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2021-05-10 03:04牛達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關鍵詞:職業能力培養高職英語教學教學目標

牛達

摘 要:高職教師要重視職業英語基礎課程教學,不斷為社會輸送高技能型人才。文章從高職院校教師要根據專業設定規劃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高職院校教師要做好教學多元評估工作、高職院校應加強師資培訓四方面,對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能力培養;高職英語教學;教學目標;教學手法

中圖分類號:G421;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9-0010-02

在高職院校,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未來發展,為學生設計實用的英語課程,讓學生學會使用專業英語。這就要求教師改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提高職業能力,促進他們成長成才。下面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探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教師要根據專業設定規劃教學目標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要講究專業性。然而,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不夠科學,只注重各種考試,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長遠發展沒有考慮周全,這種片面的教育會限制學生的發展。職業培訓的目的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技能,就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教材和錄音機為主進行教學活動,而且在課堂上只進行一些聽力和習題練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會影響學生英語技能的發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高職學生的職業特點,明確自己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設置,將他們培養成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進行有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專業地位和專業需求,并根據培養方向制定相應的教育目標。教師還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將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與本專業有機結合,進而為高職學生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進行正規教學之前,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的專業需要,對所教群體和教學目標有詳細的了解。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師必須根據高職學生不同的職業特點,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去。

二、高職院校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

高職院校定位于培養知識(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質(Quality)三位一體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建立“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素質為目的”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培養的學生既能動手又能動腦,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崗位實踐能力,成為勝任一線崗位要求并具有一定實踐技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要使高職學生的就業前景好,教師就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

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利用圖像、聲音、視頻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練習寫英語商務信函,并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教學視頻,讓他們進行模仿。如果學生在寫英語商務信函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進行引導,讓學生及時改正,避免犯類似的錯誤。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教學中,真正理解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新航標版Unit 2B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入教學,通過“What are important for people in marketing?”“What do you need to make your display a success?”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教師再通過“How to Organize Your Company's Display Booth at a Trade Show”的教學來加強學生對這一單元的理解。再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前,教師應及時對英語材料進行檢查、了解,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專業崗位要求來學習英語。

三、高職院校教師要做好教學多元評估工作

在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忽視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注重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是否達標。當學生去工作時,英語的使用仍然不能符合企業和行業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要做好教學多元評估工作。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設計英語游戲、英語趣味題等,以此來考查學生的英語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英語教師可通過唱英文歌曲形式,來評價學生語言和節奏智能;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編排英語話劇、小品等形式,來考查學生語言、運動、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智能;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寫英語日記、學習總結等方式,來考查學生語言和自我反省智能;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英文語言來描繪一種植物、動物、自然景觀等,以此來評價學生語言和觀察智能。為了能夠清晰記錄學生獲得的評價分數,教師可以制定一個學習評價表,表中主要有語言、自然、人際交往等幾大項,教師可依據學生日常表現加以記錄。英語教師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評估方式,才能更加客觀地展現學生的全貌,挖掘學生的潛力,促使學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例如,當教師評估學生的筆試成績時,應該適當地減少考試分數在總體分數中所占的比重。教師還要有效記錄和評價學生在英語競賽中的表現,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指標。教師要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體系,不僅要考慮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評估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如對于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方面,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學業成績、實踐課程的整體表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關注點等方面綜合考慮。這樣,學生也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四、高職院校應加強師資培訓

要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就要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高職院校相關負責人在招聘英語教師時,要科學合理地確定招聘標準,注重選拔具有創新思維、良好職業道德和豐富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其次,就高職院校而言,應該定期進行師資培訓。高職院校要鼓勵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培訓,加深他們對英語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促進他們更好地將所儲備的知識融入教學中。如果條件允許,高職院校還可以將優秀的英語教師選派到大型公司,讓他們參與實習,使他們能全面了解該公司對不同專業職位的需求,進而優化英語教學模式。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應為部分學生保留英語應用和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實踐,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比如為新聞專業學生授課時,為有效培養和提高新聞專業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教師可舉辦英語新聞節目比賽或英語主持人選拔賽,以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再次,高職院校應注重教師的“專業化”教育、“特色化”教育。高職院校應打造具有較強的職業教育意識,能夠進一步把“職業”融進課堂,能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對學生進行職業輔導和就業指導的教師隊伍。

五、結語

總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應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出發,在構建有效的英語教學環境下,合理確定英語教學目標,切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高職院校要切實貫徹職業能力觀,采取多種措施,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為其個人的就業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邢思.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途徑探析[J].校園英語,2017(39).

[2]喬成林.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陜西教育,2019(03).

[3]王育霞.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8).

[4]包英超.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17(13).

猜你喜歡
職業能力培養高職英語教學教學目標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審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談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初探交際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輔助功能分析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