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二十年批創思維教育研究回顧與展望

2021-04-23 00:50
凱里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研究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貴陽 550025)

批創思維,是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簡稱。近年來,學生批創思維的培養已成為我國教育總體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批創思維教育受到學校、教師、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在培養學生這一思維模式的過程中,很多問題凸現出來,關于批創思維教育的討論也日益激烈。為了使批創思維教育得到更好的實踐、為教育教學服務,筆者對國內近二十年的現有期刊中文文獻進行計量和內容可視化分析,對文獻內容進行分類、分析、歸納,試圖從研究基本現狀和研究領域兩大板塊的研究動向將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梳理,綜述如下。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進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選擇“高級檢索”,輸入主題詞“批判性思維”并含“創新思維”檢索期刊文獻,期刊來源為系統默認,時間限制為2000年1月1日-2020年3月10日,且選擇“同義詞擴展”,做中文文獻檢索,檢索結果共有452 篇論文,其中100 篇為核心期刊文獻。對檢索結果進行計量和內容可視化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兩種研究方法:計量可視化分析法、文獻內容分析法。首先通過知網數據庫得出可視化圖表,作計量可視化分析。然后深入文獻資料,對文獻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再將兩者分析結果進行整合,繼而得出研究結論。

二、計量可視化分析

(一)批創思維教育研究態勢

縱觀中國近二十年批創思維的研究成果,主題為“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論文發表量總體不斷增加,且年度文量增長率不斷上升,但發展過程存在波動現象(圖1所示)。依總體態勢分析圖可知,自2000年批創思維研究有初步進展,2017年達到峰值75篇。深入文獻資料背景,發現論文發表數量與國家政策和領導人的引領效應密不可分。2008 年我國首次將“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作為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該戰略目標的確立,對批判性思維教育研究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致使論文數量逐漸增多。2014年國家在《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應視為高考重點考查內容(國務院,2014),[1]這將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教育又提高了一個高度,再度引發學術界對“批判”和“創新”兩種思維教育的關注,引起新一波研究熱潮,于2016 年出現“井噴式”增長,2017 年達峰值。2019年中共中央及國務院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我國教育發展新要求,認為“創新、拔尖、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新型人才”才是如今及未來需加強和培養的,[2]這無疑是批創思維教育研究增速發展的潛在契機。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高度重視,[3]極大推進了該領域研究。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學術界,都對批創思維教育發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不同時期國家政策出臺對批創思維教育的引導,都引發該領域不同的研究熱度和研究勢態。因此,相關政策的推行和國家領導層的重視,非常有益于推動和促進對國家批創思維教育的研究。

圖1 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總體態勢

(二)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

關鍵詞共現網絡屬于共詞分析,即對關鍵詞出現頻率及其共性分析,主要用以確定選取文獻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筆者通過知網數據庫對文獻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產生關鍵詞共現網絡(圖2所示)。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中共有20個連接點,每一個連接點代表一個高頻關鍵詞,且連接點之間均存在具有相互關聯性的連線。從這些連線可知,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關鍵詞網絡兼具相對集中而又分散的特點?!芭行运季S”“創造性思維”“問題意識”“創新教育”“思維訓練”“大學生”“素質教育”等關鍵詞處于圖譜中各研究主題較為核心的位置,其周圍存在著密集的連線,指向“思維品質”“思維能力”“批判思維”“創新能力”等高頻關鍵詞。與此同時,存在多條連線連接零散的關鍵詞。這種網絡形態表明,目前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存在較為核心的熱點問題和研究領域,同時涉及比較豐富的研究主題??傮w看來,主要論域較為突出。

圖2 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

(三)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主題分布

通過檢視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主題分布圖(圖3 所示)可以看出,目前批創思維教育研究已呈現主題多元化且相對聚焦的態勢。主題多元化指的是不同學者基于自身的視角和理論視域選取了有關批創思維教育的多個主題分別進行研究,既包含宏觀層面的研究,也包含微觀層面的研究,其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創新思維”“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教學”等是該領域研究涉及的主要內容。同時存在相對聚焦的研究勢態,其主要表現為多元主題研究之中存在著一定的研究共識。譬如對于“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占據了整個研究主題的30.18%,而對“創造性思維”的研究占16.14%,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批創思維教育的研究重點是前者,致使在“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兩者上的研究略顯失衡。然而,現實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大多是共同發揮作用,兩者并不孤立,更不是對立關系。[4]127-128兩者研究是否應該作區別研究,或視為相輔相成的“依存體”進行研究?這需學術界給予深思。

圖3 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主題分布

三、內容分析

在文獻計量與內容的可視化分析基礎上,本文研究者還深入文獻資料,將文獻進行分類、總結、歸納,分析目前國內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主要論域,以求對該領域研究有更為全面的了解。

(一)批創思維的概念界定與內涵分析

“批創思維”(英文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是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縮寫??v觀批創思維教育的研究成果,學術界對“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眾說紛紜,對其概念和內涵亦有較多探討。筆者將從如下兩個維度進行闡述。

1.批創思維的概念界定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或稱“批判思維”,與“批判性思考”“批判思考”有同等含義。批判性思維做何解釋,我國學術界至今未達成統一意見。國外將其定義為“是一種可以通過理性分析、評估和重建,進行自我引導、監督、修正而提高思維品質的能力”。[5]也有直接定義該思維是對所學知識的性質、價值及真實性、精準性所進行的個人分析、評價、推理、解釋與判斷,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決策。[6]還有論者試圖從人們的不同定義中總結出它們的共同之處,理解批判性思維具有積極思考、主動質疑、正確判斷等基本品質。[7]亦有通過“什么是批判性思維——是與不是”的問題回答形式來解讀批判性思維的含義,其中董毓的觀點頗具代表性,認為批判性思維不是人們日?!罢也?、挑錯”的“大批判”,也不是邏輯學的單純推理技巧,而是“理智美德和思維能力的一種完美結合,理性和開放性是其核心本質”,它有利于人的理性發展和知識的拓展。[8]此外,針對不同學科理論對該思維的解釋,有觀點給出“批判性思維僅是一個理念,與學科無關”的見解。[9]

由上述不同解釋可歸納出批判性思維有如下共同特征:第一,對常規結論敢于提出質疑和挑戰;第二,理性和分析性是其基本特征,且具建設性,是人類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10]3第三,是一種身處復雜情形中能辨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

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或稱“創新性思考”,與“創造思維”“創造思考”“創新思維”“創新思考”有同等含義。對于創造性思維,學術界同樣是各持己見。有觀點主張“能夠得出新穎且獨特的方式來解決所遇問題的思維方式”就是創造性思維,[12]認為該思維是人類活動、知識創新的根本所在。[13]也有不少心理學視角觀點,將其視為是創造的具體表現,認為該思維形式是個體高級的認知活動。[14]也不乏邏輯學視域觀點,認為創新思維就是基于線性思維的不同思維方式的協調運作,是思維主體對原有思維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該思維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具有綜合性特征。[15]

總而論之,批判性思維具有分析性、建設性、探究性、判定性、推理性、客觀性、回答性、關注性和是但性①“是但性”來源于英文術語“YesBut”,看起來像轉折關系,首先要肯定暨有的東西但又需要換個角度來思考。的基本特征;而創造性思維則具有生成性、發散性、可能性、懷疑性、主觀性、答案性、可視性、綜合性、聯想性和是且性②“是且性”來源于英文術語“YesAnd”,看起來像遞進關系,不僅肯定了已有東西而且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新的東西。。[4]128-129比較及歸納以上各種界定,本研究認為,批創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還是一種心智。批判性思維屬于辯證式思維,創新思維則是其能力或觀點的外顯。前者需要對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提高主體認知;后者則以前者為基礎,以主體的實踐能力、決問題能力及動手能力為最終落腳點。因此,批創思維是思維主體通過對問題的辯證分析進行知識及思維重構。其特點是從對象的各個方面及其相互聯系中進行整體性和完善性的對象認識和感知。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時得出辯證觀點,從而以動態發展的眼光解決問題。

2.批創思維的內涵

“批判思維”一詞,由于政治因素,即“文革”時期的社會背景的影響,在中國一直存在歧義而導致誤讀,影響了該思維理念的傳播和能力的培養。如今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經濟早已轉型,“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戰略目標,這為學術界對批創思維教育開展研究提供了政治保障。如今處于經濟發展的創新驅動階段,國家創新人才的匱乏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極其不利,這致使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如今在我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立足不同時代背景,我國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教育研究的發展并不穩定,兩者未得到同步發展,追其可能原因,是對其內涵理解不夠透徹,或對兩者關系的認識不夠清晰。

首先,批判性思維是創新的前提條件,創新思維是批判的必然結果。兩者核心是人的問題意識和反思精神,合理的懷疑、理性的分析和求真求善的精神是其必不可少的品質。前者兼具“技能”和“品質”,是一種帶著懷疑思辨的能力和有理有據的思考能力,還是一種態度傾向,對問題的分析和評價是其具體表現。反觀創新思維,是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發散、謹慎論證,尋求新的、前所未有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意識亦是其核心。[16-21]

其次,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在于求真、求善,[21]40而不是否定。它所謂的“批判”,不是對事物的“全盤皆否”,更不是“批斗”,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求善精神,是為追求客觀事實而持有的懷疑態度,屬于健康的懷疑主義。[22]11“批判”對辨析、推理的直接結果可能會發現不足、識別虛假和錯誤,但這不是目的;發現缺點、找出不足、有意識地尋找正確的論證和思想才是“批判”的本質屬性,質疑、假設是其最為突出的特征。[22]10

再次,創新的過程離不開批判性思維的協作。關于“批判”和“創新”之間的關系,溫家寶同志有著獨到且深刻的見解,認為“批判思維是創造的基礎,沒有批判,不可能有創造”。[4]127批判性思維為知識創新提供平臺,它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為前提,是突破思維定式、征服“墨守成規”的關鍵。[20]55因此,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協同運作是問題求解過程中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關系密切,兩者并不孤立,也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批判性思維以探究和創新為導向,以理性和開放精神為核心,[23]與創新思維相得益彰,兩者相互交替進行并協同運作,是一種心智模式。[10]4

(二)批創思維教育的課程建構及教學實踐研究

毫無疑問,新的發展階段對教育有新的要求和期望。有研究明確指出:“教育應聚焦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而非僅是對知識的掌握”。[10]1近年來,有諸多院校進行教育體制改革,不同專業、學科紛紛將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類課程作為通識教育的核心內容,并嘗試構建嵌入批創思維的思維訓練課程體系,實現學生批創思維能力的訓練。例如,有學者著眼于批判性思維的論證原理對法律論證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將其嵌入法律思維訓練課程,應用于法學研究和法律事務之中。[24]也有認為“‘批判’和‘創新’兩種思維的綜合運用是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和創新型英語人才的核心所在”的學者,[25]對批判性思維教育如何在英語閱讀和寫作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進行機理探究,發現辨析性閱讀或批判性閱讀和討論式教學等方式有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26-27]亦有中小學諸多課程教學也紛紛嵌入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將基礎學科教學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主體,課堂、教材講授為中心”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輔導答疑解惑”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辨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滿足國家創新型人才需求。[28-30]與此同時,職業院校也開始凸顯對學生批創思維培訓的追求之態,認為“職業學生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應該向實際工作和生活技能訓練轉型”,因為“工具人”的職業教育培育理念勢必會無法適應我國新時代發展,新型“職業人”才是當今時代所需。[31]

分析不同階段學校教育在批創思維教育上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發現:高校通識教育教學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批創思維能力者居多,其中在英語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最為普遍;同時中小學的基礎學科教學也出現個別學科批創思維課程教學的嘗試。然而,批創思維教育在職業學校的教學實踐尤為匱乏,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究其原因,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技術技能型人才和“就業導向”的教學定位所致。因此,中職教育的批創思維教育研究與實踐有待加強和推進。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與深化,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逐漸占據了當前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課程內容的主體地位。在此背景下,當前國內各大高校普遍增強對大學生批創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著力推進和加強這一方面的教學實踐及研究。在諸多高校中,關于批創思維的教學實踐研究都獲得長足發展,且目前仍具有較好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教學實踐,研究成果頗豐。尤具代表性的是清華大學在該領域上的研究。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于2009年提出“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獲取”—“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隨著教育理念的推行和深化,該理念于2014年成為整個清華大學的教育理念。從2009年秋至2018年夏,清華大學進行了九年歷程的教育改革實踐,將批判性思維教育貫穿于本科教育的全過程,譬如在《中文寫作》和《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兩門課程的教學中落實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育,切實實現了教育過程中知識層面到能力、價值層面的升華。[10]10-12再看華中科技大學,為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于2008年成立啟明學院(本科生創新學院),次年6月董毓開講批判性思維,不久便出版了《批判性思維的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知識與實踐》教材。該校還先后開展了我國第一、第二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課程建設研討會。與此同時,批判性思維教育也紛紛走進華中科技大學各專業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歷時多年的教育實踐,批判性思維已讓眾多本科學生直接受益。[32]此外,陜西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延安大學以及南京師范大學等諸多高校在批創思維教育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與實踐(如圖4)。無論是課程體系構建,還是教學實踐,筆者于此就不做一一陳述。另外,需說明,雖然研究機構分布圖中呈現的是陜西師范大學在該研究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但經筆者深入文獻作內容分析,憑借一定的衡量標準,發現在批創思維教育的課程教學實踐中并不是最具代表性。故而筆者在上述綜述中未對陜西師范大學在批創思維教育研究上作過多闡述。

圖4 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機構分布圖

(三)批創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研究

隨著當前世界形勢的不斷復雜變化和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健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依《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教育發展要求,創新教育無疑成為我國深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更是我國教育現代化過程的核心任務。因此,學生批創思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同時還需加大力度推進該領域的研究。有學者利用APP Inventor 軟件工具①APP Inventor for Android 是由Google 實驗室為了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開發的一款專門用于安卓系統手機APP 應用軟件的編程工具,于2010 年7 月推出。進行高中信息技術程序設計教學,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33]也有學者針對我國高中生在社會技能、自我展示及創新精神培養等方面的匱乏,提出了SDP 課程②SDP 課程,即“Cambridge 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mer”的縮寫,譯為劍橋大學技能拓展課程。它是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聯合歐盟教育基金會,在對現行中國高中課程和教學目標進行深刻學習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海外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SDP 課程目標重在培養高中生的五種技能(skills):即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獨立學習和研究能力、團隊精神以及交流和展示能力。實施課題研究型學習的教學策略,以期拓寬我國高中生的各領域認知視野。[34]同時,也不乏有從教學模式入手的研究,通過新型的學習模式、課堂模式等進行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進行了相應的實證研究。[35-36]也有學者著眼于教學目標、教育內容、教學環節以及對學生經驗獲取和實踐體驗的重視,通過五花八門的教學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37]亦有學者從論證理論視角出發,開發批判性討論能力的語用論辯路徑,進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討論能力。[38]至于其訓練路徑,有研究認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應包括該思維技能和訓練者人格特質兩方面內容”,因而思維訓練的過程必須囊括“技能取向”和“意識取向”這兩個取向,批判性思維課程的開設和其他課程的嵌入、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等是學生完成思維訓練的有效形式。[39]陳波教授也認為開設一批文理通識和閱讀寫作訓練課程、邏輯和批判性思維課程以及開展各種校園文化和社團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積極主動學習并激發批判性思維。此外,探索式學習、恰當的教學評價方式,也可以落實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40]

依上所述,可知學校教育過程在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創思維能力問題上,學術界主要是從教學設計、策略、目標、內容以及教學環節、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

四、研究結論及展望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與內容分析法,對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2000年至今二十年關于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352 篇中文文獻進行研究,可剖析我國近二十年來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基本現狀,從整體上梳理我國批創思維(即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的研究領域,繼而得出如下結論:

首先,通過對文獻發表時間和數量的可視化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成果數量總體呈不斷上升趨勢,但存在波動現象。自2000 年批創思維研究已有初步進展,且發展比較穩定。2016 年后我國批創思維研究便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于2017 年達到第一個峰值,且具上升趨勢。研究態勢出現該種情況,與國家層面在批創思維教育上的引領效應密不可分。

其次,通過對中國批創思維教育關鍵詞共現網路圖譜進行分析,發現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的研究具相對集中而又分散的特點。諸多高頻關鍵詞中,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兩者關系最為緊密。此外,還對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主題分布進行分析,發現批判性思維教育研究基本成為我國近年來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重點論域。

最后,深入文獻內容,發現國內學術界對批創思維的概念、內涵作出不少界定和分析,雖未達成共識,但大多觀點類似,無太大出入。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學者著力于學生的批創思維能力該如何有效培養,探討了諸多培養路徑及策略。將批創思維嵌入學科課程教學,并進行相關課程構建和教學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等,均成為實踐過程提升學生批創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

總而言之,批創思維的概念界定與內涵分析、批創思維的課程構建以及培養途徑的探討等是國內近二十年批創思維教育的熱點論域。

(二)研究不足

首先,基于對我國批創思維教育近二十年研究的基本情況和研究領域的可視化分析,加之對文獻的閱讀與內容整合,發現該領域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該領域實證研究不足?,F有研究多從批創思維的概念出發,辨析兩者的關系和內涵,質性研究成果豐富。當然也存在若干實證研究,但略顯微薄。但批創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能力,也是一種思維品質。因此,能力的培養,品質的塑造,需要更多的實踐與訓練。第二,“批判”和“創新”兩者研究失衡?,F有的批判性思維研究和創新思維研究,不論是基于文獻數量還是文獻內容,前者的研究均遠遠多于后者。然而,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本質上并不是兩個可以完全獨立的個體,而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的“依存體”。因此,兩者的研究理應“并列前行”,而不是“你追我趕”。第三,職業院校對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的關注度不高?,F有研究多是以本科教育、中小學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為研究主體,進行批創思維教學實踐的也多為上述階段學生,而職業院校學生進行批創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卻是屈指可數,其中中職教育中學生批創思維教育的探究更是欠缺。因此,職業技術教育中的學生批創思維研究亟待解決。第四,批創思維在各學科的課程構建分布不均勻??v觀現有研究,很多學校、學者將批創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植入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教學之中,作相應課程構建,尤其是外語課程教學和信息素養教育,其他諸多學科少有進行批創思維培養教學實踐。但是,批創思維并不僅存于某一學科當中,而是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領域均可以習得的,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所需要的。[41]因此,批創思維課程的構建應該進行多領域多學科探索與實踐。

其次,本研究中的計量可視化分析對象僅是期刊中文文獻。筆者對文獻進行了內容分析、歸納及整合,減少研究誤差,但此階段對批創思維教育研究領域的碩博論文、著作及國外文獻暫未論及。后續研究結果將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或采取更為恰當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不斷豐富研究內容,增強應用性。

(三)研究展望

通過分析我國批創思維教育研究相關文獻,結合該領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筆者提出以下建議。首先,適當擴大批創思維教育研究主體,對各專業學科思維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更新人才培養方式和理念,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其次,加強批創思維教育的實證研究,注重學生從“知識-思維-能力”的層次提升。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是獲取知識到知識運用的動態過程。學生從“知識”到“思維”的升華,關鍵在于辯證式思維的形成,也是批判性思維的具體表現;學生從“思維”到“能力”層次的轉變,是對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行動過程,也是學生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的物化形式,或是觀點創新的外顯。該過程的實質是批判性思維到創新思維的動態發展過程。因此,訓練學生的批創思維能力,實現學生從知識到能力的提升,對落實教育的現實意義具有深遠影響。此外,還應注重批創思維的多學科課程構建,擴充培養及訓練途徑;同時注意研究問題的實際價值,帶著問題去考量批創思維教育發展的癥結,從而提出更具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的建議,防止相關研究出現“紙上談兵”現象,確保相關研究能夠獲得現實意義。因此,關于中國批創思維教育的研究,如何有分寸地把握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之間的張力,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的協同發展,值得后續進一步研究探索與跟進。

猜你喜歡
批判性思維研究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思維跳跳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不懈質疑 在批判性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以《鴻門宴》閱讀教學為例
基于歷史判斷三個層次的批判性思維教學——以《新文化運動》一課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