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芻論

2021-05-10 03:04張清華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關鍵詞:時效性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張清華

摘 要:高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既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又可以使學生的政治素養得到提升。文章分析互聯網時代思政理念融入大學英語的重要作用,探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需要解決的問題,指出要重新定位課程標準,增加思政點;結合教材,提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課元素;利用互聯網,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時效性。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互聯網;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9-0008-02

一、互聯網時代思政理念融入大學英語的重要作用

1.課程思政的含義

思政課程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理念是通過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將政治思維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修養,從而使他們擁有一種符合自身個性的特殊氣質。一套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是在課程思政中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知識文化教育及社會生活教育中,也就是將思想政治理念與其他重要課程相結合,讓大學生在學習中實現道德修養的提升。

課程思政要有統一的確定的目標,要凝聚力量向同一方向砥礪前行,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育人,這不僅體現在思想政治課程中而且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并在每一門課程中都有所體現。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馬克思主義放在主導地位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達給學生,以實現在各學科領域融入思想政治理念的目標。

課程思政對培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當前來看,高校推行課程思政理念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也有很多益處,它將實現理論的創新,打破思維的壁壘,將各學科各領域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相連,將育人落實到各個學科中,體現其綜合性、整體性的效果。

2.大學英語中加入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校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用思想政治的思維方式進行實際的教學與指導,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大學英語教學的思想深度,對思政教育的有效拓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干凈的環境”,通過榜樣教學使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的同時對德行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和政治素養。高校要通過課程思政的融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語言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價值,并且在思想方面也蘊含著非常多的道德因素。英語作為高校的一門必修學科,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且在學生的文化交流、溝通理解、思想形成上起著啟發和決定作用。因此,教師應自上而下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中,培養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創新思政課程的教學方式,用更加符合大學生興趣的方式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會一門語言,更是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等的相互碰撞,中外優秀傳統文化的相互影響。在不同文化的沖擊中,大學生能完善價值體系,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需解決的問題

1.英語教師缺乏思政意識

部分高校英語教師有海外留學背景,這體現了高校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質即需要與世界接軌。雖然一些教師對國外的文化非常熟悉,但是對我國的文化卻了解不深。這些教師中,個別教師對國家的路線方針等知之甚少,不具備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育人的基本條件。由于這類教師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比較吃力,造成學生僅僅學到專業知識,沒有得到充分的思政教育。還有一些教師以傳授知識、技巧、培養專業能力為主要方向,忽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完善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機會。甚至一些教師還會曲解傳統文化內容來博取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還會影響學生政治素養的提升。由于學科劃分,部分教師認為思政課程內容是政治學科教師的事,這種片面的看法也嚴重影響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

2.英語教材缺少中國文化元素

從當前高校英語教材的內容可以看出,在編寫教輔材料時,編者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未來發展、社會需要等方面,并在內容上對西方文化思想、傳統風情等都進行了詳細的呈現。與之相反的是在內容上關于我國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少之又少,涉及的內容也出現了片面不系統的情況,因此教材的實際適用度還有待商榷。目前的高校英語教材更側重于介紹西方文化,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的語言環境,但是忽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西方的語言環境與我國的語言環境有一定的差異,也使得教師在西方文化中加入思政教育有些不協調。例如,高校英語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第四冊幾乎沒有中國文化的內容,而對于美國的文化信息卻過剩,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會導致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融會貫通,無法實現文化交流。

3.教學目的不符合課程標準

高等教育是培養學術型、研究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學習專業知識為主,幾乎沒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這樣很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一些教師過于注重英語語言的運用技巧,在活動中著重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沒有將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念滲透進去。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方法

1.重新定位課程標準,增加思政點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忽視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培養。因此,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定位課程標準,增加思政點,將學習內容與思政內容相結合,以達到知識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貫通的結果。

2.結合教材,提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元素

大學英語教材中有一些既注重專業知識又能體現思想政治要求的優秀文章,在講解課程時,教師可根據文章內容為學生綜合分析文化知識及其中蘊含的思政觀念。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教材內容中涉及的文化思想內容進行辯證思考,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找出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內容,借助互聯網收集相關的資源,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案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思考。

3.利用互聯網,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時效性

互聯網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夠促進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教師正確合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可以快速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時效性。例如,教學“Hoping for the bett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如影片資料等引導學生對文明、粗鄙等現象進行討論,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查找網絡資源進行辯論,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這樣,能幫助學生形成辯證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達到提升學生政治素養的目的。

四、結語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政課程結合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必要途徑。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要重視思政教學,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增加思政點,從全局出發整合資源,利用互聯網手段提升英語課程思政的時效性,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晨,丁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可行性分析及其實施路徑[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6).

[2]李龍華.“互聯網+”背景下高?!罢n程思政”建設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15).

[3]李嫣.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河南教育,2019(08).

[4]李建.基于“互聯網+”的高校課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設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7).

猜你喜歡
時效性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試析如何確保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荷載預壓加固吹填土時效性研究
淺談如何提高獸醫防控的時效性
當下新聞編輯時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