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2021-05-12 19:54袁東芬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山脈讀圖能力

袁東芬

摘要:讀圖能力不強是很多初中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所顯現的一種通病,因為年齡關系,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也是較差的。同時,學生普遍認為地理知識較難記憶,他們的地理學習狀況也不是太過良好。因此,在新課程改革模式下,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學習地理的一般情況,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本文探討了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并由以圖代文、設計略圖、運用鄉土資源等教學方案做好教學改革,構建高效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011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綜合載體,它具有其獨特的應用優勢。具體地講,讓學生能夠讀圖、填圖、繪圖,通過地圖分析地理事物,將讀圖能力轉化為解釋和解決地理難題的能力。同時,利用地圖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并通過讀圖、填圖和繪圖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而對于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培養歷程來講,教師則需要關注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抽象理解能力的發展。由正確的地理課程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到地理知識的學習規律,通過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真正結合地圖解決地理問題。

一、以圖代文,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在剛開始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常習慣于運用文字對其作出表述。在教學時,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發展歷程,并通過各種地理事物的展現,使得學生能夠對地理形態產生理解。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地圖上的各類事物做出變化認知。這時,學生才會逐漸在大腦中構建屬于自己的心理地圖,他們會跟隨題目變化特性進行自我思維發散。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好以圖代文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1]。

例如在教學“大陸漂移示意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討論為什么南極洲會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呢?并提示學生觀察該地區的分布圖,使學生了解到這一部分地區的煤礦資源分布狀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結合其板塊分布圖、大陸漂移圖等圖形在小組內展開積極論述,最后他們也得出了這樣一段結論——煤礦主要還是由古代植物遺體通過變化形成的,而這些植物則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因為大陸板塊的運動,所以這些煤礦最終漂移到了地球的最南端??梢?,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課本上沒有描述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后,教師可以繼續讓學生探討大陸漂移的基本例子,并讓學生結合生活對此問題做出論述。顯然,該類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分析能力,讓學生學會結合生活知識對學習問題展開思考。它提高了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完成了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發展。

二、設計略圖,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在地理課程展開過程中,教師必須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地理略圖。通過地理略圖展示,幫助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學習的特性,由此使得學生能夠快速認識各空間概念[2]。教師在略圖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邊畫邊寫,在聲音與文字的熏陶之下了解到地理知識的學習規律。

例如在教學“我國的主要地形名稱”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應該結合地理略圖教學方案展開教學。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顧我國的主要山脈。在分析山脈的基礎上理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空間位置。這時,學生也大多會在課下拿出白紙,將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四大高原的位置做出描繪,在心中構建屬于自我的地形圖。接著,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繪制中國的區域輪廓圖,邊講邊畫,繪制出三列東西走向的山脈,讓學生思考這三列山脈到底是什么。學生通過逐漸比對能夠理解到這三列山脈所代表的具體地理圖形。接著,教師可以繼續由中國的三列東北-西南走向山脈、兩列西北-東南走向山脈、兩條南北走向山脈對學生做出引入,通過繪圖過程展示,讓學生對各地理形象進行了解。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知曉大興安嶺的東側就是東北平原,而西側則是內蒙古高原。太行山的東側為華北平原,西側為我們熟悉的黃土高原。除此之外,昆侖山、祁連山、喜馬拉雅山等山脈的連線也會以一種清晰的圖譜模式存在于學生的腦海中。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加強略圖教學,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三、關注鄉土資源,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新的課程改革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能夠在生活知識理解過程中認識地理知識的學習魅力。因此,在鄉土資源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地理概念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例如在教學“降水的連續變化概念及特點”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工具對學生進行引入。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在教室里展示兩幅不同傳統民居的圖片,其分別為西北的內陸民居和江南水鄉民居。讓學生認真觀察這兩幅民居,說明其不同之處。學生通過逐漸觀察,能夠了解到這兩個房屋在屋頂以及走向方面有所不同,他們非常疑惑為什么會出現此種情況。接著,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讓學生結合屋頂形式的不同與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分析能夠理解到屋頂的形式與當地的降水量有關——江南地區的降水量較多,所以該地區的房屋大多為斜頂。西北內陸地區降水量較少,其房頂為平頂。接著,教師可以總結出我國的降水變化規律,使學生明白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地區,其降水量是逐漸遞減的。在講完本節課程之后,教師可以繼續要求學生展開一次調研活動。以本地的地理氣候作為切入點,理解氣候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總之,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在教學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將基本的地理內容講透、講清楚,然后引導學生關注學習重點,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定地理知識的學習內容,由圖代文、設計略圖、運用鄉土資源等教學方案去引導學生做好知識遷移。以便構建一個完整的地理知識學習框架,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甘佳梅.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策略[J].未來英才,2017(2):242.

[2]陳誼秀.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基本讀圖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上,下旬),2015(1):236-236.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晏家屯中學054001)

猜你喜歡
山脈讀圖能力
它,就在那里
山脈為什么不會無限長高
地球上的山脈為什么不會無限長高
山脈為什么不會無限長高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讀圖
讀圖
讀圖
讀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