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陳情令》里的傳統文化元素解析

2021-05-04 16:15張琳
藝術科技 2021年5期
關鍵詞:國風家訓禮儀

摘要:大火的電視劇《陳情令》蘊含著諸多傳統文化元素。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本文探尋電視劇《陳情令》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體現,試以傳統文化解析其中奧妙,并結合實際提出感悟和思考。

關鍵詞:國風;傳統文化;禮儀;家訓;《陳情令》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5-00-02

“隨著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推動,復古文化思潮再度流行?!盵1]當代真正能形成浪潮的影視劇是極少的,而《陳情令》便是其中翹楚。比起皮囊的美好,能給觀眾留下雋永印象的當屬影視劇呈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電視劇《陳情令》中的服飾、武器、家訓,皆是國風的重要體現。

1 著古文化之衣

《陳情令》中的服飾十分精良,在給觀眾帶來絕佳視覺享受的同時,也悄然傳播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服飾文化,而服飾文化又可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其他方面。

《陳情令》中古文化服飾的典型是姑蘇藍氏的抹額。每一位藍氏子弟的額頭上都系有細細的緞帶,這就是抹額,且姑蘇藍氏的抹額有特殊的寓意,旨在“規束自我”。抹額并非作者和編劇杜撰出來的裝飾,其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有關抹額的記錄最早能夠追溯到商周時期。抹額作為束發工具,有保暖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抹額的實用性被大大削弱,裝飾作用及約束行為的禮儀作用得到凸顯。

“古人的人情感核心在于一個‘禮字”[2],抹額的禮儀作用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對“束己守禮”的推崇。兒童的啟蒙經《三字經》云:“親師友,習禮儀?!眱和杂妆惚唤虒б獙W習禮儀,足可以體現禮儀的重要性。唐代的韓愈在《送齊皞下第序》中言“下之人克己慎行”,意思是下面的人員要懂得約束自己,要謹言慎行?!霸?、詞是古代文人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3],古人在詩、詞中屢屢提到“克己守禮”,可見在工作生活中他們也極其看重禮儀。儒、墨、道三派的觀念主張中共同的一點就是勸人講禮儀,大到治國勸勉君主“為政以德”,小到教導個人“克己復禮為仁”。劇中藍忘機時刻保持抹額的端正,正好契合了藍氏時時刻刻規束自己的家訓,一條小小的緞帶便可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禮儀的重視。

中國古代對“禮”的約束,還體現在愛情上,講究“發乎情,止乎于禮”?!皭矍榻o人一種奮不顧身的勇氣,‘誘餌‘幻想都敢相信,‘天堂‘地獄都敢去敢闖,為愛而生的‘苦果都愿去嘗。這是一種執著的、如飛蛾撲火般無悔的情感?!盵4]真正的愛情是美好的,所以很多人奮不顧身地去追尋,而隨著社會的開放,人們也變得開放起來,這樣固然有好處,可“不止乎于禮”的行為也讓“愛情”這個神圣的詞語變得廉價,在情感泛濫,愛情真假難辨的情況下,“人們全然喪失了建立一段感情和親密關系的能力”[5]。

“生活是復雜的,是矛盾的?!盵6]愛情也是如此,它在給人帶來風險的同時,也給予人們苦味生活甜蜜的調劑?!奥松?,其實正如鐵軌一樣”[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愛情只是構成軌道的一部分,有的人能夠約束自己的出格之舉,平穩度過愛情這段軌道,越走越好;而有的人則不能約束好自己,顛簸著在愛情這條軌道上行進,一不留神就會迷失方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愛情也許會讓我們收獲陪伴一生的人,但愛情再美好,我們也不該失去自我、做出出格之舉,這是底線,也是約束。

2 使古文化之器

古文化之器的典型是藍忘機的忘機琴。藍忘機使用的是一把七弦琴,即古琴,“忘機”是琴的名稱。中國古琴起源于西周至春秋時期,文人雅士認為奏琴能夠修身養性,如“伯牙子期,高山對坐”[8]。飲酒奏琴引為知音,因此有諸多琴譜流傳了下來,這些琴譜對中國傳統音樂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古琴也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古琴占據重要的地位?!对娊洝分杏泻芏嚓P于古琴的句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等,“詩歌的本質是‘吟詠性情”[9],由此可知古琴在我國古代的普遍性以及大眾對它的高認可度。

除了古琴之外,“忘機”之名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體現?!读凶印S帝》有“鷗鷺忘機”的典故,意思是人沒有巧詐之心,而后被用于詩詞,清代王鵬運《紅情》詞:“只閑閑鷗鷺忘機,云水任寬窄?!痹诘兰矣谜Z中,“忘機”也作消除機巧之心之意。宋代劉志芳作古琴曲:“是以圣人與萬物同塵,常無心以相隨。鷗鷺忘機也?!鼻V頗具淡泊之風。

忘機琴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琴文化的悠久歷史,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心赤誠的向往?!耙恢币詠?,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都是文學領域的研究內容之一,其原因不僅在于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充滿性格張力,更在于作品中的人物被賦予了時代特色?!盵10]《陳情令》中的藍忘機是一位清心的謫仙形象,其性格是淡泊雅正的?!吧畋揪统錆M著艱辛”[11],我們常常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美好,而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的人物,藍忘機受到大眾的歡迎,也反映了在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人們對清雅之風的仰慕,正是世人的俗體現了藍忘機的超凡脫俗。

古人追求無私與淡泊,而“人類的貪欲往往都是從無到有的”[12],現代社會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貪欲也越來越大,于是無私被自私替代,人類開始熱衷于名利錢權,雅正清風也被污濁之氣干擾?,F代社會迫切需要忘機琴以一曲清新的琴音撥正風氣。

3 遵古文化之訓

古文化之訓的典型是劇中各個族氏的家訓。中國自原始社會開始,就憑借血緣維系開展氏族生活,這種生活方式的整體框架一直延續至今,家訓是氏族家庭的特殊產物,并且極具代表性。

家訓可解釋為家庭訓誡,是家庭對家庭成員的教誨約束,具有延續性。每個家庭的家訓都有特殊之處,《陳情令》中各大家族的家訓就有明顯差別,雖然都是為了約束家庭成員,但是約束的方向是不同的。姑蘇藍氏有3000多條家訓,大體是告誡藍氏子弟,無論在哪里都要約束自己的言行,時刻保持雅正;而云夢江氏的家訓較為典型的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從家訓的內容,我們也能看出傳統文化精神層面的元素。例如,云夢江氏的家訓類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最早出自《論語》,是別人評價孔子的,意為明知做不到還要做。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孔子毫不退卻,即便困難如山難以跨越,孔子也堅持不懈?!叭寮覀惱硭枷朐谥袊鴥扇甑姆饨ㄗ诜ㄉ鐣?,一直占主導地位”[13],由此可知中國古代對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推崇,這和電視劇主人公魏無羨的處世態度是一致的?!毒滞馊恕氛宫F的是“我用冷漠,對抗世界的荒謬”[14];而《陳情令》展現的則是明知一個人的力量渺小,明知抗爭惡勢力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還是要去做。也許正是因為受到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影響,所以在面對一些事情時,主角們做不到冷眼旁觀?!叭诵杂猩茞簝蓚€對立面”[15],亂世中茍安也屬于人性的隱惡?!昂芏喱F代人被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毒害”[16],趨利避害,畏難而止?!鞍乩瓐D曾說:‘人類的本性將永遠傾向于貪婪與自私、逃避痛苦?!盵17]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為了大我舍棄小我是崇高精神的顯現。

前兩年有句很火的網絡語:“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掙一個億,萬一實現了呢?”這句話不也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體現嗎?雖然一億是很大一筆財富,聽起來不可能實現,但只要一直堅持,有計劃地努力,看似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實現。古人告訴我們,人生要敢想敢做,然而“生活在現實世界里的人,能初心不改、不惜代價堅持追求自己夢想的鳳毛麟角”[18]。雖然敢想敢做不一定能達成最初的目標,面對巨大的困難荊棘,我們也有失敗的可能,但“每一個親身經歷的人都在探索、尋覓、發現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的升華”[19]。有時候,“失敗”本身就是一種財富?!按蠖鄶滴膶W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是作者基于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創作出來的?!盵20]電視劇的目的是取悅觀眾,《陳情令》里的大部分主角都有著懲奸除惡的信念,折射了中國人骨子里對鋤強扶弱、走正道的認可,現在流傳下來的諸多有關俠義、向善的家訓是上述態度的影響因素之一。

“‘情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21],家訓中也含有深厚的情感,有前人對后人的勸誡、勉勵,更有含蓄的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以此抒懷、勸勉,諸多志士仁人也是如此。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詩詞財富,更是老祖宗留給我們要勇往直前、孜孜不倦的訓誡,是一個國家的“家訓”,更是前人留給后人細水長流的愛。

“我們都是塵世中平凡的那個”[22],但是假若我們真的能夠參破前人的訓誡,便能在平凡中找到自己的不凡之處,成為“名震江湖的俠客”。

4 結語

《陳情令》大火,掀起了國風浪潮,很多青年一代由此改變了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開始推崇古風。著古文化之衣能讓更多人看到中華文化的別樣美,使古文化之器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遵古文化之訓能夠讓當代青年了解史實。

然而更重要的是,那些隱藏在器物、名詞之下的傳統文化精神,其是當代青年最寶貴的財富。電視劇掀起的熱潮終有退潮的一天,但中國傳統文化不論什么時候都是光芒璀璨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掀開掩蓋光芒的布簾。

參考文獻:

[1] 張媛媛.淺論李商隱詩歌的美學意蘊與經濟價值[J].漢字文化,2020(22):26-27,50.

[2] 王斐.淺談古典詩詞對現代人的重塑作用[J].漢字文化,2020(02):51-52.

[3] 沈嘉欣.從“烏青體”看當代詩歌的多元化特點[J].漢字文化,2020(03):33-35.

[4] 朱天慈.淺談席慕蓉詩作中體現的愛情觀及其社會意義[J].漢字文化,2019(14):80-81.

[5] 巢千麗.淺析電影《龍蝦》中的婚戀觀與人性的沖突[J].漢字文化,2019(11):91-92.

[6] 王璐.淺析《許三觀賣血記》中徐玉蘭的矛盾與成長[J].漢字文化,2020(10):124-125.

[7] 張越.電影《驛路》中的婚戀觀[J].漢字文化,2019(12):84-85.

[8] 田愛平.淺析黃仲則與李白作詩的相似點——以《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為例[J].漢字文化,2020(04):39-40,45.

[9] 范瑞懿.《滄浪詩話》詩歌理論初探[J].藝術科技,2019,32(07):129,138.

[10] 許凌云.淺析《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性形象[J].漢字文化,2019(10):85-86.

[11] 余雅雯.淺談《小鞋子》里苦難生活中的人性之光[J].漢字文化,2019(16):102-103.

[12] 徐亦鑫.從《驛路》看人性的復雜性[J].漢字文化,2019(11):97-98.

[13] 關欣瑜.淺析電影《入殮師》里的生死觀[J].漢字文化,2019(11):99-100.

[14] 魏中華.淺析《局外人》中的荒誕世界與對本真的追求[J].漢字文化,2019(10):41-42.

[15] 雷澳佳.淺談電影《釜山行》中人性的兩個對立面[J].漢字文化,2019(10):93-94.

[16] 徐菲.淺析《如父如子》中的親情觀[J].漢字文化,2019(10):39-40.

[17] 趙紫薇.淺析電影《贖罪》中的愛情與人性[J].漢字文化,2019(16):127-128.

[18] 余曉曉.淺析《月亮與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死亡的魅力[J].漢字文化,2019(18):92-93.

[19] 周林曄.生命短暫,價值恒久——淺析電影《變臉》與個人價值[J].漢字文化,2020(02):119-120.

[20] 侍渝杰.淺論《罪與罰》的倫理觀[J].大眾文藝,2019(7):45-46.

[21] 劉新元.淺析《諾丁山》中的愛情觀[J].漢字文化,2019(08):28-30.

[22] 胡佳敏.淺論電影《幸福的拉扎羅》中的魔幻與現實[J].漢字文化,2019(10):91-92.

作者簡介:張琳(2001—),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文化賞析。

指導老師:鄭仁霞

猜你喜歡
國風家訓禮儀
國風·陳風·月出
煥活青花瓷國風之美
尋找“國風少年”
國風
家訓伴我成長
禮儀篇(下)
孝——禮儀第一禮
《朱子家訓》(四)
《朱子家訓》(二)
《朱子家訓》(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