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之于身: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論官德修養

2021-05-13 03:49馬平安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2021年4期
關鍵詞:本職不爭道德經

文_馬平安

早在春秋末期,老子就很關注為政者的個人素質和政治修養,對為政者的政治行為規則進行了比較深入系統的思考與論述。老子認為,德道是對政道的補充,為政者素質和官德修養,不但關系到為政者個人能否有效地實現政治管理與社會治理,而且也關系到國家興衰成敗和民眾利益得失。他希望為政者能夠“道法自然”“尊道貴德”“致虛守靜”,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和官德修養,為身、為家、為鄉、為邦、為天下而“去甚、去奢、去泰”,不妄為、不亂為、不胡為,敢于擔當,勇于承責,為君主分憂,為天下民眾造福。老子的修養論主要集中在他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中,其中“德”字出現41處,是老子政治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之一。老子所提倡的為政者修養,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老子認為,為政者實行有效政治管理,要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要不斷完善與治理國家相對應的為政者的個人道德與操守修養。他說:“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保ā兜赖陆洝さ谖迨恼隆罚檎幕A是什么?老子說,是修身,是為政者個人的道德涵養。它是從身到家,從家到鄉,從鄉到國,從國到天下,一環扣一環建立起來的一個系統的、比較完善的符合治理需要的德修體系?!兜赖陆洝芬粫兴U釋的“德”,就是要將“治道”落實到社會人生層面,成為為政者循道而行,為社會、為民眾造福的基本條件。道是生化天地萬物的根源,德的淵源是道,道決定社會、政治、人生發展的程度,需要通過人的德操水平來養護和體現,道和德缺一不可。道是客觀規律,是法則,是總的價值目標;德是人類認識并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德性,是品行,是個體成員體道、行道過程中所應達到的境界和水平,是為政者個人需要效法和遵守的行為準則。在老子看來,為政者在實際政治生活中,遵循政道的程度與差異,亦決定其德操的程度與差異。在《道德經》中,老子把為政者的德行分為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為”和“有為”;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道和德屬于“無為”的類型;仁、義、禮屬于“有為”的類型。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指“上德”,不指“下德”。老子按為政者尊道、體道、悟道、循道行為的程度與差異,把德分為不同的等級,并以此來區分為政者德行的強弱和多寡。由此可見,德行是老子以道治國理論對為政者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衡量官員為政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標準。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尚書·康誥》說:“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崩献语@然繼承了周初統治者的這一政道觀。在《道德經》中,老子用“赤子”來比喻他心目中理想的含有厚德、明白天道、能夠“以百姓心為心”

(《道德經·第四十九章》)的為政者。他希望治理國家的官員們應如赤子一樣含德之厚。赤子之心自然而然,無半點矯揉造作,是天然行為;含德者之如赤子,則是后天人為努力的結果。這樣,為政者含德就應像赤子一樣,純樸自然而與世無爭,不為外物所誘惑和吸引。老子認為,得道的為政者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篤靜、專一、純真、柔和、無爭、不貪得;二是內部正氣充足,正能量發達,故能順和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三是陰陽和諧,達于極致,趨于自然,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為政者修身、養性、認知、處世做事與治國平天下。老子運用比喻的手法告誡為政者要在道德修養上不斷強化自己的內功,增強自己拒腐蝕永不沾的純凈的自我道德操守能力。

少私寡欲,去甚去奢

老子認為,為政者對待功名富貴,應該適可而止,“少私寡欲”

(《道德經·第十九章》),極力減少個人的私欲,降低個人的欲望,在名利面前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使自己被物所役。為政者一旦有了過分的私欲,如果不加以克制,就會忘其本性、變得貪婪,就會逐漸墮落,最終因為不可自拔而走向毀滅。因此,他告誡為政者要戒奢去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保ā兜赖陆洝さ谒氖隆罚┤藗兊挠腥鐭o窮無盡的溝壑,得寸進尺,得隴望蜀。一個貪得無厭的官員,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勢必利令智昏,公器私用,敲詐勒索,虛偽欺騙,不擇手段,最后自釀苦酒,自掘墳墓?;诖?,老子十分推崇知足、知止。老子反復告誡為政者,天下最大的禍患莫過于不知足,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貪得無厭,過分地追逐名利,把榮辱名利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勢必會招來災禍和不幸。好名之人必為虛名所苦,重利之人必為貪利所困。與其汲汲奔命于功名利祿,不如“為而不爭”,踏實認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職之事,對功名利祿保持一種恬然淡漠的態度。老子告誡為政者:“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保ā兜赖陆洝さ谑隆罚肮手悴蝗?,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保ā兜赖陆洝さ谒氖恼隆罚檎邔τ谧约旱姆N種欲望,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把握,要做到適可而止,知足則可使自己免受侮辱,知止則可使自己規避危險。為政者在名利富貴面前,只有做到“貴身”“知止”“知足”,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辱”“不殆”的地步,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全身心做好自己的本職之事,達到“長生久視”的愿望。

愛民治國,慈儉為寶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保ā兜赖陆洝さ诹哒隆罚├献又园选按取绷性跒檎叩滦行摒B的首要方面,是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統治者缺乏慈,社會缺乏愛,以致戰亂頻繁,民眾流離失所。為政者如果有慈愛之心,“愛民治國”(《道德經·第十章》),民眾就不會因無法生存而走上反抗之路;國家之間也就不會有給民眾帶來深重災難的混亂戰爭;廣大民眾就會團結在為政者的周圍,與為政者同甘共苦,成就治理國家的事業。老子認為:“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保ā兜赖陆洝さ诹哒隆罚皟€”是有國之母,就像大樹之根深扎而不可動搖,可以使人長久。節儉是為政者治國理政應該必具的品質。對于為政者來說,“儉”,應該表現為生活上簡單樸素、不鋪張浪費;精神上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如此,就能省思慮之費神,食清淡之飲食,順天道之自然,就能長生久視?!安桓覟樘煜孪取?,絕不是說凡事都應落在別人后面,只有別人先做了,自己才能做,若這樣理解就違背了老子的本意。老子的本意是在告誡為政者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魯莽,不要急躁,不要搶風頭,不要妄為妄作,要謙下退讓,不爭名、不爭利、不爭財,全心全力地為民眾的自富、自化、自正、自樸創造有利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冷靜觀察研究清楚事物發展變化的不同環境、不同階段、不同特性,等待時機成熟,謀定后動,穩扎穩打,在戰略上占取主動權,不做則已,做則必勝??梢哉f,老子的“三寶”,“慈”是德之體,“儉”是成德達用之功夫,亦即所謂“治人事天,莫若嗇”之嗇;“不敢為天下先”是德性作用之表現方式,亦即為而不爭之謂也。合而言之,老子的“三寶”實為其德性之全體大用。

多予少取,功成弗居

老子對為政者治政立世的關懷,是智者的深邃、是長者的仁慈。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對人性內核的深刻洞察與探究。老子指出,為政者應行天之道,在名利、富貴、成績與地位面前應該做到“知止”“知足”“功成而弗居”,這樣才能達到持榮保泰、長生久視的境界。老子說:“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保ā兜赖陆洝さ诙隆罚┰凇兜赖陆洝分?,老子反復講了不少關于卑謙處下、反對居功自傲的道理。如他在第二十二章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边@里,老子強調為政者不能僅憑自己的所見所愿行事,不能自以為是,不能自恃有功,不能自高自大,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清楚是非,從而減少錯誤,做好自己的本職之事。在第二十四章中他又重復強調:“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笨梢?,老子反復要求為政者要保有不居功、不自傲、不浮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為政作風以及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濟世的事情等利他情懷。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正因為不居功,功績才不會被埋沒;正因為不爭世俗名利,才能使自己保持原則,從而在為政實踐中減少過失。

一部《道德經》共81章,第一章以世界起源開講,第八十一章以人能明道貴德結束。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保ā兜赖陆洝さ诎耸徽隆罚├缓樘熘?;為而不爭則是人之道。遵天道,守人道,這是老子對為政者素質的基本期許?!盀椤本褪潜M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之事,這是要爭的。不爭就是要看淡、看輕因本職之事能夠帶來的名與利,不要把它們放在心上而斤斤計較、為此煩惱。因為,一來不爭于小名小利,自己可以把精力完全放在應該做好的事情上面,出大成就;二來不汲汲于名利,更有利于團結同仁,減少矛盾,為致力共同事業的合作開辟更廣闊的道路。這里的不爭并不是一團和氣,也不是無原則的調和,更不是不作為,而是強調集中力量于目標,與人為善,待人接物應當滿懷善意,強調一言一行都以善為圭臬。至善的為政就好比水,像水那樣利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于眾人所不喜歡的卑下之地,故近于道。這樣的人善于找準自己的坐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之事,不會計較名位。由于不爭,故能做到“功遂身退,天之道”。為政者必須認識到,功成弗居,是與天道相合的。

清靜穩重,戒浮戒躁

對于為政者而言,精神清靜相當重要,但要保持精神清靜又往往很難做到。人為什么總是難于清靜?是因為外在的誘惑太多。功名利祿、聲色技巧等這些對于人的性命和事業來說本來是可有可無的,但世人又都在追求這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使得為政者的精神要想時刻保持清靜很難。因此,老子告誡為政者要領悟“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的道理,將清靜落實到日常為政實踐之中。清靜的對立面是浮躁。老子說:“躁則失君?!保ā兜赖陆洝さ诙隆罚霸辍痹凇兜赖陆洝分惺且粋€貶義詞。這里所說的“君”,可以解釋為決定人的行為的主宰?!霸陝t失君”是指人一旦浮躁,行為沒有主宰了,就會變得浮躁慌亂。內心之所以心煩意亂,又常常是由于好惡的欲望太多無法得到控制而造成的。好惡的欲望太多,對官德修養與為政實踐都極為不利。因此,人生修養要努力做到無以好惡內傷其身。那么怎樣克服浮躁呢?老子開出的藥方是:“重為輕根,靜為躁君?!?/p>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穩重是克服輕率的根本辦法,清靜是控制浮躁的有效途徑。內心清靜了,不會心煩意亂,行動自然穩重而不浮躁。清靜穩重,才能致遠,才能達到有效的為政目的。

總之,《道德經》是中國最早系統論述政治倫理的經典著作。因為有長期在東周王朝宮廷內做史官的條件,故老子能見到豐富的官方檔案與文獻典籍,一部五千言《道德經》,就是老子通過對上古帝王治國經驗的總結升華而成的為政寶典。老子希望為政者通過深厚的政治品德修養,達到“上德”“善治”的完美境界。這一境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精之至”,即心底無私,為而不爭;二是“和之至”,即尊重客觀規律,不妄為、不亂為、不胡為,能夠踐行知行合一以及具備處理好各種復雜政治問題的能力。老子所說的德道是對政道的補充。老子的政治倫理觀,從為政者的自律角度討論了官員的政治行為準則、官員個人的品行修養。為政者如果能在現實生活和為政實踐中按“道”的要求,不斷加強自己的道德理論修養和思想改造,那么,他就能管理好自己的言行;就能使自己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政治生活實現有效的和諧與統一,做到心境安靜,雜念減少,思想專一,從而更好地為民眾謀求更多的福祉。

猜你喜歡
本職不爭道德經
張之洞的“三不爭”
立足本職工作,發揮組織員先鋒模范作用
為什么要跟《道德經》學領導力?
贊鎮老干黨總支副書記侯愛進
艾草
華子龍先生告訴你:被譽為『萬經之王』的《道德經》講的是什么?
不爭與爭
敬業
新常態下黨員干部創新工作對策研究
這些成語都出自《道德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