盟單位通過隊伍聯動、活動同辦,實現了社區周邊黨建資源的高效整合,深化了轄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大黨建格局。除此之外,社工積極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并與社區服務有效融合,在社區內開展“真人圖書館”系列服務活動,邀請老黨員、老一輩社區居民向青少年講述過去的奮斗故事,在服務中傳遞中華傳統美德,弘揚革命精神。在“三社聯動”機制運作下,有別于固守西方傳統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社會工作者作為價值觀念的融合者,積極融入社區當地本土價值觀,創新社區服務內容形式,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真正做到了服務于民,實現了社會工作專業本土化建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社會工作。

(二)差異化利益訴求的協調者

G社區“三社聯動”機制中,社會工作者作為差異化利益訴求的協調者,平衡居民、社區、社工機構等多方需求,在社區服務過程中打造多方共贏的局面。在“妙手編織隊”社區組織培育過程中,G社區書記長期扎根基層,準確定位社區需求,提出目前G社區存在許多待業在家的婦女群體,希望推動這一群體更好地融入社區。社工根據書記意見,將居民需求作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的出發點,設計“絲網花之海棠花”系列服務,將社會組織培育與居民個人特長緊密聯系,激發居民參與積極性。服務實施過程中,一線社工結合專業技巧,開辦編織培訓課,將編織技法轉變為生產力,將編織作品在社區進行拍賣,所獲錢款贈送給社區困難人群。提升家庭主婦自我價值感的同時,增進鄰里情誼,提升居民社區歸屬感。此外,社工也敏銳地從活動中挖掘積極分子,發揮其在組織中的個人能量,感召更多居民參與活動。隨著活動逐漸固定且有序開展,社會工作者由“臺前”轉向“幕后”,最初自娛自樂的文體活動轉為正式的社會組織,碎片化的服務活動通過社區服務社會化項目運作的形式轉換為系統化的社會組織培育服務。社會組織隊伍目前仍在不斷壯大,成員用自己的巧手不斷編織著愛心,傳遞著正能量。

在“三社聯動”的良性運作下,社會工作者作為差異化利益訴求的協調者,在社會組織培育過程中,平衡來自各方的差異化利益訴求。社區社會組織的成立,不僅豐富了居民業余生活,而且實現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運行、自我發展的目標;同時,反哺社區,滿足社區日常管理需求,提升社區自治能力,保障了社區公共利益,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局面。此外,社工機構自身利益也得以實現,即在第三方監測評估中取得了滿意結果,社區服務獲得認可,打造出看得見的社會服務,產生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

(三)社區資源的鏈接者

“三社聯動”機制中社會工作者作為社區資源的鏈接者,在三方互動中合理利用資源、創新服務內容形式,從而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質量。在廣場便民系列服務活動中,數十家商戶、駐區單位前往社區,無償為居民提供“義診”“愛心義賣”等活動,大學生及社區志愿者參與其中維持現場秩序。服務實施之前,社會工作者積極倡導、整合、挖掘社區資源。首先,利用社區現存資源,安排服務活動場所,以及服務所需設備?;谏鐓^自身豐富的黨建資源以及轄區內公共事務的信息優勢,邀請駐區單位豐富服務內容。其次,社會工作者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挖掘社區周邊潛在資源,與周邊商戶建立合作關系,擴大服務項目的社會參與力量。再次,注重志愿者隊伍建設與志愿資源整合,盤活高校資源,鼓勵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服務,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叭缏搫印备鞣叫袆诱叻e極盤活社區資源,社會工作者有計劃地引導各方資源匯聚在社區這一公共平臺中,在創新社區服務社會化項目的服務內容與形式的同時,拓展了社區服務空間。

在廣場便民活動中,許多聯盟單位與商戶讓利于居民,低價售賣商品或者無償提供便民服務,筆者團隊了解到其背后的原因:大多數商戶將其當作是回報社會且有意義的行為,并沒有特殊目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召下,社會工作者如何利用中國本土所特有的價值理念,使其成為活化社區周邊資源的新方式,發揮服務最大效益,值得我們思考。

(四)專業能力的建設者

在“三社聯動”三方良性互動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作為專業能力建設者,服務中提供新的專業理念與工作技巧,推進各方主體個人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參與社區治理。社區工作人員擁有豐富的社區一線工作經驗,掌握最真實的居民需求與社區現存問題,在工作開展之初具有積極作用。由于欠缺社會工作專業性理論,以及應用專業技巧開展工作等意識,隨著后續社區問題解決的不斷深入,會因專業性、客觀性等問題導致社區問題解決成效僅停留在表面,難以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社區問題。通過實施“社區工作者增能”等系列服務活動,社工幫助社區工作者減輕工作壓力,加強社區工作者專業建設,激發個人潛能,全面提升社區工作者專業素養,以便更好地應對復雜的社區事務,打造專業社區工作者隊伍,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除專業能力的培養塑造外,社工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在處理社區日常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團隊實地調研發現,社工善于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在日常工作中,不拘泥于正式關系網絡,在與書記、社區工作人員及居民的溝通交往中,擅長與其建立非正式關系網絡,并將兩種關系網絡游刃有余地加以結合與應用。這一能力,對于“三社聯動”主體在G社區相關服務工作開展過程中保持良好互動關系起到了“潤滑劑”作用。

三、“三社聯動”機制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路徑

社會工作在“三社聯動”中地位特殊,而社會工作者又是社會工作的靈魂,因此,其就應該在“三社聯動”中體現恰當的角色功能[7]。社會工作者作為融合者、協調者、鏈接者和建設者,有力強化了“三社”間的互動關系,對于“三社聯動”起到了關鍵作用,筆者團隊從中提煉出3條行動路徑:

(一)明確黨建引領,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

首先,社工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在我國,社會治理和社會建設是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黨政部門是最大的資源分配者和擁有者,這決定了其權威性與特殊性,在“三社聯動”中則具體化為社區。而社工機構作為被簽約的一方,注定了“三社聯動”中三個主體的地位并非絕對平等,而是相對平等。其次,社工需要充分結合現實謀發展。在中國特色的語境下,黨建引領社區服務是大勢所趨。社工應在社區書記的牽頭下,積極發掘周邊資源,組建區域化的黨建聯盟,形成塊狀聚力,盤活社區內外有效資源,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再次,社工需要樹立黨建為民思想。為深度貫徹黨建為民理念,社工應緊緊抓住群眾路線,把提升和保證居民的福祉作為服務出發點。以黨建為引領,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完成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建構。

(二)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打造多元主體協同共治新格局

首先,社工應從激發社區內部動力入手,深度挖掘社區內部的能人巧匠,在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的前提下,規范原有群體的文體活動,逐步使社區自發性活動制度化,形成文體類社區社會組織。同時,為進一步推進社區的長遠發展,發揮居民作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力量,助力打造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新格局,社工應主動培育服務類、自治類和平安類社區社會組織,如民生服務、健康教育、公益志愿方向等。其次,社工應始終堅持從服務、監督、扶持和引導的角度出發,不斷增強各社區社會組織人員與組織目標相對應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的內部管理。在此基礎上,積極搭建社區社會組織民主協商機制,規范議事程序,號召各社區社會組織主體參與,促使協商共識轉化為共為,有效保障居民利益,使社區治理真正實現從“一元管理”向“多元管理”的轉變[8]。

(三)注重提高綜合素質,提升社區內生發展動力

首先,社工應持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實務工作中不能忽視專業知識的學習,避免在“三社聯動”實踐中逐漸被認定為可有可無的角色。同時,也應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主動吸納傳統社區工作者的優秀經驗,而非固守專業價值與理念,從而在中國現下的人情社會中,保持尊重,處事靈活,待人真誠,學會建立并運用非正式網絡,與社區保持良好關系。其次,為更好地服務于本土社區發展,社工應積極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精神養分,使服務理念既具專業性又具本土性,提供適合中國社會的、經得起本土檢驗的社會工作服務。同時,社工對社區服務的目標設定也不能僅限于標書的服務內容,將社區的建設規劃局限在服務期間,而應立足于“讓社區運轉起來”的長期目標,使服務成效具有延續性。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社工應為社區工作者增能,通過培訓與日?;顒酉蛏鐓^工作者滲透專業理念,提升社區工作者的專業技巧和認知。由此,實現社工逐步在社區扎根,融入社區,使“三社聯動”不再流于形式,成為口號,而是化為實踐,落到實處。

四、結語

“三社聯動”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方式,使得基層社會治理出現了新的生機,相對于偏行政化的社區和制度化的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更具有靈活性和協調性,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在“三社聯動”中,社會工作者需要明確定位,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功能,成為啟動“三社聯動”發動機的鑰匙,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逐步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葉南客.“三社聯動”的內涵拓展、運行邏輯與推進策略[J].理論探索,2017(5):30-34.

[2]閔兢,劉毅.基于社會治理創新的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4):3-4.

[3]呂青.創新社會管理的“三社聯動”路徑探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7-12.

[4]田舒.“三社聯動”:破解社區治理困境的創新機制[J].理論月刊,2016(4):145-150.

[5]葉南客,陳金城.我國“三社聯動”的模式選擇與策略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0(12):75-80,87.

[6]徐選國,徐永祥.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三社聯動”:內涵、機制及其實踐邏輯——基于深圳市H社區的探索[J].社會科學,2016(7):87-96.

[7]顧東輝.“三社聯動”的內涵解構與邏輯演繹[J].學海,2016(3):104-110.

[8]落實抓手創新管理建立社區社會組織民主協商新常態[C]//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第27屆全國區街鎮工作年會暨全國創新型社區建設推進會典型材料.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2016:3.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者社區治理
社會工作者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現狀及對策
重大災難中社會工作者的心理自助之路
自我賦能到社會參與的行動反思
馬戲團
我國女性社會工作人員的激勵機制研究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